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回归莲花的故乡 (叶芳佐居士编录)

  回归莲花的故乡

  叶芳佐居士编录

  前言

  莲花的故乡—殊圣的净土法门

  自救之道—生西应有的认识与准备

  如是因,如是果——普劝参加念佛

  助人之道——助念

  如何正确处理临终前后各项事宜——临终助念须知

  净业三福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前言

  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末法时代邪说横行,你我何其有幸值遇甚深难信之净土法门。一失人身,万劫难后;今生不向此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在此诚挚感谢全国各地大德鼎力支持与帮助,才能顺利出版此书。谨用以供养诸位行者,愿人人皆能出离娑婆,回归极乐;莲华化生,证不退位,还度有情。

  南无阿弥陀佛

  编者敬识

  莲花的故乡—殊圣的净土法门

  (一)南无阿弥陀佛释义

  太虚大师

  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句天竺国里的说话,变成我们中国话:“南无”就是恭敬、皈依、信仰、服从;“阿弥陀”就是没有边际的智光、与没有限量的福寿;“佛”就是圣人、神人、天人、全人、至人、有道德的人、觉悟了的人、智慧才能最伟大的人等;合起来就是:“敬从那无边无量智光福寿的圣人。”这阿弥陀佛不是我们这个世界里头的,我们这个世界,唤做忍苦的世界。在二千九百多年前,有一尊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为我们说了阿弥陀佛与那个极乐世界的历史状况,我们遂知道阿弥陀佛在未成佛、未有极乐世界以前的时候,本是一个皇帝,当时也有佛住世。这皇帝极其信崇,后来也从佛出家作了僧人,修行不久,便成了罗汉。重发大菩萨心,立愿要在将来由他及同著他发愿修行的人,修成一个极乐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想到那里便到那里,想有什么便有什么,一切的安宁快乐,无不完备;一切的危险苦恼,无不离脱;同住的人,统是好人。既无恶人,亦无恶事。自然骎骎乎日进于善,直至成佛,更无退转。既修成了这个极乐世界,复要将此极乐世界的名字,十方世界无不闻知,使闻知者皆生欣慕,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便可于转生的时候,由阿弥陀佛前来接引,生到极乐世界里头去。到后来,果然成了个极乐世界,这世界在我们这世界的西边,成佛名阿弥陀,与许多的菩萨、罗汉同住其中,常常说法聚会,时时到十方苦恼的世界去接引救度众生,使他们生到极乐世界里头去。那释迦牟尼佛,因为见我们这个世界是极其苦恼的,住在里头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虽做了个人,能活几年是没有一定的,一口气不来便死了。就在活的时候:病啦,老啦,冷啦,热啦,种种说不尽的苦痛围绕著身心,无法离脱,所以教我们个个人心里头、口里头常常念著阿弥陀佛,使我们到了临终转世的时候,便可由阿弥陀佛救度到极乐世界去,永远享安宁快乐,更没有一点儿危险苦恼,这才是念阿弥陀佛真正的意思了。(太虚大师全书·中国人口头上心头上的阿弥陀佛)

  (二)现世即获十大利益

  无论僧尼道俗、男女老幼、士农工商、陆海空军、上智下愚、富贵贫贱、善恶疾苦、一切人等,不费钱财气力,不妨职业营生,随时随地,皆可以念。不惟有利于身后,离生死苦,得究竟乐;且大有益于生前,消灾免难,却病延年。

  经云:归依三宝(佛法僧)持佛名者,现世当获十种殊胜利益:

  一、昼夜常得一切诸天、大力神将,隐形守护。

  二、常得观世音菩萨及一切大菩萨,随护保佑。

  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放光摄受。

  四、一切恶鬼皆不能害,毒蛇毒药悉不能中。

  五、水火怨贼、刀兵枪炮、牢狱横死,悉皆不受。

  六、先作罪业悉告消灭,所杀冤命皆蒙解脱。

  七、夜梦吉祥,或复梦见阿弥陀佛胜妙金身。

  八、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九、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礼拜,犹如敬佛。

  十、临命终时,身无病苦心不怖畏,正念现前。

  阿弥陀佛及诸圣众,金台接引往生西方,尽未来际,受胜妙乐。(念佛三要)

  (三)念佛人临终种种好现象

  毛惕园居士

  普通人到临终时:病苦交煎,或为恶鬼萦缠、或为他缘逼迫、苦恼万状;念佛人到临终时:音乐盈空、异杳满室,病人与他人共见共闻,尤其能预知时至,使人早有准备。临终身无病苦、心不颠倒,如入禅定。佛与菩萨,亲来接引。有坐化者、有立化者,(化就是死。)有乐无苦;修余法门,不易得到此种好现象,念佛与人以实效在此,亦修行人最后大安慰处。(出苦飞航)

  (四)念佛法门除佛力、自力外,临终尚获他人助念之力

  毛惕园居士

  念佛人除佛力、自力外,临终道友助念:提醒病人念头,助其正念;破其昏迷,代其求佛。即或临终冤鬼逼迫,道友助念之力,足可抵抗。其余八万三千九百九十九法门,临终谁得他人助念力?倘若业障深重,鲜不为业所牵!此又念佛法门独具之特色也。(出苦飞航)

  自救之道—生西应有的认识与准备

  (一)自救、人救,往生大事

  一般人都是在死后依靠家属做佛事超荐救度,或以做佛事装点场面。殊不知生前靠自己学佛修持,较之死后靠家属超荐,容易得多也保险得多。所以要在临终之前,为自己作一切功德,令自己生欢喜心、虔诚心、忏悔心、念佛心,知道仗三宝加被之力得大利益,则容易济拔。如果在身体健康时,自己能发心修行植福、念经、斋戒礼佛、发大愿,加上临终助念,相信必然“往生有分”。

  为了避免家人处理失当,妨碍往生大事,平日就应该将自己的意旨,明白嘱咐家人,交代清楚,千万不要认为谈临终事宜不吉祥而忌讳不提,须知事关临终前后的切身利害,不可不慎!

  若自知病重,应吩咐家人,凡来探病问候者,皆请他们为“我”念佛,不要闲谈杂话。念佛功德不可思议,经云:念一句阿弥陀佛,能消多劫生死重罪。因此念佛能超荐鬼神亡灵、化解冤结、消除业障,使自己能顺利往生极乐世界。(法鼓山·佛化奠祭手册)

  (二)一函遍复

  印光大师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上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信,则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是乐。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愿,则愿速出离此苦世界,愿速往生彼乐世界。行,则至诚恳切,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

  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心中默念,均须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中听得清清楚楚。如此,则心不外驰,妄想渐息,佛念渐纯,功德最大。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不计他对我之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能于家庭,及与社会,尽谊尽分,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以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分,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以自心发生障碍,佛亦无由垂慈接引也。又须劝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乡党,亲友,同皆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以此事利益甚大,忍令生我之人,笈我之眷属,并与亲友,不蒙此益乎?况且现在是一个大患难世道,灾祸之来,无法可设。若能常念佛及观音,决定蒙佛慈庇,逢凶化吉。即无灾难,亦得业消智朗,障尽福隆。况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即是成就凡夫作佛,功德最大。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必满所愿。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中。若欲再复人身,再遇净土即生了脱之法门,难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求来生人天福报,即是违背佛教。如将一颗举世无价之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岂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来生人天福报,与此无异。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于信愿求生。纵然念佛,只注重看看念佛的是谁,以求开悟而已。若生西方,无有不开悟者。若开悟而惑业净尽,则可了生死。若惑业未尽,则不能仗自力了生死。又无有信愿,则不能仗佛力了生死。自力佛力,两皆无靠,欲出轮回,其可得乎?须知法身菩萨,未成佛前,皆须仗佛威力;何况业力凡夫,侈谈自力,不仗佛力。其语虽高超,具行实卑劣。佛力自力之大小,何止天渊之别?愿同人悉体此义。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生,不出佛经,系后人伪造。寄库,是愿死后做鬼,预先置办做鬼的用度。既有愿做鬼的心,便难往生。如其未作,则勿作。如其已作,当禀明于佛,弟子某,唯求往生,前所作寄库之冥资,通以账济孤魂,方可不为往生之障。凡寿生,血盆,太阳,太阴,眼光,灶王,胎骨分珠,妙沙等经,皆是妄人伪造,切不可念。愚人不知念大乘经,偏信此种瞎造之伪经。必须要还寿生,破地狱,破血湖,方可安心。有明理人,为说是伪,亦不肯信。须知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当以还寿生,破地狱,破血湖之…

《回归莲花的故乡 (叶芳佐居士编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