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为什么一定要念阿弥陀佛▪P10

  ..续本文上一页易懂,所以在中国流通最广。如果说是念经,大概要以念经人数来说,念《阿弥陀经》的人最多。真正相信《弥陀经》里面讲的"有世界名曰极乐",相信有极乐世界,这是佛说的,决定不是假的,"有佛号阿弥陀",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他就发愿求生净土,就一心念这个佛号,这叫事持。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这是理论,对于西方世界这道理他并不懂,他只相信真的有这个事就行了。这样的人能不能往生呢?能往生。

  但以决志愿求生故。 坚决地志愿求生净土。如子忆母。无时暂忘。

  这是说他求愿往生的心非常恳切,像儿子时时刻刻想着他的母亲。这是古时候的比喻,现在儿子不想母亲的人很多。现在年头跟从前不一样了,从前,尤其是长年在外面旅行的人,时时刻刻想到自己家乡的父母、故旧,或常常有思乡。现在人没有了,现在人把故乡都淡忘掉了。这是一类讲事持的。

  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

  为什么那个往生的人他不动心呢?他把这个世间通通舍掉了,这个世间与我不相干了。好也好,歹也好,与我都不相干。我只是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乃至于身体与我都不相干。你赞叹它,毁谤它,不相干。我借这个身体念阿弥陀佛,我要生极乐世界。不但你毁谤赞叹不相干,打它骂它也不相干。为什么呢?不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去的时候这丢掉了。诸位要记住,没有这个功夫就去不了。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起码的功夫,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功夫,最低限度的功夫。心真的定了,愿真正恳切了,连身体都不要了,何况身外之物呢。所以看到荣华富贵,决没有一丝一毫羡慕之心,没有得失之心,那才叫功夫成片,才叫做一心不乱。这叫事一心,不乱是不为见思所乱。这个见思要记住,见惑里面,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思惑里面,贪嗔痴慢疑。这是讲这十大类,细分无量无边。通途的法门,不要说断见思,伏见思都非常困难。只有在什么时候呢?入定,所以定是叫定共戒。入定自然就不犯戒了,他身心定了。所以定当中就有戒,戒里面没有定,定里面有戒。换句话说,定能伏见思,能伏烦恼,不能断烦恼。伏烦恼看你伏的程度,伏的功夫愈深,你将来生天的等级愈高。天有二十八层天,这看你的定功,功夫高的就往上升,浅的就在下面,但是不能出三界,出三界要断见思烦恼,定只能伏不能断,所以出不了三界。四禅八定叫做世间禅定,意思就在此地。净土这个法门叫带业横超,有伏烦恼的这一点点功夫就能往生。伏烦恼要定,所以叫念佛三昧。我们这里不说定,叫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就是定,就是平常讲的功夫成片,最起码的往生条件。所以真正求愿往生的人,要把这个世界真的放下,不要把这个世间拉拉杂杂的东西放在心上。世出世间法如果放在心里面,统统是障碍。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

  临命终时最后的一念或者最后十念是阿弥陀佛,那就决定往生。但是这个机缘相当不容易,所以说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有些人平常念佛念得很勤快,临终不念了,临终贪恋这个世间,那就坏了。还有临终业障现前,这都是麻烦事情。什么业障?病苦是业障,业障的事情多了,太多太多了,障碍你临终不能念佛。这都是要在平常要知道预防的。什么方法预防呢?修福。临终不得善终是福薄,往往在那个时候把佛号忘记掉了。所以一定要修厚福,深厚的大福,临命终时没有病苦。平常不念佛,是因为他没有闻到佛法,临终的时候,这个时候忽然听到佛法,听到之后就发心,就发愿,这样的人能往生。但是这样的人,真的是万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个。这也不是没有原因,前面说过,多生多劫的善根在这个时候现前,都不是偶然的。所以我们不可以侥幸,侥幸没有不失败的。何况临命终的人遇到佛缘能往生,他至少要具足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他神志清楚。这就很不容易,很多人一病的时候就糊里糊涂,他什么都不知道,家亲眷属都不认识了,那个人你教他念佛他没有法子了,他不能往生的。所以头脑要清楚,就是临走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大福报。第二个,在这个时候遇到善知识,遇到一个人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临终那一刹那,怎么会那么巧碰到这个人,这个难得。第三个条件,他一听就没有怀疑,立刻就接受,马上就照办。所以即使一句佛号,他这一句佛号里头信愿行这三个条件圆满具足,他才能往生。这很不容易。所以底下说:

  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

  宿世的善根成熟,哪有偶然的。我们凡夫眼睛看到是偶然的,其实不偶然。他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善根这个时候成熟,

  所以一切诸佛度众生了生死、超越三界,一生之中圆满无上菩提,就是这个念佛往生的法门。除这个法门之外,没有第二个法门,所以这个法门叫独一无二。你要相信,你要接受,一切诸佛都恭喜你,你这一生成就了。你要不肯接受这个法门,不认真学这个法门,虽然在佛法里面也用功精进,诸佛看起来,点点头,也叹息:不晓得你到哪一生、哪一劫你才能有一点成就。这是我们要深深警惕的。为什么呢?我们自己本人就是。大乘经看多了就知道了,我们这一生当中,有缘遇到佛法,遇到大乘佛法,特别是遇到净宗法门,都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无量劫来所修积的善根。无量劫的修行到今天还是这个样子,这个结果。无量劫修行的结果,这自己清楚,自己明了,这很可怕。那么换句话说,无量劫之后呢?大概还跟今天差不多。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一投胎、一轮回,前生的事情忘得干干净净,就像这一生一样,一切都要从头来起。好处,那可以说是善根福德深厚,遇到这个法门。遇到这个法门,那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你看我们这个世间学佛的人有多少,修行人有多少,几个人遇到这个法门,几个人能够相信、能够接受这个法门?这就明了了,我们过去生中比他的善根福德深厚,遇到了,他们没有机会遇到,遇到他也不相信。这就证明,我们的善根福德比他深厚。但是要想想,这一生错过了,无量劫之后我们的成果大概跟这一生差不多,我们的机会必定也会遇到这个法门。遇到这个法门再不相信,再不接受,那就无量劫之后再加无量劫。这生死轮回太苦了,何必去受这些冤枉罪呢?这是诸佛如来为什么要劝勉我们,世尊在这里一而再、再而三地劝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利益太大太大了。

  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

  我们台湾的同胞过年的期间,你看许多寺院庵堂,拜万佛忏,拜万佛;拜千佛是三千佛。拜千佛,拜万佛,实在讲佛是无量无边,不知道漏掉多少。十方佛,恒河沙数,你才拜一万尊,你想想看你漏掉的有多少。怎样才能够叫一尊佛都不漏呢?念阿弥陀佛,一尊也不漏。这个事实,知道的人不多。为什么说我们念一尊佛阿弥陀佛就把所有一切诸佛都念到了呢?我们在这个经里面看到了,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尊佛不念阿弥陀佛。我们念阿弥陀佛,所以一切诸佛都念到了。没有一尊佛不讲《阿弥陀经》,所以我们念这部经,这部经的经题底下就有了,《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一切诸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我们念这一部经,一切诸佛都护念,岂不是统统都念到了吗?所以拜阿弥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统统都拜到了,一个也不漏。这个真是大喜事啊。这是蕅益大师给我们略说这五桩事情不可思议。

  此皆导师大愿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导师就是阿弥陀佛,"大愿行之所成就",他的大愿大行这些事情,我们在《无量寿经》里面看得很清楚,很明白。西方极乐世界怎样来由的,大经就是《无量寿经》,同修们都念得很熟,蕅益大师这一提起,我们想《无量寿经》上所说的,就会很清楚,很明白。弥陀名号是这样得来的,故名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这是将这个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说出来了,我们真正能够体会到念佛的殊胜。古大德常教给我们,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一个佛,这个相应的这个佛,不仅是极乐世界导师阿弥陀佛,实在是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相应。这种功德利益哪里去找啊!还有什么法门能够跟它相比?实在是没有了。我们把这个道理搞清楚了,这个事实真相认识明白了,我相信这一句阿弥陀佛你不会中断了。不止一天一万、两万,不会中断啊。为什么呢?一切利益里面没有比这个利益更殊胜了。你不明了,那个欢喜心生不起来。这个世界悉檀的欢喜益必须真的明白了,真搞清楚了,欢喜心才生得出来,然后这一句名号就不会中断了。

  又行人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亦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这个说法确实是很少听到的,蕅益大师为我们说出来,我们细细去思惟,确实很有道理。这个行人,就是发心修学净土法门的这个人,这个修行人。信愿持名这四个字,是净宗修学的关键,这就是修行的原则,非常重要。要真正深信切愿,恳切的愿望求生净土,一心执持名号,我们能够这样的修学。全摄这个全,当然不是部分,是完全的,是圆满的,就是把阿弥陀佛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这个我们自己要修,那就太难太难,不知道要修到哪一生哪一劫,真正可以说是无量劫的修行。现在我们不必费这么长的时间,我们可以把阿弥陀佛无量劫的修行功德,就用信愿持名这么一个巧妙的方法,把它变成我们自己的功德了。那么我们想想,这个是不是事实呢?如果要是事实,这个便宜就占大了。 实在讲,十方世界无量的菩萨修行,修得那么辛苦,还不能有阿弥陀佛几分之几的成就。这个修净土的人,以信愿持名,很短的时间,这个殊胜的功德利益就超过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这个是事实。何以知道是事实呢?《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以及本经的内容讲的很清楚,这…

《为什么一定要念阿弥陀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劝父母念佛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