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错,字字分明;不去求解,恭恭敬敬的念,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怀疑。这一种读经就是修定,修根本智。根本智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我们是修无知。
如果读经的时候,再想这一句是什么意思,那一段怎么解释,那就坏了。你读经的目的就被破掉了,你是把经典当作世间书去念,那个得不到效果。因为我们读经就是修定,读一个小时是修一个小时的定。修定的方法很多,比如禅宗是打坐,观心或者参话头,教下都是用读经的方法,我们净宗有的时候用读经,有的时候用念佛,像密宗持咒,都是修根本智的方法。
方法很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法就是方法,门就是门径,统统是修定。修定的方法、门径太多了,我们只要选择一种、两种,很适合於自己现在的生活方式,我们修起来很方便,这样就好。所以读经是修定,跟人家在禅堂里面打坐没有什么两样,决定不能够有妄想、分别、执著,这就对了。我们读两个小时,就修两个小时,这是第一种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那就深入一层,随文入观。那是已经得到了根本智,已经得到定了,才有这个能力。没有得到定的时候,没有这个能力。已经得到定,这个能力是把经里面佛所讲的理论、境界跟自己的心融合成一体。读《阿弥陀经》就到了极乐世界,西方世界依正庄严跟自己的身心融成一片了,那个境界高,那个利益非常非常之大,这就是「咒得经而愈灵」。咒是密说,经是显说,无论是经是咒,统统跟自己的心境融成了一片,这是真实的功夫,「心愿解行」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完全融成一片,这是第二种的读法。
现在恐怕大多数人这两种读法都没有,所以你们学了很久,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里?不会用心,方法错了。你们听经听的时间长了,听经每听一遍就是提醒你一次,薰习一遍。可见得烦恼习气力量太大了,我们这一点薄弱的薰习,敌不过!境界一现前了,马上就迷了。不但一般境界里面迷,正在读经也迷了,正在念佛也迷了,这个东西就难了。所以大师讲:「交相为用。」就是经跟咒相辅相成,这个意思非常之好。
『此咒详见不思议神力传』,这是把往生咒的出处说出来了。它不是出在《阿弥陀经》,也不是出在《无量寿经》,「净土三经」里面都没有,它是出在《不思议神力传》这本书上。
『持此咒者,灭罪往生』。佛说得很清楚、很明白,要是专修这个法门,专持往生咒,确实能够灭罪,确实能够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佛说得不错!我们五经读本里面收的有,也许诸位看过,经上说得很清楚,往生咒念三十万遍,就感得阿弥陀佛现前。往生咒持三十万遍,在过去我们道场有个老居士,这个老居士现在都不在了,他是张龄老居士,也许有同修见过他。没有见过他的,如果知道「总统纪念歌」,那个歌词就是他作的。他以前是总统府的秘书,早年我讲经,他们夫妻两个几乎都没有一次缺席,天天都来听的。
他看到往生咒念三十万遍,就感应得佛现前,他就认真每天念,念满三十万遍。他来告诉我,说:「法师,不灵!佛没有现前,什么感应也没有。」这个造的罪就很重,为什么?谤法。不是咒不灵,是你不如法。你念这个咒,先问问罪灭了没有,罪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烦恼,这是罪。一天到晚口里都是念的咒语,这一些妄想、分别、执著统统不生了,罪就灭了。三十万遍往生咒是要相当长的一个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当中,你不起一个妄念,就是我们经上讲的「一心不乱」、「心不颠倒」,那才有用处,才有感应!一面念往生咒,一面打妄想,那怎么行?这个就不如法了。
所以诸位一定要知道这一个关键的所在,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两句话说得太好了,不但是净土修行的秘诀,任何一个宗派,任何一个法门,也都不能离开这个原则。离开这个原则,违背这个原则,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会有成就的。
无量法门,特别是大乘法门,目的是在明心见性。我们净宗修「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跟禅宗讲的名词虽然不一样,但是境界完全相同。禅宗讲「大彻大悟,见性成佛」,我们讲「理一心不乱」。实报庄严土往生,就是见性成佛。可见得那个原理是相同的,一定要做到「净念相继」。净是清净心,禅宗里面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你那个心里要一物都没有,这个心是清净心现前了。可是你如果弄错了,「我心里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是无明,把无明当作「本来无一物」,又错了!所以这是一丝毫不能够错会的。
佛的心清净,确实没有一个念头。虽然没有一个念头,但是没有一样不清楚,所谓「寂寂惺惺」,寂是清净寂灭,惺是照得清清楚楚,没有一样不明了,那才是真心。寂,不落在妄想里,没有妄想;惺,不落在无明里。两边都不落,那叫真心。我们凡夫很糟糕,不是落在妄想这一边,就是落在无明那一边,总搞不清楚,这是我们修行功夫很难得力、很难有成就的因素。
我们读经,就是依照这个原理所采取的修行方法。譬如我们念《阿弥陀经》,《阿弥陀经》不长,我们读经时,读的字字分明、句句清楚,这是不落无明。读经的时候,没有一个杂念,没有一个妄想,心地清净寂灭,那个方法就用对了。读经不能有分别,不能有妄想,不可以想经里的意思,这个很重要!所以读经是真正的修行,这叫真供养。
还有一些人迷惑颠倒,以为我读经是读给佛菩萨听的,佛菩萨看到我很乖就保佑我了,我天天念经给他听。这是糊涂,这是大错特错。经是佛菩萨讲的,难道他还要听这个东西吗?他才不要听。这是修行非常好的一个方法,我们不会用这个方法,错解了这个方法,所以得的效果往往是相反的。
灭罪,首先要晓得什么叫作「罪」?妄想、分别、执著、烦恼就是罪。真的有效果了,这些东西少了,妄想少了,烦恼轻了,这就是你罪灭掉的现象。三十万遍往生咒念了之后,心确实达到相当清净的程度,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纵然不能到「一心不乱」,至少也到「功夫成片」,有这种功夫就决定得生。所以念三十万遍往生咒这个没说错,而是自己不会用功。今天往生咒念一千遍,记了下来,我今天念一千了,明天我又念了,两千了。你看看这个心掺杂这么多妄想在里面,掺杂这么多欲望在里面。尤其是求感应的心、求神通的心那么切,他还算不错,没遇到妖魔鬼怪。凡是求神通、求感应的,都很容易被魔所扰乱,被妖魔鬼怪来欺骗。灭罪往生,真的有这个功效,有这个功德。
『故以拔业障生净土为名,陀罗尼者,此云总持也』。这是梵语,翻成中文的意思叫总持,总一切法,持一切义,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纲领,佛法的纲领。
底下《钞》这一段特别为我们解释业障。想要消业障,如果不知道业障是什么,到底消的是什么也不晓得。现在我们学佛的同修,每一个人都希望消业障:「我的业障很重,我要消业障。」问他:「什么叫业障?」说不出来。说不出来,那还消什么?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障就是障碍,障碍了什么?障碍了真心,障碍了本性,这个障就很严重。什么是障?业就是障。业是什么?业是事业。哪个人不喜欢作事业?希望自己的事业愈大愈好,事业愈大,障也就大了,烦恼也就大了。
人生下来很可怜。一上学念书了,你们看看学校发的作业簿,他就作「业」了。从一入学就开始作业,一直作到死都作不完,这是造业。所以人为什么出不了六道轮回?就是他那个造业从来没有中断过,拼命在造。造的是善业,三善道投胎;造的是恶业,三恶道受报。造业是六道轮回,哪一天我们能不造业,那就好了。
今天下午有几个同修来看我,第一次到这儿来,是个出家的老比丘尼,很发心,自己省吃俭用,到处帮助人家盖庙,出钱出力。她有八十四岁了,我劝她念佛,不要再造业了。盖庙是造业吗?你们想想是不是造业?台湾的庙太多了,不要再盖了,要紧的是念佛求往生。不但恶业不能造,善业也不要造。说实在话,一面造作,心地还是清净,那是菩萨再来,不是凡夫。中国古时候这些道场的建立,跟诸位讲,不是凡夫建的,都是佛、菩萨、阿罗汉化身来建的。凡夫造业,他怎么能出得了三界?怎么能了生死?诸佛菩萨「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他是来利益众生的,来帮助众生的,所以都是佛菩萨应化而来的。我们今天自己是凡夫,不是佛菩萨再来的,去学佛菩萨那种事业,那我们就坏了,所以这个就要知道。老比丘尼八十四岁了,修行非常认真,早晨很早起来,自己还当维那。已经八十四岁了,非常难得,这个唱的声音也还满响亮的,真不容易!我今天看到她很喜欢,八十几岁有这么好的身体,很难得。
她来告诉我,一心又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个是他的孙子还不少,放不下,又挂念这个,又挂念那个,还有在外国的,常常问一问:「现在情形怎么样?」心里牵挂这些。
我今天告诉她:「这叫业障,那些都是魔,魔障,不会叫你往生。」她问我:「怎么办?」我说:「放下,不要管他。你一心一意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儿孙放不下,你到了西方世界,你就是菩萨了,菩萨的儿孙会有菩萨照顾,会有护法神保佑,比你照顾周到得多。你要不能往生,落在六道轮回,你的儿孙谁也照顾不了,你自己也无可奈何。我给你讲的都是真话。你想错了,做错了。哪有佛菩萨的眷属没有人照顾的?没有这个道理。」今天她听明白了,很欢喜的走了。造极重的罪业,还有护法神在照顾他。佛家讲:「一子成佛,九祖生天。」这都是实话,不是骗人的。所以你要是真正想照顾你的家亲眷属,唯一的好办法,就是一心一意求生净土,见阿弥陀佛,什么都解决了。你要不能生到净土,那你的问题决不是你想像、你操心所能解决得了的。所以学佛要有智慧。
钞【业障者。凡障有三。一烦恼障。二业障。三报障。今言业障。则中摄…
《往生咒》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