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当修肉眼,强令远见。
复次,如经中说极远见三千世界;佛法不可思议,经法甚多,或能远见,但此中不说。小远见佛道菩萨,见二千中世界,不能种清净业因缘故小。复不如者,见小千世界;复不如者,见四天下、一须弥山、一日月处;又见三天下,二天下,一天下;千由旬,乃至百由旬;是名最小肉眼净。
问曰:何以不说九十、八十等由旬以为小?答曰:转轮圣王所见,过于余人;又人先世然灯等因缘故,得坚固眼根,能远有所见;虽远,终不能见百由旬。以是故,菩萨小者见百由旬。
问曰:日月在上,去地四万二千由旬,人皆能见,何以不能见百由旬,见百由旬何足称?答曰:日月虽远,自有光明还照其形,人得见之,余色不然。又日月远故,虽见而颠倒。所以者何?日月方圆五百由旬,而今所见,不过如扇;大而见小,颠倒非实,菩萨肉眼则不然!
问曰:菩萨既得肉眼,能见何事?答曰:见可见色。色义,色众中广说。
﹝经﹞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天眼净?」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天眼,见四天王天所见,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所见,梵天王所见,乃至阿迦腻吒天所见。菩萨天眼所见者,四天王乃至阿迦腻吒天,无所不知、不见。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天眼,见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中众生,死此生彼。舍利弗!是为菩萨摩诃萨天眼净。」
﹝论﹞释曰:菩萨天眼有二种:一者、果报得;二者、修禅得。果报得者,常与肉眼合用,唯夜闇天眼独用。诸人得果报天眼,见四天下欲界诸天,见下不见上;菩萨所得果报天眼,见三千大千世界。禅定离欲,天眼所见,如先十力天眼明中说。菩萨用是天眼,见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众生生死,善恶好丑,及善恶业因缘,无所障碍。一切皆见四天王天乃至阿迦腻吒天所见,又能过之;是诸天不能知菩萨天眼所见。何以故?是菩萨出三界,得法性生身,得菩萨十力故,如是等因缘,菩萨天眼净。余菩萨天眼论议,如赞菩萨五神通中说。
﹝经﹞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慧眼净?」佛告舍利弗:「慧眼菩萨不作是念:有法若有为、若无为,若世间、若出世间,若有漏、若无漏。是慧眼菩萨,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知,无法不识。舍利弗!是为菩萨摩诃萨慧眼净。」
﹝论﹞释曰:肉眼不能见障外事,又不能远见,是故求天眼。天眼虽复能见,亦是虚诳,见一、异相,取男、女相,取树、木等诸物相;见众物和合虚诳法,以是故求慧眼;慧眼中无如是过。
问曰:若尔者,何等是慧眼相?答曰:有人言:八圣道中正见,是慧眼相,能见五受众实相,破诸颠倒故。有人言:能缘涅槃慧,名为慧眼;所缘不可破坏故,是智慧非虚妄。有人言:三解脱门相应慧,是名慧眼;何以故?是慧能开涅槃门故。有人言:智慧现前,能观实际,了了深入,通达悉知,是名慧眼。有人言:能通达法性,直过无碍。有人言:定心知诸法相如,是名慧眼。有人言:法空是名慧眼。有人言:不可得空中,亦无法空,是名慧眼。有人言:十八空皆是慧眼。有人言:痴、慧非一、非异,世间法不异出世间,出世间法不异世间;世间法即是出世间,出世间法即是世间;所以者何?异不可得故。诸观灭,诸心行转还无所去,灭一切语言,世间法相如涅槃不异,能得是智慧,是名慧眼。
复次,此中佛自说:慧眼菩萨,一切法中不念:若有为、若无为,若世间、若出世间,若有漏、若无漏等,是名慧眼。若菩萨见有为、世间、有漏,即堕有见中;若见无为、出世间、无漏,即堕无见中。是有、无二见舍,以不戏论慧,行于中道,是名慧眼。得是慧眼,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知,无法不识。所以者何?得是慧眼,破邪曲诸法,无明诸法;总相、别相,各皆如法。
问曰:阿罗汉、辟支佛亦得慧眼,何以不说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知、无法不识?答曰:慧眼有二种:一者、总相;二者、别相。声闻、辟支佛见诸法总相,所谓无常、苦、空等;佛以总相、别相慧观诸法。声闻、辟支佛虽有慧眼,有量有限。
复次,声闻、辟支佛慧眼,虽见诸法实相,因缘少故,慧眼亦少,不能遍照法性。譬如灯油炷虽净,小故不能广照。诸佛慧眼,照诸法实性,尽其边底,以是故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知,无法不识。譬如劫尽,火烧三千世界,明无不照。
复次,若声闻、辟支佛慧眼无法不知者,与一切智人有何等异?菩萨世世集福德智慧苦行,何所施用?
问曰:佛用佛眼,无法不知,非是慧眼,今云何言慧眼无法不知?答曰:慧眼,成佛时变名佛眼,无明等诸烦恼及习灭故,一切法中皆悉明了。如佛眼中说:无法不见、闻、知、识。以是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成佛时失其本名,但名佛眼。譬如阎浮提四大河,入大海中,则失其本名。何以故?肉眼,诸烦恼有漏业生故,虚诳不实,唯佛眼无诳法。天眼,亦从禅定因缘和合生故,虚诳不能如实见事。慧眼、法眼,烦恼习未尽故,不毕竟清净故舍。佛眼中无有谬错,尽其边极!以是故阿罗汉、辟支佛慧眼,不能毕竟清净故,不能无法不见。
问曰:佛现得果报肉眼,能见色,是事云何?答曰:肉眼虽生眼识,而佛不随其用,不以为实;如圣自在神通中说,佛告阿难:所见好色中生厌恶心,眼见恶色生不恶厌心;或时见色不生污秽不污秽,但生舍心;如是则肉眼无所施用。
复次,有人言:得圣道时,五情清净异本。
复次,诸法毕竟空,及诸法通达无碍,是二总为慧眼。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九》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