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六▪P3

  ..续本文上一页其得。不了佛下。广明其失。于彼佛智疑惑不信。是其失也。于中初言不了佛智。此句是总。不思等别。佛智渊深。余不能测。名不思智。佛智众多。非言能尽。言不可称。于诸法门。知之穷尽。名为广智。位分高出。名无等伦最上胜智。于此下结。然犹信下。广明其德。下得果中。先辨。后法。明化生中。先明其因。此诸生下。明因得果。自下第三对胜显劣。于中先举化生之胜。后对明胎生之劣。文显可知。自下第四明胎生过。约喻显之。如来初先立喻反问。弥勒次答。不也。总答。但种种下。别以显之。佛告已下。如来为辨。明胎生者无余苦事。但五百岁不见三宝不得修善。用此为苦。以此苦故。虽乐不乐。上来四段。合为第一明胎生失。自下第二教修舍。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正教修舍。识本疑惑佛智之罪。深自悔责。即得已下。明修得。弥勒当知其有已下。结劝修学。举失显得而为劝也。

   上来第三明摄下人往生彼国。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于此世界。有几所不退菩萨。生彼佛国。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佛告弥勒。不但我刹诸菩萨等。往生彼国。他方佛土。亦复如是。其第一佛。名曰远照。彼有百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二佛。名曰宝藏。彼有九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三佛名曰无量音。彼有二百二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四佛名曰甘露味。彼有二百五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五佛。名曰龙胜。彼有十四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六佛名曰胜力。彼有万四千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七佛。名曰师子。彼有五百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八佛。名曰离垢光。彼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九佛。名曰德首。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佛。名曰妙德山。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一佛。名曰人王。被有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二佛。名曰无上华。彼有无数不可称计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普供养无量诸佛。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斯等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三佛。名曰无畏。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当往生。佛语弥勒。不但此十四佛国中诸菩萨等。当往生也。十方世界无量佛国。其往生者。亦复如是。甚多无数。我但说十方诸佛名号。及菩萨比丘生彼国者。昼夜一劫。尚未能尽。我今为汝略说之耳。

   [疏]第四重摄上人往生彼国。于中先明此土菩萨往生彼国。弥勒先问。如来后辨。佛告弥勒不但已下。广明余国菩萨往生。于中初总。其第一下。别以列之。十三国菩萨往生。通前娑婆。别列十四。不但此下。总举余国。明皆往生。甚多无量。不可具说。举此令人求去专也。

   上来正宗。

   自下流通。于中有四。第一如来叹经劝学。二尔时世尊说此经下。彰说利益。诸人悟道。三动地放光。雨华作乐。增众深信。四明所说利益弘多。大众同喜。

   初中有五。一举闻益。劝人受行。二吾今为诸众生已下。教人请决。三当来之世经道灭下。彰此经法济益之要独留百岁。四佛语弥勒下。举经难闻生人重敬。五是故我法如是作下。结劝修学。

   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

   [疏]初中有二。一举得闻无量寿名。获利深广。劝学此经。闻名依经。故劝学之。若有众生闻此经下。明闻此经得益广大。劝人受行。前明闻佛得益之中。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为得大利。明闻佛名得益多也。是故已下。劝学此经。以此经中说无量寿。闻获大利。故设大火满三千界。亦须从过听受此经。况余小难。所以下释。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故必须听。后明闻经得益之中。若闻此经。于无上道终不退转。举闻经益。是故应当专心信等。劝人修学。上来第一举闻利益劝人受行。

   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

   [疏]第二教人请决。吾为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及其国土一切所有。彰己化意。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正劝请决。无得已下。遮后人疑。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疏]第三明此经要独留百岁。当来之世经道灭者。举彼未来法灭尽事。释迦正法有五百年。像法千岁。未法万岁。一切皆过。名为灭尽。我以慈下。明已留意。佛以慈悲怜湣众生。故法灭后。独留此经百岁济度。以此经中开示净土令人求生。故偏留之。大涅槃经显示佛性。教圣中深。圣人先隐。为是先灭。此经教人厌苦求乐。济凡中要。为是后灭。法随人别。故灭不同。其有众生值斯经者所愿皆得。明留之益。法灭尽后。百年闻者。尚得利益。往生净土。况今闻者。何有不生。唯佛留意。明今闻经。有求去者。定得往生。莫自疑虑。

   佛语弥勒。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疏]第四举经难闻生人重敬。如来兴世难值难见。明值佛难。生当佛时。名之为值。目睹称见。此皆难也。诸佛经道难得闻等。明法难闻。于中先明经教难闻。手得经卷。之名为得。耳听曰闻。亦可领诵名之为得。耳听称闻。此等皆难。菩萨胜下。明其行法闻之甚难。遇善知识能行亦难。明修行难。此前泛举。若闻斯经信乐受等。难中之难。约对前三。明此经中修学最难。余义余法。处处宣说。开显净土教人往生。独此一经。为是最难。

   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应当信顺。如法修行。

   [疏]第五结劝修学。言是故者。是此经法有多益故。于中修学最难得故。我今宣说。言我法者。举此经法。如是作者。此经宣说弥陀如来修愿修行得身得土。名如是作。如是说者。如来上来为众宣说。名如是说。如是教者。如来上来教人往生。名如是教。此举前法。应当信顺如法修行。结劝修学。

   上来五段。合为第一叹经劝学。

   尔时世尊。说此经法。无量众生。皆发无上正觉之心。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清净法眼。二十二亿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八十万比丘。漏尽意解。四十亿菩萨。得不退转。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于将来世。当成正觉。

   [疏]第二段中。明说利益。无量众生发正觉心。起愿益也。闻弥陀佛发愿修行得佛净土摄化众生。愿与同之。名正觉心。下明得道。先小后大。小乘众生。闻说娑婆秽恶可厌。深心厌离。故得小果。于中初言得净法眼。成须陀洹。见四真谛。名净法眼。次得那含。后得罗汉。大乘众生。闻弥陀佛成德广度。坚心愿求。故得不退。闻此多益。誓欲济度。名誓自庄。由斯克果。故于将来当成正觉。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普照十方国土。百千音乐。自然而作。无量妙华。纷纷而降。

   [疏]第三段中。如来化周。为增物敬。故以神力动地放光作乐雨华。六动如上。

   佛说经已。弥勒菩萨及十方来诸菩萨众、长老阿难、诸大声闻、一切大众。闻佛所说。靡不欢喜。

   [疏]第四段中。明说广益。教惬群机。大众同喜。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六终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六》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