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要连一点弹性都没有。正常人的脑筋弹性大多在零到一之间。弹性大于一的,若非大成就者,大概也进了精神疗养院。一般人的脑筋弹性大概介于零与一之间,也就是让心灵维持一种活性,等真正可以掌握修行之后,弹性便可大于一,甚至无限大。然而修行绝对不要急,急出状况来很麻烦。
令此性海灵觉,灿然大备,光照法界,于此普贤道上,襄助众等,早成正觉,普润群生。
启发我们的自性,让我们性海中的灵性能够复苏,完全展现,「光照法界,于此普贤道上,襄助众等,早成正觉,普润群生。」这是《华严经》的一个思惟模式、一种训练。文章不长,但透过外在的龙王来形容自性海。所以各位也注意到准提法有两条龙护法,通常准提镜或准提菩萨座下面都有两条龙。为什么?因为准提就是自性清净,而龙王也是自性的表征,都是指自性、性海中的事,所以不要执着在龙王的相上。
接下来都是引用〈如来出现品〉的经文和偈颂。〈如来出现品〉的经文我们曾经解释过了。这里必须提醒的是开头这一句:
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非以一缘、非以一事而得成就,以无量缘、无量事方乃得成。所谓兴布大云、降注大雨……(下略)
很多人常来问师父某件事如何?这是一事一缘哪!其实它有无量事、无量缘,你却单拿一个来问,一旦答案违背你的期待就不高兴了。看清楚啊!世间事都是无量因无量缘。他骂你只是一相,他骂人固然不应该,可是你不知道自己踩了别人的脚……,凡事有因有缘,而且因缘繁复,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所以后面经文说:
佛子!如是等无量因缘,乃成三千大千世界,法性如是!无有生者,无有作者,无有知者,无有成者,然后世界而得成就。如来出现亦复如是,非以一缘,非以一事而得成就。以无量因缘、无量事相乃得成就。
各位,这就是华严的、法界的心量!我们遇到任何挫折,之所以认为是挫折,乃因最直接的那个因;被一块石头打到,便怪罪于石头,挨了别人一记闷棍,便直接归咎于他,与之对抗。世间凡夫多半是这种看法,其实这只是终端萤幕上的那个相而已,人家拿棍子打你,不要光看其作为,因为他跟你之间其实有种种因缘,你却懵懂不知。当你看到这一相产生时,若能体验到「无有生者,无有作者,法性如是」,如此而已!心量便放开了,天下也太平了。
下面所提龙王的行仪与事迹就不多解释了。大家只要留意,一个是华严法界的思惟模式,一个是华严法界的基本心量,以这两者来处事,那么这世间、社会的纷乱,就会很好对治和处理。
前面等于谈整个因缘,接下来「安设龙王位」,文字是从〈世主妙严品〉中撷取出来的,是谈事相,乃是权巧、权善之法。一开始迎请龙王:「伏瞻龙王之妙身,轨范全彰于法界,必现玉毫之瑞相,光明普照于十方。」接着,安设龙王位的部份,则可在自己家里或在道场中安设。
首先,「佛子」底下要填上你的名字,其次填上地点,也就是你的地址。再来,安设什么龙王位呢?这必须自己定位,譬如毗楼博叉龙王、娑竭罗龙王、大庄严龙王……,但一个就好,不要以为多多益善,否则最后一定会乱。龙王怎么称呼?不要一条、一只、一尾,要如称呼佛菩萨一样,以「一尊」为单位。
「切念正法难逢,正法难持,违缘逆境,随之即来,盼龙王护持,以令行者沾恩,道俗蒙光。」必须经常自我提醒一个观念:不是外面飞来一条龙哦!是我们的自性要显现。台湾俗话说:「树头站得稳,不怕树尾作风台。」这个核心、定位必须确立好。然后「兹造立龙王神位,俾人人和睦相处,道风遐昌,檀那沾恩,龙神卫护,道俗蒙光,护法不辍。」
接下来则是「龙王偈」。从毗楼博叉龙王、娑竭罗龙王、云音幢龙王、焰口龙王、云幢龙王、德叉迦龙王、无边步龙王、清净色速疾龙王、普行大音龙王、无热恼龙王等,我们附带谈一下,假如以这十大龙王的名字和法门念下来,那就是咒语了。其实这些字你都懂,可是龙王一个也不识得,更别提那些解脱门了。对我们来说,这些字就跟〈大悲咒〉里的字差不多,都不明其义,然而以此方法一再地持诵,就跟持咒无异。
那么这当中就有好几个咒语了。一个是从「复次,毗楼博叉龙王,得消灭一切诸龙趣炽然苦解脱门……」一直念到后面的偈颂结束。这样持诵下来大概会跟念〈楞严咒〉一样长。这是一种诵法。
第二个咒语,只有念龙王的名字。注意,〈楞严咒〉中也有这种只有名字的咒语。假如你从毗楼博叉龙王、娑竭罗龙王、云音幢龙王、焰口龙王……这样念下去,它也是一种咒语。这叫第二会。第三会,是「得消灭一切诸龙去炽然苦解脱门,……解脱门,……解脱门……」这十个解脱门这样念下去,是为第三会。
第四会是单持后面偈颂的部份。至于第五会,则是把这前面的龙王与解脱门两者倂起来,加在后面成为第五会。这样念五遍以后就跟持〈楞严咒〉一样长了。其实这当中文字虽然都认得,但实际的意义与状况,跟持〈楞严咒〉一样,一般人大概都不知道吧!
运用这当中的任何一个法,不要贪多。你或许会觉得从「复次」念到后面的「无热大龙能悟此」,比较完整,其实这样很难悟入。告诉各位一个方法,只念龙王的名字或只念解脱门的名称,这两者的相应很不一样。假如愿意专修此法,那么前面念过一遍,此处再用这五会的念法念诵下去,会发现效果奇佳。这五会念完之后,假如前面通通省掉,最后单提一个——只念龙王名字或只念解脱门名称,念个好几遍,就和持咒无异了。
这是技巧,也是修法。一如咒语的持诵方法,从龙王、从解脱门上面去感受,相应很不同。从龙王上面去感受会直接与佛相应,从解脱门下手则直接与法相应;与佛、与法相应,下手处不同。
如果用这种咒语的修法,那还得配合「四十二字母」唱诵作为基础训练,然后再将龙王的名字带进来念诵下去,你那个种子字的音会自然出现;若专就解脱门念诵下去,种子字的音一样也会出现。你问哪个音?不必问,做了再说。就以四十二字母去带那十个龙王名字或十个解脱门,持续念诵,那个音、那个韵到时候会自然调出来。这是修行的一个要领。
法本的最后是《华严经》的〈经首〉和〈华严经咒〉。其实修法的「法」,主要也在后面这部份。〈华严经咒〉不止持三遍。为何要持诵此咒?他在其他地方可能也称作「补阙真言」,其实它在《华严经》中就可称为「补阙真言」,在《华严经》之外就只能称「华严经咒」。「华严经咒」有《华严经》的〈心咒〉和〈华严经咒〉之分,而〈华严经咒〉乃是法界大咒。
它的作用何在呢?任何经典在翻译、传抄与宣讲的过程当中,可能有所遗漏。最主要的是,讲者从心境转变成语言之际已然遗漏甚多,大约遗漏了八成,再经旁人记录,剩下的两成大概又遗漏了一半,然后再经第三者转出去,大概又漏失了一大半,最后实在所剩无几,于是需要这个真言,把遗漏掉的部份全部补起来。
我们往往以为某卷经文应该是一万句,经过传抄变成八千句,所谓「补阙」是把那遗漏的两千句补起来。其实不然!法的本体是百分之一百呀!弄到最后所剩无几,所以靠此咒来补。然而这个咒语不能单独来持,既然是补缺之用,若无一个法在,所补为何?就像拿水泥补墙,如果连墙壁都没有,水泥怎么糊上去?所以这个咒语一定要先有修法,修法之后再持此咒,那就功德无量无边。
有人鼓励单持这样一个咒语,但我认为不妥。当然,就方便法而言,有总比没有好嘛!可是这个真言的作用主要是在修法上面,譬如诵完《心经》、《金刚经》之后来持诵此咒就很好。而现在这里是针对〈经首〉来的,所以诵完〈经首〉再来持诵此咒就可以发挥作用;或者前面有修龙王法,后面再持诵此咒。总之,不管修什么法,最后都持诵此咒,那就一切圆满,是这个意思。
最后是个简单的回向,我们不解释了。龙王法至此圆满,祝福各位!
《根本佛母 准提密法 十四 自性海的作用与性德的展现》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