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遨游自性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 - 五 主稼神众——物质作用转为心性作用▪P2

  ..续本文上一页」就是教育,「令众会欢喜满足」则包括娱乐在里面了。这是从现象界、物质界的圆满,转移到精神界的圆满。

  

尔时,柔软胜味主稼神承佛威力普观一切主稼神众,而说颂言:

  

如来无上功德海 普现明灯照世间

  

一切众生咸救护 悉与安乐无遗者

  

柔软胜味主稼神的法门,是说如来显现出来的作用普照世间,一切众生皆能救护、给予安乐,没有一个遗漏掉。

  

世尊功德无有边 众生闻者不唐捐

  

悉使离苦常欢喜 此是时华之所入

  

「世尊功德无有边」,是说众生能听闻到世尊功德皆不唐捐。由法义来说,「世尊」是指自性成就,显扬出来之义。

  

为何说「世尊功德无有边,众生闻者不唐捐」呢?各位大概都知道〈普门品〉是观世音菩萨的等觉法门,「观世音」三字是「妙观察世间的声音,寻声救护」之义。「观」在偈颂文里有「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加上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之「慈观」与「悲观」等五观。「观」本身「能」、「所」双泯,方为「真观」;能观、所观,皆无意识形态掺杂其中,它自动会起作用,此为「清净观」;「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则是「慈观」与「悲观」。「广大智慧观」的「广大」是「悲门」、「智能」是「慧门」,故其本身是「悲智双运」,而此观本身根尘之间双泯,它无意识形态,其力量的作用相当广泛,故称「广大智慧观」。它能够自成就、他成就,「自、他」的成就是和合统一的。

  

再者,「观」乃「观胜能」,「根」之义。「音」是「世间的音」,「尘境」之义。观世间的尘境,故「观世音」是「根尘相融合」的意思,所以「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乃指我们自性的特殊作用能展现出来,其自性的特殊作用无非是根尘两者相融和,方有办法展现出来。当他展现出来之时是不是任运自在呢?所以世间的苦就消失了。

  

我们看《心经》中的「观自在」,则又是另外一种状况。「观」乃「根」,「根能自在」,而根能自在要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个时候,「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对我们一切因缘组合的生命因素都不起黏着与隔离作用了,故「度一切苦厄」。

  

各位要体会「根、尘」之间如何和合,展现自性的妙用出来。能体会多少,就能获得多少成就。

  

善逝诸力皆圆满 功德庄严现世间

  

一切众生悉调伏 此法勇力能明证

  

「善逝」亦是「如来」的称号。「诸力」乃「十种殊胜智力」,皆圆满。以此功德庄严出现在世间,「一切众生悉调伏」。十种殊胜智力如何圆满,自己要下功夫。

  

佛昔修治大悲海 其心念念等世间

  

是故神通无有边 增益精气能观见

  

佛往昔修行对治的大悲法门,其心穷尽这个世间,所以他的神通无有边。由事相上看容易了解,其实就是性德能达到此程度。

  

佛遍世间常现前 一切方便无空过

  

悉凈众生诸惑恼 此普生神之解脱

  

佛普遍于世间,而且常出现众生前。他用种种善巧方便接引众生,无有空过者,为的是洗涤清净众生的诸惑业。

  

佛是世间大智海 放凈光明无不遍

  

广大信解悉从生 如是严髻能明入

  

佛是世间的大智慧海,他能放清净的光明无不穷尽。「广大信解」,是指对一佛乘的信,所以信是从佛的世间大智慧海中产生的。

  

如来观世起慈心 为利众生而出现

  

示彼恬怡最胜道 此凈华神之解脱

  

我们的自性能观察世间的尘境而起慈悲心,众生因为被尘境所困扰,这时候的你来悲愍众生,自性自然会现前。然而我们对自性的警觉性不够,往往把这部分抑制下来。倘若体会到人生应该如何才对,这时候自己的自性会慢慢觉醒过来,那就「为利众生而出现」。但是还不知道真正的安稳道是什么,那么佛经开示我们,就可以获得了。

  

善逝所修清净行 菩提树下具宣说

  

如是教化满十方 此妙香神能听受

  

善逝乃「如来」,他所修的清净行,在菩提树下皆已宣说,像这样的教化普遍于十方。

  

佛于一切诸世间 悉使离忧生大喜

  

所有根欲皆治凈 可爱乐神斯悟入

  

一切诸世间是五蕴世间、有情世间、器世间,佛在此三世间不断教化我们。譬如看到器世间天气的变化,有没有感受到无常?感受到这种缘起法?此由器世间来觉悟众生。有的从有情世间觉悟众生,有情世间最明显的是我们会感受到眷属的无常,有的是爱别离苦,有的是怨憎会苦,我们有没有从这当中去看无常而觉悟呢?此乃有情世间的教化。在五蕴世间,自己的贪、瞋、痴、慢、疑、受、想、行、识形成的五阴炽盛苦,我们能否由此觉悟?这就是佛如此出世间,使我们众生醒觉过来,「悉使离忧生大喜」。

  

如来出现于世间 普观众生心所乐

  

种种方便而成熟 此净光神解脱门

  

「如来出现于世间」,是如来观世间的意思。普观众生的心性,用种种方法令众生根器成熟。

  

《遨游自性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 - 五 主稼神众——物质作用转为心性作用》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