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戒律对现代僧青年的重要性(妙海)▪P3

  ..续本文上一页要依据戒律为标准,才能公平合理的处理妥当。以戒律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以身作则大众尊敬。由此可知,戒律对于僧青年是多么的重要和必不可少。

  五、僧青年应当如何持戒

  俗话说:“受戒容易持戒难,受戒不持总是闲。”佛陀制戒的目的是要佛弟子依法去遵循和实践,而不是为了受戒成为一名比丘而已。今天的佛教之所以互相争斗,你说我的羞事我揭你的疮疤,唯恐说的不很揭得不深,最后使得僧团不合佛门不净,各自拉帮结派。使得僧人自己毁了自己的名誉,同时也破坏了信教弟子对佛教的信心,更重要的是损坏了三宝的尊严和僧团的六和精神。这些都是只受了戒而却不知受戒的意义所致,因此学戒和持戒是僧青年的当务之急,不可有一刻的缓慢。佛教的未来是否能够兴隆昌盛,就在于今天的僧青年对戒律的认识和持戒是否精严。

  说到持戒应有止持和作持两种形式,所谓“止持”者,“止”是制止义,即制止身、口、意三业不作诸恶业名为止。由此止恶而能护持受戒者不犯戒规,使得戒体清净,名为止持。如《行事钞》云:“言止持者,方便正念,护本所受,禁防身口,不造诸恶,目之曰止。止而无违,戒体光洁,顺本所受,称之曰持。持由止成,号止持戒。”即指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等这些戒律条文,都属于止持戒的范围。如果要持好戒那就必须首先要学戒,熟习戒条戒文,明白持戒的意义和重要性,比丘受二百五十条戒不仅是取得一个比丘资格的标准,而且更加是护持比丘戒体清净的护法神。此二百五十条戒如果犯一条都会失去一个比丘的资格,如果持好每一条戒就会有无量功德。因此,受戒的目的是为了持戒,持戒本身就是一种功德,如《梵网经》中说持戒有五种利益: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护;二者命终时,正见心欢喜;三者生生处,为诸菩萨友;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五者今后世,性戒福慧满。此是经中所说持戒清净者能获得此五种利益,成就菩提道果。

  所谓“作持”者,“作”是造作义,勤策身、口、意三业精进造诸善业,此名之为作。由此“作”任持戒体不失,名之为作持。如《戒疏》云:“恶既已离,事须修善,必以勤策三业,修习戒行,有善起护,名之为作。持由作成,故号作持。”此是指能够调解僧团矛盾纠纷的各种羯磨法,如二十犍度、说戒布萨、结夏安居、白四羯磨等仪规。又如今天的丛林制度、寺庙管理办法等等皆属于作持戒。作持是为了维护戒体的清净和犯戒后如何去忏悔的方法,可以说是僧团清净庄严的根本保证。虽然作持戒不在佛所亲自制定的戒律之内,可是对佛教僧团的和合,出家僧众的戒体清净都具有很大的保护作用。因此,作持戒也是佛教戒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受戒比丘不可不知这其中的重要性。

  由此可知,戒律是两种戒法的合称,持戒、持律二者兼容才是一个完整的持戒清净者,二者如鸟两翼缺一不可。止持侧重于比丘个人的利益,仅指戒本上的戒律条文;而作持则著重于大众僧团的利益,范指所有的戒律规定。因此,律是帮助戒的推行者和促成者,而且更是实行戒的监督者。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中说:“如果戒是比丘生活的防腐济,律又是戒的防腐济了。在个人生活中以戒为主,在僧团的生活中以律为主。个人要求解脱生死,必须持戒;佛教要求历久常新,必须持律。一个真正的比丘没有不持戒的;一个有希望的僧团没有不持律的。如果僧团不能持律,持戒的比丘也将得不到保障了。”这段话虽然浅显易懂,可却包含有深刻的哲理和绝对正确的真理。这种苦口婆心、纯洁朴实的语言使我们每一位僧青年的大海航灯,我们应将受戒、学戒、持戒合为一体,认真研究和学习体会。为了继承如来家业,上弘下化的重任,我们僧青年一代必须要首先做一个持戒清净的弘范人师。

  结 论

  俗话说:“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赞僧。”如果反过来说即是:假使佛法败,莫非僧谤僧。这话听来有些不太顺耳,确是千真万确的名言。如今的佛教内部不仅不能互相帮助和谅解,而且互相毁谤和诬陷,使得佛教僧团不合,信众失去信心,给佛教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若要扭转目前佛教面临的严重局势,必须从佛教的根本上着手。佛教到今天这一步全是因为放松了戒律的观念所成,当在这经济的社会里金钱变为万能,在佛教一些所谓的高僧大德也看到了名利,而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僧人,认为金钱可以是佛教复兴和发展。只看到了寺庙的经济收入却忘记了僧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青年僧人更不用说,认为有钱可以创造一切,持戒修行皆是无能之人所为,根本上就不知道出家是为了什么!这实为佛教之不幸也!

  在这世纪之交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二十一世纪将使一个高度文明和现代化的时代。佛教在二十一世纪要想大展宏图,这项任务就担负在我们青年一代僧人的肩上,佛教未来的命运也掌握在我们这一代僧青年的手中。佛教要在二十一世纪能够更加辉煌灿烂,固然经济上的建设是离不开,可更重要的是佛教自身的建设。只有佛教自身的强大和团结一致,才能给社会和信众一种可靠有前途的形象。佛教的自身建设主要是僧人的素质和僧团的庄严,要想提高僧人的素质首先要从戒律上开始,戒律是僧人和僧团清净庄严的根本保证。我们从历史中可得到见证,历史上哪一次法难和灭佛事件,不是因为僧团不和、僧人素质差,在社会和信教中失去了信心,才被外势力以可乘之机。如果我们佛教僧团的自身建设强大,六和精神永远发挥作用,佛教就不会被社会淘汰和遗弃。

  做为二十一世纪弘法的僧青年,应当能够认真正确对待佛教目前面临的困难和任务。要想取得辉煌的战果就必须首先从自我作起,严格要求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佛教僧青年,把弘法当做是自己毕生的任务。这就要使我们每一位僧青年从根本上做起,持戒清净爱护僧团,认真学习戒律的精神和深刻含义。把戒律做为我们弘法的根本保证。只有佛教的戒律强盛起来,才能压制佛教的不良习气和佛教僧团中的败类;只有戒律的重视和弘扬,才能保证佛法的久住和昌隆。戒律对于一位僧青年来说,是非常的重要和关键。如《梵网经》中所说:“戒如大明灯,能消长夜暗;戒如真宝镜,照法尽无遗;戒如摩尼珠,雨物济贫穷;离世速成佛,惟此法为最。”由这首偈颂可说明戒律对于僧青年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佛法之兴隆、僧团之清净、丛林之庄严就在于此;未来佛法之成败与存亡也在于此!凡是有志者莫不为佛教之昌盛,佛法之振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诚挚祝愿佛教在二十一世纪能够更加辉煌灿烂!

  1998年8月18日

  写于中国佛学院

《戒律对现代僧青年的重要性(妙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