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弥勒下生经直解(如证法师)▪P12

  ..续本文上一页功德,实非一般可言。《十轮经》云:“出家僧相,乃秽恶世界之清净幢相。”故而,谤僧罪过无量,敬请慎思,切莫轻犯才好。

  接着弥勒佛再用五字偈说道:“增益戒闻德,禅及思惟业,善修于梵行,而来至我所。劝施发欢心,修行心原本,意无若干想,皆来至我所。或发平等心,承事于诸佛,饭饴于圣众,皆来至我所。或诵戒契经,善习与人说,炽然于法本,今来至我所。释种善能化,供养诸舍利,承事法供养,今来至我所。若有书写经,班宣于素上,其有供养经,皆来至我所。缯彩及诸物,供养于神寺,自称南无佛,皆来至我所。供养于现在,诸佛过去者,禅定正平等,亦无有增减。是故于佛法,承事于圣众,专心事三宝,必至无为处。”慈佛度生心切,不厌其烦的,一再为大众以五言诗,说明大众之所以能与弥勒佛相会之主要因由。弥勒慈尊亲切的告诉众人说:“曾经闻法受持,精持戒律,于修行中能思惟而入本心,了知万法不垢不净、不恶不善,不失不得之真理之行者,今来此与我相会。或有劝导他人以欢喜心行善布施,明白恻隐之心,人皆有知,不求回报,不惦记于心,乃“行而不住其心”之清净心者,今亦来至我所。或修平等大法,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明白了知心、佛、众生平等而承事供养一切众生者,今亦来至我所。或有诵戒研读经典,而善为人演说成佛之正法者,也来到此处与我相会。或是释迦文佛的善化弟子,能依教奉行,供养诸舍利,及承事法供养者,今也来到了我这里。或有修持书写经典,再将其表以庄严,而以虔诚恭敬心供养者,今日亦来至我所。或曾供养缯彩及其他一切物品给常住,自称南无佛者,亦来至我处。供养现在、过去诸佛者,知一切众生平等成佛,一切诸法平等之真如本性。故于佛法中,承事诸圣众,一心事三宝,如此行者,必证涅槃。”由以上慈佛的教示中,明显可知我等,不论修持以上任何之一法,若于此生无意求生兜率弥勒净土,而自已本身又没得解脱者,很快的也会在人间弥勒净土中,与大慈悲父弥勒尊佛相会而得解脱的。若此生向心兜率净土者,不论你爱修那一种法,皆应至心回向:“愿生兜率净土中,莲开便见慈尊容,即得不退无上道,再随弥勒下阎浮”。如此自利利他之菩萨大愿,必感得弥勒菩萨放光接引无疑。弥勒法门好修易成就,有经典为证,实非妄语也。

  接着释迦牟尼佛再对阿难说道:“阿难应知,当弥勒佛为大众说这些偈语之时,此中之诸天人民,对于前面佛所说过的十想(一、无常之想。二、乐有苦想。三、计我无我想。四、实有空想。五、色变之想。六、青瘀之想。七、膨胀之想。八、食不消想。九、脓血想。十、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仔细的加以思惟观想,共有十一垓之多的人,即时开悟证果,得法眼净。”垓者数目也。十千曰万,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垓。

  有人说,弥勒佛在龙华三会中所度之众,未免太少了吧!根据释迦牟尼佛在《贤愚经》中有谈到,未来弥勒佛将在龙华三会中,先度释迦牟尼佛的遗残弟子。三会之后,才开始度无量数与弥勒同缘的弟子。由此可知,弥勒佛不仅仅是在龙华三会中度那些众生而已,弥勒佛寿命八万四千岁,尽其一生,说法无数,度生亦无量。依《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菩萨行愿品》云:“于中悉见三千大千世界。百亿四天下。百亿阎浮提。百亿兜率陀天。一一皆有弥勒菩萨。莲华藏中。降神诞生。释梵天王。捧持顶载。游行七步。观察十方,大师子吼。现为童子。居处宫殿。游戏园苑。为一切智。逾城出家。现诸苦行。示受乳糜。往诣道场。降伏诸魔。成等正觉。观菩提树。梵王劝请。转正*轮。升天宫殿。而演说法。劫数寿量。众会庄严。所净佛刹。所修行愿。所现威德。所起方便。教化成熟一切众生。”以上明示,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之教化区。三千大千世界中有一百亿四天下(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北俱芦洲以及我等所居处,属于南瞻部洲),有一百亿的阎浮提,亦有一百亿的兜率陀天,也有一百亿个弥勒菩萨在各处教化众生,而我等所居之阎浮提,就是一百亿当中的一个而已。如此可知,弥勒佛将来所度之众生,实无量无边,怎么会少呢!曾经有一位弘法者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先上极乐净土,再来参加弥勒佛的龙华三会。”这句话是有问题的,他应该明明白白的说清楚:“我们一定要拼极乐世界上品上生,或中品上生,上生之时即得花开见佛,经阿弥陀佛允许,再回来人间赴弥勒佛的龙华会。”若这样说的话就对了。众生不懂,若听如此之说,而照单全收的话,岂不坏事!要不然,我怎会亲耳听另一位修极乐净土的男居士对我说:“龙华会见!”我当下错愕,难道那句话,已经产生效用了,已被众生吸收了!极乐世界分三辈九品,唯有上生到上品上生和中品上生这两个品位的行者,得以马上花开见佛之外,其余之七个品位,必须待在莲花苞内,经过长远的时间,花开了之后,才能见佛闻法的,在这些莲花未开之前的这段时间,弥勒佛在人间净土所开的龙华三会,老早都已经开过了,怎么会来得及呢?

  话说在弥勒如来的人间净土中,有千年的时间当中,其弟子们都能依持佛陀的教法修行,而没有任何瑕秽的,他们都恒以一首偈言作为禁戒,即“口意不行恶,身亦无所犯,当除此三行,速脱生死关。”此说明不犯杀、盗、淫之三种身业,及绮言、妄语、两舌、恶口等四种口业,和贪、瞋、痴等三种意业,此三业若清净,则必速脱轮回生死关。

  弥勒佛时期,有一千年中,其弟子皆无恶作,再经过一千年后,将有人犯戒,弥勒佛才开始制立禁戒。在释迦牟尼佛时期,本来也是没有禁戒的,后来经弟子们一再的犯过,释佛才一一制戒,每犯一过,就制一戒。有许多学佛者,一听到受戒两个字,都深感恐惧,深怕受了戒之后,便要舍去很多,失去很多,而且怕犯戒会受到严重的因果报应等等的理由,而怯之不前,敬而远之。

  有一位从小就在穷苦中长大的女姓导游,她说她实在很想归依三宝,可是周遭的同事却劝阻她,并对她说:“你如果归依三宝的话,你将要失去很多很多!”如此就把她给吓住了。其实,若有人对佛教不甚了解的话,不管你有任何的问题疑惑,应直接请问佛门专业修行者,绝对不要随便听信外行人的话,那未免太危险了,若照因果法则而论,她是遇上了阻碍她光明前途的冤愆债主了。话说回来,如果对佛教不甚了解,真的不知道佛法对我们有什么好处的话,那么正确的作法是,先探讨一下,了解佛陀到底教了我们些什么呢?这样才不致于被别人误了此生,须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啊!我们可是在苦海中流转了百千万劫,今生为人,实非易事!应好好的把握珍惜当下,精进实修,誓出沉沦才是。

  弥勒佛之寿命具八万四千岁,示现涅槃之后,慈佛所遗留在世间的教法,继续流传了八万四千年的时间,既然佛都已经入灭了,又怎么能令其正法在世间住这么长久的时间呢?正因为那些人间净土中的人,各个的慧根都是很锐利的。对于佛之遗法,皆能生妙解,而得到无量之法益的。依《弥勒下生成佛经》曰:“弥勒佛住世六万岁。怜愍众生令得法眼。灭度之后法住于世亦六万岁。”此经乃释迦牟尼佛对其弟子舍利弗尊者所说的,与释佛对阿难尊者所说的有差距,今两者提出,以供参考。

  以上乃释迦牟尼佛宣说弥勒佛下生人间净土的概况。最后释尊苦口婆, , 心再次叮咛弟子们,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希望在未来得见弥勒佛,而能参与龙华三大盛会之声闻者,以及入翅头城及见儴佉圣王和四大珍奇宝藏者,或向往食用那自然成长的香美米饭者,以及喜爱那自然生长于树上的美妙衣裳,和愿生兜率净土者,只要精勤用功修行,而不起退堕心,更重要的是,要能感恩诸位弘扬弥勒胜法的法师们,而持以花、香等种种的承事供养,千万不要给错失了这广植福田,而且得以上生兜率弥勒国的上生资粮哦!当时的阿难与会中大众,听佛如此殊胜之开示,都充满法喜,遵教奉行。

  2007年5月

  

  

《佛说弥勒下生经直解(如证法师)》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弥勒菩萨略说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