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九讲 下篇▪P2

  ..续本文上一页一种执着,对自己的执着、环境的执着、来生的执着。

  【希求果报】我们(总会去期待)来生要有什么环境,今生要有什么环境,我们个人要怎么样。

  【当下为因】更重要的是,你现在要怎么努力、作为,(将来)才能得到(希求的结果),若干年后才能变成什么样。

  【清醒认识】如果只是希求结果,没有注重整个过程,可能过了若干年后反而更糟。

  【各别分析】

  ◇环境要怎样,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要靠众人的力量。

  ◇来生如何,更难以把握——今生今世对自己、自己所处的环境都把握不住,怎么能把握后世呢?

  【用心感受】学佛,要用心去感受:周围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异熟果报身(暇满)对我们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来生生命的意义。

  【推动行持】只有充分认识到这种意义、价值,然后我们再怎么去努力,就更重要。

  【错误现行】如果没有认识清楚,我们就会(犯)“只要果不要因,只要因不要缘”(的错误)。

  【师父破斥】有因有缘才会有果,(所谓)因缘果报,因缘和合才会有(果),你只注重一个人种因,不注重同外在大众结缘,没有缘怎么会有果呢?这些都是不切合实际的想法,都是片面理解佛法的想法。

  

  

   乙五、把握宗旨,消除对立勿分别

  【如理思维】我们必须非常冷静地去思考,如理地去思惟一法又一法的关联性。

  【一通百通】如果在自身上弄通了百法,就可以用百法去观察一切人、事、物,都能通。

  【超越分别】这样就不会在世间的名言体系和佛教的名言体系中进行分别。

  【世间名言】世间的名言已经造成了很多矛盾、纠纷,不同的单位、组织、厂家、民族、国家,种种的纷争、斗争;

  【佛教名言】佛教里,如果我们学不好,又创了一套佛教的名言体系。

  【喻】电脑中有佛经,也有小说,使用的软件都一样,不是说佛教就特别(用佛教的软件),小说就(用小说的软件),都是文字,(只是文字的组合不同而已。)(理解:万法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世间法用世间法的名言体系去安立、分别,学佛法就是要破除这些名言安立,通达万法的本质,而不是另建一套名言体系。)

  【演说阐释】我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我们在佛门里面,不能把世间的名言丢掉后,再建立一套佛教的名言,那麻烦就很大。

  【深见过患】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分别心呢?就是因为建立(佛教)名言:这个宗派,那个宗派;这个大德,那个法师……种种对立。

  【师父破斥】(不仅)自己对立,(还)告诉别人对立,这是很大的问题,是绝对要不得的,肯定不好!

  【万法同宗】所有的善知识、祖师大德都是要引导我们要理解佛菩萨的意思,都是要学法,都是要离苦得乐。

  【明确判断】否则就不是佛法,跟佛法没有关系。

  【如理分别】我们要去区分哪些是共世间的,哪些是不共世间的。

  ◇在组织方面是共世间的;

  ◇在佛法方面,是不共世间的——所有的人,只要学佛,都是好的。

  组织方面是共世间的:不同的庙是不同的组织;

  在学法的意义上是无分别、无差别的。

  【境界有别】有分别、有差别,只是学法境界上的差别、程度上的差别、领会的度上的差别,而不是人为的区分。

  【支离破碎】因为你去区分,无形当中就把佛法变成一块又一块,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佛法了。

  【不知所措】最后你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怎么来对待这些境界。

  【喻】国家,虽分为不同的省份,但都是一个国家,各省市各司其职,但紧密相联。

  【引申】世间法尚且如此,何况佛法呢?更是有关系的。

  

  

   乙六、各净自心,营造环境共增上

  【烦恼之源】为什么我们想不开呢?

  因为内心有严重的障碍,这样就会有人我是非,有种种的问题,内心不寂静。

  【修行目标】学佛法,最后要证涅槃。

  【何谓涅槃】涅槃,就是寂静。

  寂静什么意思呢?寂灭烦恼。

  【对比认识】如果没有灭烦恼,心是躁动的,就不是一种静态。

  只有把内心的烦恼灭掉,心才是清净、安静的,才有办法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

  【如理认识】

  ①无为法是不生不灭的,有为法是生灭的。

  ②生灭法好认识,不生灭法很难认识。

  ③我们只有从生灭法来说明、诠释、领会、体悟,最后证得不生不灭法。

  ④生灭法、不生灭法,都是因缘所生法,都是缘起法。

  【师父策励】大家学习、修行、用功,要把握好这些最基本的概念,然后要真正把法汇到自己的心里去。

  【彻见后果】否则你绝不能安住当下。住久了绝对粗重,起烦恼,修行修不下去,山上也住不下去。

  【持之以恒】法必须天天都要学,不是学过就万事大吉了,不是那么回事。不学法,不能对治现行,就会有问题。

  【共业力量】大家有这种学法的氛围,才能够带动大家一起来学,才能够影响大家一起来学,才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学,更多人有成就。

  【师父策励】这种氛围需要大家共同来爱护,共同来营造,共同来熏习。

  发大心要靠大家,不是说靠少数人能做好的,要靠大家一起努力。

  所以我说佛教的未来要靠大家一起来努力,就是这样一种意思。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九讲 下篇》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