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日经 住心品▪P2

  ..续本文上一页量无数的有情众生广演教法

  何以能根据不同的趣向种类,区别不同的性情爱好,以各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而来宣说一切智智

  或者示现声闻乘道,或者示现缘觉乘道,或示现大乘道、五通智道,或者愿生天、人中,以及龙、夜叉、干阖婆,乃至愿生摩睺罗伽者的说法。

  如果有的众生信奉佛法,喜欢由佛来度脱,就现佛身,或现声闻身,或现缘觉身,或现菩萨身。如有的众生信奉梵天,就现梵天身;有的信那罗延天,就现那罗延天身;或者现毘沙门天身,乃至罗睺罗伽、人、非人等身。都按他们各自喜闻乐见的语言,去说他们能够欢喜信受的道理,都按他们各自所遵循的行为模式,去示范他们视为崇高神圣的教义。然而,这一切无论如何的不同,最终讲的只是一个原理,也就是一切智智的道理,最终要达到的是同一个目的,也就是身心得到完全解脱的目标。

  世尊,我对一切智智的原理是这样理解的:像那高渺空旷的虚空,清净纯粹没有任何东西可掺杂其中,广大无边没有谁还能分出彼此界限,超凡脱俗却含容万象,没有什么概念和词汇来想象形容。我想,您所具有的智慧,也是这样超越了人们的一切虚妄认识和思惟模式。又像那深厚坚实的大地,繁衍生息的人类,栖息生长的鸟兽草木,无不依靠着它而生存,无论怒吼的狂风、震颤的惊雷,都不能使它动摇倾覆。我想,您所具有的智慧,也是这样万事万物赖以依止,任何烦恼都不能影响动摇。又像那熊熊燃烧的烈火,不管积薪如山,不管坚木如铁,都将胜进无厌,焚烧殆尽。我想,您所高举的智慧之火,也是这样,将一切愚痴烦恼之薪焚尽无余,为迷惑颠倒者驱逐黑暗、照明道路。又像那滚滚席卷的飓风,烟尘云雾,一扫而光,所至之处,势不可挡。我想,您所驾驭的智慧之风,也是这样,扫净一切烦恼尘埃,摧毁无明大树。又像那清澈见底的流水,滋润草木而生花果,利乐众生而止饥渴。我想,您所包含的智能之水,也是这样流趣世间,润泽群生心田而增长菩提花果,清凉热恼劳倦而神旷意悦。然而,世尊啊!如此智慧,以什么为其原因

  以什么为其根本

  

  以什么为其究竟

  希望世尊为我们大会听众开导。

  金刚手秘密主这样一番问话之后,大日如来微微一笑,便开口说道:奸啊!好啊!金刚手,你能问这样的问题,非常好,现在请你仔细地听着,并认真思考、善于领会,我开始讲了。

  金刚手说:如果是这样,世尊,我们很乐意洗耳恭听。

  佛说:一切智智,以菩提心为其原因,以大悲为其根本,以方便为其究竟。秘密主,这就像播下的一粒种子,凭借土壤养分、沐浴阳光雨露,蒙受农人培育,而生根发芽、长茎展叶、开花结果一样。菩提心是那粒含藏基因的种子,有了它一切才有可能发生,因而它是成佛的内在根据,有了它志求菩提的信心,一切才有了开端,因而它是找到智慧的大门。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大悲是那些能使种子发芽生根、茁壮生长的土水耕耘,有了它一切才能正常进行,因而它是成佛的必要条件, 它是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以慈爱之心,施善与乐,以悲愍之情,拔苦济难,只有为了无量众生,修行才有意义。方便是那施肥浇水的适宜,是那培育管理的合理, 有了它一切才变得有效而圆满,因而它是成佛的根本方法,它是到达彼岸的舟航。只有掌握三密方便,才具神通之力,发意顷即达佛地。那么,秘密主,一切智智成就的究竟菩提是什么呢

  就是如实知自心,如果能如实地观察、完全地认识、清楚地证知自心本性,就叫成菩提。其实如来智慧宝藏,不由他悟,不从他得,只有在众生自心中找到,即心是道,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哪怕是最微小的东西也无从可得,这也就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或无上正遍知的意思。但为什么这样说呢

  

  菩提就像虚空存在的相状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永恒常住,清净无为,超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存在方式,超越任何概念思惟上的分别和认识。菩提既没有去感知和觉悟的主体,也没有什么可以感知和觉悟的客体,为什么呢

  因为菩提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把握的具体东西。秘密主,没有任何可以具体把握的状态,就是虚空的相状,所以说虚空相如同菩提。

  说到这里,大会听众无不皱起眉头,金刚手也心生疑问,便接着佛的话头问道:世尊,上面您说菩提心就是发心志求一切智智,现在又说发菩提自心就是一切智智,那么此中谁是能求

  谁是所求

  谁为可觉

  谁为觉者

  又如果离开自心之外什么东西都没有,那么有谁能发起此心,一步步修行进趣直到佛果呢

  如果事情不必有什么其他因素而能成办,那么众生也就不必借助任何方便了

  这样,众生岂不是自然成佛了吗

  

  如来见金刚手这样一层层提问,会意地点了点头,便回答说:秘密主,是自心寻求菩提及一切智,是自心自觉、自心自证。虽然众生自心之本性即是菩提,众生与佛本无分别,法身本性常自清净,但众生不能如实自知,不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愚痴无明,而此无明便颠倒过来认识事物,这就产生了爱、恨、贪、欲等烦恼,由情感思想上的烦恼,进而引起种种行为活动,最终导致趣入轮回之道,获种种身,受种种苦,如同蚕出丝无所因,自从己出自缠里,而受诸煎熬之苦。由此可知,除了众生自心之外,确实再没有别的什么东西了,所以说心自证心、心自觉心,就是本性清净的缘故。秘密主,你想想看,如果心不是处在这种清净的状态,那么它应该在某一个地方了,请你观察具有认识功用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内六处,是否藏在其中

  当然找不到。又观察感官认识所对的客观对象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六处,也不可得。再观察内六处对外六处生起见、闻、嗅、味、触、思虑的六种感官认识,也找不到心在何处。秘密主,如来的正等正觉,并不是那些外道,对其所谓真我所说的那样,如说真我的颜色是青的或黄的,红的或白的,红紫色的或水精色的。有的说真我的形状是长的或短的,圆的或方的。有的说真我是一种光明体或一种黑暗体。有的说真我之体是男子身,或女子身,或不男不女身。这些外道邪见都不如实自知心实相,而把那些因缘和合而成,没有自性的假相当成实在的东西。

  秘密主,心的本性也不是与有情众生之欲界相同,也不与物质的色界相同,也不与非物质的无色界相同,更不与天、龙、夜叉、干闥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类同性。(这些东西也不过是从众缘而生,没有自己固定的规定性,当然谈不上与心性有什么相同之处了。把此类奉为神明,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虚妄的执着。)

  秘密主,心性也不像那些偏见戏论所认为的那样,它并不是住在眼、耳、鼻、舌、身、意界,因为这些东西从众缘而生,性相自空,无有住处,何况还能有什么心实相住在其中。

  心实相,也不是什么可见可显现的东西,因为可见可显,说明有一定的相状,而有相状者,都是从众缘所生之物,是虚假不实的,这怎么能说是无上菩提呢

  所以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实际上,具有虚空之相的心性,超越一切此是彼非的分别思惟,和非此非彼的无分别思惟。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是因为性质相同于虚空,就是相同于心,相同于心即是相同于菩提,心、虚空界、菩提三种无二,相本同一相,而有三个名称。秘密主,自心本性虽然不是因缘和合之物,是超越的不生,但是要认识、证悟它,却是需要有一定因缘条件的,需要发心生起,这就是前面说的大悲万行的条件和基础,巧妙有效的方便和快捷方式,这样才可得到最高智慧。

  所以,秘密主,十方三世一切如来所说的教法随机而说,种种不同,但究竟同归,本无异辙,讲的无非是因根究竟三句,教菩萨大众懂得清净之菩提心,如实认识觉悟自心。秘密主,如果男女众生想要知识菩提,就应当知识自心。那么,秘密主,怎样知识自心呢

  

  如前所说,要观察千差万别的事物和现象,如呈现为颜色和形体的事物,感官所对的客观外境,发生认识功能的感觉器官,所产生的认识及作用,以及我、我所、能执、所执等主体和客体等等种类,其中分析推求都得不到心之所在,因为这一切都是从因缘中聚合而成的,都没有固有的本质特征。当这样观察的时候,就能认识到自心原来是在不生之处,而这本来不生之处,即是清净之自心。

  秘密主,这种直接观察净菩提心的真言道修行方法,于初发心时直观自心实相,所以叫初发明道顿悟法门。秘密主,菩萨要是按照这条道路去修行动学,可使妄想因缘所有烦恼业苦, 皆悉清净除灭,少用功力,便得除一切盖障三昧。如果得到此种三昧,就可以净除贪、瞋、痴等烦恼障碍,过去及现世所造之重罪业障,因先业而受报生之生障,因先世有障法而不逢正法之法障,闻法而不能理解认识之所知障。这时,在自己心中常见十方一切诸佛,妙相湛然,如观明镜,自知自心,与诸佛菩萨共同等住。即能以方便之力发起五神通,而以神通力不动本心游诸佛剎,现种种身语意,广修诸行。还能通晓十方三世种种语言方音,获得总持不忘的陀罗尼。由此便知道众生的心理活动和认识能力,以及性情好恶,进而针对不同的对象实施相应的说教,将佛法广演分布,因此之故,于一切时、一切处受到十方诸佛的护持。而如此内具功德, 外为诸佛护持,虽处生死而无染着,犹如莲花出水,不为污泥之所染污。常住无间地狱而拔众生苦,胜进不息,不辞劳倦。以其清净之心,如金刚坚固不坏,恒处世间而无犯失。能以实智认识到中道正观,制止八颠倒,远离二边。

  又,秘密主,住此除一切盖障三昧菩萨,具最上信解力之故,勤修不久,便能通达一切佛法。秘密主,一言以蔽之,此善男子、善女人,一切佛法所有功德,都能成就无余。

  原典

  尔时,执金刚秘密主于彼众会中坐白佛言:

  世尊,云何如来应供、正遍知…

《大日经 住心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