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位法师,他的著作很多,有几十种,在日本卍字续藏里面收集了不少。《观经直指》里面明白地告诉我们(《观经直指》是《观无量寿经》的注解,他作的),世间人业障、罪障很重,所有一切经法、忏法都消除不掉的,业障重到这个程度,都没有办法消除的,最后还有这一句阿弥陀佛,能够消除得掉。这一句话是很不容易说出来的,他对于这些法门,要是认识不清楚,不能够透彻了解,他怎么晓得这一句佛号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力量。所以我们今天想求消除业障,断烦恼、灭罪业,不必求其他的经咒,这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一切经咒力量达不到的,没有办法的,最后还得求阿弥陀佛。那我们为什么不用这一句阿弥陀佛呢?为什么不去相信这一句阿弥陀佛呢?所以只要一心称念,念念无间。这个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修学的方法,实实在在讲,大势至菩萨讲绝了,也就是教给我们这个佛号要怎样念,才有效果,才能收到效果。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你只要照他这个方法,就收到效果了。都摄六根这一句,不要去研究它。你只要真正做到净念相继,给诸位说,那个六根自然就收摄了,就都摄了。所以最重要的是四个字:净念相继。净要注重,净是清净心。我们对它有怀疑,疑在里面,心不净了,真的没有疑惑。假如里面还有夹杂,这心就不净了。譬如说有个念佛的人,这个老修行现在听到这个法门好,现在念佛了。过去是又念《金刚经》,又念《地藏经》,又念《药师经》,现在通通不念了,心里恐惧:不念《药师经》,生病的时候药师如来不保佑了。不念《普门品》,就没有办法消灾了。好像把这些诸佛菩萨都分配了,哪些菩萨管什么,哪个菩萨管什么,样样都要念到,不念到不行,不能得罪一个。这就夹杂了。怀疑、夹杂,这个心态去念阿弥陀佛,不灵了。为什么?他不净啊。净念,完全没有怀疑,完全没有夹杂,一心念。一心不是二心,念佛还想到别的,那就是三心二意了,那不行。相继,是一句佛号、一句佛号不断,这就行了。念念无间,那个效果,大势至菩萨讲的很好:先前当来,必定见佛。佛的光明遍照,你怎么接触不到呢!一定接触得到的,要紧的是净念相继。这是我们常讲的: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个就是净念相继。要这样子去念佛,才有感应,这个经上讲的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这一句可以说是总结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而我们把弥陀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也就是这一句名号。能念是我们的心想,所念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一切法。那么现在理论我们懂得了,事实也晓得了,转变的方法也知道了,这善根福德因缘,因缘这一项可以说我们是圆满具足了。我们肯不肯去做呢,那就是福德了。肯去做,世出世间第一福德,没有比这个福报更大的了。第一善根啊。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你要问,信心、愿心、真正实行的那个心从哪里来的,就是理论、事实、方法你统统明白了,信心生了,愿力现前了,死心塌地念这句佛号了。
下面这两个段落,劝愿劝行。正宗分三个段落,前面劝信,我们介绍完了。这个劝愿劝行非常重要,所以蕅益大师在没有介绍之前,先有几句话交待。这个几句话太好太好了,说出西方世界殊胜之所以,它到底哪个地方殊胜,就是殊胜在"带业往生,横出三界",这是它的殊胜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带业往生、横出三界,我们决定这一生不能成就。这是真的,为什么呢?没有这个法门,那么一定要自己断烦恼,见思烦恼断尽,就是前面讲证得小乘阿罗汉果,或者是大乘七信位的菩萨,别教是七住菩萨,才能够出三界,才能够超越轮回。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可以说现在这个世间一个人也做不到,找不到一个人,你知道这个事情多难。禅与密号称捷径,倓虚大师说过,倓老高寿,往生的时候九十多岁,他说过很多次,他一生当中看到参禅的这些大师们,听到的,他说得禅定的有,他见过,也有听过;开悟的,他一生当中一个也没有见到,也没有听到。诸位要知道,参禅不开悟,不能出三界。得禅定,不过是生四禅天而已,那得禅定的。由此可知超越三界了脱生死是多么困难的一桩事情。密宗,黄念祖老居士你们在录音带上应该听到,大陆最近四十年,十亿人口,这里面学密成就的,黄老居士说只有六个人。不成比例啊!所以他晚年专弘净土,劝人念佛。假如诸位细细再看看他的老师夏莲居老居士,诸位细读,要认真、要仔细去读他的《净语》,夏莲居老居士的《净语》,你会发现,老居士过去学过禅,也学过密,也学过教。到晚年,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其他东西彻底放下,一天到晚佛不离口珠不离手。你看看《净语》里所说的,多少人说他迷在佛号里头,他听了无所谓。你说我迷我就迷,迷能往生就行了。你们不迷的,不迷的不能往生,不迷的人照搞轮回。夏老居士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那真叫彻底回头。这都是我们要仔细留意去观察,对我们自己信愿一定有帮助。这是我们的增上缘。
这个地方,世尊叫着舍利弗,也就是叫着我们,劝勉我们要发愿,"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应当要发愿,求生净土。前面说过,《华严》是世尊一代时教的根本法 轮,所谓一切经都是华严眷属,《华严》是根本。这个根本归宿却在西方极乐世界,归宿在《阿弥陀经》。一般人不能相信,总是善根未熟。善根熟了,一听就相信,就接受了。善根还没有熟透,蕅益大师苦口婆心为我们开导,把这些疑难一层一层替我们解开。我们明白之后,应当发愿求生,这才不辜负蕅益大师。这个地方佛又特别劝勉我们求生净土,当然净土的殊胜就在上善聚会,这个实在太难得了。我们现在学佛善友少,我们同参道友善友少,恶友多。什么是恶友呢?使我们对这个法门怀疑,不能专修,这个就是恶知识。善友是一味劝导我们,鼓励我们放下万缘,专修这个法门,这是善友。我们同学当中,还有劝你《华严经》好,不能不读,《法华经》也不错,要多看看,这不是真善知识,你要知道。为什么呢?分心了,也就是夹杂了。纵然你很努力进步,我们前面讲过,你是杂进,不是精进。精是纯而不杂,像古大德一样。古来净宗的大德,一生就这一部经就够了。那叫真善知识,叫真精进,那就是"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不但世缘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才行,专到极处。这样的人,没有一个不往生的。在我们自己这一生当中,我们曾经见过,曾经听过,这个听说那都有事实,决不是传闻,决不是虚构的,往往有这些乡下老太婆,不认识字,什么经也没听过,就念这么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个三年五载,站着往生的,坐着往生的,预知时至。给诸位说,那些人那叫真正善根成熟,他一生专进,他一点都不杂。这个是知识分子、士大夫阶级不能够相比的。所以古人常讲,唯上智与下愚不疑。上智,文殊、普贤这些人是上智,他们对于这个事实真相完全明白,完全了解,所以一心念佛,一心无二用。不错,文殊普贤讲了很多经,他为什么讲那些经呢?看到你根器没成熟,你不能接受这个法门。你想学般若,给你讲般若;你想学方等,给你讲方等。这是不得已。根熟的众生,他什么都不讲,专门叫你念佛。这在我们中国历史上能看到的。法照禅师,这是唐朝时候人,他的缘不错,在五台山见到文殊菩萨。他见到大圣竹林寺,文殊菩萨的道场。诸位看看法照禅师的传记,你就明了了。听文殊菩萨讲经,听完了以后向菩萨请教,末法时期众生根性已经不如过去的人,应该修什么法门,才能够得到利益?文殊菩萨教给他念佛。他向他请教,念哪一尊佛?文殊菩萨给他介绍念阿弥陀佛怎么念法,文殊菩萨还念了几句,亲口传给他。这就是五会念佛。他离开了五台山之后,禅不要了,专修念佛法门,到处教给别人念佛,所以成为五会法师。这五会念佛是文殊菩萨传给他,他传下来的。但是五会念佛这个音调已经失传了。现在有流行的五会念佛谱,那是后人编的,照这个意思来编的,不是菩萨所传的。这就是说明,文殊菩萨观机,看到法照机缘成熟了,没二话说,就教他念佛。那么换句话说,他还跟你讲其他的经典,那意思很清楚,你这个根机没成熟,你不能接受当生成佛的大法。世尊在此地告诉我们,为什么劝你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呢?"得与如是诸上善人",如是就是前面讲的不可算数、无量无边的那些一生补处菩萨,诸上善人就是指这些人。你到那里跟他们"俱会一处"。同参道友里面来说,能够跟补处菩萨在一起,补处就是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弥勒一流的呀。到那个地方去,跟他们是同学,每一天在一起,这些人时时刻刻照顾你,你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所以在西方世界,在我们现在想象、推想当中,大概三劫、四劫,或者三劫都不到,他就证得补处的果位。你要问为什么,因为这么多补处菩萨天天跟你在一起,这些人提携你,帮助你。
西方世界凡圣同居跟十方诸佛世界凡圣同居土完全不相同。蕅益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讲,今是现在,现在以无漏不思议业,这个无漏不思议业,说这些圣人,大概我们没有问题。如果说我们去往生的人,恐怕有怀疑了。旁边有几个小字,就是为我们破除这个疑惑的。多善根福德因缘,这经上不是说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诸位要知道,一个造五逆十恶的人,他肯相信,他肯念佛,他能往生,这个人就是具足多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小看。往生有两种,《无量寿经》跟《观无量寿经》里面说得很详细。去年我们在此地讲过《观经》上品上生章,善导大师为我们开示得很明白,如果不是多善根多福德,你跟他讲他不能相信。他一生造作恶业,那是另一码事情。他能相信,这是多生多劫善根成熟,否则的话不可能相信,信了之后立刻就发愿,就求生,这是福德。肯去、肯念,这是福德,这是多福德。怎么多呢?心性极致,那怎…
《为什么一定要念阿弥陀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