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在行为。
重点是,不做任何日后会懊悔的事。因此,我们应该诚实地检查自己。可惜的是,我执是如此巨大,即使我们拥有一点点小功德,也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另一方面,我们甚至无法察觉到自己的大缺陷。俗话说:“好水无法积在傲慢的山顶上。”因此,我们应该非常谨慎。在彻底检视自己之后,如果我们能够摸着良心,诚实地想:“我的行为是正确的。”这表示我们正在拥有修心的一些觉受。然后,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修行成果感到欣慰,下定决心未来要更努力精进,如同过去时代的所有菩萨一般。我们要尽己所能,不断运用对治,让自己对每日的行为感到心安。
恒当依欢喜。
噶当派大师因著修心的成就,不论遭遇什么困难,永远都能够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即使染上麻疯病,他们也保持乐观,想到麻疯病带来的是无痛的死亡而感到喜悦。麻疯病是全世界最可怕的疾病之一,但就算染上了,我们也应当下定决心修持自他交换,承担所有染上这个疾病的人的痛苦。
这种心态会带来力量,让我们下定决心,藉由修心的善德,我们有能力把任何困境带到修行的道路上。如果能有信心如此做,表示我们对修心愈来愈娴熟,而且不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能够快乐。同时,我们必须承担他人的痛苦,并经历这些痛苦。当我们看到他人忍受身心的病痛,或面对各种逆境时,我们应该希望承担一切痛苦,同时心中没有任何期待和恐惧。“万一这些痛苦真的到我身上,那该怎么办?”我们完全不该有这类想法。
能者受扰亦能行。
经验丰富的骑士不会从马上摔下来。同样的,当我们遭遇不可预期的伤害,或突如其来的困境,如果心中涌现的不是烦恼,而是爱与慈悲,就表示我们修心有所成就,能够利用生活中的困境。我们要一直这样努力下去,这是非常重要的。
诸如此类的经验表示我们娴熟的修心,但不表示修持已经圆满。即使有这样的征兆,我们仍要继续努力,让自己更加熟稔,并时时充满喜乐。透过修行而被训服的心,会自然形之于外在事业。如各种谚语所说:“看到鸭子,就知道水不远。”“有烟,不会没有火。”同样的,我们可以从外在的征兆认出菩萨来。
平静安宁,
显示自身之智慧;
不受烦恼约束,
显示修道之进步;
己身之圆满,
将在梦境善行中展现。
菩萨透过所行事业显现自身。
或许我们也有类似的征兆,但不表示可以松懈。
第六章 修心的承诺
恒学三要点。
这三要点包括:对修心的承诺要持之以恒,勿过度戏剧化,勿持双重标准。
持之以恒的修心。我们要无悔地付出自己的快乐,把一切美好的事物及功德布施给他人。我们应该用喜悦的心情,承担他人的悲伤和困境。我们要努力让他人从痛苦中解脱,尤其是伤害我们的人;我们要诚恳、毫不迟疑地献出自己的快乐,不论多寡。我们不该忽略其他次要的修行承诺,不能找借口说:“我正在做修心的修持。”不要忘记修心,同时也要尊重并修持我们过去所有的修行承诺,从声闻乘到密咒乘,把一切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做,就是大乘一切道路不可思议的进阶石。让我们用同样的专注力,完成所有的誓言。
勿过度戏剧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言论应当合乎真正修持佛法的方式。此外,我们应该避免在他人面前从事一些行为,让他人认为我们是受戒的人,因而从中得到好处。我们也要避免从事一些行为,让他人认为我们已从我执中解脱,例如不受传统宗教礼俗约束的态度,或用夸张的方式碰触麻疯病人或其他传染病患者。噶当派大师不做的事,我们就不该做。
勿持双重标准。例如,我们可以容忍他人对自己的伤害,但遭到魔鬼侵害时,就无法忍受。要同样礼遇穷者和权者。去除所有偏见,避免对亲戚的执着,以及对敌人的憎恨。对穷人及对地位卑下的人要特别尊重。不要偏颇!要以同样的爱与慈悲对待一切众生。
改变态度,持之以恒。
自从无始以来,我执让我们在六道轮回中流浪;此即所有痛苦的根源,问题的肇始者。
把他人看成比自己重要,放弃珍爱自己的态度,下定决心不做出虚伪的行为,身、语、意效法所有依循法教而生活的朋友。修心要低调,不应炫耀,不能用修心来引人注意或创造声誉。它是我执和烦恼的内在对治。我们要让自己的心成熟,不需让他人知道。
不应说残支。
不要讨论他人的残疾。如果有人看不见、不良于行、不聪明,甚或破戒了,我们不应当称他们为瞎子、跛子、白痴等等。简而言之,不要说出任何令人不舒服的话。
莫批评他人之过。
当我们看到他人的缺陷,尤其是修习佛法、与我们供养相同上师或穿袈裟的人的缺陷时,我们必须了解,不净观才是问题所在。照镜子时,如果看见肮脏的脸,那是因为自己的脸脏了。同样的,他人的缺陷,不过是源于自己的不净观。藉由如此想法,我们应该去除别人有缺陷的想法,慢慢培养一种态度,认为一切存在、一切现象都是纯净的。
先净重烦恼。
要仔细检视,找出自己哪一种烦恼最强烈。如果贪欲最强烈,那么我们应该专心用“丑陋”来对治。如果嗔恨最强烈,要用忍辱来对治。如果自己愚痴,脑筋不敏捷,就应当努力培养智慧。如果容易嫉妒,应当努力培养平等心。要用所有佛法的修行,来降伏这些烦恼。如果能够解决这些粗重的烦恼,较弱的烦恼自然会平息。
断一切果求。
修心的一般效果,就是让修行者从希望和恐惧中解脱出来。要修持自他交换而不求回报。举例来说,我们不应当希望,因为自己的修行,许多非人会聚集在我们四周,服从于我们,并显现神通,然后所有人会因此而臣服,为自己带来财富和影响力。我们要去除所有的自私的想法和外在的动机,例如为他人努力,但实际上是希望自己解脱或往生净土。
弃舍毒食。
俗话说:“出自自私的动机的善行,如同有毒的食物。”有毒的食物可能看起来美味可口,但它会迅速致人于死。
视敌人为憎恨的对象,视朋友为珍爱的对象,嫉妒他人的快乐和幸运;这一切都源于我执。如果善行被我执渗透,而被视为具有实存性,那么善行就会变成毒药。我们要屏弃一切自私。
莫因责任而狭窄。
父母过世之后,人们会因为对父母的忠诚,而和他人交换利益,或报复家族仇人。不要让这种偏见主宰自己。
莫发恶语。
如果有人对我们说:“你不是一个好的修行者。你的誓言没有用处。”我们不要指出他们的缺陷来反击,例如告诉一位盲人他瞎了眼,或告诉一位残障者他跛了脚。此举只会引起双方的愤怒。不要说出任何伤人,或令人不悦的话语。当事情不顺利的时候,不应当怪罪任何人。
勿埋伏候险。
这里所谓的“埋伏”,是指牢记他人曾对自己做过的伤害,然后伺机等待对方力量薄弱时加以反击,或寻求有权人士的协助,甚至运用巫术等等。我们要屏弃任何此类的念头。
莫刺弱点。
不要攻击别人的弱点,或做出令他人受苦的事情。同样的,不要念诵会伤害非人的破坏性咒语。
犛25载莫移牛。
25.犛:母牛与犛牛之混种,力气比公牛大。
这意思是说,永远不要让别人承担自己的过失。牛无法承载犛所能承载的重量。我们要特别小心,避免伤害贫者和弱者,不要加重他们的税,使他们无法承担等等。完全屏弃此类邪恶的行为。
莫暗藏动机称赞他人。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和他人共有财产,我们不应当用谄媚的方式,鼓励他们把自己的那一部分分给我们。我们不应当说出“你的慈悲是出名的,”或“慷慨布施会积累很多功德”之类的话。我们不应当为了得到他人的钱财,而做出任何取悦他人之事。要屏弃任何此类的行为。
勿错用对治。
如果在做自他交换时,目的是为了个人的快乐,或希望他人认为我们是忍辱慈爱的菩萨,来提升自己的名声,这就是错用对治。不要心存这种动机,永远不要因为这些理由来承担他人的不幸。
为了治病而修心,或恐惧鬼灵而修心,是错用对治的另一个例子。这种行为如同用愤怒咒语驱逐恶魔,目的是要惩罚恶魔。我们要完全放弃这种行为。不能让修心沦为抵抗邪恶力量的巫术。邪灵和鬼魂都是因为自己迷妄而伤害他人。我们修心的目的,不应该是与他们对抗,而是让他们从恶业中解脱。当他们制造障碍时,我们应当慈悲地修持施身法,如此他们就不会伤害我们。我们的修行应当只用来对治自己的负面情绪。
天神莫成地魔。
世俗之人利用宗教来达到生意兴隆,取得权势,并创造繁荣。一旦他们生病、失去地位等等,就会认为天神不乐,而开始认为天神是恶魔。
如果修心之后,反而变得骄慢炫耀,就如同冈波巴大师26所说:没有正确地修持佛法,会让我们堕入下三道。如果我们变得做作…
《觉醒的勇气--阿底峡之修心七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