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六▪P2

  ..续本文上一页。初恶后善。恶中初举。次辨。后法。下喻显之。辨中先恶。如是世人心意下痛。大命将终悔惧下烧。恶中初明造恶之人。徙倚懈惰不肯已下。正明造作饮酒之恶。饮洒之人。不修善行。不事家业。违反教。嗔怒令喜斗。背恩忌义。欺陵抵拒。兼以论之。肆心荡逸鲁扈抵下。明造恶过。过相众多。文中具显。痛中明其现有愚痴。闇障覆心。无所知晓。以之为痛。亦应有其王法治罪。文略不说。烧等可知。

   上来别论。

   佛告弥勒。吾语汝等。是世五恶。勤苦若此。五痛五烧。展转相生。但作众恶。不修善本。皆悉自然入诸恶趣。或其今世先被殃病。求死不得。求生不得。罪恶所招。示众见之。身死随行。入三恶道。苦毒无量。自相燋然。至其久后。共作怨结。从小微起。遂成大恶。皆由贪著财色。不能施惠。痴欲所迫。随心思想。烦恼结缚。无有解已。厚己诤利。无所省录。富贵荣华。当时快意。不能忍辱。不务修善。威势无几。随以磨灭。身坐劳苦。久后大剧。天道弛张。自然纠举。纲维罗网。上下相应。茕茕忪忪。富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伤。佛语弥勒。世间如是。佛皆哀之。以威神力。摧灭众恶。悉令就善。弃捐所思。奉持经戒。受行道法。无所违失。终得度世泥洹之道。

   [疏]此复总辨。于中还初明其五恶。佛语弥勒世间如是佛皆哀下。翻恶明善。恶中初先总明五恶五痛五烧展转相生。但作已下。别以显之。别中两番。初明从恶生痛生烧。身死随下。明其从烧生恶生痛。前中初言但作众恶不修善本。明其恶也。皆悉自然入诸恶趣。明起烧也。或其今世先被殃等。明起痛也。后中初言身死随行入三恶等。是明其烧。至其久下。从烧起恶。至其久后共作怨结。从小微起遂成大怨。起杀生恶。皆由贪著不能惠施。起劫盗恶。痴欲所迫随心思等。起邪淫恶。厚己诤利无所省录。起妄语恶。富贵荣华当时快意不能忍等。起饮酒恶。此等生恶。身坐已下。从恶起痛。坐前五恶。身受劳苦。苦增不息。名久大剧。下显剧相。凡在世间。天下道理。自然施立。是故名为天道施张。造恶必彰。名自纠举。身当法网。是故名为网纪罗网。贵贱上下。莫不从法。是故名为上下相应。罪者归之。无人伴匹。故云茕忪当入其中。古今有下。结以显过。上来明恶。下翻明善。佛语弥勒世间如是。牒举前恶。佛皆哀之。彰己悲怜。以威神下。教灭前恶。化令从善。摧灭众恶悉令就善。教修世善。弃捐所思奉持经等。教习出善。初至无失。明出世因。终得已下。成出世果。

   上来第三明五恶等业苦之过。

   佛言。汝今诸天人民。及后世人。得佛经语。当熟思之。能于其中。端心正行。主上为善。率化其下。转相敕令。各自端守。尊圣敬善。仁慈博爱。佛语教诲。无敢亏负。当求度世。拔断生死众恶之本。当离三涂无量忧怖苦痛之道。汝等于是广植德本。布恩施惠。勿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转相教化。为德立善。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为自然。皆积众善。无毛发之恶。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为善者多。为恶者少。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唯此间多恶。无有自然。勤苦求欲。转相欺殆。心劳形困。饮苦食毒。如是恶务。未尝宁息。吾哀汝等天人之类。苦心诲喻。教令修善。随宜开导。授与经法。莫不承用。在意所愿。皆令得道。佛所游履。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佛言。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今我于此世作佛。降化五恶。消除五痛。绝灭五烧。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吾去世后。经道渐灭。人民谄伪。复为众恶。五烧五痛。还如前法。久后转剧。不可悉说。我但为汝略言之耳。佛语弥勒。汝等各善思之。转相教诫。如佛经法。无得犯也。于是弥勒菩萨。合掌白言。佛所说甚善。世人实尔。如来普慈哀怨。悉令度脱。受佛重诲。不敢违失。

   [疏]第四劝人修舍。于中有二。一如来劝修。二弥勒领解。前中有三。一以理正劝。二吾哀汝下。举已现在化益以劝。三吾去世下。举已灭后衰损以劝。初中有二。一以理正劝。二汝等于是广殖德下。彰此修胜。增人学意。前正劝中。初劝自行。得佛经辞。当熟思之。端心正行。主上已下。劝其化他。主上为善率化下等。化他修善。当求度世拔生死等。化他离恶。彰此胜中。初明此界一日修善。胜无量寿为善百岁。所以下释。下明此界修善十日。胜余佛国为善千岁。所以下释。就初段中。汝等于是广殖德本。总以标举。布恩等别。别中初举六波罗蜜。是自利行。布恩檀度。勿犯戒度。忍辱忍度。精进进度。一心禅度。智慧慧度。转相教化。是利他行。为德立善。总以结之。此前作善。正心正意斋戒清净。是其止善。以此修难。故于一日。胜无量寿为善百岁。就下第二举已现在化益劝中。初明化人修善得乐。佛言已下。明其化人灭恶离苦。就下第三举已灭后衰损劝中。初举灭后衰损之事。语弥勒下。劝人修断。上来佛劝。自下弥勒领解奉行。弥勒白佛所说甚善世人实尔。是领解也。如来慈等。彰己奉行。

   上来四段。合为第二广举娑婆秽恶之事令人厌舍。

   自下第三就无量寿得失双辨令人修舍。就中有五。一佛劝阿难礼无量寿。二阿难奉命敬礼彼佛并愿求见。三由前请。无量寿佛放光普照。四因佛光照彼此相见。五因相见。具彰彼国得失之事。令人修舍。

   佛告阿难。汝起。更整衣服。合掌恭敬。礼无量寿佛。十方国土诸佛如来。常共称扬赞叹彼佛。无著无碍。

  [疏]就初段中。初告阿难。令礼彼佛。十方国下。举佛共叹。成其顶礼。

   于是阿难起整衣服。正身西面。恭敬合掌。五体投地。礼无量寿佛。白言。世尊。愿见彼佛安乐国土。及诸菩萨声闻大众。

   [疏]第二段中。初明阿难奉命设礼。白言已下。启请求见。愿见彼佛。求见化主。安乐国土。求见其处。及菩萨等。求见彼众。

   说是语已。即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大小诸山。一切所有。皆同一色。譬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疏]第三段中。初先法说。佛放光明。普照一切。皆同一色。次以喻显。下合显之。

   尔时。阿难即见无量寿佛。威德巍巍。如须弥山王。高出一切诸世界上。相好光明。靡不照耀。此会四众。一时悉见。彼见此土。亦复如是。

  [疏]第四段中。初此见彼。后彼见此。彼中。初阿难见。后大众见。

   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汝见彼国。从地已上。至净居天。其中所有微妙严净自然之物。为悉见不。阿难对曰。唯然己见。汝宁复闻无量寿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不。阿难对曰。唯然已闻。彼国人民。乘百千由旬七宝宫殿。无所障碍。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汝复见不。对曰。己见。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汝复见不。对曰。己见。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亦皆自然。尔时慈氏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复次。慈氏。他方诸大菩萨。发心欲见无量寿佛。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圣众。彼菩萨等。命终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皆无智慧。于五百岁中。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诸声闻众。无由供养于佛。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佛告弥勒。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牢狱。种种庄严。张设床帐。悬诸缯盖。若有诸小王子。得罪于王。辄内彼狱中。系以金锁。供养饭食衣服床蓐。华香伎乐。如转轮王。无所乏少。于意云何。此诸王子。宁乐彼处不。对曰。不也。但种种方便。求诸大力。欲自勉出。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以疑惑佛智故。生彼七宝宫殿。无有刑罚。乃至一念恶事。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此为苦。虽有余乐。犹不乐彼处。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往诸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亦得遍至无量无数诸余佛所。修诸功德。弥勒当知。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疏]第五段中。初彰彼得。令人愿求。后愿彼失。使人厌舍。彰彼得中。如来三问。阿难三答。文显可知。显彼失中。初先彰彼胎生之失。若有众生识本罪下。教人修舍。前明失中。文别有四。一彰彼国有胎生果。二慈氏白下。辨因显果。三复慈氏下。对胜显劣。四如轮王下。就之显过。就初段中。如来初问。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汝复见不。阿难次答。前已已见。如来下复为之具辨。第二段中。初弥勒问。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正辨胎生。约化显之。为是通问。下佛答之。于中先明胎生之因。若有众生明信佛下。明化生因。胎生因中。先明其因。此诸众生生彼已下。明因得果。就明因中。若有众生以疑惑心。略明其失。修诸功德愿生彼国。略明…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