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习气,性德,解脱门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三讲记 - 六 紧那罗王众——从用心经营自己开始▪P2

  ..续本文上一页者,了解真正的状况,并且勇于面对,故不起任何烦恼。佛赋予每位众生这个能力,希望透过此觉知能力让我们真正再重生一次,此即「导师利益诸众生,普作救护归依处」。

  

  

出生一切诸喜乐 世间咸得无有尽

  

能令见者不唐捐 此是华幢之所悟

  

世间的一切喜乐,我们都能够得到,但是你必须知道这些都是从无上法喜来的,亦即从觉悟上产生出来的。能够觉悟,一切喜乐都会现前。虽然我们的觉悟不见得能与佛一样究竟,但是只要各位对于真理能体验到一次,我们的生命本质就已经改变了。我们现有的生命像一只杯子,杯中装满了污染的水,现在我们另外倒进一些清洁的水,请问这杯污浊的水会不会一次就清净呢?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清水与浊水会一起流出,但是你会发现这杯原来污浊的水已变得较清洁了。然后你一再地加入清水,这杯浊水总有清净的一天。同样地,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当我们一再加入良好的因素,我们的生命质量就会一再提升及超,一直达到尽善尽美的状况。

  

  

佛功德海无有尽 求其边际不可得

  

光明普照于十方 此庄严王之解脱

  

「佛功德海无有尽,求其边际不可得」,这是个很美的对子,如果重新编排,感受也会有所不同。例如「佛功德海无有尽,光明普照于十方」也是一个对子,然而意义稍有不同。关于这部分必须靠自己感受,不一定都要按照经文的排列方式,或许你觉得不同的排列方式对自己的深化会有帮助。

  

  

如来大音常演畅 开示离忧真实法

  

众生闻者咸欣悦 如是吼声能信受

  

这「如来大音常演畅,开示离忧真实法」也是一句对子,也可以重新编排成「如来大音常演畅,众生闻者咸欣悦」,这也是很好的一句。读经文不一定要看注解,自己可将经文做这样的一种整理。为何师父经常希望各位写经,原因在此。经过整理之后再将经文写下来,那感受完全不一样;而将经文重新排列之后,其意义更是幡然不同。我们可从写经的过程中增长智慧,不用担心这样的解释法是否正确,只管一再增长你的智慧就对了!就像吃饭,你只管第一碗、第二碗赶快吃下去,等到吃完了第五碗饭再来讲第六碗饭应该怎么吃,总会吃饱的。现在前面五碗饭都没吃,反而一直问第六碗饭怎么吃,真是本末倒置啊!

  

  

我观如来自在力 皆由往昔所修行

  

大悲救物令清净 此宝树王能悟入

  

前两句意指如来的自在力及成就,都是往昔无量劫不断修行所得来的。我们也可将这首偈排列成「我观如来自在力,大悲救物令清净」,其意义就变成「如来以他的大悲自在力救度诸众生令其清净」。这两个解释法不同,感受也不一样。假如你现在开始整理这些经文,会觉得受益匪浅。读经也是一样,读诵完毕再用脑筋稍微整理一下,会发现你的智能就这样一直增长起来。至于实际的法义为何,那无所谓,重要的是赶快累积你的智慧资粮。

  

  

如来难可得见闻 众生亿劫时乃遇

  

众相为严悉具足 此乐见王之所睹

  

众生要见到自性并不容易,虽然自性普照一切,但是众生因为不觉,所以感受不到。然而佛身仍具足无量庄严。

  

  

汝观如来大智慧 普应群生心所欲

  

一切智道靡不宣 最胜庄严此能了

  

若你把经文排列成「汝观如来大智慧,普应群生心所欲」,这是由他受用法乐智所成就的。但是若你将经文排列成「汝观如来大智慧,一切智道靡不宣」,这就是由自受用法乐智所成就的了。

  

  

业海广大不思议 众生苦乐皆从起

  

如是一切能开示 此华幢王所了知

  

这首偈的含意,指「业」有福业和恶业,这业海极为广大难思议,众生的苦乐都是从这业海中产生的。如来的智慧及辩才是不可思议的,能为众生开示业海的一切。

  

  

诸佛神通无间歇 十方大地恒震动

  

一切众生莫能知 此广大力恒明见

  

若你把经文排列成「诸佛神通无间歇,十方大地恒震动」,这是由自受用法乐智所成就的。但你若将经文排列成「诸佛神通无间歇,一切众生莫能知」,这就是由他受用法乐智所成就的了。而「十方大地恒震动」,是指只有觉悟者才能了解佛的神通境界。

  

  

处于众会现神通 放大光明令觉悟

  

显示一切如来境 此威猛主能观察

  

这首偈的含意,是指佛于种种众生与会之处都现神通,为众生显示自性的广大境界,以智慧光明引导众生都能觉悟。这些众生不一定指凡夫,凡夫叫因地凡夫,而众会当中有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菩萨又分有三贤十圣、等觉菩萨。令这些众生觉悟,是指令他们的阶次一直往上提升。

  

《习气,性德,解脱门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三讲记 - 六 紧那罗王众——从用心经营自己开始》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