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常见辞汇 (四画~六画)▪P15

  ..续本文上一页【色法】 指一切有形的物质。

  【色处】 十二处之一。

  【色具】 色与心本来是不二的,若说心具有三千诸法,则色亦具有三千诸法,所谓一色一香,无非中道,这里所说的色具,是天台宗至极的法门。

  【色相】 一切物质显现于外可以眼见的形相。

  【色谛】 天台宗空假中三谛中假谛的别名。

  【色境】 五境之一。见五境条。

  【色尘】 六尘之一。见六尘条。

  【色蕴】 五蕴之一。见五蕴条。

  【色界】 三界之一,在欲界之上,因此界的众生,但有色相,而无男女诸欲,故名色界,色界的范围包括初禅至四禅等一共十八层天。

  【色界十八天】 在色界中一共有十八层天。

  【色即是空】 色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这些物质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其当体即空,故说色即是空。

  【色无边处定】 简称识处定,即无色界第二天识无边处的禅定,为四空处定之一。

  【此岸】 涅槃叫做彼岸,生死即是此岸。

  【伏忍】 初心行者,欲忍顺逆境,先须调伏其心,叫做伏忍。

  【伏断】 伏是制伏,断是断除,制伏烦恼使它一时不生,叫做伏,断除烦恼的种子使它永远不生,叫做断。

  【光毫】 佛眉间的白毫有光明,故称光毫,为佛三十二相之一。

  【光明土】 无量光明土的简称,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尊称。

  【光音天】 色界二禅的最高天,此天绝音声,众生要讲话,便自口中发出净光来作识别,故名光音。佛经说劫初的人类,就是由光音天来的。

  【光音三天】 二禅天共有三天,即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共业】 共同的业因,为二业之一。

  【共报】 共同的果报。

  【共相】 诸法有自相与共相二种,各别不同的相叫做自相,与他共通的相叫做共相。

  【共法】 又名共功德,即佛与其他圣者以及一切凡夫所共有的功德。

  【共十地】 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所共有的十地,即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

  【共不共】 共法与不共法。共法是五乘法,不共法是大乘菩萨法,独一微妙,不与人天声闻缘觉四乘相共。

  【共般若】 共通的般若。般若华译为智慧。

  【劣智】 下等恶劣的智慧。

  【劣应身】 下等恶劣的应化身,如佛应地前凡夫及二乘人所应现的丈六佛身是。

  【印】 1.又作印契、印相、契印等,就是用手指结成各种的形相,以作为法德的标志。2.印定之义,佛法的真理,可以依三法印或一实相印来作衡量,凡是合于此等印的,便可以判定是佛法。

  【印契】 印是印相,标志之义,契是契约,不改之义。

  【印相】 印的形象。

  【印明】 即是印相,明是陀罗尼。

  【印可】 证明弟子之所得,而加以赞美许可。

  【印咒】 1.与印相应的咒语。2.印与咒。

  【合十】 见合掌条。

  【合掌】 又名合十,即对合左右双掌及十指,以表示自心专一不敢散乱的一种敬礼。

  【合莲华】 密教称凡夫的心脏为合莲华。

  【同行】 共同修行佛道的人,为三善知识之一。

  【同居】 凡圣同居土的简称。

  【同相】 六相之一。见六相条。

  【同参】 1.同事一师的意思。2.一同研究的意思。

  【同分妄见】 众生迷失了真性之后,便在一切虚妄不实的境界上同受苦乐。

  【名色】 1.五蕴的总名,五蕴之受想行识四蕴为名,色蕴为色,因受想行识四蕴是心识的作用,只有名而无实体,所以叫做名,色蕴则是由一些极微物质所构成,有质碍的物体,所以叫做色。2.在十二因缘中,人在母胎中渐渐生长,五蕴完具的时候,叫做名色支。

  【名相】 1.耳可以听到的,叫做名,眼可以看到的,叫做相。一切事物都有名相,但一切的名相都虚妄不实。楞伽经说:“愚痴凡夫,随名相流。”2.佛教的名词术语,叫做名相。

  【名数】 名目的数字,与法数同义。

  【名德】 有名气和有德行的比丘的尊称。

  【回向】 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其他方面,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

  【回心戒】 圆顿戒的别名,即回转从前的小乘心以趣向于大乘道的人所受的戒律。

  【回心向大】 又名回小向大,即把本来的小乘心回转过来以趣向于大乘的佛道。

  【回小向大】 见回心向大条。

  【回光返照】 1.反省的意思。2.指病人垂死突然稍微好转的现象。

  【回头是岸】 (喻)能改过便有良好的结果。

  【因人】 因位的人,是尚未达到佛果的修行人的总称。

  【因地】 菩萨尚未证得佛果,在因中修行时的地位。

  【因位】 与因地同义。

  【因明】 五明之一,即论理学。

  【因修】 1.在因地时的修持。2.修成佛之因。

  【因论】 因明论。

  【因果】 因是种因,果是结果,由此因而得此果,是因果义。又因是所作者,果是所受者,种善因必得善果,种恶因必得恶果。

  【因果不二门】 十不二门之一。

  【因缘】 凡一事一物之生,本身的因素叫做因,旁助的因缘叫做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生长谷子。

  【因缘观】 观十二因缘的道理而了悟生死流转的真相。由此观而开悟者,名缘觉。

  【因缘和合】 由因与缘的和合而成。天地间一切万物,都是由自因(亲因)与缘(助缘)和合而成的。

  【因能变】 对果能变而言,八识种子在阿赖耶识中,种子生种子,念念相续之前因后果转变,名因能变。又从八识种子各生八识的现行之转变,亦名因能变。

  【因陀罗】 释迦提婆因陀罗的简称,华译天帝。

  【因陀罗网】 忉利天王的宫殿里,有一种用宝珠结成的网,一颗颗宝珠的光,互相辉映,一重一重,无有穷尽,这种由宝珠所结成的网,就叫做因陀罗网,也叫做帝网。

  【因圆果满】 谓修行的因具足时,则佛果的功德亦圆满。

  【地大】 地以坚为性,以能持为用,而且周遍于一切物质,所以叫做大。四大之一。

  【地种】 凡具有坚性的物质都属于地,因这种坚性周遍于一切物质,而且能造作一切的物质,所以叫做大种。四大种之一。

  【地轮】 五轮之一,依俱舍论说,地轮之下有金轮,金轮是指世界初凝结时一些固体的物质,亦名金刚轮,金刚义即坚固。到金刚轮的边际,就是广大的地轮了。

  【地藏】 菩萨名,因他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此菩萨在释尊灭度以后,弥勒未生以前,担负救度众生的重任。而且常住地狱拔苦,因有“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之愿,故以大愿著称。

  【地上】 菩萨由凡夫修行成佛要经过欢喜地等十地才能达到佛果,初地以上叫做地上,初地以前叫做地前,地前是属于凡夫菩萨,地上是属于法身菩萨。

  【地上菩萨】 十地位上的菩萨。

  【地狱】 1.六道中最苦的地方,因其位置在地下,故名地狱。分为三类:一名根本地狱,有八热及八寒之别,是为十六大地狱。二名近边地狱,即八热四门的十六游增地狱。三名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水滨,场所无定,为各人别业所惑,因此苦报及寿命,亦各不同,若论受苦,根本最甚,近边次之,孤独又次之。2.凡所处的地方,只有苦受而没有喜乐的环境,皆可比喻为地狱。

  【地狱道】 六道之一,为罪恶众生死后堕落的地方。

  【地狱趣】 六趣之一,为罪恶众生死后所趣向之处。与地狱道同义。

  【地居天】 依地面而居的天。在三界二十八天中,只有欲界的四王天与忉利天是依著须弥山的地界而居,称为地居天,夜摩天以上,都是凌空而处,故名空居天。

  【地前】 初地以前。地前是凡夫菩萨,要到地上才是法身菩萨。

  【地前三贤】 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因只断见思惑尚有尘沙无明惑在,未入十地圣位,故称三贤,或地前菩萨。

  【地前菩萨】 见地前三贤条。

  【地水火风】 见四大条。

  【地水火风空】 见五大条。

  【地水火风空识】 见六大条。

  【地水火风空识见】 见七大条。

  【地行罗刹】 在地面上行动的罗刹鬼。

  【地波罗蜜】 菩萨在十地时所修的十种波罗蜜。

  【地动三因】 大地震动的三种原因。般泥洹经谓:“一者地依水,水依风,风依空,大风起时,水扰地动;二者得道之沙门,反神妙之天现感应,故动;三佛成道时动。”

  【地动七因】 佛欲说法时地动的七种原因,即为使诸魔怖、为使众生心不散乱、为使放逸者生觉知、为使众生觉悟微妙法相、为使众生观佛之说法遍一切智、为使根熟之众生得解脱、为使随顺而问正义。

  【地动八缘】 大地震动的八种因缘,即风水轮动时、菩萨处母胎时、菩萨成道时、佛涅槃时、比丘现神通时、诸天来佛所现梵王或帝释形时,饥馑刀兵之灾将起时。

  【在缠】 在缠真如的简称,即真如法性之理隐藏于烦恼缠缚之中。

  【在家二戒】 在家人所应受持的二种戒,即五戒与八戒。五戒是尽形寿之戒,八戒只是一日一夜之戒。

  【在家菩萨】 指在家学佛受持菩萨戒的人。

  【多生】 众多的生死。众生轮回于六道之中不能出离,所以有众多的生死。

  【多财鬼】 三种饿鬼之一,即多得饮食的饿鬼。

  【多闻天】 四王天中北方天的名字。

  【多闻第一】 阿难尊者在佛十大弟子中,以多闻第一著称。

  【多闻坚固】 佛灭后的第三个五百年为多闻坚固时期。

  【多宝如来】 东方宝净世界的佛名。

  【如】 不变易的意思。诸法的法性,极难用语言文字来形容,故借如字来作代表。法性即实相,实相即如,因其不二、不异、不变、不动,万法的真面目,都同一相,故名为如。

  【如去】 如来的别名,即乘真如之道去成正觉的意思。

  【如法】 …

《佛学常见辞汇 (四画~六画)》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