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光 普 照 众 生 心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1/6)
(6月13日上)
【要点导读】:
◎ 如何透过发心、修行提升心力?
◎ 心与法相应的觉受应该是怎样的?
◎ 为何说“所长即所短”?
一、佛释四谛无定法·小大善恶唯心造 1、苦集灭道辨二法·凡圣有别境界殊 【释四谛法】: ——释迦牟尼佛最初说法,说的是四谛法:苦集灭道。 ——说苦集灭道的时候,度了最早的五比丘:阿若桥陈如等五个人。 ——那五个人本来是因为当时佛陀出家的时候,他的父亲担心释迦牟尼佛受不了苦,派他们去照顾,他们五位本来不是为了出家修道,而只是去照顾释迦太子而已,但是,最后不期然,成了最初的五比丘。 ——他们就是从苦、集、灭、道,四谛法上面成就的。 ——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证到灭谛这样一个境界。 ——那么灭谛,无为法,把所有的苦跟集都灭掉了。苦、集、道都属于有为法; ——苦谛、集谛,有为里边的有漏法;道谛是有为里头的无漏法;灭谛是无为无漏法,绝对是一个清净的境界。 【凡圣之别】: ——《金刚经》上面讲:“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我们凡夫是在有为法上面有差别,圣贤是在无为法上面有差别。 ——凡人注重的是有为法上面的多、少、大、小、上、下、远、近、去、来、前、后、左、右等等,都是这些差别相。 ——那么这些差别相对圣贤来讲,反而成了无差别相。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切圣贤看有为法都是生住灭法,都是无常之法,都是无我的法,都是痛苦,只有在灭谛上面的境界不同。 2、菩提觉悟无定法·祛除我见缔观心 【甚深经义】: [经]:《金刚经》里头,佛陀对须菩提说:“须菩提,汝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须菩提说,照他的理解,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佛法,没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没有定法,如来可说。 ——那我们常常都会觉得,如来讲那么多法,怎么如来没有说法呢?无法可说呢?怎么可以说没有定法? ——这是因为我们所理解的说法,所理解的定法跟经文上面的意思不一样。 ——也就是我们如何准确来理解佛经的意义,就是很重要了。 [喻]:打比我们在这里听开示,一个小时下来,我们可能记住不了多少话,有时候你同别人谈话也是一样,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谈下来,记不住。只能凭自己去理解,大概对方讲了些什么。实际上对方要表达的,那些话的意思,我们所了解到的,所能够领纳,所能够接受的,是非常少的,一点点,微不足道。 【遣除邪见】: ——菩提什么意思呢?菩提就是觉。 ——觉,如果觉,它有的话,那么对凡夫来讲,有,有生就有灭,有灭就非有了,因为有生就有灭嘛,这是肯定的,生住灭嘛。 ——如果我们将它觉为无,那么就是没有灭,没有灭了就是非无,所以就是非有非无。 ——如果觉有生,那么就是非生;觉有灭,就是非灭,觉一乘非一乘,觉而悟到三乘,就非三乘,是故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有定法,众生便执著菩提实有。 ——如果取“有”的话,生住异灭相也随之生起; ——如果说菩提是“无”话,众生执著于“无”,那么就会说菩提,无生、无住、无异、无灭。 ——所以无论是执著于有、执著无、执著于大、执著于小,都是凡夫的一种妄心。 【如理认识】: ——在菩提觉悟本身来说,没有固定的一个什么法可以执著,这样子话,就叫作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它是清净圆满的, ——它不是说就是一个什么法,它不等于说就是声闻法,也不等于说就是缘觉法, ——不等于说就是哪一道、哪一乘、哪一个法门,它不能相等的, ——就是所有的佛法,佛法里边的一切都是从无上正等正觉,佛的果海当中开显出来。 【凡夫我见】: ——那么我们一定认为说,什么法才是佛法,这种认识就有问题; ——我们一定要认为说,什么法不是佛法,也是会有问题的, ——这个是我们的认识,而不是佛菩萨的认识。 【释疑解惑】: ——那么我们内心当中难道真正要去区分佛法跟非佛法?能不能把它区分得出来? ——佛法它本身包括了:世间法、出世间法;本身包括了有漏法、无漏法;包括了有为法,无为法,它已经是圆满的。 ——那为什么我们内心当中还有那么多不是佛法的内涵呢? ——就是我们将佛法同世间法对立起来。 ——那么为什么要把它说成,无有定法就是无为法? ——那么如果佛陀说有定法,哪个是善的,哪个是恶的,哪个是有,哪个是无,这会发生什么问题呢? ——发生善跟恶,有跟无,在于我们的心外面这样一个错误的形象。 【把握要旨】: ——佛法本身就要告诉我们去对治内在种种的问题。 ——所谓对治内在种种的问题,就是我们内心当中的烦恼、痛苦。 【缔观自心】: ——有跟无,善跟恶,大跟小,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状态。 ——有跟无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存在、不存在,大乘、小乘,善法、恶法。 ——如果佛陀说什么法一定是大乘,什么法一定是小乘;什么法一定是善法,什么法一定是恶法,凡夫众生很容易在外在去取相,在外在去寻求。 ——实际上所有这些善恶法,大小乘法,也都是从我们心里当中去区分的。 ——如果我们发了大乘心,这个法就是大乘法;如果我们是小乘心,那么你就是小乘法; ——如果我们起烦恼,你就是恶的;如果是我们智慧现前,无漏法现前,它就是善法; 【破邪显正】: ——那我们如果内心决定是一个什么法,它就不会变的了,如果决定是一个恶法,那永远都是恶的,如果一个善法,永远就是善的,实际上不是! ——我们内心的里头既有善法也有恶法,既有信心、有念力、有定力、有精进力、有轻安等等,但是我们也有贪心、嗔心、骄慢、懒惰、懈怠等等。 ——它都在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当中本身就具足这样子种种的作用,不固定的。 ——它看什么缘,它会起什么心,动什么念。 ——这是佛告诉我们,就从我们的境界上面来讲,这些法不能把它固定。 ——那么要固定、要差别,它是在无为法上面来显示它的差别性,不是在有为法上边来显示它的差别性。 『附录·思考题』: 1.为什么凡夫重视的差别相在圣贤看来,反而成了无差别相呢? 2.为什么把菩提叫做无有定法?如果是定法,会发生哪些问题呢? 3.为什么说佛法是圆满的?为什么我们内心里还有很多不是佛法的内涵呢? 4.我们该如何去区分善恶法,大小乘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