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光普照众生心 3

  

佛 光 普 照 众 生 心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3/6)

  

(6月17日上)

  

  【要点导读】:

  ◎ 如何透过发心、修行提升心力?

  ◎ 心与法相应的觉受应该是怎样的?

  ◎ 为何说“所长即所短”?

  

  三、佛法微妙勿执取·莫著言说心契法

  1、心行处灭不可取·心法相应法即心

  【如理思维】: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小乘人听它是小乘的法,大乘人听就是大乘法。

  ——最初五比丘听四谛法,证声闻果,但是有八万诸天,听了四谛法以后,证了无生法忍。那么无生法忍就是大乘法。

  ——释迦牟尼佛得到的菩提是无为法,灭谛;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也是无为法,灭谛。

  ——那么对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我们不能去执取,执取它就是烦恼。

  ——取就是烦恼,无明、爱、取,三烦恼嘛,十二因缘里面有取,

  ——也就是我们不能以烦恼心去缘佛法,佛法是要来对治我们的烦恼的心。

  

  

  【心行处灭】:

  ——那么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通过我们凡夫的内心的境界,要做到什么呢?心行处灭!

  ——我们常常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行处灭,我们才能够心领神会。

  ——心行如果不能灭的话,就是烦恼去除不掉,就是我们内心的状态如果不把它止息掉,那么这佛法就进不来。

  ——所以为什么说佛法是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你只要去说,它就不是真正的佛法,就不是一种境界了,你说了话就落入一种文字相。

  ——心、行、处什么意思呢?就是行、行蕴,就是内心的活动。

  ——我们内心的烦恼的活动,这样子的一种状态没有掉了,就变成佛法的状态,变成清净光明的状态,

  

  

  【如法思维】:

  ——那么我们的心如何才能够灭呢?念佛念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心跟法两亡?才能够心行处灭呢?

  ——如来所说的法既然不可以妄心取,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口头来讲呢?

  ——从究竟了义上面来说,我们也是不可说的,不可用口来宣说的。

  ——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法是超过我们凡夫的语言的境界,不能用凡夫的语言来表达出来的,所以说“不可说”,是言语道断的境界才能够明白如来的法。

  ——那么我们言语未断的时候,还就是在我们语言的这样一个状态当中,那么这个同佛的境界,同觉悟的境界还是不同的。

  

  

  【观照自心】:

  ——我们内心如果是有执取,内心如果还是一种有为法的状态,这样子的话,我们就是落入到生灭法,落入到生死之法,落入到有为法。

  ——如果内心是无为的状态,才是灭谛的状态,才是不生不灭的状态,

  ——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我们都是一种分别心,都是一种妄想心,

  ——《法华经》面讲,“此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知”,它不可以思量心、分别心去取如来的法,

  ——只有思量心、分别心尽,才能够领会如来的法,所以说“不可取”。

  

  

  【辨析相应】:

  ——凡夫心就以妄想心来缘取佛陀的不生不灭的法,所以我们念佛也好,念经也好,磕头也好,闻思也好,刚刚开始它有对立的,有人有法,有心有法,

  ——最后他完全进入到佛法的一种状态,就心跟法相应,

  ——心跟法相应,他是分不出来的什么是心?什么是法?

  ——他完全相应,内心里面就是佛法,佛法就是心,它叫做相应。

  ——如果我们内心当中,还知道说,这个是我的心,那个是佛法,这个心跟佛法还是对立,这个心还是烦恼,

  ——也就是所有的佛法本身我们内心里面就是具足了,只是透过外在的因缘来启发,启发了以后,我们的心跟法相应。

  ——心跟法相应,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用功,它会一直持续的。

  

  

  2、文辞演说难趣法·应弃空谈唯修心

  【依法自省】:

  ——我们佛经固然是佛讲的,它是要来描写佛的境界,来描述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来描述从人如何进入到正等正觉这样一个境界,这是肯定的。

  ——但是,我们通过佛经来用法,自己的心能不能契入到那样子的一种境界当中去?

  

  

  【学修误区】:

  ——如果我们心不能契入到佛法的境界里头去,就会变成言说啦,就是所有的佛法就会变成一套理论。

  ——所谓理论,就是我们口头的佛偈,大家在说来说去,你说一套,我说一套,你说一段,我也说一段,就会变成这样子啦。我们常常说,不要搞理论,就这样一个意思啦。

  ——因为你只有自己的心跟理论相应,而没有跟理论里头的境界相应。

  ——如果我们真正同理论里头的境界相应的话,那我们不会在乎那个理论啦。

  [喻]:打比讲,我们一本书当中,写到吃糖怎么甜,吃糖有什么好处,它描写得非常的实际——这个只是宣传单,书本上面来描述的。那么实际上,我们真正,要去吃这个糖,你才知道说,这个糖是什么味道,你那个想象是不一样的。

  

  

  【如理认识】:

  ——所以我们要能够通过这些语言、文字,通过这些经论,内心里边能够去契入到这样子一个境界当中去。

  ——“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就是不可以用言语来表达。

  ——但是为了让我们能够修行上面的方便,让我们能够有一个准则,所以佛菩萨、祖师大德们还是苦口婆心,讲了很多的佛法,翻译很多经典,为我们提供很大的方便。

  ——古人讲,“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里用功夫,若于纸上谈佛法,笔尖点干洞庭湖”,

  ——就是,如果是我们在笔墨上面来谈佛法,在口头上面来谈佛法,没有在心里面去用功夫,这个跟佛法是不相干的。

  ——所以,我们在寺庙里边用功修行、学习佛法,绝对要用心,要去了解我们心是怎么回事。

  

  

  【破邪分别】:

  ——如果我们内心不能在佛法境界上面真正去用功的话,我们就非常容易经常在分别什么是佛法,什么不是佛法?什么是如法,什么是不如法?什么是究竟了义,什么是不究竟了义?什么法可靠,什么法不可靠?什么法有传承,什么法没有传承?

  ——天天都是讲这些不切合实际的、没有用的东西,实际上面你自己内心都是非常的空洞,

  ——自己内心本来就一无所有,没有真正领会到佛法的要旨究竟是什么。

  ——只有你自己的功夫很高很深,你才能够知道别人的功夫怎么样。

  ——如果我们自己的境界很低,别人的境界,我们是不知道的,肯定是不知道的。

  

  

  【学佛要旨】:

  ——所以我们学佛法要有一颗信心非常重要,

  ——而不是在理论上面去推理,也不是在理论上面去分析、比较,

  ——更不是道听途说、自以为是。

  

  『附录·思考题』:

  1.为什么说佛法是心行处灭,言语道断的?

  2.为什么我们不能去执取佛法?

  3.心与法相应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4.什么对于学佛法来说非常重要?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