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常见辞汇 (七画~九画)▪P9

  ..续本文上一页男子。

  【信女】 在家信仰佛教的女子。

  【信心】 对所闻之法生起信仰的心。

  【信向】 信仰三宝和归向三宝。

  【信乐】 确信和爱乐。

  【信慧】 五根中的信根和慧根,信根能破邪见,慧根能断无明。

  【信解】 确信和了解。

  【信解行证】 先信仰其法,次了解其法,再依其法而修行,最后必能证悟道果。

  【信不退】 三不退之一。

  【信成就】 六成就之一。

  【信受奉行】 信受如来所说的法和切实奉行如来所说的法。

  【信外轻毛】 (喻)信心动摇就好像轻毛一样飘忽不定。

  【信位菩萨】 证到十种信位的菩萨。

  【剃发】 剃掉须发,是佛弟子出家之相,也是表明去除憍慢和跟外道的出家有别。

  【枯定】 定多慧少的禅定。

  【前念】 指过去的意念,未来的意念则叫做后念。

  【前尘】 过去的事情。

  【前佛后佛】 前佛是指释迦佛,后佛是指弥勒佛。

  【即】 融和不二不离的意思,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

  【即离】 即与离。事理不二叫做即,事理差别叫做离。

  【即假】 圆教的假谛,乃空中二谛相即之假,故云即假,以别于别教之假谛。

  【即中】 圆教的中谛,乃空假二谛相即之中,故云即中,以别于别教之中谛。

  【即空】 一切法不是灭了之后才空,而是其自性本来就是空,叫做即空。心经说:“色即是空”。

  【即空即假即中】 天台所立之三观。见三观条。

  【即心即佛】 又作即心是佛,或即心成佛,是此心就是佛的意思。

  【即心是佛】 与即心即佛同义。

  【即心念佛】 念自己心中的佛的意思。人们的心性周遍法界,本来是清净之佛体,但为无明所覆盖,不能显现,不显现所以才与弥陀相隔十万亿佛土,若显现即得己身之净土,此心便是弥陀。

  【即有即空】 谓一切有为法,其自性本来就是空,不是经过坏灭法之后才是空。

  【即身成佛】 即身修行即身就可以成佛。密宗说三密加持相应,可以即身成佛。

  【即事而真】 谓事理本来不二,在浅近的事相上,就已具有最深妙的真理。

  【垢】 烦恼的别名。

  【垢结】 垢与结,都是烦恼的别名。

  【垢识】 为惑所垢的心识。

  【契经】 契合众生的根机而且契合真理的经文,即佛经。

  【契机】 契合众生的根机。

  【契理】 契合真理。

  【威仪】 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

  【威仪师】 传授如何行住坐卧的教师。

  【威德】 可畏为威,可爱为德。

  【威德三昧】 发生威德力的禅定。

  【威神力】 威严与神通的力量。

  【帝释】 忉利天的天主,俗称为玉皇大帝。

  【帝网】 悬于帝释天宫的宝网。

  【帝网天珠】 帝释悬宝珠网以装饰宫殿,这些宝珠的光明互相辉映,一珠现一切珠影,一切珠尽现一珠之中,各各如是,重重影现。

  【幽冥】 地府之狱,幽暗无光。

  【幽途】 幽冥的道途,亦即充满罪恶的人死后所趣向的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

  【幽灵】 幽界的精灵,亦即六道中眼睛所看不到的众生。

  【度】 1.与渡同义,如舟子渡人过海的意思。2.出或离的意思,出是出离世俗,离是脱离生死。

  【度生】 济度众生。

  【度牒】 出家受戒时所发给的戒牒,也就是受戒的证明书。

  【度僧】 度人为僧。

  【律】 制止作恶的法则。

  【律行】 戒律的实行。

  【律宗】 专门修持戒律的宗派,以唐时南山道宣为初祖。

  【律相】 戒律的法相。

  【律师】 专门研究佛教戒律的师父。

  【律乘】 戒律的教法。

  【律藏】 三藏之一。见三藏条。

  【律忏】 戒律所说的忏悔法。

  【律仪】 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

  【律仪戒】 三聚净戒之一,即规矩礼貌的戒律。

  【后有】 1.未来的果报。2.后世的心身。

  【后佛】 后来出世的佛,指弥勒佛。

  【后念】 过去的念叫做前念,后来的念即叫做后念。

  【后报】 这一世所造的善恶业要到二生以后才受报。

  【后得智】 二智之一,境智无异,不起分别,名根本智,分别一切差别之相,慧照分明,即名后得智。

  【后五百岁】 1.大集经所说五种五百年中,第五个五百年,亦即斗诤坚固的时期。见五五百年条。2.佛灭度五百岁之后。

  【思假】 既思惑,因思惑之体,虚假不实。

  【思惑】 又名修惑,三惑之一,即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之五烦恼是。思惑的品数有八十一,即欲界五趣一地,色界四禅天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天为四地,共九地,每地九品,合共即八十一品。

  【思惟】 思考。

  【思慧】 三慧之一。见三慧条。

  【怨憎会苦】 八苦之一。见八苦条。

  【怨亲平等】 对怨敌和亲人一视同仁,无有厚此薄彼的分别。

  【恒沙】 1.恒河沙的简称。见恒河沙条。2.天台宗所立三惑中之尘沙惑也叫做恒沙。

  【恒沙定】 多如恒河沙数的禅定,为地藏菩萨每日晨朝所入观察众机的禅定。

  【恒河】 恒伽河的简称,恒河又名殑伽河,是印度三大河流之一。

  【恒河沙】 恒河是印度大河,两岸多细沙,佛说法时,每以恒河之细沙喻最多之数。

  【拜佛】 礼拜诸佛。

  【拜忏】 拜佛以求忏悔。

  【持犯】 持戒与犯戒。持戒就是持戒律;犯戒就是犯了戒律。

  【持名】 执持名号,即念诵佛的名字。

  【持明】 1.即陀罗尼,亦即真言。2.受持真言的意思。

  【持念】 受持和忆念正法,使不忘失。

  【持律】 受持戒律。

  【持素】 受持素食,亦即不食肉。

  【持诵】 受持诵读经典或是真言。

  【持斋】 过了正午不食叫做斋,持斋就是受持斋法。

  【持戒】 受持佛所制的戒律。

  【持戒波罗蜜】 六度之一。见六度条。

  【持息观】 五停心观中的数息观。

  【施】 把自己的东西送给人家。施有三种,即财施、法施、无畏施。

  【施主】 实行布施的主人。

  【施行】 布施的行法,亦即把自己的东西送给人家。

  【施食】 1.布施食物给饿鬼。2.供养斋食给僧人。

  【施食会】 布施食物给鬼神等的法会。

  【施无畏】 1.又名施无畏者,或施无畏菩提萨埵,即观世音菩萨的别名。2.消除众生的危难和恐怖。

  【星宿劫】 在过去现在未来的三大劫中,未来的大劫叫做星宿劫,因为在这一个劫中,有千佛出世,其数多如天上之星宿,故名。

  【是心是佛】 观无量寿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是处非处力】 佛十力之一,即分别是非的智力。

  【染】 不洁净的意思。

  【染心】 1.爱著的心。2.淫欲的心。

  【染衣】 用木兰色等坏色来染成的衣,即僧衣。

  【染著】 对一切境界生起分别执著的心。

  【染污】 即烦恼,因烦恼能染污人们的真性。

  【染污意】 第七识的别名,因第七识是迷染的根本。

  【染污无知】 一切烦恼,以无明为体,执著一切事理,其性不净,故名染污,其体昏闇,不知四谛的真理,故名无知,台学叫做见思惑,小乘阿罗汉,辟支佛,都能断除。

  【染法】 染污之法,即三界内所有的一切事物。

  【染界】 娑婆世界。

  【染缘】 招感生死之苦果的因缘。

  【柔软】 谓心柔顺于道。

  【柔软语】 柔和而能适合他人胃口的言语。

  【柔顺忍】 四忍之一。见四忍条。

  【毗卢】 毗卢舍那的简称,也是法身佛的通称。

  【毗卢舍那】 又作毗卢遮那,是佛真身的通称。佛有三身,就有三个名号,毗卢舍那是释迦牟尼佛法身的名号,卢舍那是释迦牟尼佛报身的名号,释迦牟尼是应身的名号。毗卢舍那华译为遍一切处,是光明遍照一切的意思。卢舍那华译为净满,是清净圆满的意思。

  【毗卢性海】 梵语毗卢遮那华译为遍一切处,法性遍一切处,好像无涯的大海。

  【毗舍浮】 又作毗舍婆,华译为遍胜,是七佛中的第三尊佛名。

  【毗奈耶】 即律藏。三藏之一。

  【毗沙门】 四天王天中北方天王的名字,华译为多闻,即多闻天王。

  【毗婆尸】 华译为胜观,是七佛中的第一尊佛名。

  【毗梨耶】 华译精进,为六度之一。

  【毗钵舍那】 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

  【流转】 流落辗转于生死。

  【流转门】 流转于生死之门。在四圣谛中,苦集二谛是流转门,灭道二谛是还灭门。

  【流转还灭】 流转门与还灭门。流转门属于迷,还灭门属于悟。

  【界】 1.差别的意思,亦即事物彼此差别而无混杂。2.性的意思,亦即事物固有的本体。

  【界分】 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

  【界如】 十界与十如。天台宗观一念之心中即具有三千诸法,此三千诸法,是由十界与十如及三世间所组成的,所以叫做界如三千。

  【界地】 三界九地的简称。见三界九地条。

  【界趣】 谓三界六趣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地方。

  【界内】 三界之内。

  【界内教】 对三界中的众生说如何才能断除见思惑以便将来出离三界的教法,如天台宗所立的藏教与通教是。

  【界内感】 指见思二惑,因见思二惑能招感三界内之生死果报。

  【界内事教】 天台宗说三藏教虽然精究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事相之法门,但其理只属偏真之空理,究竟的道理还很浅薄,故贬之为界内事教。

  【界内理教】 指天台宗所说的通教。通教谈论事相虽然逊于藏教,但穷理较深,达于生即无生,空即不空,故褒之为界内理教。

  【界外】 三界之外。

  【界外教】 天台立四教,藏通二教是界内教,别圆二教是界外教。

  【界外事教】 指天台宗所说的别教。别教的菩萨,…

《佛学常见辞汇 (七画~九画)》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