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2011年元月
昆明开示 第七集
海云继梦和上
皈依证书检查一下,法名都有吧?有了那就翻过来。发菩提心文,我念一句你跟着念一句,皈依的念,不皈依的也可以念,我第子下面是你的法名:
我弟子昌一,如实做证,一切皆虚妄,唯佛陀真实,我弟子昌一,如实做证,一切皆虚妄,唯达摩真实,我弟子昌一,如实作证,一切皆虚妄,唯僧伽真实,我弟子昌一,如实做证,一切皆虚妄,唯上师真实,我弟子昌一,如实做证,一切皆虚妄,唯释迦牟尼是我世尊。
能够的话,大家拜一拜,不能拜的你就问讯: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成佛所有法,如实修证贤圣僧。德行具足大宝师,我今一切永皈依,直至成佛不依余,所修资粮供三宝,直趋菩提无二心。好,大众一拜。
大家学佛是以这样发心而来的。这辈子在这世间,我们可能有很多障碍,所以皈依前先忏悔,往昔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好,大众一拜。
这个忏悔是我们每天要进行的功课,不要忘了。
正授皈依,我弟子昌一,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好,大众一拜。
三番羯磨,我弟子昌一,尽形寿皈依佛,皈依佛竟,誓不皈依天魔外道,我弟子昌一,尽形寿皈依法,皈依法竟,誓不皈依外道典籍,我弟子昌一,尽形寿皈依僧,皈依僧竟,誓不皈依外道邪众。皈依完要发愿,让你皈依功德能够更坚固。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好,大众一拜。
回向,这个就是普皆回向的回向文,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好,一拜。
皈依的仪式是简单,正式完整的皈依,是要两个半钟头。他是跟传法灌顶的情形是一样,但是我们现在都简化了。大家成为一个佛弟子,师父做个证明,所以,以后还有机会,等你成为一个精进行者的时候,那么这个部分大家应该可以拥有一个更好的奋斗的方向。
好,现在要开始了。这个皈依的功课,你自己应该要能够,自己做,皈依文是最少的功课,每天最少的做一次。作为一个佛弟子,自己应该要想我皈依跟没皈依有没有差别。从现在开始你就可以算,一年后我有多少变化。那有的快的,有可能三个月就可能看到你变化,可能有些理论是很难了解。尤其是讲本体论的时候那需要有相当的涵养,那听不懂不要紧,你就尽量听。听到睡觉都不要紧。
我们以前读书也是一样,老师在讲根本就听不懂,但是你还是要听,这本来就有很多我们不懂的才要学习,而不都是我们已经懂的就要学习,所以呢有些不懂的那正是你成长的空间,不要在意。
我们看第二大愿,“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这讲称赞如来,是怎么样呢,怎么称赞呢?那首先就把所给标出来。
如来在哪里?如来是“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这个是“所”,这个经文,华严经的经文先标“所”,再讲“能”,这是华严经的语言模式。
我常跟各位讲语言模式。你要能了解你就很容易看懂华严经,你要不了解华严经的语言模式,那你会看不懂。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几乎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个问题。因为在古代呀没有所谓语言模式、思惟模式这个东西。到现代,现在才开始。我不过是第一个提倡的而已,你放心,绝对第一个,是没有人在我前面讲的。因为我讲这个东西有很多人在批判,因为没有人讲,二三十年前,我在讲经的时候,就很多人质询,“你讲的语出何处?”我说从这里来的。不从哪里来的。他说那这个不算,你讲的不算,那我说好。今天你讲,我讲的不算,你记得,20年后看谁讲的算,这个就是问题!20年后就不是这个问题了。一讲到海云,就是那个讲华严的;一讲到华严,就要去找华严寺;他已经形成一股气候了。
30年前,我没有讲华严经,台湾没有华严经,30年后的今天,华严经到处都是,我讲这也是我们的一件功劳,我不说功德无量,至少我们在奋斗的过程里,那有人在呼应。
那这里头就告诉各位的是,我们要提出一个新的见解。你必须要承担着人家的排挤,因为你讲旧有传统的,是人家都喜欢接纳的,而旧有传统是越简单越好,因为学容易。所以你叫他念阿弥陀佛最简单,念个阿弥陀佛万事ok,这不是很好吗?那信耶稣更好,信我得永生,不信就下地狱,那我只要信耶稣就好了。
只要是越简单的,你记得,都在毁坏佛法,我讲那么多,哪有可能只一句话就涵盖一切呢?不可能的。那这样的,你修行,大家都不用去了解究竟跟为什么,这样就不对了。所以佛法会从正法像法末法到无法走下来,是有他的道理的。
但是,我们告诉各位,我们都活在正法里,甚至于你就活在佛亲自指导的情况下,你自己要留意到。我不能够跟你说我是佛,但是我们活在正法里,绝对没有问题,那主要就在这个地方。
跟你讲为什么“所”要先列出来?前面有跟各位大概讲一下,“所”是普贤,“能”是文殊,能所合一,就是文殊普贤合一,就是毗卢遮那佛,这个是本体论。毗卢遮那佛本体论,一分为二,那就太极两仪,那展开来他就向现象界走过去了。两仪四象四象八卦,就越来越多了,生一切万法。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情况一样。
他有两个系统,一个是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一个系统;那么太极生两仪、两仪变四象、四象八卦,八八六十四,这是另外一个思惟系统。那印度的思想,刚好是把这两个思惟并在一起,但是他都有一种状况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以下就现象界。
那现在我们在学佛的大部分都学方法论,就是我怎么从现象界,因为我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现在我们都形而下的人,那我这个人凡夫的人,现象界的个体,怎么回到本体论里头去,这个是修行所要的目标。这不是一个口号能解决的。那你只要在找寻这些东西,不一定今生成就。你只要找寻这些基本你已经踏上的菩提道,正确的菩提道。虽然你感觉没什么进步,好像高速公路上就坐在那里,也没什么。这样子东西都往后跑而已。但是时间到他就到,他就是这种状况。
因为你进到这里头,跟你所要的是不一样。要的目标是在远处,可是你现在这个过程你需要一段奋斗。而这个奋斗有很多状况,比方你要加油、你要到休息站、你要上个卫生间、你要吃个东西,这些东西都还是会产生的。而这些东西都是现象界,所以你不能用理论一句讲过去,理论一句话到过目标是很简单,可是到达目标的过程里,你还是运用现象界的一些东西。你不能够说我追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就不要吃饭,不要做事?人家一定会说你说着魔了,这你要懂得。这个过程你要进行的。
那么这里他这个语言模式里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前提,普贤在华严里头,先把“所”标出来很重要。所以我们也常问你:“你要学佛,你知道佛陀教你什么?”这是“所”,你要学佛,那“所”是什么你搞不清楚,你要学什么佛?
你像昨天跟家人吵架了,所以我终于看开了,我要遁入空门,是吗?这好像这理由不成立,你一定要弄清楚佛陀要教什么。然后我这样能吗?我要来学佛陀的这个法,你很清楚地弄到的话,你就不会退心了。除非你是假的,被逼到师父都在问了,随便了等一下,好像抽签一样。那这种情况除外。否则你一定弄清楚。
第一个“所”,佛陀教什么?没有烦恼的法。你要不要这个无烦恼的法?先弄清楚。然后我要以什么样的心、什么样的态度,来求这个没有烦恼的法。
所以刚才皈依的时候,第一个就谈这个问题。“一切皆虚妄,唯佛陀真实。”这五个:佛、法、僧、上师、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我们这个十方三世一切佛的代表,你一定要有这种认知。
这个“所”弄了,再来讲我们的心。那你的心可能会随着时间你会逐渐提升。你现在不可能弄得多好,不可能。我只是我愿意,但是我要怎么做呢?你现在不知道,你假如有这准备,一年后绝对跟现在不一样,你会改变的,而且改变非常的快。这个是一个大家先有的认识。看经文他是没有提到这些,但是这个语言模式里所衬托出来的烘托出来的就是这种思惟模式。
“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这个是讲修行态度。我要称赞如来,我一定要很确实地了解如来的真实性,然后从那个真实性的地方来称赞。就像我们称赞朋友一样他有成就,他是游泳得冠军,你是说他百米跑得很好,那你就笑死人了。你一定要针对他游泳的部分,他得冠军的那种殊胜来赞美他,而不是随便讲一句,他在运动上有成就。你从运动上来赞美他,你不一定讲说他在歌坛上成就,那你就不真实。
同样的,你要以这个统称为悉以甚深胜解,你对他有了解。“现前知见”,以现在程度来赞美,你过一年以后赞美的不一样,因为你会提升。两年后,你又更提升了,所以这个赞美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一再地赞美,原因就在这个地方。
好,那么下面他讲:“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无尽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这个地方,我这里就详细跟各位谈了,这个简单地总称一下。古代的语言,在印度,他有这个辩才天女。我们这边翻译过来翻成中国这边的叫九天玄女,那个不管九天玄女辩才天女都是最高层次的天王。他虽然叫女,但他是天王。他最应该来讲跟摩醯首罗天王一样,那也就是他有最高的能力,以这样的能力来称扬来赞叹,这是一个;第二个,称扬赞叹他有种种的方便,不一定要见面那才算,见面是见面,但是你有其他地方可以做。
譬如说出版书籍。当然,你现在的法律是不一样。古代最好的赞美就是跟他模仿,跟…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七集 (2011年元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