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念佛入门白话解 (律航法师遗著)

  念佛入门白话解

  律航法师遗著

  印光大师开示

  律航法师遗著序

  律航法师传略及其往生事迹

  念佛入门白话解重印序

  第一讲 三皈五戒 念佛常识

  第二讲 十善业道 净课仪规

  第三讲 四摄 六度 三辈往生

  第四讲 持名念佛要义十则

  附录三则

  印光大师开示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心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律航法师遗著序

  先师上律下航上人,壮岁以将军身,护国护法,晚年现比丘相,度己度人。发愿“生生世世,专心弘扬念佛法门,普度众生同生安养,实现人间净土。”师专弘扬净土,不遗余力,逢人劝修,随机宣说。而其自身求生西方,则志专愿切,恒常念佛,竭诚不息。虽是晚年出家,由以具多善根福德因缘故,亦感临终瑞应预知时至,自行沐浴更衣,于大众助念声中,安详念佛往生也。

  先师弘扬念佛法门的遗著,有“念佛入门白话解”及“百日念佛自知录”二种。念佛入门白话解是接引初学佛人,归向净土的津梁,内容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其浅易处,初信佛人皆能明了,其高深处,虽老修行,亦会倾心称叹。而书中“并耳念佛”法,实为排除妄想的妙法,其“痛切念佛”法,乃稳操往生的左券。是故无论新学老参,允宜人手一册。至以百日念佛自知录,为师闭般舟关,精修念佛三昧的笔记,举凡在关中的生活检讨,念佛行持,忏悔策励,遣除魔障等等,一一详实记录,以资检讨改进,故名曰:“自知录”,盖取如人饮水,温冷自知之意焉。其实师之所忏悔自责者,正是我辈学佛人的一般通病,师发露而我们覆藏。师之惕勉策励者,正是我们修行之目标,师惕励而我们怠忽。师之行持经验,如怎样念佛才得一心,怎样拜佛较为虔诚,观想念佛的修观次序,念佛见佛怎样才不会著魔,凡此种种,皆可作修道人的良师益友,不可不读。况现代工业社会,人事忙碌,长期掩关修行,很少机会了,此书又堪作有志短期静修者之参考。窃以此二遗著,一为接引初机之阶渐,一为指导专修之南针,澈始澈终弘扬念佛法门。

  先师遗著颇丰,现正搜集整编中,因诸师兄弟,年来皆为弘法传戒事忙,无暇顾及印行遗著,惟广化独以多病偷闲,又因主编民声日报醒世周刊,偶遇缺稿,遂将念佛入门白话解及百日念佛自知录,权充篇幅,甚获读者之普遍喜爱,纷纷请印单行本。因此迫不及待先师遗著全集之印行,先将此二编合订为一册,题曰“律航法师遗著第一辑”由醒世周刊印行流通,以应读者之需要。今当付梓,谨序其印行因缘云尔。

  中华民国六十年夏历六月十一日惭愧比丘广化序于护国寺退居寮。

  律航法师传略及其往生事迹

  门人广化

  师讳宗净,字律航,别号西衲,安徽亳县人。俗姓黄名胪初,生于清光绪十三年,少应州府试,皆名列前茅。迨清廷停科举兴学堂,乃就读安徽优级师范,毕业后弃文习武,先后入保定军官学堂及陆军大学第一期深造,故师博通经史,精娴战略,堪称文武全才。

  民国肇建,师即参加光复南京浦口之役,尔后迭次参预北伐、剿匪、抗日诸役,历经团、旅、师长、副军长代军长、防空司令,及最高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等职。半生戎马建树,不胜枚举,载历次战役公案中,文繁不录。其为公案所未载者,窃为师任职山西时,以其与 蒋委员长有同窗之谊,沟通晋豫诸军与中央之隔阂,化干戈为玉帛,关系抗战建国大业至钜,此功诚不可泯。其次,抗战前师任太原防空司令及山西省防空司令,对太原防空工事之建筑,坚固精巧,费少功倍,称冠全国,中央虽令各省派员观摩,终不能及。迨抗战爆发,日机滥炸百余次,仅伤亡廿余人,师之保国卫民,厥功至伟。复次,抗战期间,师负责第二战区补给重任,饷银一到,亲自监督装车待命出发,片刻不停,当时币值日贬,少事活动,足以致富,而师涓滴不染,清廉高风,化顽起懦,故第二战区始终粮饷充裕,士饱马腾,皆师补给之功也。

  师之入佛因缘,由于民国廿六年师五十一岁时,忽患眼疾,匝月不能视物,因默思宇宙人生问题,究始要终,均不得其所以,幸蒙温彦赋将军示以佛法,抉其疑惑,师初闻佛法,至为惊奇,竭诚钦仰,嗣承朱庆澜将军之介,皈依三宝。五十五岁师受在家菩萨戒,发愿茹业。三十五年师由第二战区驻西安办事处长奉调驻北平办事处长,得缘亲近夏莲居开士,复遍参僧俗善知识,了生死之心日切,决意摆脱一切,舍家为僧。

  师于三十七年春到台湾,秋间遇 慈航大师自南洋归国,欢迎会上,乍见如故,次年佛诞节即依 慈航大师薙度,党国干城从此作法门龙象。师出家不久,适匪谍朱X(后伏诛),为掩饰其潜伏工作,嫁祸大陆来台僧人,媒孽是非,幸师与立法委员董正之监察委员丁俊生,合商对策,卒赖师力,解除僧难。四十四年内政部颁不得新建寺庙,旧者重修亦须呈准之令,师根据宪法,与之力争,卒使此一违宪之令,不得实施。慈航大师圆寂时,遗嘱三年开缸,因他故稽延五载,众遂疑不敢开,幸师力排众议,率工开缸,慈老肉身不坏,装金入塔,激励世道人心,发扬佛法道果,师有功焉。

  师与净土法门似有夙缘,自皈依后,即专修净土,公余念佛,日课万声,至老无间,一生本此自度度人,故无论僧俗,凡来请教者,皆劝以发愿念佛,求生西方。三十九年冬及四十一年夏,师曾先后在汐止静修院及大湖法云寺闭百日念佛关两次。四十一年冬师六十六岁,于火山大仙寺受具足戒后,即遵佛制半月半月诵戒,更诵净土三经,诵至力竭声嘶,反觉法喜充满。其平日不拘行住坐卧,佛号不离口,念珠不离手,即外出旅行时,于车声隆隆中,更大声念佛,虽全车之人,投以惊奇眼光,而念佛自若。又以并耳听声记数法,藉摄心念,乃引用军人并眼瞄准开枪法,移作并耳注听佛号也。摄心记数,则以三三四合而为十,逢十进数,口念佛号,耳闻佛音,记数于心,初三声注左耳,次三声注右耳,再四声两耳合闻,共为十声。又左右耳各记三十声,两耳合计四十声,共为一百。百则左耳记之,千万亿声以此类推,得其传者,咸称绝妙。惟朝暮课诵,师谦称晚年出家,不谙梵呗,随众上殿,恐扰众仪,故多在旁殿自修。而订有定课,寒暑不易,客中旅途,从不间断。朝课念大悲咒十小咒及白衣神咒,其般若心经最后偈咒,多念七遍;晚课一律诵弥陀经及慈云忏主净土文,至心求愿往生西方,每念至“是日已过,命亦随减.......”辄声泪俱下,精诚万分。

  师于四十八年题赠侍者广化东游法语,有“吾老矣!西归之日,谅不甚远”之句。四十九年春,师将台中慈善寺予广化接替,退居静修,预积往生资粮。五月二十八日晨,师趺坐于毗连大殿之寮房,随众诵朝课,当念完十小咒时,寂然入定,“见一大法会,异常庄严,人数之多,世所未睹,又见已故莲友多人。”心知往生期近,原已允老友刘荫远将军之邀,于六月初往受供旬日之约,即行谢绝,不问外缘,一心念佛,每日定课,由一万声增至五万声。六月初五日起,寺中大众,每晚轮流陪师念佛至午夜。初七日师付后事,立遗嘱。六月十一日上午师披南传袈裟,穿新鞋袜,预备往生。中午徒众得息,纷纷返寺叩安,师见之大喜。下午三时许,师自持衣物,步行去洗澡,与平时毫无异状。浴毕至客堂,众请师门边向南坐,通风较凉,如何?师答:“面对西方,不忘生西。”遂至东壁面西而坐,对大众开示云:“你们呀!能得信佛,很幸运啦!”手指出家众“你们信佛又得出家,是幸运中最幸运的人啊!太好啦!我告诉你们,佛教修行的法门多得很,而以念佛法门最为方便,最圆顿殊胜,你们看我念佛念了二十多年,到现在临命终时,一心不乱,求生西方,我这就是现实最好的证明。”复起立抖擞两袖云:“看!不是蛮好吗!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此时似乎有人联想到“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师闻之连说:“对!对!对!就照这样修,我走了!”众起送师回寮。少顷有送地藏殿木料者来,以地藏殿由师发起兴建,尚未竟功,师最关心,曾由徒众发愿完成,师方将此事放下,但一闻木料来,即起命广化扶侍往观,行间有“我这一生太幸运啦!晚年能出家,又得你们这些道友招呼我,为我念佛助往生,谢谢你们啊!这亦是我幸而出了家,若不出家,这时为妻儿子女啼哭纠缠,怎能一心念佛呢?不得一心,又怎能往生?......”行到堆木料处,环视一遍,坐约三分钟,即独自回寮,随命“请广化来!”广化趋至。时正下午五点三十分也。见师示异状,乃问:“是否时候到了?”师点首,遂鸣钟集众“大家念佛,助师父往生。”师亦随众念佛,初紧而急,渐模糊不清,五时三十四分,于大众念佛声中,师安详往生矣。遵遗嘱停灵三日,时虽炎暑,而容光焕发,无异生时,荼毗后,获舍利数百粒,大者如豆,小者如米,莹润晶澈,五色灿烂,世所希有。顶骨呈莲华色,半露舍利,若绛璧之嵌珍珠焉。凡此瑞相,足征往生无疑矣。

  附录 憨山大师念佛偈

  但将一句阿弥陀, 置在心中常不断。

  果能念念最分明, 即与弥陀亲见面。

  常思净土在目前, 日用头头无缺欠。

  佛土全摄一句中, 是真如来异方便。

  当在了了分明时, 更无再起差别见。

  念佛入门白话解重印序…

《念佛入门白话解 (律航法师遗著)》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