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最后你就真正的相信,这个翻译的确是一个坏蛋。而且怎么看他,也看不出一丁点的好样来。
同样的这种情形也发生在你修「仪轨」的时候。你希望看到的一切外相都是本尊,一切的声音都是本尊的咒音。那个时候,你实际上是依照这个方法为你自己xi 脑。
也许你会问,我们这样作,要作到甚么时候呢?我们到底为甚么要从一个概念跳到另一个概念呢?到底用意在那里?如果你观想这个水就是一个黑色空行母,然后你有很多很多的执著,然后又造了许许多多和这个空行母的绮思幻想。在这种情形下,倒不如你单纯的认为这是一杯水比较好。因为至少你对一杯水不会有甚么绮思幻想。
我发现有很多「金刚乘」的学生,真的是把这个观想出来的本尊,当作是他们一种「性」的对象。这样子听到总是令人有些挫折感。是吧!这样子的作法,是件非常明显令人失望的事。在现在这个时代,就算你有一个活生生的对象在那里,通常我们所谓的这种恋爱关系,都弄得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会相信一个你想出来,你观想出来的一个关系会弄得很好?这怎么可能呢?
如果你能了解,你所观想出来的空行母,他是你自己心情中那个「空」的特质的话。那你的这种了解,势必可使你趋近成佛。即使不能使你因此而成佛,但至少可以让你比较接近成佛。
密乘的独特修持方法:净观
上面我们简短的稍微谈了一下「密宗」的哲理。现在要开始讲一些比较契入题的东西。对於比较不熟悉这些「密宗」术语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比较无聊。可是我见到现场许多老面孔。所谓老面孔是一些「密宗」场合的狂热份子,经常出现的;或者我们可以说是每逢灌顶必到的这一种。
这个实际上和现在许多场合一样,你第一次去,他给你一张卡片。以后每次去,给你的卡片记上几个点。然后累积若干点数之后,他免费给一些甚么东西一样。
「小乘」当然是接受「空性」的见地。然后他要放弃伤害一切众生的行为。「大乘」;当然是在「小乘」既有的基础上建立。「大乘」所谈到的「空」,不仅包括了小乘的「人无我」,也包括了「法无我」。也就是现象的无我。在修行的过程来说,除了前面说的不伤害一切众生之外,还要加上「必须去帮助一切众生」。
我再次强调,「金刚乘」和一般的大乘,并无不同。所以「金刚乘」解释「空性」的方法,和「大乘」可说是完全一样。在修行上来说,除了「小乘」的「不伤害一切众生」和「大乘」的「要帮助一切众生」之外,密乘更加上一个「净观」的修行。对所有修习「密乘」的学生而言,「净观」这两个字,是你最应该知道,也最应该了解的,也最关键的两个字。所谓「净观」是表示说,你并不是毫无一点「觉知」,毫无一点「觉性」的来接受任何事情。
因此许多「金刚乘」的老师,包括我在内,都要占学生的便宜。怎样占学生的便宜呢?首先,对学生大谈「净观」。然后当学生把这些话听进去之后,老师就可以为所欲为,要求学生把他所作的一切事情,都看成是清净的。这个并不是「净观」。因为在这过程中,有一个人,他在否定一些甚么东西。同时这里面也有一些基本上是自我欺骗的心态。然后在相对的层次上而言,这种作法也和我们所处的相对层次产生矛盾与冲突。
所以!我再重复一次,所谓「净观」也就是说:不以这种不加「觉知」的方式来观察一切的事物。
当我们谈到「净观」的时候,我们所讲的是「没有分别,没有特殊的喜好」。学生的修行是「经由修行而减少你的各种各样的喜好,或选择上的喜好」。当然如果我们指的是「特别喜好甚么或特别选择甚么,或是,不喜好甚么,特别不喜好甚么。」这就简单了。但在「金刚乘」里,它有著很特别的意义。这种所谓「没有特别的喜好」,并不是表示别人问你「要茶或咖啡」,你说「没有关系,我并无特别喜好」。并不是这样的,在这边,我们的意思是「以修空性为道」。当你以「空性」为基础,观察一切事情的时候,你会看到,没有甚么是叫你「比较好」的。「金刚乘」接受这样的观点。
像上面讲的一样,「金刚乘」是「果乘」,是以「果地」的修行为「道」。所以我们对於「空性」,是以这种没有喜好,或「没有偏颇的心」来修行。譬如说「金刚乘」里所使用酒或肉,就是这个样子。
谈起这件事很令人伤心,这个伤心有一部分是来自「大乘」的人。因为他们对「金刚乘」缺乏了解。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现代某些「金刚乘」师徒之间的表现,或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让人觉得,或他们自己觉得,「金刚乘」允许你饮酒,吃肉,或者允许你纵情於异性之间。他们认为「金刚乘」是一条允许你干这些事的道。
但是我可以向各位保证,在所有的「密续」中,找不到任何一句话,是允许你作以上这些事的。
在「小乘」的传统里,非常卑视或渺视「欲望」。在这情况下,这个欲望的对象,举例来说,对一个修「小乘」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美女。但他们用修行的方法来对治。例如说「不净观」。
在「大乘」里来说,以相对的层次而言,还是很轻视欲望。但在究竟的这个层次,你会认为欲望实际上就是「空性」。所以对於一个「大乘」行者,一个修习比较广大的道的修行人来说,他们会认为:假如你认为某人很丑,而你又执著在「他很丑」的概念上时,仅仅这个概念,就足以将你系缚在轮回之中。
对「金刚乘」而言,我刚才已经讲过很多次了。「金刚乘」是没有特别的喜好或特别的偏颇。换句话说,就是直接的去修「空性」。然而在没有偏颇或没有分别的这种状况之下,而你说「我一定要吃甚么,或我一定不能吃甚么」,这个当然也是一种偏颇。
像我,或者别人称我为一个「金刚乘」的修行人,对於「空性」,我并没有完全的了解。这表示我有特别的喜好,如果我吃肉,那完全出於我的欲望和以前这些不好的习惯。所以身为一个「金刚乘」的修行人,若他不能了解「空性」而去吃肉,同样也破了「密乘」的戒律。
在「金刚乘」的戒律中,第二个最重要戒律就是要遵守一切佛说的话,不管佛说甚么。佛在「大乘」的经典里,重复的讲「不要吃肉」。所以对我们这样子,在「空性」上只有一点点学理的了解,而实际上对「空性」完全没有「证悟」的人来说,吃肉,不仅破了「大乘」的戒律,也破了「密乘」的戒律。
这也是为什么,在前面我说对於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可能最好的道是「小乘」。看起来有非常严格规律的「小乘」,实际上远比看起来非常开放、你可以为所欲为的「密乘」要更容易修行的多。我们也比较容易说「我是一个大乘行者,从今天起,我不吃众生的肉」。也许断除肉食的那几天,你会对肉味念念不忘,但慢慢的,你就习惯素食了。而且素食有益健康,这类的修行也很简单。
如果你是一个「金刚乘」的修行人,别人拿了两盘东西给你。一盘是麦当劳汉堡包,一盘是很精美的食物。比这个更极端的是:若有人端了一盘食物和一盘粪便给你。而你对那粪便有丝毫的不悦,或对那盘食物有丝毫偏私的心,那都是破了「金刚乘」的「事业戒」。所以比较起来,「大乘」的素食,是要容易得多。
同时对於「修双身」,也是同样的这种情形。我知道很多东方或西方的学生,甚至老师,因为首先他们不了解「金刚乘」的真正意义,其次把「金刚乘」的这些东西,当成满足自己私欲的许可证。许多人听到「密宗」有所谓的「双身法」,都觉得对自己的情绪或欲望是一个很好的消息。这些人是完全不了解「金刚乘」。
我这样说是有一个绝对的理由。因为只要一有人提到空行母,所有学「金刚乘」的人,包括我们这屋子里的每一个人,立刻会联想到一个非常美的女性。这个概念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如果看到一个漂亮的女性,我们会说「哎唷!一个空行母呀」,这表现出你对於所谓「空行母」这个字,是一点都不懂。
如果我们看那诺巴金刚瑜伽女的教授。依照这个教授,如果我了解得没错的话,那些漂亮得会让你产生欲望的女人,她完全不是空行母。若你修这个教授,然后你向某一个方向走去,你所碰到的第一个异性,不管是甚么样子,你都要有勇气去拥抱她。也许你会碰到只患有极严重皮肤病的母狗,是的!在那个情况下,她就是空行母。你若有勇气真诚的去亲吻,去拥抱这只母狗的话,那你对空行母,可以说是稍微有一点了解。
何谓真正的金刚乘「上师」
所以,从这边你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对於空行母的概念,是完完全全不同的另外一套东西。对不对?
以上讲的,只是给你一个简短的背景,可以让你了解甚么叫「金刚乘」的「净观」。以这个为基础,我们来谈「上师」是修行上很重要的关键。首先,请你要忘掉刚才所说的,没有偏颇,没有好恶的这种状况。然后把你熟知的那些所谓上帝,仪轨,你的灌顶,你的修行,套进去。这样才比较接近「密乘」真正的意思。
举例来说,一开始,要你对每一个众生都有「净观」,会比较困难。因为至少你自己就没有这种净观。为了要发展出你自己的净观,所以我们需要有一面镜子。因为有镜子,你就可以为自己涂些口红,擦点粉。这样一来,你就会觉得对自己有信心。「上师」就是这个目的,就是那个镜子。就是你一直放在手提包里的那个镜子。你永远不应该跟他分开。
例如,你在「轮回」里参加了一个宴会甚么的,然后你要吃芒果,那吃完之后,你的口红都没有了。这时你就需要一个小镜子。就像这样,因此「上师」一直要在那边。这个可以提醒你,让你知道。我们所谓的「上师」,同时也是指你内在和秘密的「上师」。这三个都是同样的重要。
「上师」和「弟子」间的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几乎就像你和某人恋爱一样。当你期望太高,或希望太多的时候,这个关系通常没有办法维持。你们一定都知道…
《金刚乘的外相与内在意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