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你可以更慈悲(菩萨37种修行之道)▪P12

  ..续本文上一页饿鬼;(3)投生为畜牲;(4)投生为野蛮人;(5)投生为长寿之天神;(6)拥有错误之见解(邪见);(7)投生在无佛住世的黑暗时期;以及(8)天生身体机能缺陷。

  在有利于修持佛法的十种优势(即“十满”)之中,有五种优势与个人有关(即“内圆满”)。它们是:(1)投生为人;(2)投生在佛法兴盛的中土;(3)具足五根;(4)没有过着与佛法相抵触的生活方式;以及(5)对教法具有信心。

  另外五种优势仰赖外在环境(即“外圆满”)。它们是:(6)有佛住世;(7)此佛曾经教授佛法;(8)佛法仍然存在于你身处的时代;(9)你已经进入佛法;以及(10)你已经被一个上师接受。

  龙钦•冉江34也详细说明了使你远离佛法的八种乱境(eight intrusive circumstances),以及限制你的天生潜能去获致解脱的八种恶习(eight incompatible propensities)35。

  

  34.龙钦•冉江•赤美•宇色(Gyalwa Longchen Rabjam,Trime Oser,1308-1369),也就是著名的龙钦巴(Longchenpa),宁玛派最重要的上师。他所著的《七宝藏》(Seven Treasuries)阐释了“九乘”(the nine vehicles),尤其针对大圆满作了详细说明。

  35.龙钦巴所著之《如意宝藏》(Wish-Granting Treasury)说明了这十六种修持佛法必须避免的情况。

  

  使你远离佛法的八种乱境是:(1)极为受到五毒的困扰;(2)极为愚痴,因此很容易被不良的朋友带入歧途;(3)落入邪门外道;(4)即使对佛法有些兴趣,却因为怠惰而散漫;(5)过着错误的生活方式,受到恶业的影响;(6)受到他人的奴役或控制;(7)为了世俗的因素而修持佛法——只是为了免于危险,或恐惧你可能会缺乏食物或其他的基本需求;以及(8)为了获得财富或名声而去修持类似佛法的假佛法。

  限制你的天生潜能去获致解脱的八种恶习是:(1)被家庭、财富和职业所束缚,因而没有闲暇去修持佛法;(2)具有非常邪恶的本性,使你的行为堕落,因此即使你遇到一位上师,也很难使你的心转向佛法;(3)对轮回的痛苦没有恐惧,因此没有看破轮回,或没有从轮回中解脱的决心;(4)缺乏信心,因此没有遇见上师和接受教法的倾向;(5)以从事负面的行为为乐,对此毫无内疚悔恨,因而背离佛法;(6)对佛法没有兴趣,如同狗没有兴趣吃草,因此无法生起任何正面的品质;(7)违犯了别解脱戒和大乘的戒律,因此除了堕入恶趣(轮回的下三道)之外,无处可去;在下三道之中,没有闲暇修持佛法;以及(8)已经进入殊胜的金刚乘的道路,却违背了与上师和金刚兄弟姊妹之间的三昧耶戒,因而远离了获致解脱的天生潜能。

  如果你具足十暇八满,同时避免了这十六种额外的情况,你将免于修行的任何障碍,并且获致证悟。拥有这个殊胜难得的人身,如同拥有一艘装备完善、可以渡过汪洋、前往金银岛的船只。寂天大师在《入菩萨行论》中说:

  

   乘着人身之船

   越过烦恼之海

  

  你获得这个殊胜难得的人身,并非偶然。它是你在过去一个生世,曾经听闻佛陀的名号、曾经皈依佛、累积善业,以及生起一些智慧的结果。你不一定再度获得这艘船只。如果你在今生没有修持佛法,你肯定不会在来世获得人身。因此,忽视这样的机会非常愚蠢。不要白白浪费这个人身,要日日夜夜地修行。

  “十满”的第一满,即是投生为人。想一想在轮回中众生的数量。让我们用简单的比较方式来加以说明。如果地狱道众生的数量如同地球表面的灰尘,饿鬼道众生的数量将如同恒河中的沙砾;畜牲道众生的数量将如同一大桶西藏啤酒36中的小米;阿修罗道众生的数量将如同一场暴风雪中的雪花。人道和天道众生数量,则如同一根手指上的灰尘。而且,人道众生数量远比天道众生的数量来得少——人道众生的数量寥若晨星。

  

  36.用发酵的小米酿造。

  

  从你投生为人的机率来看,你就能够轻易地了解这样的机会多么微小:你不只出生在一个有佛法的地方,你也对佛法感兴趣——而你真的把佛法付诸实修的机会就更微小了。那是非常稀有的。看看有兴趣修持佛法的人是多么少。看看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国家,以及在多少国家之中,佛法是一个活生生的传统。即使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有多少人被启发去修行;在这些从事修行的人中,有多少人的修行会有成果?大多数人把生命虚度在毫无意义、自私自利、没有价值的活动之上。

  你或许会想:“在五十岁之前,我将继续从事凡俗的活动,等到我五十岁,我将致力修持佛法。”如此的想法显示了你欠缺洞察力,忽略了死亡将毫无预警地到来的事实。如俗话所说的:

  

   死期不确定;

   死因不可预测。

  

  今晚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有多少会在黎明到来之前死去?拥有一个人身,如同拥有巨大的财富;我们应该立刻使用这个人身。此时此刻即是修持佛法的时机。嘉瑟•东美说:

  

   不在秋天为冬天做准备的人

   被认为是一个傻子。

   我们死亡时,

   佛法将帮助我们,

   我们知道死亡是确定的——

   因此不在此时修持佛法,

   是非常愚笨的。

  

  每一天提醒自己,如果你不闻、思、修教法,不念诵祈愿文和咒语,在死亡时,你将无依无靠。死亡是确定的。如果你等到死亡降临时才开始修行,那就太迟了。

  想一想你为什么修行。为了无病长寿,或增加财富和影响力而去修行,是狭小的目标。你要为了自己和他人从轮回痛苦中解脱而修行。

  为了彻底了解修持佛法的必要,去了解轮回痛苦的程度是重要的。在六道轮回之中,下从地狱道,上至天道,除了痛苦之外,没有别的。据说,轮回充满了三种痛苦:苦上之苦(即“苦苦”,suffering upon suffering)、变动无常的痛苦(即“坏苦”,suffering of change),以及五蕴聚合、无所不在的苦(即“行苦”,all-pervasive suffering of the composite)。

  下三道主要受到“苦苦”的折磨;“苦苦”是指永无止尽的痛苦循环,一个痛苦之上有另一个痛苦:地狱道的炎热与冰寒;饿鬼道的饥渴;以及畜牲道的心理黑暗、愚痴和恐惧。

  上三道(或三善道、三善趣)特别容易遭受“坏苦”。在人道之中,有四种根本的痛苦:生、老、病、死。这四种轮回之流,力量强大到足以把我们带走——我们束手无策,完全无法逆转它们的流势。除此之外,当我们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不论是食物、衣服、财富或影响力,我们痛苦;当我们得到不想要的事物,例如批评、肉体的疾病或令人不悦的情况,我们感到痛苦;当我们无法和所爱的人厮守,我们痛苦;当我们必须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我们感到痛苦。在自我中心地追求快乐时,大多数人犯下了恶业。不幸的是,这些只制造更多的痛苦和迷惑。阿修罗道的众生饱受争斗和忌妒之苦。至于天道的众生,在他们充满喜乐和享受的寿命终止时,他们尝到变动的痛苦,并再度堕入下三道。

  无色界的众生面临“行苦”。无色界的众生住于甚深的、充满大乐的禅思状态之中,一旦促成这种宁静状态的善业耗尽时,他们将再度承受轮回的痛苦。他们尚未尽除无明,因此尚未根除五毒。

  当诸佛用全知之眼看着轮回时,他们不把轮回视为一个有趣的处所。他们敏锐地觉察到众生的痛苦有多么剧烈,众生如此努力去追去短暂的目标是多么没有意义。重要的是,我们要愈来愈清晰地相信,无上证悟是唯一值得去达成的目标。

  观修轮回的痛苦,将使你自然而然地生起从轮回中解脱的强烈愿望。与其毫无意义的浪费精力,你将专心一意地修持佛法。

  即使去听闻教法,也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情,只会在数劫中发生一次。你现在接触佛法,不只是巧合。它是你过去善业的结果。这样的机会不应该被浪费。如果你的心与佛法相契合,你将不会经历任何难题,但如果你不断专注于凡俗的追求,你的问题将会增加,而且一无所成。龙钦•冉江说:

  

   我们的活动如同孩童的游戏。

  

《你可以更慈悲(菩萨37种修行之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