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末法时期的过患

  第一篇 末法时期的过患

  顶礼三宝之后,巴楚仁波切开始正文的第一部分:

  4、

  大觉金仙能仁天神师,

  依真实道得证真实果,

  胜妙正道明示予众生。

  是故称名大觉金仙欤?

  在古印度,仙人是指蓄着长发、退隐山林的苦修者,他们接受任何能得到的布施来维生,始终远离家庭生活、买卖、耕种和其他世俗活动。他们被称为仙人,在藏文中称做『昌颂』,意指『正直』或『真实』。因为他们的行为正直真实,值得人们尊敬和推崇。

  这些仙人有的是佛教徒,有些不是,其成就和证悟的程度也有极大的不同。有些人透过专注和禅定而得到各种神通,有的寿命长达一劫,有的具有天眼通,有的能飞行或轻易腾空。但即使是有如此成就的仙人,仍未断除烦恼的根源,所以依然有骄傲的弱点,会执着于他人的称赞和赏识。另一方面,佛陀――无与伦比的释迦族王子,在他证得菩提心的当刻,已全然拔除了我执的深根。他是如何做到的呢?这是因为他纯粹是为了利益他人而寻求证悟,故被尊称为大觉金仙。

  当一千零二尊佛为利益众生而发愿时,释迦牟尼佛发愿帮助我们这些末法时期的众生。尽管这是五浊恶世,他并无惧于众生心智被粗重烦恼障蔽和强烈业风摆布,以致粗蛮难训的事实。正因如许崇高的愿力,在贤劫千佛中,释迦牟尼佛仿如一朵灿亮的白莲。

  当菩提心自佛陀心底生起的那一瞬间,他就舍弃了所有自私的念头,只为他人的福祉着想。他在三大劫及数百次的转世里不断累积善业,以坚定的决心和无尽才智,竭尽所能地帮助众生。例如,有一世他曾是一位年轻的王子,走在森林遇见一只非常饥饿、虚弱得无法喂 哺幼虎的母虎。出于大悲,他将自己的肉布施给母虎,但老虎连吃的力气都没有。于是他切下手腕,用自己的血来滋养老虎;等到老虎恢复元气,再用整个身体喂哺他。

  释迦牟尼佛因无比的悲心和坚毅的精进力,终于证得圆满佛果。他循着真理之路直达尽头,彻底断除了我执。为了利益众生,释尊就像一方旭日普照着寰宇。

  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利他,透过其圆满示现和无暇教授,使我们现今有机会将自己的心性与正法相融合,以证得佛果。藉着正确的发心,并依循正道,我们可以获致真实的成果;就像佛陀一样,不再自欺欺人。因为佛陀为真实者,所言皆是如实真理。对那些有过失的人,他直指其错误;对那些发愿终生奉献佛法者,他说:『离家而出家,穿上三僧衣,将自身融入闻、思、修中。』对在家众,他解释如何戒除十恶业和长养十善业。用这些方法,他让不同根器的人都能遵行正道过活,并如理修持佛法。

  佛陀的追随者――不论是博学的圣者、有成就的禅定者或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都应好好追随其道路。即使在尘世中,人们也同样尊敬心性、行为正直无欺的人,不诚实的人是不受任何人信赖的。

  我们应该祈求上师清楚指出我们的错误和缺点。当他这样做时,我们必须心存感激地接受其指正,藉此去除己过。以下巴楚仁波切的开示,来自释迦牟尼佛法教的直接传承,也是佛陀的法语:

  5、

  嗟呼末法时期诸众生,

  真性情义衰堕行谄诳,

  是故心思乖违语歪邪,

  狡诈欺人何者能信任?

  在完美的黄金时期不需要阳光或月光,因为众生自身就会放光。他们可以在空中来去自如,无需任何固体食物维生,一切众生自然依止十善业。但随着时光流逝他们开始互相伤害、被私欲控制、偷窃、说谎。他们失去自身的光芒,而必须仰仗太阳和月亮的照明;他们失去飞行能力;开始需要固体食物的滋养。最后当自生稻和满欲牛消失后,他们就必须辛勤工作来生产食物。在今日这个时代,所有黄金时期的功德只剩下渣滓,如同豪华盛宴后令人胃口尽失的残羹剩饭。任何有智慧眼的人见到末法时期人们的悲惨境况,都不禁深感悲悯。

  在这个争斗的时代,人们心怀恶意,极为狡诈。大家都把自己摆在第一,不顾他人的需求。凡是奉承者就是朋友,违逆或反对者就是敌人。这些心态渐渐扭曲了他们的行为、言语和思想,变得愈来愈偏颇扭曲,如同盘根错节的老树,直到心智堕落到完全丧失是非观念。

  我们正处在由愤怒、渴爱、野心、愚痴、骄傲和嫉妒所控制的时代;是佛法的太阳沉落西山、多数伟大上师前往其他世界、修行者的修持堕入歧途、在家众和出家众皆不依法而行的时代。人们可能从这个时代误导的价值观中的,得到一些短暂的利益,但最终骗不了别人,只是欺骗了自己。

  在此黑暗时代,人们心中充斥的有毒烦恼,是导致其在无尽轮回中徘徊流转的主因。要对治这些烦恼,我们必须不断保持警醒,如噶当派大师常说的:

  吾握正念长矛立心门,

  若当无明烦恼进逼时,

  吾亦同样无懈威吓汝;

  唯汝松怠吾矛方歇止。

  6、

  呜呼见此末法众生惑!

  唉哉孰人之语孰人信?

  犹如置身食人恶魔洲,

  思惟自行惠己一大恩。

  如果你发现自己置身在食人魔的土地上,很难放轻松,心知不论他们佯装得何等礼貌友善,很可能会随时攻击你,把你吃掉。同样地,尽管一般人看似和善,但假若你听从他们的劝告,势必惹上麻烦。若你试着给他们忠告,也只会引来麻烦。更明智的做法,就是只专注在自己的缺点上。不论缺点多寡,它们不会永远存在,你总是有可能转化它们。用信心和慈爱来替换恶念;用祈求来取代闲聊;用礼拜、经行绕塔来代替无意义的活动,就是在帮自己的忙。受特别解脱戒。礼敬上师,精进地闻、思、修,致力改善过失,就是帮自己一个难以估算的大忙。就像用一滴黄金能使整幅画改观,实践法教也能完全转化你的心性。

  这种帮自己的忙,并不表示自己自私。它意味着与其让自己深陷于以爱、憎无明为根基的轮回中,使自己与他人的痛苦永存,不如慎思如何才是善用此生的最佳途径。菩萨的真正目标是帮助众生从轮回中解脱,但要这么做,必先自我救度才行;而要将自己从轮回中解脱出来,就必须先清楚了知轮回的过患。正如所谓的:

  积集皆销散,

  崇高必堕落,

  合会终别离,

  有命咸归死。

  如同一堆燃煤、一窝毒蛇、一城恶魔,俗世生活无可避免地会带来庞大的痛苦。设想你身上有三百六十个洞,每个洞里都有一个点燃的灯芯,你所感受到的可怕痛楚,与地狱道中仅仅一丝火花所引起难以想象的巨苦相比,根本微不足道。不管我们现在经历了何种痛苦,都应该用它来唤醒悲心和爱心,以清除恶行与无明,并驱策我们在解脱道上继续迈进。我们必须了解轮回的本质,并了知唯一的对治法就是修学佛法。

  7、

  昔前吾之心识独漂流,

  随业流转为此受今生,

  旋如自酥油中拔发般,

  弃诸所有孤零一人行。

  小心!一个强大的敌人步步逼近了。那不是普通的敌人,而是无法被征服的敌人:死亡。不论我们如何滔滔雄辩或苦苦哀求,都不能说服死亡延缓几年,甚至连一秒钟也不行。即使是统领世上所有军队的最强悍的战士,也动不了死亡一根汗毛。死亡不可能被巨额财富贿赂,也不会为销魂美色所动。

  你或许会想,最好花上十年时间试着在世界上找个地方,然后再花十年来修行佛法。但有谁能确定他可以再多活二十年?谁又能说他一定可以看见明天的日出?甚至谁能保证他会再吸下一口气?当你在山上闭关生火时,不妨想想:『不知道明天是否能再这样生火?』有些人在睡眠中死去,有些人在走路时死去,有些人在吃东西时死去,有些人死于战争,有些人英年早逝,有些人得享天年。生命的任何情境都可能造成死亡。百年之后,如今在世的又有几人还活着呢?

  我们独自出生,也将独自死去。即使如此孤单,也仍有影子相随;在死后的孤独里,我们的心识仍有过去善、恶行为的影子随行。到了进入介于死亡与下次投生之间的中阴时才开始修行佛法,就太迟了。如果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对自己的修行有信心,而且知道如何前往净土,死亡之时就不会痛苦。

  今天你好好活着,住在一个可以自由修行佛法的地方,没有人禁止你的信仰,或不准你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因此现在正是为死亡做准备的时候。通常我们总是担忧未来,用尽心力去确保未来不会穷困或缺衣缺食。但在未来的所有事情中,死亡难道不是最关键的吗?因为害怕被暗杀,国王和总统有重重警卫保护,但对于能随时进出且无人能挡的最致命杀手,我们又该怎么办?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没有丈夫、妻子、朋友或同伴。现在我们有许多朋友旧识,可能也有很多敌人,但一旦死亡来临,我们就会抛下他们,像从一大块奶油中拔出的一根头发般光溜。朋友或亲眷都束手无策;我们毫无选择,只能独自面对死亡。我们的肉身原本连一个针刺或一丝火花的痛苦都难以承受,如今却要经历死亡;我们的肉身被如此珍爱着,却将变成亲友亟欲尽早处理掉的尸体。

  在中阴时,我们将赤裸裸、饱受惊吓地带着过去行为的重负孤独踯躅,不知何去何从。在眼前,我们将面对深不可测的黑暗;在身后,有强烈的红色业风扫袭;在四周,有死神阎罗的使者围绕吼叫着:『抓住他,杀掉他!』在那时,如果我们能忆念上师,即使只有一刹那,中阴恐怖的历程都将消失,我们将投生清净净土,最起码也可再获人身。但如果我们的心背负着恶行的重担,无法运用任何曾学过的法教,那么投生善道的希望将全然破灭,如同从须弥山顶落下的一块石头,将无助地直堕三恶道。我们在这一生中,连最轻微的痛楚都难以承受,却将陷入永无止境的折磨中。

  有权势的人可能用强夺得到财富;败德的人可能藉由强课重税或剥削他人而致富。这些财富、权力和影响力,以及此生所获得的任何短暂满足,都将被弃诸身后;而为达到这些目的所犯下的恶行果报将持续下去,招致未来的悲惨境况。临命终时,只有善、恶的业果随行,也唯有佛…

《末法时期的过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继续阅读 ▪ 如何修学此教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