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10讲▪P2

  ..续本文上一页喇嘛来,法王来,他搞那些什么破瓦法,什么法一堆。我们随喜嘛,随喜。你不要说我就是硬不要,它不是毒蛇猛兽,它还是佛陀的法。我们去了解一下,这样就好。随缘、随喜嘛,供养。听一听很好,这样就好。回来还是你自己的法门。你出去以后就像花心萝卜,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下辈子再回来,那就麻烦了。就怕这样,所以你自己的这个法门,一定是百分之五十以上,其它的法门为什么这样讲,不要排斥,随喜就好。这是指这样的意思。

  在家出家人都可以,所以我们即使是在这个道场的出家人,其他道场的活动我们也可以参加,不是说都不行。要不然的话你就憋得太死了,老死不相往来。那个山头主义就很明显。那你这样就会很开阔。

  

  问:谢谢法师祈祷,让我们获益良多,法喜充满。

  答:这个好像别人不知道同意不同意你的讲法,不过你写好像你获益良多。

  

  问:兹有一问题,开悟和性德有关吗?如果要启发性德,是否先要开悟呢?

  答:开悟的同时,性德就启发了。OK?开悟跟性德,没有说无关,绝对有关,它们只是名词不同,内容一样。

  

  问:疑情是指参话头吗?

  答:当你提疑情的时候就是在参话头。

  

  问:华严禅与祖师禅有什么不同?

  答:应该来讲,华严禅包括祖师禅,知道吗?假如从禅法的立场来讲,祖师禅包括华严禅。大概我们中国历史上所有的话头禅,通通都是华严禅。话头禅,参话头的,通通都是华严禅。那这样讲的话,你可能不太满意,因为华严禅是怎么讲呢?禅加华严叫华严禅,这是最基本的定义。所以禅宗大部分都研究《华严经》,但是这样的定义不够严谨,我们不这样定义。所有能够导引到生命开花的禅法,通通叫做华严禅。

  所以华严禅,中国的禅宗都叫华严禅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活泼。但活泼啊,禅法,它跟南传的禅法不一样。南传的禅法是依附在原来印度文明的前提之下而有的禅法。但这个禅法经过改革以后,传入中国,跟中国文化相结合,中国就重新改造,成为中国文化系统的一个行法。那这个就跟南传,就是现在我们讲南传那个上座部的禅法,有些不同。所以我们讲,禅宗的禅是印度的种子,移植到中国来栽种的。所以呢在中国成长、茁壮、开花、结果。这个是不一样的,跟印度的禅是不同的。

  所以印度的禅,它是定义,禅叫功德丛林,叫静虑,叫思维修。中国的禅,禅同样这个字,它就不这样定义,它叫做菩提涅槃,妙明真心,完全不一样。中国的禅不叫功德丛林,但是在印度的禅,就叫功德丛林,这是南北传的不同。所以来到中国以后,禅自然形成一个系统的这个部分,我们叫禅宗。而这个禅宗,在华严宗的系统里,也修这个禅法,我们叫做华严禅。而中国的禅宗本身就叫祖师禅,其实祖师禅是包含所有的话头禅跟默照禅都是。它们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提疑情,参话头。所以这个关键是在这个地方。

  

  所以你说华严禅跟祖师禅有什么不同呢?不是不同,只要是华严的教法,教在华严,行在禅法,这个就叫华严禅。那你假如说,我教在天台,行在禅,那就是天台禅。就是他经教的依据不同,这样而已。基本上我们这里不做严格的区分,因为华严的禅宗还是中国传统的禅宗。所以这里面没有不同。但是呢,这里面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华严禅的系统里,他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那你能不能走上这个教学体系,那才是走华严禅行法的部分,关键是在这个地方。

  

  问:南传佛法可以作为北传佛法的基础吗?

  答:这个问题有问题,南传佛法本来就是北传佛法的基础。所以我们说南传佛法是基础佛教,北传佛法是应用佛教。这个是我决定开始讲经的时候所做的一个命题。南传佛法它本来就一切佛法的基础,所以我们叫原始佛教或叫基础佛教。那么在应用上面,是要以北传佛法来应用。

  

  问:法师提到有关于再来人,不知可不可以更详细说明?

  答:不可以。

  

  问:像再来人知不知道自己是再来人?

  答:你不是再来人,不用问。等你是再来人,你就知道。

  

  问:再来人知道自己的前世吗?

  答:不知道的怎么可以叫再来人呢?

  

  问:还有没有什么特征?

  答:头上长一支角。

  

  问:再来人是不是一旦让别人知道了,自己就该走了?

  答:等你是再来人,由你决定。我不能替再来人做决定。这个一定听净空法师讲经的。

  

  问:华藏世界有没有三恶道?

  答:你说呢?华藏世界里头有包含三恶道。极乐世界都还有鹦鹉、孔雀,对不对?它们只是存在。在华藏世界里头看三恶道,它只是一种存在,它跟你无关,你不是三恶道的人,你不用那么恐惧。等你是三恶道的时候再讲。应该来讲,我们真的修行人是这样问,我是三恶道的人,你要告诉我怎么修,可以远离三恶道,是不是这样?那你现在你管它有没有三恶道,你不是三恶道就好了嘛。

  那另外一个问题是,我遇到三恶道要怎么度他?对不对?你会不会度?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下面那个法师,你去念哦,我没有叫你念我。你的师父是谁,你就把他皈依到那边去。知道吧,不要皈依到我这里来,很累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就你自己的上师。你就带上去,不用担心,不会给你师父找麻烦,他下辈子,弟子会很多,都从三恶道来的,这样他才有工作做。

  

  问:既然地藏菩萨已摄受一切有情众生,回归本体为本,对我们来说,见毗卢遮那佛是不是最终的目的?

  答:不是要你见毗卢遮那佛,你自己就是毗卢遮那佛,知道吗?

  

  问:回归到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如来里,是不是代表成就一切圆满的法性?

  答:回归到毗卢遮那佛,你就是毗卢遮那佛,你跟毗卢遮那佛是合一的。这里面,因为我们讲法还没有讲到那里,所以你有这些问题。全法界一法身,全法身,是一法界。知道吗?你记得这个,这个疑情你可以带着。法身等于法界。你、我、他跟毗卢遮那佛的法身是一、是异,知道吗?你慢慢去参。你跟毗卢遮那佛的法身是同一个法身,你可能不满,你说不同一个,好,是异。是一也是异,你这个命题慢慢参。

  

  问:请示法师,唯识宗与法性宗有何不同?

  答:唯识宗又叫法相宗,法性宗是讲法性。这样的定义有人不太满意,说我唯识宗也在讲法性。那你就讲嘛,你不要变成法性宗就好。一个是讲法相,很少达到法性的地方。一个是专讲法性,很少讲法相。所以从法性宗来讲,它对于法相是不定义名词。你要留意到这一点,唯识宗对于法相是很定义的,法性宗对法相是不定义的。这个叫做不定相名词。那个名词谁看谁解释都可以,知道吗?对不对不管,因为你的认知到这里,所以这个叫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嘛,你的程度到哪里,你就解释到哪里。

  那你的大脑会说,我这样子对啊。对不对呢?没关系,重点在你必须要成长。所以你今年的定义,明年可能推翻。那有人会说,那要不要认错?不要认错。不是不要认错啦,因为那是你跟佛菩萨的关系,只要你成长以后,你就推翻过去的,就对了。你不要你成长还执着于过去的。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那个定义是不一样,你对生命的感受是不一样。

  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种经验,我记得小时候,跟一个同学讲了一句话,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哎,你知道,你什么东西,这一辈子都不会腻的,永远吃不腻的有没有

   ”我们两个就找找找找找了半天。我说:“对,有,有一个东西我这辈子吃不腻的。”那时候我讲的,切仔面。因为肚子饿,吃切仔面很好吃,吃饭不好吃,切仔面最好吃,台湾的一种担仔面那一类的东西,那我很喜欢吃。过两年以后,我想不是,我吃不腻的是台湾制糖公司的健素糖。又过两年,又变了,我喜欢吃凤梨。

  后来想这是什么命题,这命题根本就不对嘛。对不对?那时候我已经念初中了,我自己就知道这题目不对,我还一直执着,我哪个东西,这辈子都不会改的,只有神经病才会有那个。所以有些命题我们会发生这种现象,知道吗?你现在问法性跟唯识,我跟你讲,它们的定义就有这种情况。所以你看大乘经典,几乎都不定义名词。知道吗?所以它们是有不同的。不同是不同,不是完全比高下的问题。

  

  问:地藏菩萨救苦往生者,只有到忉利天吗?

  答:要不然要到哪里?已经不错了。坏事做那么多把你救到忉利天。

  

  问:人一生荣辱,是有定数吗?

  答:祸福自招来,不要讲定数,不是荣辱的问题。讲这个顺便讲一点给你参考,人一个命运呐,命运知道吗?有人喜欢算命,我是跟你讲不要算,因为你算不准,我算比较准。我讲给你听哦,同样的命,一个算命的人,他可靠不可靠是要看他算到,有没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跟语言模式。因为算命的命书还是生命的书,生命的书它有一套语言模式,那个要学算命的人,对那个命书要能够解读命书的语言模式跟思维模,然后要产生自己的一套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他解那个经、那命书,他才解的出来。

  同样一个命运,你要不会处理的话,你会在那命运的,它其实它不止五条线,就五个水平,我们简单讲,因为华严讲小、始、终、顿、圆嘛。你可能一直在最低的那个层次走,但你也可能在最高的那个层次走同样的命运。你这个人会处理,你可以爬到高层去,不会的话,就在最低层。差别是在这个地方,所以同样一个命,你看哪个人解,Low Class 他就讲那Low Class 那部分,他只有基本理论跟你讲,所以你搞不清楚。所以真的要算命,他就会告诉你说,你应该可从这一级上升到上一级,那个才叫做算命。现在你在算的,都被人家掐死了。明天会怎样,后天会怎样,那个是不准的,尤其当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你的生命水平是可以调高的知道吗?

  为什么会有命的不同?是因为你生命因素…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10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