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回歸蓮花的故鄉 (葉芳佐居士編錄)

  回歸蓮花的故鄉

  葉芳佐居士編錄

  前言

  蓮花的故鄉—殊聖的淨土法門

  自救之道—生西應有的認識與准備

  如是因,如是果——普勸參加念佛

  助人之道——助念

  如何正確處理臨終前後各項事宜——臨終助念須知

  淨業叁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叁皈,具足衆戒,不犯威儀!

  叁、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此叁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叁世諸佛淨業正因!

  前言

  經雲:“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末法時代邪說橫行,你我何其有幸值遇甚深難信之淨土法門。一失人身,萬劫難後;今生不向此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在此誠摯感謝全國各地大德鼎力支持與幫助,才能順利出版此書。謹用以供養諸位行者,願人人皆能出離娑婆,回歸極樂;蓮華化生,證不退位,還度有情。

  南無阿彌陀佛

  編者敬識

  蓮花的故鄉—殊聖的淨土法門

  (一)南無阿彌陀佛釋義

  太虛大師

  南無阿彌陀佛是一句天竺國裏的說話,變成我們中國話:“南無”就是恭敬、皈依、信仰、服從;“阿彌陀”就是沒有邊際的智光、與沒有限量的福壽;“佛”就是聖人、神人、天人、全人、至人、有道德的人、覺悟了的人、智慧才能最偉大的人等;合起來就是:“敬從那無邊無量智光福壽的聖人。”這阿彌陀佛不是我們這個世界裏頭的,我們這個世界,喚做忍苦的世界。在二千九百多年前,有一尊釋迦牟尼佛出現在我們這個世界,爲我們說了阿彌陀佛與那個極樂世界的曆史狀況,我們遂知道阿彌陀佛在未成佛、未有極樂世界以前的時候,本是一個皇帝,當時也有佛住世。這皇帝極其信崇,後來也從佛出家作了僧人,修行不久,便成了羅漢。重發大菩薩心,立願要在將來由他及同著他發願修行的人,修成一個極樂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想到那裏便到那裏,想有什麼便有什麼,一切的安甯快樂,無不完備;一切的危險苦惱,無不離脫;同住的人,統是好人。既無惡人,亦無惡事。自然骎骎乎日進于善,直至成佛,更無退轉。既修成了這個極樂世界,複要將此極樂世界的名字,十方世界無不聞知,使聞知者皆生欣慕,但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便可于轉生的時候,由阿彌陀佛前來接引,生到極樂世界裏頭去。到後來,果然成了個極樂世界,這世界在我們這世界的西邊,成佛名阿彌陀,與許多的菩薩、羅漢同住其中,常常說法聚會,時時到十方苦惱的世界去接引救度衆生,使他們生到極樂世界裏頭去。那釋迦牟尼佛,因爲見我們這個世界是極其苦惱的,住在裏頭是極其危險的,因爲雖做了個人,能活幾年是沒有一定的,一口氣不來便死了。就在活的時候:病啦,老啦,冷啦,熱啦,種種說不盡的苦痛圍繞著身心,無法離脫,所以教我們個個人心裏頭、口裏頭常常念著阿彌陀佛,使我們到了臨終轉世的時候,便可由阿彌陀佛救度到極樂世界去,永遠享安甯快樂,更沒有一點兒危險苦惱,這才是念阿彌陀佛真正的意思了。(太虛大師全書·中國人口頭上心頭上的阿彌陀佛)

  (二)現世即獲十大利益

  無論僧尼道俗、男女老幼、士農工商、陸海空軍、上智下愚、富貴貧賤、善惡疾苦、一切人等,不費錢財氣力,不妨職業營生,隨時隨地,皆可以念。不惟有利于身後,離生死苦,得究竟樂;且大有益于生前,消災免難,卻病延年。

  經雲:歸依叁寶(佛法僧)持佛名者,現世當獲十種殊勝利益:

  一、晝夜常得一切諸天、大力神將,隱形守護。

  二、常得觀世音菩薩及一切大菩薩,隨護保佑。

  叁、常爲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放光攝受。

  四、一切惡鬼皆不能害,毒蛇毒藥悉不能中。

  五、水火怨賊、刀兵槍炮、牢獄橫死,悉皆不受。

  六、先作罪業悉告消滅,所殺冤命皆蒙解脫。

  七、夜夢吉祥,或複夢見阿彌陀佛勝妙金身。

  八、心常歡喜,顔色光澤;氣力充盛,所作吉利。

  九、常爲一切世間人民恭敬禮拜,猶如敬佛。

  十、臨命終時,身無病苦心不怖畏,正念現前。

  阿彌陀佛及諸聖衆,金臺接引往生西方,盡未來際,受勝妙樂。(念佛叁要)

  (叁)念佛人臨終種種好現象

  毛惕園居士

  普通人到臨終時:病苦交煎,或爲惡鬼萦纏、或爲他緣逼迫、苦惱萬狀;念佛人到臨終時:音樂盈空、異杳滿室,病人與他人共見共聞,尤其能預知時至,使人早有准備。臨終身無病苦、心不顛倒,如入禅定。佛與菩薩,親來接引。有坐化者、有立化者,(化就是死。)有樂無苦;修余法門,不易得到此種好現象,念佛與人以實效在此,亦修行人最後大安慰處。(出苦飛航)

  (四)念佛法門除佛力、自力外,臨終尚獲他人助念之力

  毛惕園居士

  念佛人除佛力、自力外,臨終道友助念:提醒病人念頭,助其正念;破其昏迷,代其求佛。即或臨終冤鬼逼迫,道友助念之力,足可抵抗。其余八萬叁千九百九十九法門,臨終誰得他人助念力?倘若業障深重,鮮不爲業所牽!此又念佛法門獨具之特色也。(出苦飛航)

  自救之道—生西應有的認識與准備

  (一)自救、人救,往生大事

  一般人都是在死後依靠家屬做佛事超薦救度,或以做佛事裝點場面。殊不知生前靠自己學佛修持,較之死後靠家屬超薦,容易得多也保險得多。所以要在臨終之前,爲自己作一切功德,令自己生歡喜心、虔誠心、忏悔心、念佛心,知道仗叁寶加被之力得大利益,則容易濟拔。如果在身體健康時,自己能發心修行植福、念經、齋戒禮佛、發大願,加上臨終助念,相信必然“往生有分”。

  爲了避免家人處理失當,妨礙往生大事,平日就應該將自己的意旨,明白囑咐家人,交代清楚,千萬不要認爲談臨終事宜不吉祥而忌諱不提,須知事關臨終前後的切身利害,不可不慎!

  若自知病重,應吩咐家人,凡來探病問候者,皆請他們爲“我”念佛,不要閑談雜話。念佛功德不可思議,經雲: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消多劫生死重罪。因此念佛能超薦鬼神亡靈、化解冤結、消除業障,使自己能順利往生極樂世界。(法鼓山·佛化奠祭手冊)

  (二)一函遍複

  印光大師

  淨土法門,叁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一切上聖下凡,令其于上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門以信,願,行,叁法爲宗。信,則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極樂世界是樂。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衆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其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願,則願速出離此苦世界,願速往生彼樂世界。行,則至誠懇切,常念南無阿彌陀佛,時時刻刻,無令暫忘。朝暮于佛前禮拜持誦,隨自身閑忙,立一課程。

  此外,則行,住,坐,臥,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時當默念,不宜出聲;宜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難念。若衣冠不整齊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潔淨處,均須默念。默念功德一樣,出聲于儀式不合。無論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心中默念,均須心裏念得清清楚楚,口裏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聽得清清楚楚。如此,則心不外馳,妄想漸息,佛念漸純,功德最大。

  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又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仆忠,恪盡己分。不計他對我之盡分與否,我總要盡我之分。能于家庭,及與社會,盡誼盡分,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決定臨終,即得往生。以其心與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雖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兒女,朋友,鄉黨,不能盡分,則心與佛背,便難往生。以自心發生障礙,佛亦無由垂慈接引也。又須勸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兒女,鄉黨,親友,同皆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以此事利益甚大,忍令生我之人,笈我之眷屬,並與親友,不蒙此益乎?況且現在是一個大患難世道,災禍之來,無法可設。若能常念佛及觀音,決定蒙佛慈庇,逢凶化吉。即無災難,亦得業消智朗,障盡福隆。況勸人念佛求生西方,即是成就凡夫作佛,功德最大。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必滿所願。凡誦經,持咒,禮拜,忏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則業愈大,再一來生,難免墮于地獄,餓鬼,畜生,之叁惡道中。若欲再複人身,再遇淨土即生了脫之法門,難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爲人現生了生死的;若求來生人天福報,即是違背佛教。如將一顆舉世無價之寶珠,換取一根糖吃,豈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來生人天福報,與此無異。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參究一路;以參究者,均不注重于信願求生。縱然念佛,只注重看看念佛的是誰,以求開悟而已。若生西方,無有不開悟者。若開悟而惑業淨盡,則可了生死。若惑業未盡,則不能仗自力了生死。又無有信願,則不能仗佛力了生死。自力佛力,兩皆無靠,欲出輪回,其可得乎?須知法身菩薩,未成佛前,皆須仗佛威力;何況業力凡夫,侈談自力,不仗佛力。其語雖高超,具行實卑劣。佛力自力之大小,何止天淵之別?願同人悉體此義。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還壽生,寄庫等佛事。以還壽生,不出佛經,系後人僞造。寄庫,是願死後做鬼,預先置辦做鬼的用度。既有願做鬼的心,便難往生。如其未作,則勿作。如其已作,當禀明于佛,弟子某,唯求往生,前所作寄庫之冥資,通以賬濟孤魂,方可不爲往生之障。凡壽生,血盆,太陽,太陰,眼光,竈王,胎骨分珠,妙沙等經,皆是妄人僞造,切不可念。愚人不知念大乘經,偏信此種瞎造之僞經。必須要還壽生,破地獄,破血湖,方可安心。有明理人,爲說是僞,亦不肯信。須知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當以還壽生,破地獄,破血湖之…

《回歸蓮花的故鄉 (葉芳佐居士編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