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四共加行与四加行▪P2

  ..续本文上一页拼命的工作,另外一个人却很懒得工作,但是努力工作的人却很穷,懒惰工作的人却很富有。如果没有业力存在的话,为什么有人穷,有人富呢?就算那个人再怎么努力的工作,他还是很穷。一般社会的人都教我们要好好的做事才会发财,但事实却不是永远都是这样子的,因为有些事情是控制不了,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那是由于我们以前的业力所致的。如果不是以前的业力,怎会变成这个样呢?也由于这个业力,我们才会再转世投生。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出生在一个相信转世的国家里,所以我就不必再举例说明这方面的事情。

   业是心灵的一种力量。动机好的时候就会产生善业,动机不好就会产生恶业。为了要了解业,也许各位要去读羯磨经和其他类似的经典。我们有很多不同的业,但是所有的业都是以阿赖耶识为根本。所有的人都只有一个阿赖耶识,而所谓不同的业,就是有一种业像推动的业一般,另一种是完成的业。有的众生以善业来推动,以恶业来完成,或者反过来也有可能。举例来说,一个众生是以恶业来推动的,也许生为一条狗,如果它在同时发展的是善业,也可能成为富裕人家的宠物,像这种情况非常的多。业是唯一能够跟着我们到任何地方去的东西,阿赖耶识就像一家银行,具有提存的功能。业是一种能量或是一种力量,所以它不会被自己消耗掉,只要你做了任何一种行为,就会产生一种业,它就会自动存进阿赖耶识的银行里。除非有人去把它提出来,否则它就一直待在那里。举例来说,今天早上你造了恶业,你已把恶业存进阿赖耶识的银行里,到了晚上你忏悔时就把业提出来了;如果你不忏悔,这个业就会在那里等待,等待成熟的机会。所谓成熟就是等待合适的机会,它可以等待一千生以上,当情况合适时,这个恶业就会再出现。

   第四共加行是轮回皆苦。为了使我们的心转向法,我们必须知道轮回的痛苦。如果我们不知轮回的痛苦,心是不会转向法的。轮回有各种各样的痛苦,地狱道有它的痛苦,其他道也有它自己的痛苦,这些我们都不必谈。但是人道上很多的痛苦,是可以谈一谈的,如生的痛苦、错误的痛苦、生老病死的痛苦,然后又有各种地位的痛苦。举例来说,你想存很多的钱,好吧!就说人现在想存一些金币,为了要得到这些金币,你花了很多的精神,骗了很多人,讲了很多的谎话,甚至去偷、去杀……等等不法的行为,最后总算得到一些东西。可是到这个时候,你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当我们死的时候,这些金币,它们还是会留在原来的地方,一点也带不走的,这是自己给自己的痛苦。有可能,在你死以前,这些东西早已被别人偷走,或发生一些事情而全部消耗光光。一般的父母都要为子女存一些钱,但是,现在的子女却很少记得父母对他们的恩惠。很有趣的是,这些小孩将来也要为人父母,他们也会面对同样的问题。我们总认为要替儿子或孩子们存一些钱,但是你知道下一代会怎么样做呢?他们可能连一封信也不寄给你,就算他们寄信给你吧,他们又能对你做些什么呢?他们不可能将那些钱与你分享,所以这样想一想,你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你费心费力为人存了一些钱,实际上只是存下一些敌人罢了!那些钱花了你不少的时间,你把头发弄白了。如果一个很富裕的人,能把这些钱用来帮助众生的话,当然他就是在行菩萨行。

   这四个共加行就是要使你的心转向法。一旦我们的心转向法,我们在修法上才会成功。要修法成功,必须如何做呢?那就是要修四个不共加行,也就是:

   一、皈依大礼拜

   二、金刚萨埵

   三、献曼达

   四、上师相应法

   第一个加行是皈依。为什么要皈依呢?有很多原因,例如,我们向谁皈依,如何皈依等。皈依的对象本身就有很多不同的见地,为什么要皈依,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小乘皈依的目的是为了要自求解脱,大乘皈依者是为了一切的众生。小乘皈依的佛,是法身与化身的佛。大乘皈依的是法报化三身佛。金刚乘的行者皈依时知道:本质上,他们自己是皈依者,也是受皈依者,皈依的对象与皈依者是同样的;在外表上,金刚乘皈依上师,上师代表佛法僧三宝。对于僧侣也有各种不同的见地,一般来说,是指出家的男众或女众。

   在大乘来说,我们为什么要皈依?是要我们发愿救度一切的众生。但是仔细想一想,连救度自己都没有力量,却夸口说要帮助一切的众生,我们该怎么做呢?所以我们要依靠三宝的帮助,就像我们如果能够获得一位有势力的朋友的帮助,我们什么事情都能做成功,所以,我们向三宝求皈依。举例来说,如果你犯了罪,你向一位很有权力的人请求帮助,跟他说你要依靠他,如果他要保护你,你就没有问题了。同样的道理,我们就如罪犯,因为无明而犯了罪,所以我们要由轮回里逃出去。由上面的例子知道,要请求帮助,必须找更大,找最有权势的人,而三界之中最大的就是三宝,除了三宝以外,没有更大的了。

   皈依是我们最好的保护,如果你皈依了三宝之后,只要你真具信心,你的脖子不必挂什么金刚带。有一则故事:有一个修行人,他不做别的修行,只念:“拿摩布达雅,拿摩达玛雅,拿摩桑嘎雅(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有一天他家遭小偷,当小偷在偷东西的时候,被他抓住,并且遭痛打一顿。他一边打,一边念三皈依文,因为他已经习惯不停的念诵。然后这个贼逃跑了,他跑到一座桥,那座桥到了晚上没有人敢走。这个小偷因为路不熟,也不知道桥上有鬼,于是他就跑到桥下躲了起来。其实桥下也有很多很多的鬼,当地的人不敢走。当时小偷想:“佛实在太好了,还好只有三宝没有四宝,不然那人如果边念四皈依边打我的话,我不被打死才怪。为什么他打我时还在算数目呢?拿摩布达雅、拿摩达玛雅、拿摩桑嘎雅——当他念到拿摩桑嘎雅时,我已经被他打得很惨了,如果……”他就在桥下嘀嘀咕咕的念来念去,所以一个晚上没有鬼前来找麻烦。因为他念的时候,对三宝很有信心,心里没有第四个宝。所以,我们要像这样子有信心而无怀疑的皈依。

   第二个加行是净障。如果不清除业障,我们就会像一个有毒的容器一样,有毒的容器就算放进良药也会变毒药。所以先要把容器弄干净。为了要清净有毒的容器,我们要修净障法。净障的方法很多,最好的是修金刚萨埵。至于要怎么修,就要依照个人上师所传的修持,这个我不在此地讲。

   第三个加行是集资粮。为什么要积聚资粮?因为我们的功德若不够的话,是没有办法修行佛法的。佛法是这样的珍贵,而我们是非常的福薄,就像国王如果突然将所有的财富送给一个乞丐,这个乞丐一定会觉得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这些财富只是给乞丐加添麻烦而已,国王的财富只对国王有意义,所以我们的功德如果不够的话,是无法做一个适当的法器的。有些人修行佛法时,会有很多麻烦、很多的障碍出现,因此必须积聚资粮。

   积聚资粮的方法很多,比如供香、献花、修荟供等。最好的方法是供曼达。同样的,供曼达的方法也要各位去向你的上师及传承请求指导。

   现在,我们要谈的是冈波巴四法里的第二个次第,即修行成功的因素——上师相应法,为什么要修这个法呢?要成佛先要认识自己的心。但是目前我们没有能力可以来认识自己的心,因为要去认识这个心的人本身仍是很愚笨的。所以,要了解自己的心必须要有上师的加持。要得到上师的加持,一定要有虔诚的信心。为了增加虔诚的信心,必须修上师相应法。同样的,要修上师相应法,也要去向你们的上师及传承请求。

   一般来说,上师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的“上师”,是与你非常有缘,能够帮助你、能够为你开显本性的人。上师的身份可能是一位妓女,如果这位妓女告诉你一句话,能够点醒你的本性,她就是你的上师。举例来说,今天讲台上挂的都是噶举派传承祖师的法相。白教第一位祖师是帝洛巴,他的外表看起来就像一位十分不成功的渔夫,不像现代的上师全身都是闪闪发光的。我们总认为上师看起来一定是非常漂亮,而且全身发光的。但我们必须了解外表长相并能帮助我们,上师也不一定要非常老,因为他脸上的皱纹与白发并不能帮助我们成器,而且我们也不是想要找个爸爸。当然,父亲的年纪都是比较大的,我们不可能叫年轻的人为爸爸。我们所要找的是能告诉我们究竟本来面目的人,他就是上师。

   在此地,很多人都认为如果皈依了某人,那个人便是你的根本上师,好似是以皈依这个仪式来决定自己的上师似的。另有人问:我是否可以有超过一位的上师?当然可以,只要上师要你守的三昧耶戒你全守住了,上师超过一百万个也可以。但是你要知道守三昧耶戒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例如,有一天你的上师没有请你喝茶,你便生气了。这一点点小事你都忍受不住,更别谈守三昧耶戒了。你的上师如果有一天坐在法会的法座上,坐得不太庄严,你的心里就会想:“啊!这个人怎么这么没威仪呢?”如果你在接受灌顶的时候,上师把法器在你的脑袋上加持得不够久的话,你的心就会觉得上师的定力不佳。上师在给你灌顶的时候,如果他没有咕噜咕噜的为你念几句,你就会觉得上师本身的修行还不够。但是,上师给的三味耶戒每条都要守住才行,这点对金刚乘的行者是非常重要的。大乘称佛最重要的瑞相之一是无见顶相,如果你想要成就这个无见顶相,你就要对你的上师具有很虔诚及极大的信心,除非,你想在成佛的时候,头顶上保持光光平平的,否则你就要对你的上师具有很大的信心。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上师来过世间;有的会再来,有的已经留下法教,有的也许将来再也不会教授弟子。上师是非常珍贵的,没有上师的话,就算所有的佛都对我们微笑,我们也看不到他们的。

  问答录

  问题:佛的净土是建立于因果或建立于空性?

  仁波切:建立于因果。但是,因果就是空性。

  问题:如何才能保持临终正念?

  仁波切:从现在开始做。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讲于台北)

  

《四共加行与四加行》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