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量無數的有情衆生廣演教法
何以能根據不同的趣向種類,區別不同的性情愛好,以各種不同的方法和途徑而來宣說一切智智
或者示現聲聞乘道,或者示現緣覺乘道,或示現大乘道、五通智道,或者願生天、人中,以及龍、夜叉、幹阖婆,乃至願生摩睺羅伽者的說法。
如果有的衆生信奉佛法,喜歡由佛來度脫,就現佛身,或現聲聞身,或現緣覺身,或現菩薩身。如有的衆生信奉梵天,就現梵天身;有的信那羅延天,就現那羅延天身;或者現毘沙門天身,乃至羅睺羅伽、人、非人等身。都按他們各自喜聞樂見的語言,去說他們能夠歡喜信受的道理,都按他們各自所遵循的行爲模式,去示範他們視爲崇高神聖的教義。然而,這一切無論如何的不同,最終講的只是一個原理,也就是一切智智的道理,最終要達到的是同一個目的,也就是身心得到完全解脫的目標。
世尊,我對一切智智的原理是這樣理解的:像那高渺空曠的虛空,清淨純粹沒有任何東西可摻雜其中,廣大無邊沒有誰還能分出彼此界限,超凡脫俗卻含容萬象,沒有什麼概念和詞彙來想象形容。我想,您所具有的智慧,也是這樣超越了人們的一切虛妄認識和思惟模式。又像那深厚堅實的大地,繁衍生息的人類,棲息生長的鳥獸草木,無不依靠著它而生存,無論怒吼的狂風、震顫的驚雷,都不能使它動搖傾覆。我想,您所具有的智慧,也是這樣萬事萬物賴以依止,任何煩惱都不能影響動搖。又像那熊熊燃燒的烈火,不管積薪如山,不管堅木如鐵,都將勝進無厭,焚燒殆盡。我想,您所高舉的智慧之火,也是這樣,將一切愚癡煩惱之薪焚盡無余,爲迷惑顛倒者驅逐黑暗、照明道路。又像那滾滾席卷的飓風,煙塵雲霧,一掃而光,所至之處,勢不可擋。我想,您所駕馭的智慧之風,也是這樣,掃淨一切煩惱塵埃,摧毀無明大樹。又像那清澈見底的流水,滋潤草木而生花果,利樂衆生而止饑渴。我想,您所包含的智能之水,也是這樣流趣世間,潤澤群生心田而增長菩提花果,清涼熱惱勞倦而神曠意悅。然而,世尊啊!如此智慧,以什麼爲其原因
以什麼爲其根本
以什麼爲其究竟
希望世尊爲我們大會聽衆開導。
金剛手秘密主這樣一番問話之後,大日如來微微一笑,便開口說道:奸啊!好啊!金剛手,你能問這樣的問題,非常好,現在請你仔細地聽著,並認真思考、善于領會,我開始講了。
金剛手說:如果是這樣,世尊,我們很樂意洗耳恭聽。
佛說:一切智智,以菩提心爲其原因,以大悲爲其根本,以方便爲其究竟。秘密主,這就像播下的一粒種子,憑借土壤養分、沐浴陽光雨露,蒙受農人培育,而生根發芽、長莖展葉、開花結果一樣。菩提心是那粒含藏基因的種子,有了它一切才有可能發生,因而它是成佛的內在根據,有了它志求菩提的信心,一切才有了開端,因而它是找到智慧的大門。
佛法大海,信爲能入。大悲是那些能使種子發芽生根、茁壯生長的土水耕耘,有了它一切才能正常進行,因而它是成佛的必要條件, 它是走向成功的堅實基礎。以慈愛之心,施善與樂,以悲愍之情,拔苦濟難,只有爲了無量衆生,修行才有意義。方便是那施肥澆水的適宜,是那培育管理的合理, 有了它一切才變得有效而圓滿,因而它是成佛的根本方法,它是到達彼岸的舟航。只有掌握叁密方便,才具神通之力,發意頃即達佛地。那麼,秘密主,一切智智成就的究竟菩提是什麼呢
就是如實知自心,如果能如實地觀察、完全地認識、清楚地證知自心本性,就叫成菩提。其實如來智慧寶藏,不由他悟,不從他得,只有在衆生自心中找到,即心是道,除此之外再沒有什麼別的東西,哪怕是最微小的東西也無從可得,這也就叫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或無上正遍知的意思。但爲什麼這樣說呢
菩提就像虛空存在的相狀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永恒常住,清淨無爲,超越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存在方式,超越任何概念思惟上的分別和認識。菩提既沒有去感知和覺悟的主體,也沒有什麼可以感知和覺悟的客體,爲什麼呢
因爲菩提根本就沒有什麼可以把握的具體東西。秘密主,沒有任何可以具體把握的狀態,就是虛空的相狀,所以說虛空相如同菩提。
說到這裏,大會聽衆無不皺起眉頭,金剛手也心生疑問,便接著佛的話頭問道:世尊,上面您說菩提心就是發心志求一切智智,現在又說發菩提自心就是一切智智,那麼此中誰是能求
誰是所求
誰爲可覺
誰爲覺者
又如果離開自心之外什麼東西都沒有,那麼有誰能發起此心,一步步修行進趣直到佛果呢
如果事情不必有什麼其他因素而能成辦,那麼衆生也就不必借助任何方便了
這樣,衆生豈不是自然成佛了嗎
如來見金剛手這樣一層層提問,會意地點了點頭,便回答說:秘密主,是自心尋求菩提及一切智,是自心自覺、自心自證。雖然衆生自心之本性即是菩提,衆生與佛本無分別,法身本性常自清淨,但衆生不能如實自知,不明白這個道理,就是愚癡無明,而此無明便顛倒過來認識事物,這就産生了愛、恨、貪、欲等煩惱,由情感思想上的煩惱,進而引起種種行爲活動,最終導致趣入輪回之道,獲種種身,受種種苦,如同蠶出絲無所因,自從己出自纏裏,而受諸煎熬之苦。由此可知,除了衆生自心之外,確實再沒有別的什麼東西了,所以說心自證心、心自覺心,就是本性清淨的緣故。秘密主,你想想看,如果心不是處在這種清淨的狀態,那麼它應該在某一個地方了,請你觀察具有認識功用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內六處,是否藏在其中
當然找不到。又觀察感官認識所對的客觀對象色、聲、香、味、觸、法等外六處,也不可得。再觀察內六處對外六處生起見、聞、嗅、味、觸、思慮的六種感官認識,也找不到心在何處。秘密主,如來的正等正覺,並不是那些外道,對其所謂真我所說的那樣,如說真我的顔色是青的或黃的,紅的或白的,紅紫色的或水精色的。有的說真我的形狀是長的或短的,圓的或方的。有的說真我是一種光明體或一種黑暗體。有的說真我之體是男子身,或女子身,或不男不女身。這些外道邪見都不如實自知心實相,而把那些因緣和合而成,沒有自性的假相當成實在的東西。
秘密主,心的本性也不是與有情衆生之欲界相同,也不與物質的色界相同,也不與非物質的無色界相同,更不與天、龍、夜叉、幹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類同性。(這些東西也不過是從衆緣而生,沒有自己固定的規定性,當然談不上與心性有什麼相同之處了。把此類奉爲神明,只不過是人們的一種虛妄的執著。)
秘密主,心性也不像那些偏見戲論所認爲的那樣,它並不是住在眼、耳、鼻、舌、身、意界,因爲這些東西從衆緣而生,性相自空,無有住處,何況還能有什麼心實相住在其中。
心實相,也不是什麼可見可顯現的東西,因爲可見可顯,說明有一定的相狀,而有相狀者,都是從衆緣所生之物,是虛假不實的,這怎麼能說是無上菩提呢
所以這也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實際上,具有虛空之相的心性,超越一切此是彼非的分別思惟,和非此非彼的無分別思惟。爲什麼這樣說呢
這是因爲性質相同于虛空,就是相同于心,相同于心即是相同于菩提,心、虛空界、菩提叁種無二,相本同一相,而有叁個名稱。秘密主,自心本性雖然不是因緣和合之物,是超越的不生,但是要認識、證悟它,卻是需要有一定因緣條件的,需要發心生起,這就是前面說的大悲萬行的條件和基礎,巧妙有效的方便和快捷方式,這樣才可得到最高智慧。
所以,秘密主,十方叁世一切如來所說的教法隨機而說,種種不同,但究竟同歸,本無異轍,講的無非是因根究竟叁句,教菩薩大衆懂得清淨之菩提心,如實認識覺悟自心。秘密主,如果男女衆生想要知識菩提,就應當知識自心。那麼,秘密主,怎樣知識自心呢
如前所說,要觀察千差萬別的事物和現象,如呈現爲顔色和形體的事物,感官所對的客觀外境,發生認識功能的感覺器官,所産生的認識及作用,以及我、我所、能執、所執等主體和客體等等種類,其中分析推求都得不到心之所在,因爲這一切都是從因緣中聚合而成的,都沒有固有的本質特征。當這樣觀察的時候,就能認識到自心原來是在不生之處,而這本來不生之處,即是清淨之自心。
秘密主,這種直接觀察淨菩提心的真言道修行方法,于初發心時直觀自心實相,所以叫初發明道頓悟法門。秘密主,菩薩要是按照這條道路去修行動學,可使妄想因緣所有煩惱業苦, 皆悉清淨除滅,少用功力,便得除一切蓋障叁昧。如果得到此種叁昧,就可以淨除貪、瞋、癡等煩惱障礙,過去及現世所造之重罪業障,因先業而受報生之生障,因先世有障法而不逢正法之法障,聞法而不能理解認識之所知障。這時,在自己心中常見十方一切諸佛,妙相湛然,如觀明鏡,自知自心,與諸佛菩薩共同等住。即能以方便之力發起五神通,而以神通力不動本心遊諸佛剎,現種種身語意,廣修諸行。還能通曉十方叁世種種語言方音,獲得總持不忘的陀羅尼。由此便知道衆生的心理活動和認識能力,以及性情好惡,進而針對不同的對象實施相應的說教,將佛法廣演分布,因此之故,于一切時、一切處受到十方諸佛的護持。而如此內具功德, 外爲諸佛護持,雖處生死而無染著,猶如蓮花出水,不爲汙泥之所染汙。常住無間地獄而拔衆生苦,勝進不息,不辭勞倦。以其清淨之心,如金剛堅固不壞,恒處世間而無犯失。能以實智認識到中道正觀,製止八顛倒,遠離二邊。
又,秘密主,住此除一切蓋障叁昧菩薩,具最上信解力之故,勤修不久,便能通達一切佛法。秘密主,一言以蔽之,此善男子、善女人,一切佛法所有功德,都能成就無余。
原典
爾時,執金剛秘密主于彼衆會中坐白佛言:
世尊,雲何如來應供、正遍知…
《大日經 住心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