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你可以更慈悲(菩萨37种修行之道)▪P19

  ..续本文上一页法的果实,

  永远不会衰败。

  

  自从无始以来,

  你已经积聚、助长了业、负面情绪和串习,

  因而迫使你在轮回中流浪。

  如果你继续如此,

  解脱何时才会到来?

  

  如果你在死亡时才看清这一切

  就太迟了一一

  当头颅已被斩下,

  药物还有什么用处?

  

  认清轮回的痛苦,

  转向涅之寂静。

  

   如果你认清迷妄的真面目,你将了解到,在这个凡俗的世界上,在整个轮回之中,没有什么是有价值的48。即使是世界上最崇高的天神,例如梵天(Brahma)和帝释天(Indra),他们的身体散放出光芒,可以照亮整个天空,他们拥有无价的珠宝饰物,享受无与伦比的权势与昌盛,但是当业——让他们拥有如此崇高地位的业——耗尽时,他们除了堕入轮回的下三道,别无其他的选择。

  

  48.在轮回中,有六种基本的痛苦:(1)朋友和敌人是易变不定的;(2)我们似乎永远拥有得不够;(3)我们一再死亡;(4)我们一再转世;(5)我们一再地在轮回中起起伏伏;以及(6)我们在本质上是孤独的。

  

   证悟者知道上三道的众生并不比地狱道的众生来得好。下等根器的众生知道下三道的痛苦,而希望投生上三道。中等根器的众生知道整个轮回中的一切都是令人不满足的,而且都以痛苦为终结。他们把轮回视为一座失火的大宅院,在这个宅院之中,没有一处可以停留。

   认清轮回的本质,你就会对轮回产生厌倦,而如此的厌倦将激发你努力寻求解脱。透过努力寻求解脱,你将获得解脱。轮回从来不会自行消失。你自己必须积极地想要根除轮回。

   如果你认识到轮回的痛苦,你将认清烦恼和烦恼所产生的负面行为是痛苦的根源;你会认清执着于自我的概念是烦恼的根源。如果你能够去除那种执着,痛苦就会止息。解脱意味着让你自己脱离烦恼和负面行为的束缚。而让自己脱离这种束缚的方法是修持佛法——去修学戒律(戒)、禅定(定),以及让你了悟自我和现象不存在的智慧(慧)。戒律是禅定的基础,禅定是智慧的基础。如果你适当地修持佛法,即使一天只有一小时,无数生世和无数劫以来所造作恶业的结果将能够被清净。

   随着你持续地修持佛法,即使修持的时间不多,仍将逐渐能够在解脱道上向前迈进。最后,你将证得永不消逝的真正大乐。

  

   嘉瑟·东美说:

  

  你将不会同时成就佛法

  和凡俗今生的目标——

  如果这是你的愿望,

  毫无疑问的,

  你正在欺骗自己。

  

   嘉瑟·东美也说:

  

  对于修持佛法而言,

  最大的障碍莫过于沉迷在今生的成就。

  

   诸如密勒日巴等过去伟大的修行者了解到这一点之后,他们离开家乡,居住在僻静处,于洞穴内禅修,几乎没有任何蔽体的衣物或维持生命的食物。然而,密勒日巴和其他伟大的修行者证得全然的了悟——了悟如天空般的法身、究竟之自性、究竟之证悟。那种了悟是他们唯一的财产。这是为什么密勒日巴尊者被全世界的人,甚至被不笃信宗教的人敬为真正修行者的最佳典范。密勒日巴用一生的时间坐在一块岩石上禅修,身上只穿着一片简单朴素的棉布。密勒日巴尊者要前往故乡时,他的上师玛尔巴告诉他:“孩子,如果你不放弃对今生的关注,混淆佛法和今生的事务,你的佛法就一去不回了。就这样了,孩子,思量轮回的痛苦。”密勒日巴曾经以道歌的形式来给予忠告,描述“恶魔”的特征:

  

  亲人情感的表露,

  是恶魔持续拖延你的修行的乞求;

  切勿信赖它们,

  斩断所有的束缚!

  

  食物和财富是恶魔的密探:

  如果你上了它们的瘾,一切都会出错——

  放弃所有如此这般的执着!

  

  感官的欢乐是恶魔的陷阱:

  毫无疑问的,

  它们将引诱你落入圈套——

  抛弃一切的贪恋!

  

  年轻的伴侣是恶魔的女儿:

  他们肯定会蛊惑你、迷醉你——

  小心提防它们!

  

  你的故乡是恶魔的监牢:

  你很难从中逃离——

  现在就逃跑!

  

  在最后,你必须离开,把一切留在身后——

  因此现在就抛下一切!

  如此比较有道理。

  

  孩子,如果你听从我的话语,

  把它们付诸实修,

  你将享受无上佛法之财富。

  

   放弃对今生俗务的所有关注,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教法。如果你告诉一个人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空,而他的心尚未准备就绪,那么他将无法接受这个说法。他会想:“这个老头子疯了!”一般人认为空性的教法深不可测。同样的,如果你要这个时代的人放弃俗务,不论出家众或在家众,他们会想:“这个老头子精神错乱了!”你所说的话的真正意义不会深入他们的心。但是,这是千真万确的:如果你强烈地执着于欢乐,求取事物、名声和赞誉,那么不论你多么努力地研习和禅修。把高深的教法融合成为你的一部分,甚或成为一个上师,都对你完全没有帮助。

   能放弃对今生的所有关注而品尝佛法修行之全然喜悦,这样的人非常稀少。如果你开始教导人们要对亲戚、财物、房屋、土地和今生的其他享受感到厌离,那么人们会开始看起来像一只头被棍子敲了一记的驴子。他们的脸会变得阴郁,他们会感到不自在,宁愿没有来听闻教法。

   苍巴•嘉惹49说,为了出离世间,我们必须持守十一个誓愿:

  

  49.卓贡•苍巴•嘉惹(Drogon Tsangpa Gyare, 1161-1211)是证悟的出离者的典型。他遵循罗瑞巴(Gyalwa Lorepa,1187-1250)在禅观中给予的预言,开启通往“擦里”(Tsari)这个密地的大门。在擦里,他拥有一个胜乐金刚(Chakrasamvara)的禅观;胜乐金刚预言,他的教法与传承将播及一只老鹰飞行十八天的距离。他和他最亲近的继承者果藏巴,以及果藏巴的弟子扬贡巴(Gyalwa Yangonpa)是竹巴噶举极为有成就的上师。

  

  不要迎合遵从一般人的态度,而要独居。

  远离你的故乡。

  要觉得你已经享有足够的感官欢悦。

  保持最谦卑的状态,

  就能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在你的心中部署一个密探——

  从事能够根除对所爱之人执着的禅修。

  不去留意人们说些什么,

  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不要感到忧伤,

  即使风把你珍视的一切带走。

  对今生了无悔恨,

  仿佛你是一个垂死的乞丐。

  不断念诵“我一无所需”这个咒语。

  稳稳握住拉制你命运的缰绳,

  让自己被真正修行之云围绕。

  

   当人们接触到那些已经出离世间、披上袈裟、终其一生研习和禅修的人,人们敬重他们为真正的僧伽,并且尽可能地提供协助。

   这种自然而然的敬重,乃是佛法本俱之善的清晰展现。

  

  

  

  

  

  

  第三,上等根器众生的修道

  

   这包含了观修空性和慈悲,以获致超越轮回与涅槃的解脱。这又分成三个部分:

  

   1.愿菩提心,能够唤起无上菩提心;

   2.行菩提心,观修菩提心的两个面向;

  3.修持这些法门的戒律。

  

  

  1.愿菩提心

  

    10

  如果自无始以来,

  所有曾经爱我的母众正在受苦,

  我的快乐有什么用处?

  因此,为了无量众生而心向获致证悟,

  乃是菩萨的修行。

  

   万事万物的究竟本质是本然清净的,离于所有的造作,超越任何存在和不存在的概念。但在世俗谛之内,自我和他人、痛苦和快乐以无限的形式来显现。这些表象没有任何真实的存在,但众生却相信它们是真实的,因而在轮回之中流浪迷惑。

   愿菩提心有两个面向:对众生生起的慈悲,以及通往证悟的智慧。这两个面向,也就是利益众生的愿望和获致证悟的愿望,都无法单独展现菩提心。一方面,如果你不以获致究竟之证悟为目标,那么不论你利益众生的愿望有多么强烈,都无法超越一般的仁慈和慈悲。另一方面,如果仅仅为了自己而希望获致证悟,那么你将无法超越小乘佛教修行者的有余涅槃(limited nirvana)。这两个面向是不可或缺的。《现观庄严论》(Ornament of True Realiza…

《你可以更慈悲(菩萨37种修行之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