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五▪P3

  ..续本文上一页贱明贪过中。文别有三。一求财苦。二或时坐下。明失身苦。三不肯下。明未来苦。求财苦中。文别有五。一今无事中。忧之生苦。二适有一下。少有事中。明不足苦。三适欲具下。已得事中。明散失苦。四当复求下。明进求时有不得苦。五亦结众下。明追求时寒热等苦。此五合为求财苦也。失身之苦。及未来苦。文显可知。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或时心静。有所恚怒。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后世转剧。至成大怨。所以者何。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即时。应急相破。然含毒畜怒。结愤精神。自然克识。不得相离。皆当对生。更相报复。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善恶变化。殃福异处。宿豫严待。当独趣入。远到他所。莫能见者。善恶自然。追行所生。窈窈冥冥。别离久长。道路不同。会见无期。甚难甚难。今得相值。何不弃众事。各遇强健时。努力勤修善。精进愿度世。可得极长生。如何不求道。安所须待。欲何乐乎。

   [疏]明嗔过中。文别有三。一以理教劝。当相亲爱。无相增嫉。有无相通。不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二或心诤下。广明嗔过。三何不弃下。劝修舍离。第二过中。别有三种。一明未来怨害之过。二人在世下。明有未来恶道之过。三所生窈窈冥冥已下。明别离难聚之过。第三段中。劝舍可知。

   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不信人死更生。惠施得福。善恶之事。都不信之。谓之不然。终无有是。但坐此故。且自见之。更相瞻视。先后同然。转相承受。父余教令。先人祖父。素不为善。不识道德。身愚神闇。心塞意闭。死生之趣。善恶之道。自不能见。无有语者。吉凶祸福。竞各作之。无一怪也。生死常道。转相嗣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颠倒上下。无常根本。皆当过去。不可常保。教语开导。信之者少。是以生死流转。无有休止。如此之人。蒙冥抵突。不信经法。心无远虑。各欲快意。痴惑爱欲。不达于道德。迷没于嗔怒。贪狼于财色。坐之不得道。当更恶趣苦。生死无穷已。哀哉甚可伤。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心意痛著。迭相顾恋。穷日卒岁。无有解已。教语道德。心不开明。思想恩好。不离情欲。惛蒙闇塞。愚惑所覆。不能深思熟计。心自端正。专精行道。决断世事。便旋至竟。年寿终尽。不能得道。无可奈何。总猥愦扰。皆贪爱欲。惑道者众。悟之者少。世间匆匆。无可聊赖。尊卑上下。贫富贵贱。勤苦匆务。各怀杀毒。恶气窈冥。为妄兴事。违逆天地。不从人心。自然非恶。先随与之。恣听所为。待其罪极。其寿未终。便顿夺之。下人恶道。累世勤苦。展转其中。数千亿劫。无有出期。痛不可言。甚可哀愍。

   [疏]明痴过中。文别有二。一明有痴。二生死常道转相剧下。明其痴过。前中有二。一明痴人自无正信。二更相瞻下。专受他语。自无信中。初先别论。但坐是下。总结显过。坐不信故。专执自见。是其过也。受他语中。更相瞻视。先后同然。效习他人。转相承下。承习父祖。于中初言转相承受父余教令。明子无知受父邪言。先人祖下。举父痴顽成子无知。于中四句。初言祖父素不为善。明其无行。二不识道德。彰其无解。三身愚神闇。心塞意闭。生死善恶自不能见。无有语者。重明无解。前句无解。不识出道。此句无解。不知世间善恶因果。生死之趣不能自见。不识果也。善恶之道不能自见。不知因也。于此因果自心不识。他无语者。故永不解。四吉凶祸福。竞各作之无一怪者。重明无行。前句无行。彰不作善。此句无作。明其造恶。自已为恶。他无语者。故不永离。上来一段其明有痴。下明痴过。于中有四。一由痴故父子相哭。二如此人下。明由痴故造恶受苦。三或室家下。明由痴故亲戚相忆。四总猥下。明由痴故造恶受苦。初中先明父子相哭。教语已下。明难开晓。是以生死流转无已。为之轮转。第二段中。句别有五。一明此痴人。曚冥抵突。不信经法。各用快意。二惑于爱欲。不达道德。三迷于嗔怒。贪狼财色。四坐前三种。不得正道。多受诸苦。当更恶趣。明有重苦。生死无穷。明有深苦。五哀哉下。如来伤叹。令人厌舍。第三段。句别有三。一由痴故亲戚相忆不可开解。二思想下。明由相忆不能修善。三便旋下。由不修善不能得道。第四段中。句别有四。一痴故起贪。追求世事。总猥愦扰。贪欲爱等。二各怀杀下。痴故起嗔。共相残害。各怀刹毒。恶气窈冥。为妄事等。三自然下。明由前恶受苦难出。造罪之人。宿罪之力。自然招集非法恶缘。随而与之。恣其作罪。待其罪极。顿夺令尽。将入恶道受苦无极。四痛不可下。如来伤叹。令人生厌。

   上来广举三毒之过。自下第二劝力修舍。于中有四。一正劝修舍。二弥勒领解。三重修舍。四弥勒领行。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我今语汝。世间之事。人用是故。坐不得道。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遇佛在世。当勤精进。其有至愿生安乐国者。可得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傥有疑意不解经者。可具问佛。当为说之。

   [疏]初中有二。一劝人修行。二傥有疑下。劝人请问。劝修有三。一举前过劝人修断。佛告弥勒世间之事。用是事故坐不得道。举前过也。世间事者。牒举向前三毒之事。用是以也。坐是由也。世人以是三毒事故。由不得道。当熟下劝。当熟思计远离众恶。劝人舍过。谓离向前三毒众恶。择善行之。劝修对治。二爱欲下。举世五欲无常之过。劝人修舍。三曼佛在下。举佛现在。劝人勤修。于中初先举佛现在。正劝修行。其有愿下。彰益劝为。得慧明达。得智胜也。功德殊胜。得福胜也。勿得已下。举损诫约。上来劝行劝问可知。

   弥勒菩萨长跪白言。佛威神尊重。所说快善。听佛经语。贯心思之。世人实尔。如佛所言。今佛慈愍。显示大道。耳目开明。长得度脱。闻佛所说。莫不欢喜。诸天人民蠕动之类。皆蒙慈恩。解脱忧苦。佛语教戒。甚深甚善。智慧明见。八方上下去来今事。莫不究畅。今我众等。所以蒙得度脱。皆佛前世求道之时。谦苦所致。恩德普覆。福禄巍巍。光明彻照。达空无极。开人泥洹。教授典揽。威制消化。感动十方。无穷无极。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随心所愿。皆令得道。今得值佛。复闻无量寿声。靡不欢喜。心得开明。

   [疏]第二弥勒领解。于中有二。一正领解。二今得值上。欢喜自庆。前中有四。一叹佛说快。贯心思之。世人实尔。成前说快。贯谓通也。通心思之。世人实随三毒之事。坐不得道。名为实也。二佛言下。领佛慈化。三佛语教下。重叹佛说为深为善。于中初先叹说深善。智慧明等。举智成说。四今我众等所以蒙下。重颂佛恩。今我众等。所以得度脱所由。下正出之。由佛前世勤苦修道。今得佛果。化导我等。故得解脱。皆佛前世求道之时谦苦所致。举佛因也。恩德普等。彰佛果也。恩德普覆。总举佛德。福禄魏等。别以显之。佛为法王尊超圣等。总以结叹。别中初言福禄魏魏光明彻照。自福殊胜。达空无极。自智殊胜。开入泥洹教授典揽。以智化益。开入泥洹。化人证灭。教授典揽。教人起道。道法训世。名为教授。以此经典要揽众义。令其习学。故曰共揽。威制消等。以福化益。刚强众生。威德制却。令其消伏归从圣化。是故名为威制消化。善濡众生。慈力摄取。名感十方。有缘斯摄。名无穷极。结叹可知。上来领解。今得值佛。闻无量寿。靡不欢喜。心得开明。欢喜自庆。此第二段弥勒领解。

   自下第三重劝修舍。于中有四。一叹前弥勒领荷佛恩。二弥勒当知汝从无数劫来已下。庆前弥勒值佛闻法。并得闻于无量寿名。三汝今亦可自厌已下。正劝修行。四汝等宜各精进已下。劝舍疑惑。

   佛告弥勒。汝言是也。若有慈敬于佛者。实为大善。天下久久。乃复有佛。今我于此世作佛。演说经法。宣布道教。断诸疑网。拔爱欲之本。杜众恶之源。游步三界。无所圣碍。典揽智慧。众道之要。执持纲维。昭然分明。开示五趣。度未度者。决正生死泥洹之道。

   [疏]初中佛告汝言是也。印其前言。弥勒向前叹佛说快甚深甚善。此言当理。故曰是也。若有慈下。叹前弥勒领荷佛恩。弥勒向者。怜佛前世勤苦为物志求佛道。名为慈佛。敬荷佛恩。名为敬佛。此实大善。天下久久乃有佛下。举佛化益。述前所说。天下久久乃复有佛。彰己难值。佛今我已下。明已化益。于中有四。一彰己作佛。以法化世。二断诸下。由佛现化。教诸众生断死因。断诸疑网。拔爱欲本。令离烦恼。杜众恶源。令离恶业。杜犹塞也。恶业是其恶道家本。名众恶源。教令断塞。目之为杜。三游步下。彰己作佛。以法化世。游步三界无所拘碍。身业化也。身化自在。故无拘碍。典揽智慧众道之要。意业化也。善解经典。揽知众义。名典揽智。善知三乘所行之要。名众道要。执持纲维照然分明开示五趣。口业化也。执法持众。名执纲维。辨正异邪。名照分明。用化群品。名开五趣。四度未度下。佛化世。教诸众生出生死果。度未度者。决正生死。令出生死。泥洹之道。使得涅槃。举此化益。述前弥勒所叹所领。此初段竟。

   弥勒当知。汝从无数劫来。修菩萨行。欲度众生。其已久远。从汝得道。至于泥洹不可称数。汝及十方诸天人民一切四众。永劫已来。展转五道。忧畏勤苦。不可具言。乃至今世。生死不绝。与佛相值。听受经法。又复得闻无量寿佛。快哉甚善。吾助尔喜。

   [疏]第二庆前弥勒值佛闻法闻无量寿。于中有三。一彰弥勒修来久远。二乃至下。明今值佛闻无量寿。三快哉下。如来庆之前中初言汝从无数劫来修行欲度众生其已久远。修来久也。从汝得道至于泥洹不可称数。圣来远也。汝及十方诸天人等永劫已来忧畏勤苦不可具言。勤苦多也。永犹长也。藉此多因。今得值佛闻无量寿。为是可庆。后二可解。此第二竟。

   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端身正行。益作诸善。修己洁体。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人能自度。转相拯济。精明求愿。积累善本。虽一世勤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无复贪恚愚痴苦恼之患。欲寿一劫百劫。千亿万劫。自在随意。皆可得之。无为自然。次于泥洹之道。

   [疏]第三正劝修行。言对弥勒。意兼一切。于中初先正劝修行。虽一世下。彰益劝物。前中有三。一劝舍过。二端身下。劝修善法。三人能自下。劝利众生。劝舍过中。汝可自厌生老病等。劝生厌心。生老病死。是其内苦。言痛苦者。是其外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彰过令舍。劝修善中。端身正行。是其止善。益作众善。是其作善。修已洁体。洗除心垢。劝修意行。修已作善。余是止善。言行忠信。表里相应。劝修口行。言行忠信。是其作善。表里相应。是其止善。言表心里。语不违心。故相应。劝利他中。人能自度。牒前自德。转相拯等。正劝利他。转相拯济。化他离过。精明求愿。积累善本。化人成善。精明求愿。化起愿也。积累善本。化起行也。上来劝修。下举明益令人修学。虽一世勤苦须臾间。修时促也。后生已下。得益也。于中初明得益长远。无为自然次于泥洹。得益殊胜。得益长中。句别有四。初言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爱乐长也。第二长与道德合明。成德长也。身与福俱。名道德合。心与智俱。名为合明。三永拔等。离过长也。于中永拔生死根本。长离业因。无复贪等。长离烦恼。无苦恼患。长离苦报。四欲寿等。寿命长也。此第三竟。

   汝等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无得疑惑中悔。自为过咎。生彼边地七宝宫殿。五百岁中。受诸厄也。

   [疏]第四劝舍疑惑。汝等宜各精求所愿。劝其专修。无得疑等。劝舍疑惑。生彼边下。彰过劝舍。

   上来第三重劝修舍。

   弥勒白言。受佛重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疏]第四弥勒领行。于中初言受佛重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领佛向前劝修之言。彰己奉行。不敢疑干。领佛向前劝舍疑惑。彰己不疑。

  佛说无量寿经卷五终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五》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