超度的理論與事實
淨空法師講述
序
超度的理論與事實(之一)
超度的理論與事實(之二)
如何超度自己的家親眷屬
序
岡山淨宗學會諸位同修,發心將導師 淨空老和尚所講的“超度的理論與事實”抄寫成文字稿,適逢農曆七月,民間傳統普度之期,欲印刷流通,廣結法緣,此舉甚爲難得。內容照原VCD抄寫,語音有重複、不順之處稍作修正,俾能普及社會大衆,略言數語爲之序。
末學悟道00.08.04于臺北
超度的理論與事實(之一)
1997年講于臺北緯來電視臺
各位觀衆,現在正是農曆的七月,臺灣同胞們都認爲這個月份是鬼月,陰間地府裏面許許多多的鬼怪,都出現在人間。正好比是陰間鬼道裏面,大概是度假的時候,都出來度假。于是這個月份裏面,禁忌特別多。而超度的佛事,也非常的繁忙。就有同修來問我:“這個超度,到底有沒有效?是不是超度一定需要出家人來做?”這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是佛法裏面,必須要清楚解答的一個問題,才不至于導致大衆的迷信。
佛門裏面有超度的理論與方法,非常合情、合理、合法。但是這種大規模做超度,在原始佛教裏面,是不常見的。在中國翻譯的大乘經典當中,記載這樁事情,最詳實的是《地藏菩薩本願經》;這裏面就將這些理論、方法,交待得很清楚。我們在這個經裏面看到,婆羅門女、光目女,這都是非常孝順的年輕人。她們的父母由于缺乏知識,造作許許多多的罪業,佛在經上說,造這些嚴重罪業的後果,必定是墮落在叁惡道。這些理論與事實,我們在過去講席當中,都曾經跟大家做過報告。
我們一定要曉得,六道、十法界的狀況,以及這些現象,是怎麼發生的,一定要清清楚楚的明了。明了就是佛家常講的看破;看破就是把事實真相徹底看清楚、看明白了,這個叫看破。佛告訴我們:“十法界是由衆生妄想、分別變現出來虛幻的境界”,正如同作夢一樣,夢中的境界;它雖然不是真實的、不是真有,但是不能說它沒有。六道的狀況亦複如是;六道是妄想、分別裏面,又加上嚴重的執著;所以就變現出六道輪回的現象。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不但沒有六道,十法界也沒有。所以佛說這些現象,比喻作夢幻泡影。
而這些虛幻境界之存在,時間的長短,佛又有個比喻 —“如露亦如電”;露是露水,太陽一出來就沒有了,說明它的時間不長;電是閃電,存在的時間就更短。這是佛在《般若經》上,把這些事實真相說得清清楚楚,這一語道破。于是超度的理論、方法,都離不開這些原理、原則。
所謂“一切罪業都是嚴重的執著”。在六道裏面又出現了叁惡道的境界;雖然是幻妄不實,但是感受的那些痛苦,還好像是真的。譬如人在夢中作夢,夢是假的;夢中如果遇到一只老虎要吃你,你會嚇得一身冷汗;夢醒了,自己還是心有余悸。可見得,雖然是虛幻的境界,感受好像是真的。惡道裏面所受的這些苦,經典上有記載,阿羅漢是個得道之人,不是凡夫!我們凡夫過去做的這些事情,往往都忘幹淨了,很健忘!阿羅漢能夠記憶過去生中五百世所作所爲,以及所受的這些苦樂;五百世當中,曾經墮過地獄。佛講經說法,提到地獄的狀況,他們在座下聽講,心有余悸,還會覺得非常恐怖,甚至于身體還流血汗,恐怖到這種程度,這是佛在經典上跟我們說的,絕不是假話。佛教人不妄語,自己決定沒有一句妄語,句句都是事實真相。由此可知,叁惡道的確是很恐怖、是很淒慘。人造作惡業,就會感叁惡道的境界;這個叁惡道 —地獄、餓鬼、畜生,不是閻羅王把你送去的,與他們不相幹。也不是佛菩薩懲罰你,佛菩薩大慈大悲,絕對不會懲罰一個惡人,這一點很難得。
那麼怎麼會跑到惡道裏去?佛告訴我們叫:“自作自受”,你造這種業,自自然然就感到這個果報。于是這種業因果報,當然是非常非常複雜,佛來給我們說,佛有能力講清楚,我們沒有能力接受,爲什麼?理太深了,我們很難體會;事太複雜了,要把這些複雜的事情,講明白、講清楚,要很長的時間,我們沒有那麼長的壽命。于是佛對我們的教誨,就采取精簡的方法,采取歸納的方法,于是佛給我們講,十法界業因是什麼?佛把它歸納,歸納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從下面一層一層往上說。
地獄的業因是什麼?嗔恚,嗔心感地獄。嗔恚心重的人,嗔恚心強烈的人,自自然然就變現出地獄境界;嗔恚裏面,一定加上嚴重的嫉妒,手段就非常的殘忍,造作極重的罪業,感得地獄果報。
餓鬼道的業因是悭貪,貪而無厭,對于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占有、取得,不擇手段,貪心變餓鬼。吝是吝啬,你已經得到的,決定不肯舍棄,決定不肯給別人,吝啬!所以,悭貪是餓鬼道的業因。
愚癡是畜生道的業因。什麼叫愚癡?沒有能力辨別真妄,沒有能力辨別邪正,甚至于是非、善惡、利害都混淆不清。往往把邪惡的,他以爲是好事;將正法看作邪法;這就是屬于愚癡,愚癡是沒有智慧、沒有能力辨別。畜生道的業因,自自然然他就入了畜生道。所以,叁惡道、六道輪回是自己行業之所感,不是有一個力量在支配、在安排、在懲罰,不是的;是業力自自然然的交感。這個說法,才是合情、合理。
人道業因是倫常,佛法裏面講的“五戒”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中國儒家所講的:“仁、義、禮、智、信”,跟佛家的五戒內容是相同的。人在一生當中,生活、言行都能遵守這個原則,他就能夠保住人身,在六道裏可以得人身。那裏是偶然的?
天道比人道的福報就更大,因此,條件當然比人道又要高一層。所以,天道要修“十善”,思想、行持與十善的條件相應。十善,身是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口不妄語、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不惡口(惡口是粗言、粗暴,叫人聽到很難聽)、不绮語(绮語是花言巧語,或是有意、或是無意,都是傷害社會)。意裏頭不貪、不嗔、不癡。這叫十善業。所有一切的善法,都是從這十條裏面生出來。所以,人能夠修十善業道,能夠存四無量心,這是生天的條件。四無量心是慈、悲、喜、舍;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舍無量,叫四無量心。四無量心修十善業道,這才能生天。
除了這五道之外,還有一個阿修羅道;阿修羅怎麼來的?也是修五戒十善,沒有四無量心,所以,他的果報就變成修羅。因爲他有五戒十善,所以他的福報很大;因爲他沒有四無量心,享福就迷惑顛倒。佛在經裏面告訴我們,修羅沒有斷貪嗔癡,以貪嗔癡的心修十善業、修五戒,修五戒、十善。他有人天的大福報,沒有人天之德。于是乎阿修羅一般來講,福報很大,性格凶殘、好勝、嫉妒。在業因裏面,譬如我們舉一個例子,因爲這一類的人,好勝心很強。譬如我們現在佛門裏面,很平常的現象。在法會裏面燒香,他一定要燒第一炷香,不願意落在人後,一定事事都搶在別人前面,他修不修善?修善!他也修積功德,好勝!這個果報,往往就落在修羅道。
佛教給我們修清淨心,菩薩道修謙下心 —謙虛、卑下。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五十叁參,五十叁位法身大士,那都是佛菩薩,他們處事待人接物的態度,非常謙虛。對于別人非常尊重,壓抑自己,奉承別人,那有一點傲慢的念頭?沒有好勝、沒有傲慢,這是佛道!學佛,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這個傲慢、好勝,不能夠改過來,那麼他的結果,就變成阿修羅。這是六道的業因。再往上去 —聲聞,修四谛 —苦、集、滅、道。緣覺,修十二因緣。菩薩,修六度。佛,修平等,清淨、平等是佛道。
這是釋迦牟尼佛將十法界複雜的業因,歸納成重點,來教導我們,使我們明了果報的因由;這是修學佛法普通的常識,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了。于是我們的起心動念,自己就曉得,與那一道相應,我們這種心、這種行爲,將來會得什麼樣的結果,豈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嗎?不了解這個道理,不知道事實真相,胡作妄爲;造了惡業,墮在惡道,這個麻煩大了。他有孝子、賢孫,這很難得!現在這個社會,孝順父母的人不多。《地藏經》上我們看到光目女、婆羅門女,那是真正的孝子。看到母親造作罪業,墮落在惡道,全心全力想方法來救拔她,這真是“誠則靈”;她有真誠心,就感動佛菩薩來幫助她。佛菩薩教給她方法。諸位要曉得,佛菩薩還是不能救護,可以把救護的理論、方法教給你,你去做。我們在經上仔細去觀察,教給她什麼方法?我們曉得救度衆生的方法是無量無邊,那個方法有效?念佛最有效!所以,教給她用念佛的方法,教婆羅門女念覺華定如來,雖然沒有教她念阿彌陀佛,教她念覺華定如來,一樣!念佛!
這個孝女爲了要救她母親的苦難,她知道她母親墮在地獄;生前母親造作惡業,她也常常勸告,但是她母親不相信,不能接受,所以才遭地獄的果報。他教她念佛,她真用功,救母親的心非常懇切,她就認真拼命在念。念到一日一夜,她得定了,在我們現在念佛法門裏面講,她念到一心不亂。這個一心不亂,是屬于事一心不亂,並不是很高的功夫,但是確實有功夫了。念到一心不亂,諸位要知道,她不是凡人,凡人的心是亂的。念到一心不亂,相當于小乘的阿羅漢,這個功夫不容易!很難得!
《地藏經》是大乘經,她學的法門是大乘法門。換句話說,她不是阿羅漢,她斷證的功夫,相當于阿羅漢,而她修積的功德,超乎阿羅漢之上,她是菩薩。所以,定中境界就現前,她看到地獄。地獄裏面守門的鬼王,鬼王看到她來,向她恭敬,向她致敬,問她:“菩薩你到這兒來,有什麼事情?”得一心不亂就是菩薩,從凡夫她就變成菩薩。鬼王稱她菩薩,她就向鬼王打聽說:“我的母親,在世的時候,造作種種罪業,一定墮在地獄。我向你打聽,她現在在什麼地方?”鬼王合掌就告訴她說:“很恭喜你,確確實實你的母親在…
《超度的理論與事實 (淨空法師講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