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五▪P3

  ..续本文上一页尊!无染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知一切法妄解故。」二十九「世尊!不起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无分别故。」三十「世尊!寂灭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相不可得故。」三十一「世尊!无欲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欲不可得故。」三十二「世尊!无嗔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嗔恚不实故。」三十三「世尊!无痴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无明黑闇灭故。」三十四「世尊!无烦恼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分别忆想虚妄故。」三十五「世尊!无众生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众生无所有故。」三十六「世尊!断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诸法不起故。」三十七「世尊!无二边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离二边故。」三十八「世尊!不破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不相离故。」三十九「世尊!不取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过声闻、辟支佛地故。」四十「世尊!不分别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诸妄想不可得故。」四十一「世尊!无量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诸法量不可得故。」四十二「世尊!虚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无所有故。」四十三

   ﹝论﹞释曰:须菩提赞般若波罗蜜,示众生世间空如梦。佛言:梦亦不可得故,名梦波罗蜜。响、影、焰、幻,亦如是。人心以声为实,以响为虚;影以面镜为实,像为虚;焰以风、尘、日光为实,水为虚;幻以咒术为实,咒术所作为虚。须菩提赞般若以喻为空,佛说喻本事皆空,本事皆空故,是喻亦空。是般若波罗蜜无垢,能断灭一切垢。佛言:诸烦恼从本已来常无,今何所断!是故名无垢波罗蜜。无净波罗蜜,亦如是。无烦恼即是净,淫欲、嗔恚等诸烦恼名为污;是般若波罗蜜,一切垢法所不污。六情是诸烦恼处,六情及一切法,诸烦恼缘处,住处皆不可得故,名不污波罗蜜。得是般若波罗蜜,一切戏论忆想分别灭故,名不戏论波罗蜜。一切法毕竟空故,无忆、无念想,无忆、无念想故,名无念波罗蜜。住法性菩萨,一切论议者所不能胜,一切结使邪见所不能覆,一切法无常破坏,心不生忧;如是等因缘,故名不动波罗蜜。一切法妄解,非但爱染故,名无染波罗蜜。忆想分别,是一切结使根本,有结使能起后身业;知忆想分别虚妄,一切后世生业更不复起故,是名不起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中,不取三毒火相故,言寂灭波罗蜜。佛言:非但三毒相寂灭,一切法相不可得故。是般若波罗蜜,乃至善法中尚不贪,何况余欲!佛说:欲、从本已来不可得故:贪欲虚诳,自性不可得故,名无欲波罗蜜;非是离欲故名无欲。嗔恚性毕竟无所有故,名无嗔波罗蜜;非是离嗔故名无嗔。一切法中,无明黑闇破故,名无痴波罗蜜;非是灭痴故名无痴。无烦恼波罗蜜者,菩萨得无生法忍故,一切烦恼灭。佛言:忆想分别,是烦恼根本,忆想尚无,何况烦恼!故名无烦恼波罗蜜。般若能破无众生中有众生颠倒,故名无众生波罗蜜。佛言:是众生从本已来不生,无所有故,名无众生。须菩提意,以般若波罗蜜能断一切有漏法故,名断波罗蜜。佛言:诸法不起不生,无所作,诸法自然断相故名断。二边者,所谓我无我、断无断,可断法无断法、常灭、有无,如是等无量二边;般若波罗蜜中无是诸边故,名无二边波罗蜜。佛言:是诸边从本已来无,但以虚诳颠倒故著。菩萨求实事故,离是颠倒边。是般若波罗蜜,一相空故,不可破。佛言:不但般若波罗蜜,一切法皆无定异相。如果不离因,因不离果;有为法不离无为法,无为法不离有为法;般若波罗蜜不离一切法,一切法不离般若波罗蜜;一切法实相即是般若波罗蜜故,名不破波罗蜜。破者,所谓诸法各各离散。一切法常无常等过失,是故般若波罗蜜不取一切法。佛言:一切法乃至二乘出世间清净法,亦不取,故名不取波罗蜜。分别名取相生心,妄想分别;般若是实相故,无是妄想分别。佛言:因忆想分别,有无分别;今忆想分别,从本已来无故,名无分别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出四无量故,名无量波罗蜜。

   复次,毕竟空、为得涅槃无量法故,名无量。

   复次,智慧所不能到边崖,是名无量。量名六情所筹度,是法空无相无生灭,六情所不能量。何以故?物多而量器小故。佛言:非但是般若波罗蜜无量,色等一切法不可得故皆无量。如虚空无色无形,无所能作,般若波罗蜜亦如是。佛言:非但虚空无所有,色等诸法皆无所有故,名虚空波罗蜜。

   ﹝经﹞「世尊!无常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破坏故。」四十四「世尊!苦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恼相故。」四十五「世尊!无我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不著故。」四十六「世尊!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不可得故。」四十七「世尊!无相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不生故。」四十八「世尊!内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内法不可得故。」四十九「世尊!外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外法不可得故。」五十「世尊!内外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内外法不可得故。」五十一「世尊!空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空空法不可得故。」五十二「世尊!大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不可得故。」五十三「世尊!第一义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涅槃不可得故。」五十四「世尊!有为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有为法不可得故。」五十五「世尊!无为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无为法不可得故。」五十六「世尊!毕竟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诸法毕竟不可得故。」五十七「世尊!无始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诸法无始不可得故。」五十八「世尊!散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散法不可得故。」五十九「世尊!性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有为无为法不可得故。」六十「世尊!诸法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不可得故。」六十一「世尊!自相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自相离故。」六十二「世尊!无法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无法不可得故。」六十三「世尊!有法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有法不可得故。」六十四「世尊!无法有法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无法有法不可得故。」六十五「世尊!念处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身、受、心、法不可得故。」六十六「世尊!正勤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善不善法不可得故。」六十七「世尊!如意足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四如意足不可得故。」六十八「世尊!根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五根不可得故。」六十九「世尊!力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五力不可得故。」七十「世尊!觉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七觉分不可得故。」七十一「世尊!道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八圣道分不可得故。」七十二「世尊!无作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无作不可得故。」七十三「世尊!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空相不可得故。」七十四「世尊!无相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寂灭相不可得故。」七十五「世尊!背舍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八背舍不可得故。」七十六「世尊!定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九次第定不可得故。」七十七「世尊!檀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悭贪不可得故。」七十八「世尊!尸罗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破戒不可得故。」七十九「世尊!羼提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忍不忍辱不可得故。」八十「世尊!毗梨耶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懈怠精进不可得故。」八十一「世尊!禅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定乱不可得故。」八十二「世尊!般若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痴慧不可得故。」八十三「世尊!十力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不可伏故。」八十四「世尊!无所畏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道种智不没故。」八十五「世尊!无碍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无障无碍故。」八十六「世尊!佛法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过一切法故。」八十七「世尊!如实说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语如实故。」八十八「世尊!自然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中自在故。」八十九「世尊!佛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知一切法、一切种故。」九十

   ﹝论﹞释曰:般若波罗蜜中,有无常圣行,故名无常波罗蜜。佛言:非但般若中有无常,观一切法无常故,名无常波罗蜜。

   问曰:上来说般若波罗蜜法性常住,今何以说无常?答曰:般若波罗蜜是智慧,观法从因缘和合生,是有为法故无常;般若波罗蜜所缘处,如、法性、实际、无为法故常。须菩提说有为般若,故言般若无常。

   问曰:若尔者,佛何以说一切法尽,是破坏无常,无为法无破坏相?答曰:一切法名六情,内外皆是作法,作法故必归破坏相。离有为法,无无为法,亦更无有法相,因有为法相,故说无为法不生不灭。

   复次,一切有为法有二种:一者、名字一切;二者、实一切。一切有为法破坏,故名一切无常、苦等。乃至无法有法空,亦如是。须菩提说一切法相赞般若,佛举一切法答。正观身等四法,从四念处生,四念处是四谛之初门,四谛是四沙门果初门,阿罗汉果分别即是三乘。四念处,般若波罗蜜中,种种广说。佛言:是四种法缘处,从本已来皆不可得,故名念处波罗蜜。从四正勤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如是。

   问曰:余法可以赞般若,云何复以般若赞般若?答曰:有二种般若:一者、常住般若;二者、与五波罗蜜共行,有用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赞有用般若波罗蜜,能破无明黑闇,能与真智慧;是故佛说常住般若波罗蜜,痴慧不可得故。行是般若波罗蜜菩萨,初得菩萨十力,后得佛十力,是故说十力波罗蜜。佛言:非但十力者不可破,不可伏,一切法实相,亦不可破,亦不可伏。佛意为众生故说十力,佛力无量无边;如佛力,一切法实相亦如是不可伏,故名十力波罗蜜。菩萨得是般若波罗蜜力,于佛前能说法论议,何况余处!尚不畏魔王,何况外道!故名无所畏波罗蜜。佛言:道种智不没故,道种智名法眼,知一切众生以何道得涅槃。般若波罗蜜,常寂灭相不可说,是菩萨以道种智故,引导众生,于大众中师子吼;道种智增益故不没,无所畏,不自憍慢我有是法,名无畏波罗蜜。须菩提从佛闻法,无畏转深,故赞般若波罗蜜,言无碍波罗蜜。佛言:非但四无碍,一切法入如、法性、实际故,皆是无碍相。菩萨因般若波罗蜜,能集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大慈大悲等诸佛法故,说佛法波罗蜜。佛言:声闻法于凡夫法为胜,辟支佛法于声闻法为胜,佛法于一切法最胜。如一切色中,虚空广大;佛法最胜,无能及,无可喻,过一切法故,名佛法波罗蜜。如过去佛行六波罗蜜,得诸法如相,今佛亦如是行六波罗蜜,得佛道故,故名多陀阿伽陀波罗蜜。多陀阿伽陀者,或言如来,或言如实说,或言如实知。此中佛说:非但佛说名如实说,一切语言皆是如实故,名如实说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具足,后身自然作佛故,名自然波罗蜜。自然名佛,佛所说故,名自然波罗蜜。

   复次,是般若波罗蜜实相自然,不由他作故,名自然。佛言:佛一切法中得自在力故,名自然波罗蜜。具足十地,得十力,四无所畏,转*轮,击法鼓,觉世间无明睡众生故,名为佛波罗蜜。佛,秦言觉者、知者。何者是?所谓正知一切法、一切种故,故名觉。一切法者,所谓五众、十二入、十八界等。

   复次,一切法,名外道经书、技术、禅定等,略说有五种:所谓凡夫法、声闻法、辟支佛法、菩萨法、佛法。佛,略知有二种相:所谓总相、别相;又以分别相、毕竟空相。广知则一切种,一切种是一切无量无边法门。以是事故,名为佛波罗蜜;不以佛身故,名为佛波罗蜜,但以一切种智故。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五》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