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学修三皈依(80~89)▪P4

  ..续本文上一页笑不得。他把自己喜欢吃的,拿给老师吃,因为儒教有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我给人家的东西,要是我喜欢的。可是你喜欢的,老师不一定喜欢吃,如果你给我煮四川的麻辣豆腐,我吃了就血压升高。所以儒教什么问题都没讲清楚。

  还有人见我喜欢吃这个菜,早晨也是这个菜,中午也是这个菜,明天也是这个菜,后天还是这个菜,吃得我都咽不下去了。(众笑)

  别按自己的一套去度众生,

  还是虚心跟释迦佛学学吧

  还有一个同学,非要亲自做菜给我吃,送来一看,全是一粒一粒像沙子那样。因为他认为,老师牙痛硬的东西咬不动,所以把所有的菜都切得碎碎的,(众笑)弄得我哭笑不得,你切得这么小,每一粒仍然是硬的呀,这就是我执、法执。所以希望你们智慧不够的人,别太自以为是了,别自作主张按自己的一套去度众生,还是虚心跟释迦佛学学吧。

  问题二:我差点掉进泥坑里去,从前我以为儒教的《弟子规》,不使人变坏,现在明白儒教是有漏法,学佛法后感觉到越学越年轻。

  什么都听从父母的孝,

  就会压抑、扑灭孩子本有的天赋

  《弟子规》特别受现在的父母欢迎,连佛教家庭父母也欢迎,因为现在的孩子都不听父母话,父母都忙,没时间教导孩子,有个地方能教导孩子,就出点钱让他去学。由于这个客观因素,儒教就兴起来了,这叫时势造英雄。

  我偶然得到一本《弟子规》,也想看看,刚看一个开头,就大吃一惊,里面说对父母话要极其恭敬的听,一定要依照父母的意思去做,这个我是不主张的。如果样样都听父母的,下一代永远也超不过父母,最多跟父母一模一样。即使他想超过父母,父母会说“你不应该这样,你爸爸不是这样的,你爸爸的爸爸也不是这样的。”就会压抑、扑灭孩子本有的天赋,使他没有创造性,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

  佛弟子应学不杀生,

  不应学儒教的杀鱼供母、埋儿孝母

  儒教这么讲,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孝顺父母,所以儒教思想的二十四孝非常出名。我特地去看了二十四孝,里边有杀鱼孝母、埋儿孝母的故事,一个孝子,妈喜欢吃鲤鱼,这个孝子冬天脱光了衣服,躺在冰上,冰融化了,鲤鱼跳出来了,他把鱼抓回去,抓回去放生吗?既然放生,何必抓呢?是抓回去杀了给妈吃。还有一个孝子,家里穷,为了让妈吃饱,就把儿子活埋,减少一张嘴巴吃饭。为了孝母去杀鱼,还活埋自己的儿子,即使你认为鱼不是人,可杀,难道你儿子不是人?他有何罪被你活埋?如今还出现一个怪现象:有的素食馆墙上竟然挂了二十四孝的图画,你提倡不杀生吃素食,怎么把赞扬杀生的故事贴在墙上?那不是鼓励孩子去杀鱼吗?应该挂丰子凯的《护生画集》,主张吃素、放生、爱护小动物才对。

  不能只要孝,什么坏事都可以干,

  否则你妈下地狱,你就是帮凶

  我妈也讲过孝子故事给我听,我妈是文盲,根本没有学过儒教,从前封建时代妇女是被鄙视被压抑的,哪有女子上学的?我想我妈也是听外婆说的,因为我外公是儒教。她说有个孝子,他家前面是条河,河的对岸每天半夜里有个男人,游过河来跟他妈约会,就是搞邪淫。这个儿子看到这个男人这么辛苦,大发孝心,造了一座桥,让他不用游泳直接从桥上走过来跟他妈约会。从这个故事来看,儒教的孝道,不管你妈说得对不对,不管你妈干好事、干坏事,你只要能满足妈的要求,使妈快乐全是孝。也就是说只要孝,什么坏事都可以干。你妈搞邪淫下地狱,而你是帮凶,这种孝道能学吗?

  

  学修三皈依(16-3)(总第88)

  学好三皈依戒 修好三皈依定 圆满三皈依慧

  傅味琴讲于泰顺崇教寺 2010年7月24日

  

  经文: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皈依愿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有些佛弟子对儒教的感情胜过对释迦佛的感情,这要靠我们耐心开导,因为知识分子改造是长期性的

  提要:

  ·对世间有漏法,只知道说得好,看不到漏洞的不好,这就是片面

  ·因为没人指出它本来面目,连块普通的石头,价格也会越炒越高

  ·“你猜猜”,有的人就被骗了

  ·有些佛弟子对儒教的感情胜过对释迦佛的感情,这要靠我们耐心开导,

  因为知识分子改造是长期性的

  问题三:儒教、道教很多阴暗部分没有被人挖掘,现在老师指出漏洞,而且详细解说分析,使我感受到正法的伟大,凡是佛弟子学佛后不能再去学其他东西。

  对世间有漏法,只知道说得好,

  看不到漏洞的不好,这就是片面

  有人说,“老师,儒教道教也有好的地方啊”,意思是说儒教道教并非全都不好,也有好的地方。这话也对,可你只知道好,不知道不好,这是片面不是全面,我讲一点儒教有漏洞的地方给你听听,你好的也听,坏的也听,那不是全面啦?为什么你要反感呢?

  因为没人指出它本来面目,

  连块普通的石头,价格也会越炒越高

  曾经有这么回事,有个人叫另一个人,“这块石头,你到市场上铺块布放着卖,人家来问多少钱,你不要开口,到晚上你再拿回来。”他去了,有人就问他卖多少钱,他不开口,人家问,“一百块钱怎么样?”他不开口,“一百五怎么样?”“五百怎么样?”他还是不开口。第二天,他又去卖,想买的人知道他昨天五百嫌少不肯卖,就继续加上去。“六百?”“一千?”“两千?”他还是不开口。等到第三天又去摆了,人家说“五千!”“一万!”仍不开口。人家想:你一万都不肯卖,肯定是无价宝啊,你再要高,我也买不起。晚上,他把石头拿回去,这个人跟他说:“现在你可以把这块石头,丢到垃圾桶里去了,因为这块石头不值钱。”就因为没有人指出这块普通石头的本来面目,所以一千、两千、一万,像炒房地产那样,价格越炒越高。

  儒教也是只给你讲几个字,叫你猜,越猜越丰富了儒教学说。

  “你猜猜”,有的人就被骗了

  手机里有种骗术叫做“你猜猜”,有的人就被骗了。一只电话来了,“小王啊,我们多年不见啦,我是你老朋友啊。”“你是谁啊?”“你猜猜。”“我想不起来啊。”“你再想想。”“你是王主任吧?”“是的是的。实在不好意思,我有一件丑事,被警察抓住了,需要三千块钱才能放出来,请你帮帮忙,等我回家了再寄给你。”等你一汇钱,他马上手机关掉,再也找不到了。

  有些佛弟子对儒教的感情胜过对释迦佛的感情,

  这要靠我们耐心开导,因为知识分子改造是长期性的

  儒教也是只说几个字给你猜,因为人们对它崇敬,对它有感情,尽往好的方面猜,全是想它的功德。可是事实胜于雄辩。接受儒教思想的孝子,不是有杀鲤孝母、埋儿孝母的吗?即使我经常讲这些,有的佛弟子还是转不过来,因为他们对儒教的感情胜过对释迦佛的感情,还要靠他能学好三皈依,真能认识到佛教的伟大,才能慢慢转过来。我也有耐心,因为我是毛泽东思想,知识分子改造是长期性的。

  

  学修三皈依(16-4)(总第89)

  学好三皈依戒 修好三皈依定 圆满三皈依慧

  傅味琴讲于泰顺崇教寺 2010年7月24日

  

  经文: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皈依愿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讲法要讲正法,

  供养法,不能供养非法、相似法、

  假冒法、错解法,这些都有乱法罪

  提要:

  ·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讲法要讲正法,供养法,不能供养非法、相似法、

  假冒法、错解法,这些都有乱法罪

  ·对出家人要作四缘供养,使他们能安心修行,就有功德

  ·虽不能依戒依法修行,但心地清净不为名利,不行善也不作恶,但能住持

  寺院,供养他也有功德

  ·收了徒弟,虽不能以法度众生,但能以一句佛号为修行,你供养他也有功德

  ·不依戒依法修行,不弘扬正法搞名利,拿你供养的钱搞歪风邪气,破坏了

  佛门清净,供养了这样的人就有罪过

  问题四:是不是所有的寺庙都要讲法才能供养?

  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讲法要讲正法,供养法,

  不能供养非法、相似法、假冒法、错解法,这些都有乱法罪

  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如果这个寺庙在修行,而且天天讲经说法,培养人才,使佛教能够一代代传下去,你供养他们当然功德大。但是要讲的是正法,佛怎么说的,他也怎么说,经书里的话绝对不能改变。如果把经书里的话改变一个字,佛说过,“离经一字就是魔说”。如果天天说法,说的都是非法、相似佛法、冒充佛法、错解佛法,这有乱法罪,你供养他们等于在鼓励他们,反而罪过大。因为你帮助他把佛门搞歪了,把佛法搅乱了!

  对出家人要作四缘供养,使他们能安心修行,就有功德

  如果这个寺庙很讲究修行,没有天天讲经说法,或者只对庙里的僧众讲,而不是广大地弘扬佛法,你供养他,也有大功德。因为出家人不得贸易,不能在社会上工作赚钱,他全靠居士们供养,维持修行所需要的道粮。所谓四缘供养,要供养饮食,让出家人吃饱;供养衣服,让他穿暖;供养卧具、医药。而不能供养他金戒指、珍珠宝贝,帮助他发财。供养的目的就是让他安心修行,这样你就有功德,因为他修行的功德离不开你的帮助。

  虽不能依戒依法修行,但心地清净不为名利,

  不行善也不作恶,但能住持寺院,供养他也有功德

  有的出家人在寺院里,既不弘扬佛法,也不听法,可能比丘两百五十条戒以及丛林规矩只懂得某几条,不符合佛教思想的规矩却抓住不放。例如三十年前,我在四川成都跟一位老医生一起到九峰山,去看望一位老师父,老师父特别客气,叫他的徒弟送我们下山。这个徒弟路上凡是看见有字的纸,马上拣起来放在口袋里,一路上忙着拣字纸,肯定是老师父规定他这么做的吧。旧社会有一个风气,叫“敬惜字纸”,就是捡了有字的纸背回去烧掉,佛门的戒律里可没有这条规定。结果在庙里住到老,一辈子忙这件事。

  我在别处寺庙里也见到过,把拣来的各种被丢弃的包装纸、冷饮盒……,摊在地上晒晒干,烧掉。寺院地上晒的都是垃圾纸,很不庄严啊。总算他是个出家人,住在庙里,没把庙变成空庙,避免了乱七八糟的人进来,这也有功德,可就是这么点功德。因为他不懂得怎么修行,把庙作为自己的家,住在那里养老。

  收了徒弟,虽不能以法度众生,

  但能以一句佛号为修行,你供养他也有功德

  还有一种出家人,他不讲法,最多讲点故事给徒弟听听。从前苏州一个小庙里,有位师父为人还比较正派,可是一辈子只要一句佛号,目的是求生极乐世界。她一共收了三个徒弟,每天吃完早饭,桌子收拾干净,徒弟坐下来听她讲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念佛求往生的,听不到一点法义。比如讲黄打铁的故事,打一下铁念一声“阿弥陀佛”,一面打铁一面念佛,后来在打铁的时候断气了,由此而出名。你去供养这样的出家人也有功德,因为有你的供养,他可以天天唸一句佛号。

  不依戒依法修行,不弘扬正法搞名利,拿你供养的钱搞歪风邪气,

  破坏了佛门清净,供养这样的人就有罪过

  如果你供养的地方不清净,拿了你的钱去搞歪风邪气,那你要背罪过。因为搞歪风邪气、败坏佛教要有资金的,由于你供养了,他们才搞得起来,你不供养,他们也搞不起来。

  

  孔丘、孟子只是人间的凡夫众生,

  他们不信佛,所以跟我们不是一家人

  儒教的孔丘、孟子,他们也不信佛教,他们比吕洞宾还差劲,吕洞宾是神,他们只是人间的凡夫,他们不懂佛法,当然更不会信佛。我们今天来听法的都是信佛的,所以跟他们不是一家人。

  信佛教的和不信佛教的,

  要互相尊重,才能达到和谐

  当然,我们跟他们应该互相尊重,好比宗教法规规定:信仰宗教的跟不信宗教的要互相尊重,你信这个教,他信那个教,教义教规互不相同,要互相尊重。你尊重我,我尊重你,就能达到和谐。

  宗派之间,修法虽有不同,

  但都是根据佛法修行的,所以称为法门

  再比如说,释迦佛在印度的时候,本来没有宗派的。后来佛教传到了中国,是中国人搞出宗派来。宗派之间虽然修行的方法有差别,但是理论依据都是一样,都是根据佛法修行的,所以称为法门。禅宗是根据佛法修的,密宗也是根据佛法修的,净土宗也是佛教的净土宗。

  你不尊重人家,说人家闲话,反过来人家也不尊重你,

  也说你闲话,佛门闹斗争,亲人变冤家,那个罪很大

  宗派跟宗派之间,法门跟法门之间,互相尊重才能和谐!我们佛弟子一家人,我们要团结,要互相尊重。如果你不尊重人家,人家反过来也不尊重你;你说人家闲话,反过来人家也说你闲话,那样佛门就会闹斗争,亲人就变冤家啦,那个罪很大啊!

  绝对真理一个样,大家都听佛的话,

  就没有矛盾了嘛

  各个法门讲的都是释迦佛的佛法,非但法门如此,每尊佛讲的法都是一样。我们今天虽然听不到他方世界佛讲的法,但是每尊佛讲的都是一模一样的绝对真理。如果讲出不同的法来,那变了相对真理,那就不叫圆满、彻底、究竟了。所以大家都听佛的话,就没有矛盾了嘛。

  看他讲得对不对,要根据佛而不根据人

  有人不是照佛的话讲,是照某某人的话讲,那就有矛盾啦。人讲的话对,我们要听;讲错了就不能听。人到底是凡夫,凡夫会把话讲错。看他讲对讲错,以什么为标准?我们学佛,当然是根据佛,而不能根据人。

  现在佛弟子很不团结,各个宗派观点不同,都是因为不听佛的话。佛说过:“依法不依人”。我们是佛的弟子,我们不听佛,去听人,这个人还没有成佛呢。假如都听佛的话,佛门大团结,一点障碍也没有,一点矛盾也没有。所以我从前常说:“也不听你的,也不听他的,也不听我的,该听谁?听释迦佛的。”

  你皈依佛了,就是佛弟子,赶快把佛法弘扬出去,

  这是我们佛弟子应该做的事

  出家人给你授皈依,他是你的皈依师,但要知道,他是代佛来给你授皈依,你是皈依佛的,所以你皈依了就称佛弟子,也就是佛的学生了。学生听老师话是好学生,佛弟子不听佛话不是好学生。

  我们都是发菩提心的人,都希望佛教好起来,信佛的人越来越多,社会上的人都能对佛教敬仰、尊重、赞叹,那就得把佛的法赶快弘扬出去,让更多的人明白佛讲的法好,这是我们佛弟子应该做的事。

  

  

《学修三皈依(80~89)》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