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智度論卷第叁十九▪P3

  ..續本文上一頁,當修肉眼,強令遠見。

   複次,如經中說極遠見叁千世界;佛法不可思議,經法甚多,或能遠見,但此中不說。小遠見佛道菩薩,見二千中世界,不能種清淨業因緣故小。複不如者,見小千世界;複不如者,見四天下、一須彌山、一日月處;又見叁天下,二天下,一天下;千由旬,乃至百由旬;是名最小肉眼淨。

   問曰:何以不說九十、八十等由旬以爲小?答曰:轉輪聖王所見,過于余人;又人先世然燈等因緣故,得堅固眼根,能遠有所見;雖遠,終不能見百由旬。以是故,菩薩小者見百由旬。

   問曰:日月在上,去地四萬二千由旬,人皆能見,何以不能見百由旬,見百由旬何足稱?答曰:日月雖遠,自有光明還照其形,人得見之,余色不然。又日月遠故,雖見而顛倒。所以者何?日月方圓五百由旬,而今所見,不過如扇;大而見小,顛倒非實,菩薩肉眼則不然!

   問曰:菩薩既得肉眼,能見何事?答曰:見可見色。色義,色衆中廣說。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天眼淨?」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诃薩天眼,見四天王天所見,叁十叁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所見,梵天王所見,乃至阿迦膩吒天所見。菩薩天眼所見者,四天王乃至阿迦膩吒天,無所不知、不見。舍利弗!是菩薩摩诃薩天眼,見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佛世界中衆生,死此生彼。舍利弗!是爲菩薩摩诃薩天眼淨。」

   ﹝論﹞釋曰:菩薩天眼有二種:一者、果報得;二者、修禅得。果報得者,常與肉眼合用,唯夜闇天眼獨用。諸人得果報天眼,見四天下欲界諸天,見下不見上;菩薩所得果報天眼,見叁千大千世界。禅定離欲,天眼所見,如先十力天眼明中說。菩薩用是天眼,見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衆生生死,善惡好醜,及善惡業因緣,無所障礙。一切皆見四天王天乃至阿迦膩吒天所見,又能過之;是諸天不能知菩薩天眼所見。何以故?是菩薩出叁界,得法性生身,得菩薩十力故,如是等因緣,菩薩天眼淨。余菩薩天眼論議,如贊菩薩五神通中說。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慧眼淨?」佛告舍利弗:「慧眼菩薩不作是念:有法若有爲、若無爲,若世間、若出世間,若有漏、若無漏。是慧眼菩薩,無法不見,無法不聞,無法不知,無法不識。舍利弗!是爲菩薩摩诃薩慧眼淨。」

   ﹝論﹞釋曰:肉眼不能見障外事,又不能遠見,是故求天眼。天眼雖複能見,亦是虛诳,見一、異相,取男、女相,取樹、木等諸物相;見衆物和合虛诳法,以是故求慧眼;慧眼中無如是過。

   問曰:若爾者,何等是慧眼相?答曰:有人言:八聖道中正見,是慧眼相,能見五受衆實相,破諸顛倒故。有人言:能緣涅槃慧,名爲慧眼;所緣不可破壞故,是智慧非虛妄。有人言:叁解脫門相應慧,是名慧眼;何以故?是慧能開涅槃門故。有人言:智慧現前,能觀實際,了了深入,通達悉知,是名慧眼。有人言:能通達法性,直過無礙。有人言:定心知諸法相如,是名慧眼。有人言:法空是名慧眼。有人言:不可得空中,亦無法空,是名慧眼。有人言:十八空皆是慧眼。有人言:癡、慧非一、非異,世間法不異出世間,出世間法不異世間;世間法即是出世間,出世間法即是世間;所以者何?異不可得故。諸觀滅,諸心行轉還無所去,滅一切語言,世間法相如涅槃不異,能得是智慧,是名慧眼。

   複次,此中佛自說:慧眼菩薩,一切法中不念:若有爲、若無爲,若世間、若出世間,若有漏、若無漏等,是名慧眼。若菩薩見有爲、世間、有漏,即墮有見中;若見無爲、出世間、無漏,即墮無見中。是有、無二見舍,以不戲論慧,行于中道,是名慧眼。得是慧眼,無法不見,無法不聞,無法不知,無法不識。所以者何?得是慧眼,破邪曲諸法,無明諸法;總相、別相,各皆如法。

   問曰:阿羅漢、辟支佛亦得慧眼,何以不說無法不見、無法不聞、無法不知、無法不識?答曰:慧眼有二種:一者、總相;二者、別相。聲聞、辟支佛見諸法總相,所謂無常、苦、空等;佛以總相、別相慧觀諸法。聲聞、辟支佛雖有慧眼,有量有限。

   複次,聲聞、辟支佛慧眼,雖見諸法實相,因緣少故,慧眼亦少,不能遍照法性。譬如燈油炷雖淨,小故不能廣照。諸佛慧眼,照諸法實性,盡其邊底,以是故無法不見,無法不聞,無法不知,無法不識。譬如劫盡,火燒叁千世界,明無不照。

   複次,若聲聞、辟支佛慧眼無法不知者,與一切智人有何等異?菩薩世世集福德智慧苦行,何所施用?

   問曰:佛用佛眼,無法不知,非是慧眼,今雲何言慧眼無法不知?答曰:慧眼,成佛時變名佛眼,無明等諸煩惱及習滅故,一切法中皆悉明了。如佛眼中說:無法不見、聞、知、識。以是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成佛時失其本名,但名佛眼。譬如閻浮提四大河,入大海中,則失其本名。何以故?肉眼,諸煩惱有漏業生故,虛诳不實,唯佛眼無诳法。天眼,亦從禅定因緣和合生故,虛诳不能如實見事。慧眼、法眼,煩惱習未盡故,不畢竟清淨故舍。佛眼中無有謬錯,盡其邊極!以是故阿羅漢、辟支佛慧眼,不能畢竟清淨故,不能無法不見。

   問曰:佛現得果報肉眼,能見色,是事雲何?答曰:肉眼雖生眼識,而佛不隨其用,不以爲實;如聖自在神通中說,佛告阿難:所見好色中生厭惡心,眼見惡色生不惡厭心;或時見色不生汙穢不汙穢,但生舍心;如是則肉眼無所施用。

   複次,有人言:得聖道時,五情清淨異本。

   複次,諸法畢竟空,及諸法通達無礙,是二總爲慧眼。

  

  

《大智度論卷第叁十九》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