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师学法——改变内心相续
(6月6日)
【法师引导】
今天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刚开始进入佛门,发大心要出家,到底是在求什么东西? 这需要常常思维,不然的话,碰见一些很小的境界就会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当心力低的时候,就会把自己和周围心力低的人对比,甚至与世俗的人做对比,比到最后,心力会越来越低,自己就会迷失。清醒的人发现了,告诉我们,我们是不会听的。当我们清醒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很多时候是没有回头路的。因缘过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最后就会把自己给“毁掉”。
【法师开示】
1、学会善于观待缘起。
记得2004年,我去香港做护法护持佛指舍利的时候。从5月26号—6月4号,共做佛陀的侍者10天,每天有四个小时站在佛陀身边。那我是怎么去成的呢?也是一种因缘,绝对不是简单的因缘。当时,我看出来师父心里面可能是想让我去,但是,表面上表现不明显。因为我刚到法门寺常住,法门寺有很多的老常住,也就是说,轮也轮不到我去当佛陀的侍者。 那天,我送师父去机场。做佛陀的侍者,法门寺有两个名额。他们要随师父的车一起去西安办到香港的签证,刚好之前定好的那个法师他没来,还缺了一个人。车子马上要出发了,智超法师一直打电话找那个法师,怎么找都找不到,最后车子走不了。师父心里可能想让我去,可是他不吭声。智超法师这边找,那边一直等,一看不行,智超法师就说:哎,你去吧!当时师父也还不吭声,这就是师父高明的地方。师父在一切时候都是观待缘起,保持和谐。由智超法师提出让我去,是比较好的,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后来智超法师一说再说三说,愣把我拉进去了,师父才勉强同意。我自己也想去,于是我就进去了。 这里边是有很多内涵在里面的,可为什么师父不说呢?这就牵扯到和谐的问题,这就是师父的高明。他绝对不是从眼前看的,他是从一个寺院的整体来看的,这就是智慧,而不是感情用事。 后来我就去成了,2004年我去香港给佛陀做侍者,是基于这种因缘。当时去成了就没话说了,要是去不成,你能埋怨师父吗?对不对?你能说不是师父给你创造的这个因缘吗?你不送师父,你能去成吗,是不是?很多的时候,要静下心来去体会去观察。我们才能体会到里面到底有哪些佛法。如果不静下心来,甚至还会埋怨师父:人家都这样说了,拉我了,你还不同意,是不是对我有看法,完全不是!这是以凡夫的心来猜度师长的心。我说得啥意思呢,都是因缘、机遇,很多时候错过这个机会,你再想当护法,还有可能吗?你们可能有,我恐怕非常难,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 这一次去法门寺朝圣,我如果争取,也可能再当护法。从佛光门到合十舍利塔有1.5公里的路程,这个人选是我们内部安排的。如果要争取的话,还是有可能再争取护持一次的,但是,我们要考虑更多的事情。因为这次自己带团,带着67个人去。还有师父可能随时有事情找我,我们不能老想着自己的喜好和利益,心胸要拓宽,这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佛法,真正积资粮就在这个时候积。这就看谁能放下,谁就能够得到更多,我们放不下我们就得不到。很多时候就是靠持久心、恒常心,我们才能够得到意外的收获,否则是很难的。哪怕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心里产生波动也无所谓,关键是要坚持,坚持是最重要的。 2、境界面前反观自我,不忘初心。
所以,碰到一些小小的境界的时候,一定要多多的反省自己到底在求什么,是在求佛法,还是在求世间法。究竟来说佛法世法是不二的。但我们这个阶段,佛法就是佛法,世法就是世法。世法就是五欲八风,就是我慢我执,就是障碍。不然的话,很多小小的点点滴滴,我们不注意去反观自心,就很容易增长自己的习性、增长面子,面子越来越厚,我执越来越深,内心越来越狭小,越来越不能够包容别人。 当经常给别人造违缘的时候,别人就不提醒我们了。自己又没有反省的能力,这种情况我们是察觉不到的。最后一定只有一条路,就是自我崩溃,这是真的。你出家久了,自然就会看到这种例子很多。 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来培育我们,使我们逐渐地超越自我,自动运行。就好像发射火箭一样,必须上升到超过大气层,突破地球引力,才能自动运行,我们现在还没有超过,必须要靠*。这*就是戒律,就是师友彼此的劝谏策励。一直冲,冲到大气层、地球引力以外,我们就可以自动运行了。所谓自动运行,就是具足正知见,具有足够的反省能力,我们对师长三宝有足够的信心,我们那个信心是不会随便改变的,这样我们顺着菩提道次第越往后学,信心就越足,这是一定的。 如果我们越学越浅,越学越没有心力。这叫什么学呢?这根本就不叫学,这就走错路了。已经说过多次了,将来我们要成为三宝,既然要成为三宝,你越学越对三宝没有感觉,你将来能成为三宝吗?你是不可能成为三宝的。刚开始必须要靠*去打,与自己的烦恼习气作斗争是有点苦,但很快就会苦尽甘来。我们将来一定会快乐的,这种通过修行得到的快乐是恒常的。不会因为时空的改变而改变。即使你到世俗社会里,你还会自我反省,还会用功,内心当中还是一种清凉。可能偶尔有一点点烦恼,这是难免的,毕竟我们不是圣人,但很快就转过来了,很快就化干戈为玉帛。 佛法就在生活中,看我们如何去观察,如何去反省。大家要好好互相策励,在生死洪流当中奔走,常常会迷失方向。一不小心就会迷失自我,我们看不清楚。只有走过来的人,才能看清楚。往往刚开始,我们是看不清楚的,等看清楚了也晚了,就来不及了。希望大家互相策励,把道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反省自己,检点自己:哪些地方,哪些行为是跟五欲八风相应的;哪些行为是跟贪嗔痴相应的,哪些行为是不跟贪嗔痴相应的;那些行为是在损害别人,哪些行为是在利益别人;哪些行为在障碍自他,哪些行为不在障碍自他;哪些行为一直在破坏自己未来良好的师法友团队,哪些行为是在建立未来良好的师法友团队。这些都是当下自己造的业,真正的主人是自己,真正的主宰是自己,绝对不是其他的任何一个人。就好像我刚才举去香港的那个喻,是谁在主宰?是过去自己种的因,碰到缘了,感果了。怨谁啊,谁都不怨,都是自己的业,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多多发心努力。 3、用心观察思维师友的功德。
有一句名言:智者在智者中方显美。我们要主动去观察,师长的功德、恩德,同行善友的功德。我们只有用心去观察,去想,去思维,彼此才能去显露出来优点、好处、功德。否则你身边即使有一个同行,很有修行,你也看不到。他自己很有修行,他自己会受用,你不观察,是显露不出来他有什么功德的。我们常说,观功修信,这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师父对这次朝圣团的结行相当重视,居士们就提出说,要给朝圣团做个纪念册。我跟师父汇报,师父怎么答复的? “不做了呗!”净人甲说。 “是不是我提前告诉你答案了?” …… “师父说:“那就不用了。””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其实不简单。到底我们在求什么,纪念它干什么。世间来说,对这个活动很重视,完了之后就会做个纪念册。一人发一本,回家往书桌上一搁,亲戚朋友来了,看看这些照片文字,向他们炫耀一下,看看我们去法门寺了,增长我慢。这些是外在的相,都是执着于相。师父重视这次活动,让我们做四场报告的真正目的是谈法。作报告干什么?谈心得!谈内心的感受,内心相续的转变。这个才是生生世世能带走的,搞一个外在的相搁那干嘛?对于我们来说,除了增加我慢等烦恼外,很少有别的东西,这就是师父高明之处。 我们重视这场活动,下的结论是这样的;师父下的结论是生生世世的。我们不是生生世世考虑的,眼前考虑的,为自我考虑的,师父是为大家考虑的。
4、依师学法来改变内心的相续。
一位善知识讲的好:当你内心改变的时候,外在的境界就会改变。当你内心改变的时候,你对于善知识的信心才是坚固的。当你内心没有改变的时候,对于师长同行的信心,说好听一点是情执,不好听一点,什么都不是,只是维系一种关系而已。 依师的目的是学法,依师的目的不是一种情执,不是一种拉关系,是学法。怎么才能学好?改变内心相续,没有改变内心,依师干什么?没多大用处。我们常说,作师所喜,若不能依法来改变内心,师长一定不喜!宗大师对于如何在加行上亲近师长有三…《依师学法——改变内心相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