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就是你的意识形态跟概念包要如何除掉的问题。
你别人修行怎么修,不知道,我们修行要知道怎么修,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这不是打压,而是一种觉知,你一定要觉知到。
首先我们先想想看,你是不是像孟子这样,予豈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假如这样,通通在意识形态里面,我不是爱辩,我只是把事情讲清楚。那这样就没办法。
所以我们昨天晚上,韩国一个元应大师,元应法师,应该今天还在台湾,他在韩国做了一个片子,他出家五十几年,在韩国一个地方,弄了一个石窟,弄个石窟自己在那边写经,字写得相当不错,在台湾展览,国父纪念馆,到今天结束,他们去看拿给我那个片子,他的DVD,昨天晚上我把他看了一下,今天晚上叩完钟,大家休息的时候,僧众全部要集合看一下这片子。
这个片子算是拍的不错,不错不是导演的技术的问题,而是这位老法师在讲他修行的过程。这个我们在跟各位谈的,就是谈这个部分,他理论不会像我这样讲了,因为他修的好,所以他不会讲,因为我没有修,所以我才会讲,所以我就讲的很多给各位听了,那他修的很好他都不会讲了,可是他讲的东西,其实就在这个地方。
他只有一个条件,他整个片子里头只要求大家要谦虚,这个就很麻烦了,因为我也不知道怎么搞的,这两个礼拜以来,我一直要求大家谦虚,他叫下心,下心,谦下心,我们常讲谦下心,谦虚不是表演给人看的,你要真的能谦虚,你在身语意三业,自然就会表达出来,谦虚不是叫你没有生命感。
我常讲一个学生,当时我在教书的时候一个学生,他在佛光山出家,他还没出家前,就在佛光山念佛学院的时候,我去看他,那时候我不知道他法名叫什么,他就穿着短褂,忙上忙下,全身都湿了,我就站在楼梯口,他就从上面,我就看他从上面一直冲下来,冲下来,冲过去要冲过来,奇怪怎么才多久,不到半年就不认识啦,然后我就看他从楼上再冲下来的时候,我就过去故意挡他,挡了一下,他闪过去又忙了,我看他从外面要忙进来的时候,我就挥挥手,把他遮住了,他一愣,嗯!老师,你怎么来这里,这个叫谦虚。
跟你讲你都不知道,他那浑身是劲,一直忙着做他的事,谦虚不是要死不活,人家一叫,嗯!好啦,也好,修行就是要这样有一个劲,你那个劲使不出来,那个修行本身出问题,所以我们在看谦虚,不是在看你语言表达的,你语言表达的谦虚不一样,一个不知谦虚的人,他只是要表现给你看,像我这样子,一直要表现给你看。
一个懂得谦虚的人,他不这样表达,他会很明白的告诉你,我懂什么,我这个给你参考,顶多是这样子而已,当你一再想要表达让别人知道,你懂什么的时候,那是不一样的。那就是你内在有虚,空虚不实,所以你就不懂得谦虚。
你真的内在很充实的时候,你外在他就会谦虚了,所以有实力的人才有可能谦虚,没有实力的人是不能谦虚的,他无法谦虚,他只有空虚,他怎么谦虚呀?
所以修行人你先弄懂这一点,当你开始在要求自己应该要谦虚的时候,其实你的意识形态就放下了,你就会放下了,这是一个关键,你说我要怎么破我的意识形态,看你自己谦虚不谦虚,所以我们从圆融道上告诉各位说,你只有拜忏一条路,业相现前怎么样,就只有拜忏,你要不愿意拜忏,你永远没办法修行。
拜忏不是说我弄错了,我才要拜,弄错怎么拜,弄错你要改过,不是拜就好了,你要知道,你弄错的话是你要改过,你没有错,可是你不顺,不如意,那叫什么,那叫业相,业相现前你要赶快拜,可是你的意识形态会告诉你,我又没错,我为什么要拜,那就意识形态,你不是修行。
修行是只要看到业相,我们就忏悔,那业已经现前了,你还不忏悔,你就一定要业撞到头上了,你才说,我前辈子造什么业,为什么要撞到头来,你才要忏悔?
只要有相现前,我们就忏,只要你开始忏,那业即使冲着你来,他也会放慢脚步,就算完全不可躲的定业,他跟你碰在一起的时候,不会把你撞死的,就算定业,你忏到那里该死,你也会死的很美。
为什么修行人的死都很美?定业不可转,所以他那个业来到你这里时,只是刚刚好密合在那里,他就在那里死的很美,可是凡夫不是,一定要业把你淹没了,你就痛苦的要死,结果是苦死了,怎么会美,苦死怎么会美,不美,你要留意到,这个忏就是谦虚,谦下心就是忏悔,你不懂得谦虚的人怎么会忏悔呀?
真忏悔的人一定谦虚,真修行的人也会感觉到,我要修行,我就不要让业来现前,所以看到业相,他会很敏感,会敏感他就忏悔。
我们不是,你讲清楚,要是我错,我就去忏悔,要是你错,要错你就不用忏悔了,阎罗王就把你记进去,你不忏也可以呀,油锅伺候嘛,刀山伺候,八寒地狱,八热地狱,就这样而已呀,你弄错了,你还忏悔什么,弄错是要改过,就是我前辈子不知道造什么,这辈子业相现前,我忏悔,你真的二六时中都在忏悔的人,那就谦虚,就谦虚,我即使有奉献,我也不表示,我只是静静的做,因为我怕会弄错,因为我不期望看到业相,所以他不会冒出头来。
所以,我常举例子说黄檗禅师,这个故事常讲给大家听,他当时在长安,长安有个宝光寺,应该是宝光,我这个久了记不清楚,裴休是宰相,他是很虔诚的佛教徒,在这之前他拜过几个大师,像慧忠国师很有名的大德,像圭峰大师也是很有名的大德,他都认识。
那一天他到宝光寺,大殿落成,那个极彩的佛画很多,他在参观的时候就问了一下,这些方丈,大和尚,大德们,不是不能以音声见我,以音色我吗,对不对,假如以音声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们怎么通通把他画出来,哇!一下子一干人马全倒,这些大和尚都答不出来,问了半天没人知道,那有没有真修行人,叫来问问看,想想,我们煮饭那一个大概是吧,好吧,就去叫来了,在大寮里面,叫火头,柴头,木头就叫来,来了他一看,一个老朽,走路也不太端正,当然,宰相就宰相,他自我介绍,我是当朝宰相裴休,请问师父上下,嗯嗯,不知道讲什么,他说我叫黄檗,黄檗,我请问一下,不能以音声见我,不能以色相求我,怎么把佛像都画起来呢,这怎么讲?他说裴休,他说有,不就出来了吗,不能以音声求我,不能以色相求我,可是我叫裴休你怎么有,他当下就开悟了,裴休是当时开悟的。
所以他那么多国师当中,他认这个不是国师的一个大和尚做师父,后来他把金山寺那水漫金山寺那个法海,有没有,法海就是裴休的儿子,叫他去跟黄檗禅师出家,就是这一个。这个黄檗真谦虚,但是你会看到他讲话很有信心,他什么也不讲,就叫裴休人家开悟了。像我讲那么多,你们也不开悟。真有实力的人他不要啰嗦,他躲在一个角落里,这叫真谦虚,我们都不是,我们刚好颠倒。
这个就是他把这个意识形态,把这个概念包全部除掉,当然他有成就这是没问题了,我是举这个大例子给各位参考,我们自己要试着把这些意识形态,把这些概念给除掉。
尤其当你去参访的时候,要跟人家请教佛法,你不要一再的表示你的意见,因为我们有我们的语言模式,他人有他人的语言模式,他人有他人的思维模式,所以当你在请法的时候,人家讲的,你就要记起来,不过。。。可是。。。。你不要讲那么多,你华严宗的人你去问天台宗的人,人家用天台答你,你又用华严宗,打擂台是吗?你去踢馆?你是去参访,不是去打擂台,所以问可以问,没有不过,但是、可是、还有、没有那些,一有那些,你通通错了。这是一个要领。
在看你这个地方你会不会处理,意识形态,概念会不会处理。你要参访一定要到净识来,从这个地方开始。
修学也一样,你通通要到净识来,开始学习才有可能,要不然这边你没有办法进行,禅观没有办法进行。那你假如是已经到了,已经到了净识的阶段,那你自己要自我检验,检验你有没有欣赏的能力。
我用最白话讲,你到底对于生命的存在,对于美你会不会欣赏,你去培养这个能力,欣赏的能力,要培养这个能力。
有两个地方可以去,第一个去看画展,画摆在那里真的美吗?还是人家布置的很美,你是看画美还是他美术馆很美。
我记得小时候没钱看电影,都去看电影院,电影院会贴一些照片在外面,看着照片就自己编故事,明天到学校去了,就讲个同学听,我有去看戏院,我有去看戏院,然后我就把那几张照片编一编讲个人家听 ,那电影我看过了,我没有讲电影我看过,我说戏院我看过,看过了就在那边吹牛,然后再经过他们讲一讲,大概你就接起来了,那个电影演什么,你就接起来了,因为相片你已经看过了,所以那个费雯丽跟那个谁,老是对不上去,就是这样子,克拉克盖伯跟葛雷哥莱毕克,老是接不起来,为什么,因为你只看相片而已,电影怎么演,根本不知道,我们现在也发生同样的情况,你只有一个假象,你没有真正进行。
真正进行的部分你一定要进入,所以我们在自我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懂得培养那个善根。
从哪里培养,你从审美上面去进行,画怎么欣赏,你要看清楚,画怎么欣赏,看不懂就是看不懂,你不要看,哇很好,很好,讲到抽象画就记得那一个,那个是谁,那就毕毕毕毕什么,你抽象画到底看的懂不懂,看不懂什么毕卡索都没用了,因为你看不懂嘛,你只是因为毕卡索所以你那是,当那一幅画他的画拿出来,你根本不认识,跟他连不上来。同样,其他的画也一样,你到底看懂吗?他美在哪里,你要有审美的能力,要有欣赏的能力。
第二个是音乐会,人家在演奏,在演唱,你到底听懂不懂,你这个能力有没有,你要培养欣赏的能力,那个美在哪里你看不到,这是最典型的,你不会,在世间生活你也看不到,你会欣赏同修们,同事们,他们的认真你看得到吗,你看社会那么多伟大的事迹,他们的奉献,他们的付出是多美呀,你看的到吗?你一定看不到。
伟人不是电影里头演的那个才叫伟人,你生活中就可以看得到,默默的,在过他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人生,那个就美。
我们邻居很多,楼上楼下很多,你欣赏得到吗,我们就坐在这个楼房里,你有没有看到他自己会清扫楼梯的这些垃圾,扫一扫自己倒掉,也不要跟你请什么义工费,登记什么,都没有,这你会欣赏吗,你自己呢,偷偷的垃圾随便丢,反正不管,我丢出去就好了,跟那个静静的把他扫起来,这两种不同的人品,你欣赏的到吗,这是关键。
当你逐渐的会从很具体的到很生活上的,你都看得到,那就不一样,那种人头发也不整理,衣服也是很邋遢的,可是他很美,为什么,因为他很专注做他的事,你看得到吗?
你能够这样去培养你,欣赏生命存在的那种现象,生命存在表现出来的那个存在你看得到,你跟法身就很接近,因为你都存在一种意识形态,这种人很美,为什么,因为这个眉毛画了,这个画了,这个画了,头发又梳起来,刚刚从美容院出来,当然很美,那个美,你不觉得他好像机器人吗,好像百货公司衣架子那几个人吗,他没有生命感,你是不是看到生命感的那个,生命感的美,他是,不是无形无相,他是很自然的表达出来的,我们讲无形无相,不是什么都没有,他的表达是什么,很自然很纯真的,那个叫无形无相,不是看不到,这样摸来摸去,都摸没有的叫无形无相,那你就搞错了,他不是固定形象,不是模子的那种形象。
他的存在时很天真的,那个部分你要看得到,基本上你跟法身,从法身的立场来讲,你是很有善根的人,你一定要在净识上面,你才有可能去欣赏,否则你会跟那政客一样,来到道场里,我奶奶也吃素,小时候我也跟他去吃素,你到道场,你再讲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那叫附庸风雅,来到这里,我看到这里都是吃素的样子,就吃素,还好我们吃素,若我们不吃素,他就拍错马屁了。这个是不真的。因为他的意识形态里,他没有到净识来。
在净识有净识的欣赏方法,而在净识里培养欣赏的能力,你才有可能真,你在意识形态里讲欣赏都是假的,他附庸风雅,来到你家当然讲你家很美,你家哪美,所以常常会讲话不对口,关键就在这里,所以从净识来培养生命存在的感受力,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休息一下再跟各位再谈。
《华严禅行法--《禅观》第五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