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突破个人中心主义 6

  

突破个人中心主义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6/6)

  

(7月25日 上)

  

  【要点导读】:

  ◎ 为什么对境时内心会疲倦、会懈怠?

  ◎ 什么样的人,佛菩萨比较不好度化?

  ◎ 怎样做才能不远离善知识?

  

  六、励力二因毕竟乐·取心要欲师友策

  1.求毕竟乐作决定·种此二因勤励力

  【究竟意乐】:

  [论]:《广论》里边有讲:“为欲引发必竟乐故,若未清净修习正法,仅为命存以来,引乐除苦而劬劳者,旁生亦有,故虽生善趣,等同旁生。”

  ——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仅仅希望说,我自己的生活好一点,我自己的痛苦少一点,我自己的快乐多一点,然后你拼命去努力,虽然在人道,等同旁生。

  ——我们下这个决心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引发毕竟乐。

  ——所谓毕竟乐就是成佛,这样子的一种意乐,这样子的一种信心跟决定。

  ——如果我们这种的信心跟决定没有策发起来,意乐没有提起来,你说,我们是发大乘心,发菩提心,我们是学道次第,那根本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这在《广论》的教授里面,都是非常清楚的。

  

  

  【反省问题】:

  [论]:《广论》的下面又告诉我们,“是故应当作是思惟,我今获得如是妙身,何故令其空无果利,我若令此空无利者,更有何事较此自欺,较此愚蒙,而为重大。”

  ——那么在这点上,如果我们认识到了,但是我们不照着去做,还是一样,一天比一天越来越严重,天天都是在空过,没有作决定,“更有何事较此自欺”。

  ——虽然在学佛法,学道次第,实际上是在自欺,没有一件事情比这个事情更加愚痴、更加严重。

  

  

  【趣道二因】:

  [论]:“如是观待若增上生、若决定胜,义大之身,若不昼夜殷勤励力此二之因,而令失坏,如至宝洲空手而返,后世亦当匮乏安乐,莫得暇身,若不得此,众苦续生,更有何事较此欺诳。”

  ——所谓殷勤励力此二之因,就是对增上生和决定胜,我们要非常地用功、非常地用力、非常地勤奋,殷重去策发这两种因。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增上生、决定胜,这样子的一个大事,那么我们如果不是“昼夜殷勤励力此二之因”。

  ——也就是对增上生的因和决定胜的因,如果我们这两个因没有种下去,就没有这个因了,

  ——没有这个因,就是慢慢慢慢就没有了,就失坏了,最后就是如至宝地,如至宝山,空手而还,那我们的后世,就不会有佛法的环境。

  ——因为我们没有在增上生跟决定胜方面下功夫,在这方面种因;没有希望说,我自己的未来是生存在一个佛法的环境当中。

  

  

  2、增上希求依报转·师友共业策发心

  【如理认识】:

  ——我们自己的未来,就是我们这个心念下去就是我们的未来,

  ——而不是说,一定要等到我们的后世,我们死了以后再来,这些东西都是一直会在等流了。

  ——我们一天又一天,逐步逐步正法的环境是会越来越好。

  ——为什么正法的环境越来越好?

  ——因为你一直对正法的环境有希求,对自己生命的增上有希求,希望自己一天一天越来越好,一天一天越来越同正法相应。

  ——所以,增上生的道理在现实生活当中,在现世都能够得到证明,都能够得到实现。

  ——而不是说,我们一定要等到死了以后,去投胎再转生,以后再来谈增上生,今生今世都是能够越来越好。

  ——如果今生今世,我们这么用功,还不能慢慢有所改善,还不能一天比一天好,那我们今生今世所作的一切的努力,我们所有行为的造作,我们怎么能够保证说,后生后世比这一生要好?——这个道理很简单的。

  

  

  【深观自省】:

  ——我们今生今世对佛法都没有如此大的希求,对佛果没有真正产生决定,

  ——这样子的话,我们的用功的出发点,以及我们终极的目标就不清楚。

  ——因为我们用功,我们的出发点,到底我们要去哪里,我们要到什么地方去,没有决定、不清楚。

  

  

  【修心之要】:

  ——所以,在这方面《广论》就是告诉我们,“如是思后,当发极大取心要欲”。

  ——修心,修什么心呢?

  ——这个最重要的心就在这里了,就要把这个修起来。

  

  

  【认识自心】:

  ——为什么要修呢?

  ——因为我们没有,因为我们欠缺,因为我们非常微弱,因为我们似是而非,因为我们若有若无,因为我们非常容易间断,不能持续,所以要花很大的功夫,在这方面去修。

  

  

  【自识基础】:

  ——但是靠自己的能力很难修,所以需要靠同行善友的帮助,需要靠善知识的引导、提携,需要靠共业的辅助,形成一种共业的力量。

  ——然后慢慢,我们增上生的意识,成就佛果的希求,才会慢慢在自己内心浮现,才能够让它一天又一天越来越增强,乃至持续下去。

  

  

  

  『附录·思考题』:

  1.何谓殷勤励力此二之因?如果我们这两个因没有种下去,将来会如何?

  2.为何说增上生的道理在现实生活当中,在现世都是能够得到证明和实现的?

  3.我们最重要要修的心是什么?为什么要修起来呢?那如何修呢?

  

✿ 继续阅读 ▪ 正确辨析心相 1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