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找你算帐才怪了!
说假话最易犯
偷,有的人有个坏习气,喜欢偷,偷就是离本处,东西离开了原来的地方你就是偷盗。哪怕你又还了也算偷盗,一个人贪污,退赃了也算贪污。不管出家不出家,四根本戒可不能犯。妄语说假话,你们女众部同学,别的我不知道,只知道有不少人假话说得多,说假话的人去学无上乘,将来成一个说假话的佛,有吗?
你不好,别人恭敬不起来
你不好,别人恭敬不起来
女众部管得这么严,饮酒是不可能有的。在管得不严的地方,也有的出家人房里在抽烟、喝酒。以前有一个居士提了一篮子的馒头去寺院供养,他想拿到厨房去,当走过寮房时,看见小和尚在房里跳舞,说:“你们怎么可以跳舞啊?”他们笑笑,说:“现在什么时代了,还讲戒吗?”你好,别人自会尊敬你;你不好,怎么说也恭敬不起来啊。我们这儿办学的目的就是使居士们恭敬出家人,怎么使居士恭敬出家人?要把出家人培养好,真正像一个出家人,你别说居士会恭敬,社会上的人都会恭敬。
要众生修布施也要如法啊!
要众生修布施也要如法啊!做错了,人家不敢进佛门了。从前有一个居士跟另一个说:“明天有个殊胜的因缘,来了一位大法师,我带你去见见,这是你的福气啊。”又告诉他,“你自己做好准备啊。”“准备啥呀?”“红包包呗。”社会上小辈见长辈,长辈要给小辈红包包,他不懂,到底是他给我红包包还是我给他红包包,说:“当然是我们供养了。”“哦,多少啊?”“随便你发心呀。”“我包个两块钱吧。”“什么?两块钱!把我的脸都丢光了。”“那你说多少?”“二十块打底。”这个人哭也哭不出来,笑也笑不出来,见一个面,要二十块,那个时候二十块,能顶上现在一百块啊。这个做法对吗?有人会赞叹,“对,对,你劝别人发心供养,好好好。”好师父可要骂你,你做错了,布施供养,怎能这样勉强人家的啊?
化缘过多,会导致众生心量小,供养少
住在寺院里的人,常会遇到热心的居士来化缘,“现在有个功德啊,韦驮菩萨装金,大家发心啊。”一个传一个,传到你这儿来,看看人家都写了你也只好写。过两、三天又来了:“大家发心啊,那边的围墙要修了,功德无量,大家发心。”又只好写了。写到后来,回去的旅费都不够了。我以前喜欢把回去旅费,供养的伙食费,住宿费,算好后多下来的全部尽我所有作供养。这种屡次化缘以求众生供养布施的方法,结果会形成众生的供养心越来越小,本来他发心余下来的全部供养,他现在只肯供养个小数了,因为他不得不留一些,后面事情还有哩,可能明后天又来了。
给他人欢喜,也是修布施
再说布施供养不一定要钱,你们来听课也是布施供养,是法供养,你以自己学法的成绩来供养佛菩萨。点香,也是供养,香供养,是表戒供养,以持戒的功德供养;供花也是供养,花供养,是表定供养,以禅定的功德供养;点灯也是供养,灯供养,是表慧供养。以戒定慧来供养,诸佛菩萨无上欢喜。再说,你能让众生欢喜一下,你就布施给他一个欢喜了嘛。①
(注①根据傅味琴讲稿编,小标题为编者所加,2001.3.17第一讲未完)
人格心理学 (4)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傅味琴
佛教修行人亦分三格:
一、行正道 为求人间天上快乐,止恶修善
一个微笑就有功德
布施一个微笑就是功德
要出离生死,首先得修好人天乘。要止恶修善,要对每个人都抱有一颗善心。即使布施一个微笑,也会使别人高兴。如果你自己的脸一笑,人家回报你的笑多自然啊!你自己不笑,强迫人家笑。真叫笑得奇形怪状,皮笑肉不笑,苦笑,因为笑不出也要我笑,笑得不象样吧。所以,我教你们一个方法,你布施同学们一个微笑,这就有功德了。释迦佛说过,令众生欢喜就是令如来欢喜。
别露个烦恼脸影响别人
在佛协文教部,有这么规定,只有两个人可以训话,老师可以训话,纠察可以训话。同学之间不准训话,要和善地启发帮助,互相关怀。大家都是来断烦恼的,千万不要布施给众生烦恼,也不要露出烦恼的脸去影响别人,当然更不能露出烦恼的语言去穿透人家一颗赤诚的心。做善业,非但能保人身,还能升天,相反的道路,就是三恶道。今天时间到了现在下课。(2001.3.17第一讲完)
未言先笑
人天乘的道德修养就是止恶修善
上一次讲到人格两个字通常是指道德修养来讲的。我们略微把它提几句,有一种人人们称他人格高尚,也就是道德修养高尚;有一种人,人们说他人格卑鄙。还有一种呢,说:这个人没有人格。从佛教的修行来讲呢,我们也可以把他分成三格,哪三格呢?我们从人天乘、出离乘、菩提乘来说。人天乘应该有人天乘的道德修养,人天乘的道德修养,就是止恶修善。如果给人家痛苦,这就很不道德。给人家快乐,那就是一种好的供养布施。
喜悦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宝
人们所有的财富变化无常,释迦佛教我们,要保持自己的财富,就必须要修布施供养,这样就可以替自己培福。从心理上来讲,人生的幸福最难求到的就是心理上的快乐,心理上的喜悦才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宝。
求内心快乐是容易的
一个人求财,还不是为了心理上得到一些快乐,可是求财难求,有的人赚钱,有的人赔本,有的人在求财过程中造了很多恶业。有的人呢,因为有了一点钱就乱花,花得要比求得多,致成了今后更苦。如果我们能够为自己求点快乐,这倒是容易的。
烦恼干扰,快乐就难了
可是人们呢,就不大愿意去求这些内心的快乐,为什么?这烦恼魔,它不会让你安安稳稳地过一生的,烦恼一干涉了,很容易求到的快乐,也变了难求了,求到了也马上消失了。那该怎么办呢?可以先从小事做起,容易做的先做起来,慢慢就会提高扩大。
未言先笑
最容易做的呢?我们的言语态度,你只要稍微注意一下,态度好一点,在说话前,先微笑一下,这是很容易做到的。记得多年前,深圳图书馆请我去讲堂课。我讲的内容,只有四个字,“未言先笑”。你说话前,脸上先露一个微笑,众生看见你微笑了,他的脸也会微笑,有说报在来世,或者报在今世,唯有这个当时就报,最快了。很多年前,我给小女儿找到了一个工作,是五星级宾馆,据说上班先要培训。我问她,“你们第一课培训什么?”她说:“先学怎样笑。”我们修菩萨法的人如果没有学会怎样微笑,怎么度众生?
使众生怄气,你有什么好处
别看我在课堂里这么严肃,可不能说我呀,要说你们自己呀,你们的脸也很严肃,弄得我也严肃起来。前二天,有的同学到我寮房里,看我一点也不严肃的,我会使哭的人笑出来,你说我会严肃吗?如果我真严肃,哭的人就会哭得更厉害了。如果他哭了一天一晚,这对我有什么好处?我何必惹得他这样?同样的道理,如果使众生怄气,你有什么好处?
吃饱睡好,更要愉快
你们各位同学,尤其是出家的同学一般身体都不很好。所以我劝你们,多吃一点,睡觉前不要说话,也不要动脑筋,否则就睡不着了,还会影响别人。还有每天要高高兴兴的。
旁人随便说话会在心理上起破坏作用
我从前做心理治疗工作,效果很快,在我心理治疗的大厅里,只有医院领导和记者可以旁听,因为领导要了解我的工作,记者要采访,其他外人乃至本院的医生,都不得旁听,因为不懂心理治疗的人,在病人中随便说与心理治疗原则不符合的话,就会致成在治疗中的扰乱。或许他们自以为说的是好话,但却与我导引的方向相反,就会抵消掉我在心理治疗中要起的作用,我的作用就发挥不出来了。好比医生因为病人体弱,需要服用人参,旁人又叫病人用萝卜籽(药名莱菔子)帮助消化,这样就把人参的作用消掉了,因为萝卜是解人参的,即使旁人是好心,也是一种无知和愚蠢的作法。
打开你紧锁的双眉
接受我心理治疗的病人,原是充满苦恼失望,也会高兴得充满希望。心理治疗首先要抓使病人愉快,所以我说“愉快就是良药”,我这堂课讲得成功不成功,我看满座病人的脸,他们原是双眉紧锁,多少年也没打开过,慢慢放宽了,长脸变了圆脸,脸上黑气也褪了,我知道我这次讲话有效果了。
有次讲到半路里,看大家都笑容满面,其中有个病人学生,听得瞪起眼睛、张大嘴巴一动不动,不自觉地一条腿向外面空间一伸,他忘了,这在课堂纪律上是不许可的。我知道他已经听得入神了,大家笑,他也笑,不过他笑得不同,他一笑就要拍大腿,过一会,来个大笑拍一下大腿叫一声“啊……”(众笑)拍完了又把嘴巴张大了听。这样拍了三次,等到这堂课讲完,他走过来跟我说:“老师啊,我自我感觉我的病好了,非常感谢您。”我笑着说:“用不着感谢我,你知道你怎么好的?你是拍了三次腿拍好的。”那我不是叫大家也拍腿啊,(众笑)你们不能这么去理解。我是叫大家高兴一下,所以你们大家听我一句话:愉快就是良药。
心理力量的调动,作用大得很
我从前写过很多白话诗,可惜在54年的时候,一根火柴全烧光了。为什么要烧掉呢,那时我认为小资产阶级意识太浓厚,是知识分子的自我陶醉。但是我确实很喜欢它。现在我还想得起几句话,“若要愉快永久住,常把愉快赠别人。”如果你要把愉快永久地住在你心里,你经常要把愉快送给人家。我还写过一篇愉快的诗,有人说:“真奇怪,我只要每天早晨念一遍老师的愉快诗,我会一整天愉快的。”这个心理力量的调动啊,大得很。①
(注①根据傅味琴讲稿编,小标题为编者所加,2001.3.24第二讲未完)
人格心理学 (5)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傅味琴
佛教修行人亦分三格:
…
《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1~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