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到的。
访问者:是,只求菩萨保佑,而自己完全不付出是永远得不到。所以各位朋友不要忘记,其实布施,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不一定是说,一定要非常有钱人,或者非常有才能的人才可以布施,每一个人都有布施的能力。是这个意思?
师父:对!
访问者:法师,刚才我们谈到三福,人天福当中好像法师刚刚只提到有关孝道方面;其他方面,是不是也请法师再补充、再开示好吗?
师父:教育是师道,师道一定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所以孝道是根本。一个人他能够成就,成为社会上一个好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一定要受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一定是父母在家庭,跟学校密切地配合,才能把这个人教出来。譬如说教孝,父母对儿女这个话说不出口:「你是我的儿子,你要孝顺我。」这个讲不出口。那儿子问:「我为什么要孝顺你?」这不是麻烦事情吗?所以教孝是老师,老师有责任教学生,把这个道理说清楚,你为什么要孝养父母?父母同样的,你要教儿女如何去尊师重道,老师对学生:「我是你的老师,你要尊重我、你要重道。」这个话也说不出口。所以必须两方面配合,才能把这个人教育出来。所以说一开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就是教育真正的基础。
从这个地方然后再提升,你要有慈悲心,要能关怀社会、关怀大众,爱护一切大众,这就是慈心。慈心里面最重要的,不杀生;不杀生,我们就不会伤害任何一个人,不会伤害任何一个动物,培养你的慈悲心。再修十善业道,十善业道是做人基本的基础,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绝不做这种事情。
访问者:法师,你刚才说不杀生这一点,是不是意味我们要学佛,就一定要吃素?
师父:那不一定,这个不一定,可是素食对於生活决定有好处。我学佛也没有人叫我吃素,但是我学佛六个月,就开始吃素,我得到一个启示。因为我在小时候念书,有一些同学是虔诚的回教徒,我曾经上过「清真寺」,了解他们一些东西,他们对饮食很挑剔。因为他们不但讲卫生,世间一般人讲卫生,卫生是保卫生理,他懂得卫性。他除了生理之外,人有性情,这个性情善恶,他说与吃东西饮食有关系,我体会到这一点。凡是会影响自己性情不良的这一方面,那些东西他都不吃。
所以以后学佛,佛家讲素食,素食能够保护慈悲心,所以这是饮食里面,它卫身、卫性、卫心,这讲得最完全。我从这里得到这个启示,我就吃长素,我二十六岁吃长素,四十多年,这个身体是越来越健康。我的年龄一般人看不出来,前年医院医生给我验血,他告诉我,他说:「法师!你的血液纯度、颜色,就像三十几岁人的样子。」他做了一个结论:这是你吃素的好处。所以素食对於身体健康,是有绝对的好处。再加上心清净,不要染著,世间什么事情放下就好了。所以我不看电视,我也不听广播,我也不看报纸,人家问我,每一天天下太平,没事!日子好过。如果你看这个,「这天下怎么这么乱,乱七八糟!」那你就苦不堪言了。我何必要过那个日子?所以一切排斥掉,每一天读经,与佛菩萨为伍,与古人做朋友,你说这个生活多自在、多快乐!
访问者:是,从法师的面相上,相信各位观众可以充分得到印证,因为法师红光满面,而且脸色一点岁月的痕迹都没有,真的看不出他的年龄,我也不必公布他的年龄。法师,我们知道常常在佛学当中,有人提到业障,说每一个人一生当中都有业障,这个业障是代表什么?跟我们的影响又怎么样?
法师:「业」是事业,造作的时候叫做「事」,你是做什么事;事情做完之后那个结果,就叫「业」。所以像我们在学校念书,学生上课的时候,他有作业,一个学期结束叫结业,三年念完,毕业。所以业是造作的结果。我们一般人起心动念都是造作,所以造作的太多了,佛把它归纳为三大类。你心里面的思想、起心动念叫意业,你的言语叫口业,你身体的造作叫身业。所以用身、口、意,就把你所有一切的造作,你的活动全部都包括。你造作的这些,一定产生后果,这个后果就叫做「业」。
业产生障碍,障碍什么?障碍你的定、障碍你的慧。就是刚才讲的,你为什么定不了?为什么你在外面一走的时候,你就会被引诱?那引诱是你在造作,你被人引诱,那引诱是你定没有了,慧也没有了,就变成障碍,所以这叫业障。你造作的善,善也能障,为什么?善的时候生欢喜心,总而言之,你的心不平等,所以心要平,你起了波浪。欢喜也起波浪,烦恼也起波浪,所以全部都是业障;善业也障,恶业也障。但是他有果报,善业三善道,恶业三恶道;换一句话说,你出不了六道轮回,你有业障,你没有定慧;定慧才能超越六道轮回,才能解决问题。
因此,佛教给我们要修净业,净业就是我们不做坏事,做好事。我们修善业,修善业而不著修善业的相,那个障就没有了。所以总而言之一句话,你要记住,我们日常生活从早晨起来穿衣、吃饭、工作、应酬,一定要与戒、定、慧相应。假如说戒、定、慧你觉得这三个字太玄了,不太好懂,我变通一下,你要与清净心相应,心是不是清净?与平等心相应,平等就是没有分别,清净就是不执著,我对於一切事情不分别、不执著。了了分明是智慧;不分别、不执著是定。与定、慧相应,你的生活就自在,你的生活就美满,你的事业一定一帆风顺,你做得一定比别人好。好的原因在那里?因为你有定、慧。
访问者:是!也就是所谓这个业,就是你曾经做过的事,你曾经说过的话,所得到的一些后果。你曾经做了善事会得善果,曾经做了坏事就会得恶果,也就是我们人一定要多做好事。法师,这个是不是跟我们一般在佛学当中所说的因果关系,是不是也有一些关联?
师父:有关联,有密切关联。
访问者:您谈谈因果关系好吗?
师父:世、出世间法就是世间法跟佛法,都离不开因果,佛法也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础上,你没有因怎么会得果?譬如说我们读书,勤奋读书是因,我们拿到学位是果。我们勤奋的工作是因,我们得到好的报酬这是果。所以世、出世间就是一个大的因果,而这个因果它永远是相续的,它永远是在循环,这个道理我们必须要知道。知道因果相续,知道因果循环,那我们在这个环境里面,我们自然就会向著断恶修善。因为造因是我们自己,结果当然我们自己也能够预期,我造好因一定得善果,我造恶因,我的果一定不好。不可能说善因得恶果,恶因得善果,没有这个道理,这是定律。
访问者:谈到这个因果,我有一点好奇,我们可以说我们这一代、这一辈子做善事,是为了我们下一代来结善果。如果我们的上一代做了坏事,而我们是无辜的,我们不知道,而由我们来承受上一代做的坏事的恶果,那我们该如何自处?
师父:这个里面的情形,就非常非常复杂了,要严格的来讲,因果是个人自己造,个人自己承受。上一代跟下一代只有影响,是间接的不是直接的。由此可知,纵然上一代做得不好,我要是认真努力,可以把它改变。改变不了是因为你不懂得因果的道理,你不晓得这个事实真相,你被环境转了,那就很苦。换句话说,你受它的影响,这刚才讲你还受外面境界影响,你没有定、没有慧。如果你能够守住正常的原理、原则,那这就是持戒。修清净心,生智慧,那我就能改环境。环境再恶劣,我们有能力把环境回转过来,这个都是事在人为。这个就是我们讲高度的智慧,高度的智慧一定是依赖甚深的定力,妥善的方法。所以社会纵然再恶劣,我们环境纵然再恶劣,没有不能改的,《了凡四训》就是最好的例子。
访问者:也就是说即或你的上一代做了一些坏事,到你这一代受些影响,但是如果你自己自身能够在佛方面修得很好,禅定、慧都能修得很好,还是可以化解这个不好的影响。
师父:可以!不错!不错!
访问者:所以完全还是看自己。法师,我知道一般人可能会觉得,我只要做好人就可以了,我何必一定去学佛?学佛对我们个人到底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一定要去学佛?
师父:这个还是一个误会。你听我刚才讲的,应当有相当的一个了解。学佛学做个明白人,我做人就好了,我何必做个明白人?我何必要晓得宇宙人生的真相?好人就行了!这样说法,这个问题你就能够得到答案。一定要做个明白人,才是圆满的好人。你虽然是好人,你这好人不圆满,有欠缺的地方太多了。如果你有定、有慧,能够做个明白人,那你是个圆满的好人,就这个意思。
访问者:一般的好人,只是普通的好人而已。
师父:对!不圆满。
访问者:不圆满!不是圆满的好人,所以我们要想达到圆满的好人,还是得学佛。还有,学佛如果说想要有所成就的话,难道一定要出家吗?在家学佛也能够学到有所成就吗?
师父:学佛不一定要出家,如果说出家的话,这个观念就错误了。出家就像我们世间的行业一样,你喜欢这个行业,你可以选择这个行业。学佛是任何行业都可以学佛,任何行业都成菩萨,任何行业都成佛,不一定要出家。出家是所有行业里面一个行业,这个行业相当於我们选择行业,我喜欢教育,我喜欢教学,我去念师范学校,我将来毕业之后,我从事於教育工作,这是个人志愿。所以一定要晓得,佛法是圆满的智慧,圆满的智慧是表现在任何不同生活方式上,任何工作上,任何环境当中,这是真正的学佛,真正在佛法上的成就,不一定要出家。如果出家不从事於教学的工作,那就大错特错!好比你念师范,念毕业了,分发你到学校当教员,你天天不上课,那成什么话?这个是过错!你从事於这个行业,就要把这个行业做好,在这个行业当中,做所有同行的榜样、模范,那就叫佛菩萨,佛菩萨就是世间一切众生最好的榜样。
访问者:是。刚才法师也提到说,学佛我们可以离苦得乐,而且这也是我们学佛的人,希望达到的一个…
《如何挽救社会风气系列—佛教是什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