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行百颂》(1)▪P4

  ..续本文上一页。”人们在做了几千个大礼拜,念了几万遍咒语之后,开始感到骄傲,同时又毫不犹豫地杀害昆虫,纵容他们所有的妄念,不在乎自己犯下的恶行,即使这些恶行相当大相当多。这是一个大错误。这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上师的指引,正如一个婴儿需要父母的保护。

  试著把你所有的经验和觉受融入对上师的虔敬心之中。如果你能够领会这个修行的重点。将不会有障碍。如果你的境遇顺遂愉悦,那么把你的安乐视为上师的加持,不要执著於它,视它为一场迷梦,一个幻象。如果你遭受困难和痛苦,也把它视为上师的加持。如果你生病了,那么观想上师位於病痛发生之处。要认清,这个病痛提供你一个机会,去清净你在过去所造之恶业和无明--痛苦的根源。把许多其他如你这般受苦的众生放在心中,并祈愿你的痛苦承纳了他们的痛苦,愿他们从一切痛苦中解脱。如此一来,疾病便能教导我们慈悲。

  23、

  如果上师是你的依怙,你将到达任何你想要到达之处,

  听瑞的人们啊,

  对上师生起虔敬心,做为踏上道途的盘缠。

  上师如同地面,从不离开我们履踏的双足。上师带领我们通往证悟,从不令我们失望。受了大气的撑托,飞机可以迅速地把我们带到步行无法企及之处。藉由虔诚心的支持,上师的加持能够很快地带我们走向证悟。

  “法”(Dharma)这个字的其中一个意义是“承托物”。它支持、引导那些怀抱信心、一心向法之人。一个被水势湍急的河流冲走的人,可以被一只强健结实的手拖拉上岸。同样的,只要我们向上师出示信心之环,那么上师的钩子便能够把我们从生死轮回中拖出。

  从声闻乘上至大圆满,无论是在佛法的哪一个阶段,没有一个弟子能够在缺乏真正上师的引导下修持。仰赖一个具德的上师,是在修行道上有所进展,避开所有潜在障碍和误入歧途的最佳方式。因此,虔敬心是我们踏上证悟旅程必须支付的费用--为了抵达目的地,这是我们必须自行提供的“盘缠”。

  24、

  那些富裕之人也会吝啬贪婪,

  听瑞的人们啊,

  慷慨地施予,不要有所分别。

  俗话说:“愈富者,愈吝啬贪婪。”这句话常常是真的。贪欲让你不快乐。它使你投生饿鬼。与其积聚无用的财富,倒不如把财富运用於有益之途。慷慨地对待穷困之人,建造佛塔,供养三宝。你愈是慷慨宽厚,你就愈昌盛繁荣。

  我们应该没有分别地慷慨对待所有的人--穷者、病者、老者、来自远方的旅人--不要因为对方是朋友或陌生人、我们有求於对方或无求於对方而有所分别。在布施时,不要炫耀招摇,不要有所偏袒,也不期待获得任何回报。

  25、

  拥有权势的人也会行事邪恶,

  听瑞的人们啊,

  扬弃追求地位与权势的所有欲望。

  国家领袖为了建立权威而从事许多恶行,并且也要为以他们的名义所犯下的罪行担负起责任。他们将面临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军队领袖最终将尝到因其命令所造成士兵阵亡的业果。

  建立在如此多罪行上的权势,究竟有什么利益?何必汲汲追求权势、财富、升迁和社会地位等不长久、只会招致痛苦的事物?“觉悟的状态”是一个我们永远不会从其上落下的地位。

  26、

  那些拥有地位和财富的人永不安乐,

  听瑞的人们啊,

  (拥有地位和财富的人)准备痛苦地捶胸顿足吧。

  没有人会比一个认为金钱万能的人更焦虑不安。“我要如何创造财富?一旦创造了财富,我要如何持守财富?”他生活在担忧被偷、竞争和面临灾祸的恐惧之中。当他最后失去了财富,他觉得自己身上的肉仿佛被切下来一般。

  看看一些人是如何为了事业而日夜劳碌奔波。他们为了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他们对每一个人心存猜疑,并企图从地位低於自己的人身上谋取利益,胜过地位均等的人,驱逐地位高於自己的人。他们很难享有片刻远离忧虑和烦恼的平静。

  没有权势、没有社会地位、没有可以失去的事物,以及没有可以恐惧的事物,是多么纯粹的喜乐!

  不要让你的心被无益的念头拖累。缅怀过去和未雨绸缪有什么好处?安住在当下的离戏(simplicity)状态中。与佛法和谐共处。让佛法成为你的生活和经验中心。做你的命运的主人。

  27、

  在下一个世界中,既没有家人,也没有朋友,

  听瑞的人们啊,

  把信心寄托於佛法之上。

  当我们被一个小刺刺伤的时候,我们哭喊疼痛;当我们碰触到冰寒之水的时候,我们冷得发颤。然而,我们如此珍爱的身体,很快就会变成一具没有任何感觉的死尸。被焚化,被埋葬,被犬只吞噬,或被秃鹰撕裂,是它唯一的命运。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父母、子女、朋友、仆从、房屋和财富都无法随行。业力之风把我们带走,如同吹动一根羽毛。我们将前往何处?我们将停留何处?我们再也没有任何选择。

  谁能够帮助我们?我们只能充满信心地仰赖上师、三宝,以及终身修持的佛法,向他们寻求协助。因为只有他们拥有力量,能够把我们从介於死亡与投生之间的中阴阶段的痛苦和恐怖中救度出来,引导我们前往净土。

  修持佛法之初,困难重重,但最后却能够获得至极大乐。这和从事俗务有天壤之别;从事俗务皆以喜乐为始,以痛苦烦忧和理想破灭为终。

  密勒日巴尊者曾经忍受什么样的磨练和严苛考验!然而,正是透过这些磨练和严苛考验,密勒日巴证得了“金刚持”(Vajradhara)的不变果位--无别的清净大乐(the pure bliss of non-duality)。他独自居住在僻静洞穴之中,但他的光耀却遍及世界。他也必须跨越死亡的门槛,但是此刻,他端坐在净喜净土(the Land of Pure Joy)的坛城中央。这是和骄慢的世人有多么的不同啊!当一个国家领袖或百万富豪过世的时候,人们会说:“某某人死了。”如此而已,不比一根蜡烛烧尽,一潭水蒸发重要。

  “佛法”这个字也意味著去修补或去矫正;去纠正所有的缺点,去发展所有完美无暇的功德。除此之外,我们如何能够获得自由?从修持佛法中所获得的功德将留存下来,成为来世的心灵资粮。

  28、

  如果你漫无目的,你将浪费人身之暇满,

  听瑞的人们啊,

  此时此刻立定决心。

  我们的心瞬息万变;它唯一不变的是对世俗诱惑的强烈执著。在我们学会控制念头,在我们的心获得真正的定力之前,我们的信心一定会犹豫不定,并且容易为了没有意义的活动而分心,浪费生命和修持佛法的珍贵机会。把修持佛法这件事拖延到明天,等於是在持续拖延,直到死亡来临为止。

  受到信心的驱使,猎人奇惹瓦·贡波·多杰(Chirawa Gonpo Dorje)告诉密勒日巴尊者:“我决定开始修持佛法,但我必须先回家向家人告别。之后,我将立即返回。”

  密勒日巴尊者打断猎人的话说:“现在就下定决心。倘若你回家,你的家人会费尽心机要你改变心意,你就不会回来了。如果你想要专心修持佛法,那么就要即时即行。”猎人照做了,后来成为密勒日巴尊者最具证量的弟子之一。

  切勿落入犹豫不定(掉举)的陷阱!投入全副的心力,专心一意地修行,不受任何其他想法的干扰。

  29、

  死神将在你心思散漫的时候掳获你,

  听瑞的人们啊,

  从当下开始修行。

  你的田地需要耕种,或你的事业需要关注,或者寻找一个适当的伴侣是你的主要考量--我只能猜想你把时间花在哪些事情上。但是你要记住,你愈是把人生浪费在这些事务之上,你愈可能让死亡把你留给修行、所剩无几的时间夺走。不要让俗务的包袱使你偏离追求佛法的道路。如果有一天,你生起修行的念头,那么就从那一天开始修行。如果有一天晚上,你生起修行的念头,那么就从那个晚上开始修行。无论在何时何地生起修行的念头,就在当时当地开始修行。

  30、

  死神将在何时现身?我们无法得知,

  听瑞的人们啊,

  你要时时刻刻提高警觉。

  死亡如同闪电,毫无预警地袭击,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

  你或许身体强健,和朋友一起品尝美馔佳肴,或凝视壮丽宏伟的景致。然而就在那个时刻,死亡可能近在咫尺。当死亡来临时,那些亲近你的人将被留在身后,你的对话将被中断,留下尚未用尽的食物,以及未完成的计划。

  人们突然死亡、遭受意外、被人谋杀、因食用不洁的食物或错误的药物而中毒死亡、在游戏或运动时受伤,或死於战争,这引起事情不是常常发生吗?死亡的威胁总是伺机而动。你应该如同一个旅人行经盗匪出没的国家,时时刻刻提高警觉。一个遭受暗杀威胁的政治领袖绝不会松懈警戒。他避免接连两个晚上在同一个地方过夜,总是觉察死亡的逼近。让我们时时刻刻保持这样的警觉。每天晚上就寝的时候,要如此思惟:“早晨来临的时候,人们会不会在我的床上发现一具尸体?”

  31、

  你死亡的那一天,没有人能够护卫你,

  听瑞的人们啊,

  你要做好仰赖自己的准备。

  当你跨入死亡门槛的时候,围绕在你身旁的亲友几乎无法提供任何援助,也无法陪伴在你身旁。甚至连最富有的权贵也无法带走一丝一毫的财富。最有权势的将军也无法命令军队阻挡死亡的来临。他必须像其他的每一个人一样,屈服於死亡。

  你的心识将离开身体,在中阴徘徊游荡。在中阴,你将发现自己独自带著虚幻的意生身(mental body)处於幽暗之中,迷失绝望,完全不知所措,又不知道何去何从。那时,折磨大多数众生的可怖幻觉令人毛骨悚然,其可怕的程度笔墨难以形容。虽然这些幻觉只不过是你的心的投射,但在那个时候,它们却是强而有力的事实。

  在那个时候,你透过修持佛法所获得的觉受,是唯一可能的慰藉来源。这是为什么,在此时此刻就要开始努力修行是如此重要。即使在太平时期,一个国家都要替未来可能发生的侵…

《《修行百颂》(1)》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修行百颂》(2)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