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月溪法师讲念佛法门▪P7

  ..续本文上一页,慈云忏主教令念佛,举家宗奉。圩至心念佛二十五年。崇宁元年,小疾,易衣坐逝,有气如青盖出户,腾空而去。家人皆梦圩往生上品。

  ○钟离少师

  宋,钟离瑾,提刑浙西日,遇慈云忏主,遂笃信净土。后知开封,出则尽瘁国事,入则不寐念佛。忽夜,促家人起,索浴更衣,坐逝。举家见瑾乘青莲,仙乐迎引西去。

  ○阎邦承务

  宋,阎邦荣,池州人。二十年持〈往生咒〉念佛。将终,家人梦佛光迎荣。及晓,荣西向趺坐。忽起,行数多立化。

  ○王衷朝散

  宋,王衷,嘉禾人,结社西湖,不问贤愚贵贱僧俗,但愿往生者,普请入社。有〈劝修文〉行世。后无疾,西向坐化。

  ○钟离景融大夫

  宋,钟离景融,官朝请大夫,常诵《观经》,念佛不辍。挂冠结茅仪真东园侧,尝曰:“不识弥陀,弥陀更在西方外;识得弥陀,弥陀只在自己家。”一夕,命僧妙应诵〈普贤行愿品〉,炷香敬听,两手作印而化。

  ○钱象祖郡守

  宋,钱象祖,号止庵,守金陵日,以净土真修为念。常于乡州建接待十处,皆以净土极乐等名之。创止庵高僧寮,为延僧谈道之所。自左相辞归,益进净业。嘉定四年二月,微疾。书偈曰:“菡萏香从佛国来,琉璃地上绝纤埃,我心清净超于彼,今甘遥知一朵开。”后三日,僧有问疾者。公曰:“我不贪生,不怖死,不生天,不为人,唯求生净土耳。”言讫,跏趺而逝。后有人梦空中云:“钱丞相已生西方莲宫,为慈济菩萨。”

  ○梅汝能县令

  宋,梅汝能,常熟人。仕至县令,有志净业。忽梦僧授纸百幅,凿破为二八字,以问东灵照师,曰:“二八十六也,岂《十六观经》之谓乎。”适一僧以经与之,忽不见。由是诵经念佛,自名为往生以见志。因邑中生公,造丈六弥陀像,乃施财百万为之妆饰,殿前池中,遂涌一双白莲,其花百叶。当年冬,无疾而终。

  ○咎定国学谕

  宋,咎定国,号省斋,为州学谕。常念佛,读净土诸经。每月三八,集僧俗讽经念佛。嘉定四年,梦青衣童告曰:“佛令召君。三日当生彼国。”至日,沐浴更衣,念佛坐化。

  ○冯济川谏议

  宋,凭揖,字济川,遂宁人。由太学登科,初访道禅林。晚年专崇净业。作〈西方文〉、〈弥陀忏仪〉,后以给事中出师滤南,率道俗作系念会,及知邛州,于后厅设高座,望阙肃拜。着僧衣,登座谢官吏,横柱杖按膝而化。

  赞曰:《传灯录》载公初参龙门远,次参妙喜,各有证悟。临终刻期升座,拈柱杖按膝,脱去。其自在显赫,宛有宗门诸大老操略。然都不言念佛往生,何也?良由着述家,彼此立义,为门不同,各随所重而已。彼重直指人心,自应专取了明心地而略净土。如怀玉金台再至,圆照莲[芷/(止止)]标名,皆不录是也。此重指归净土,故详其生平念佛,报尽往生,而了明心性自在其中。如所谓“既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是也。喻如重德,则颜子列德行之科,而不言政事;重才,则颜子具王佐之器,而不言德行,亦为门不同耳,净业人愿笃信无惑。

  ○王敏仲侍郎

  宋,王古,字敏仲,东都人,官礼部侍郎,慈仁爱物,深契禅宗,又悟净土法门之胜,着《直指净土决疑集》三卷。平生精勤念佛,数珠未尝去手,行住坐卧,悉以西方净观为佛事。有僧神游净土,见古与葛繁同在焉,往生有明验矣。

  ○吴信叟进士

  宋,吴子才,字信叟,致仕之后,预作一棺,夜卧其中。令童子击棺而歌曰:“吴信叟,归去来,三界无安不可住,西方净土有莲胎,归去来。”自从而和之,后无疾而化。

  ○白居易少傅

  唐,白居易,官中大夫太子少傅,舍宅为香山寺,号香山居士。晚岁患风痹,出俸钱三万,绘《西方极乐世界》一部,依正庄严。悉按《无量寿经》,靡不曲尽,顶礼发愿,以偈赞曰:“极乐世界清净土,无诸恶道及众苦,愿如我身老病者,同生无量寿佛所。”

  赞曰:“人传蓬莱有乐天名,乐天辞以偈曰:“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即须归兜率天。”今复舍兜率而求净土,岂所谓披砂拣金,愈择而愈精者耶?”

  ○张抡都总

  宋,张沦,官浙西副都总管。期生净土,刻励念佛,阖门长幼,靡不从化。凿池栽莲,日率妻子课佛万遍。孝宗皇帝,亲书“莲社”二字赐焉。

  ○苏轼学士

  宋,苏轼,号东坡,官翰林学士。南迁日,画弥陀像一轴,行且佩带。人问之,答曰:“此绒生西方公据也。”母夫人程氏殁,以簪珥遗赀命工胡锡,绘弥陀像,以荐往生。

  赞曰:“老泉为荐先亡,曾于极乐陀造六菩萨像,而子由往来法门亦甚密通,盖苏氏之皈心三宝素矣。世有刻西方公据者,增以俚语,谓出自坡公,此诬也。具眼者,勿因伪而并弃其真。”

  ○张无尽丞相

  宋,张商英,初以夫人向氏激发,留神内典,号无尽居士。尝着〈发愿文〉云:“思此世界,五浊乱心,无正观力,无了因力,自性唯心,不能悟达,谨遵释迦世尊金口之教,专念阿弥陀佛,求彼世尊,愿力摄受,待报满时,往生极乐,如顺水乘舟,不劳自力而至矣。”

  赞曰:“无尽悟禅宗于兜率悦公,而拳拳乎安养是念,其为计审矣。自香山至此四公,虽西方瑞应史未详录,而据因以考果,不生西方,将奚生哉?”

  尼俗往生类

  ○尼大明

  隋,尼大明,每入室礼佛,先着净衣,口含沉香,文帝后甚重之。将终之日,众忽闻沉香满室,俄而,光明如云,隐隐向西没焉。

  赞曰:“一尼道《法华经》虔敬类是,后感报灵异。而二僧冥府诵经,致礼遇有殊,无怪其然矣。今时念佛,有几人似明者乎?使人人如是念佛,而千不千生,万不万生者乎。弗信也!”

  ○尼净真

  唐,尼净真,居长安积善寺,衲衣乞食,诵《金刚经》十万遍,笃志念佛。一日,语弟子曰:“五月内,十度见佛,两度见宝莲花上童子游戏,吾已得上品生。”言讫,跏趺而化,祥光满庵。

  ○尼悟性

  宋,尼悟性,居庐山念佛,虔愿往生。忽闻空中音乐,谓左右曰:“我已得中品生,见同志念佛精进者,皆有莲花待之,汝等好自努力,言讫而逝。”

  赞曰:“上中品位,二尼能决诸己者何?一则内观自行之浅深,二则外稽瑞应之胜劣耳,可诬也哉?”

  ○尼能奉

  宋,尼能奉,钱塘人,专修净业。尝梦佛光照身,及闻空中善言开慰。一日无疾,告其徒曰:“吾往生时至。”少顷,闻奉念佛声甚厉,奔往视之,则合掌面西,坐逝矣。异香满室,乐音西迈。

  ○尼法藏

  唐,尼法藏,居金陵,勤志念佛,夜见佛菩萨来,光明照寺,奄然而化。

  ○隋皇后

  隋文帝后独孤氏,虽处王宫,深厌女质,常念阿弥陀佛,以八月甲子命终。时永安宫北,种种音乐,自然震咨,异香满室,从空而至。帝问阇提斯那,是何祥瑞?对曰:“净土有佛,号阿弥陀,皇后业高,超登彼国,故现斯瑞耳。”

  赞曰:“舍宫中之贵宠,志净土而往生,古有韦提,今见之矣。”

  ○姚婆

  唐,姚婆,因范行婆者劝令念佛。后临终见佛菩萨来迎,婆告佛言:“未与范行别,请佛暂住空中。”范至,姚婆立化。

  赞曰:“临行别范,不背本也,佛在空中。恒顺众生也,卓立而逝亦奇矣!”

  ○温静文妻

  唐,温静文妻,并州入,久患在床,静文劝令念佛。一日,忽睹净土,告其夫曰:“我已见佛,后月当去。”嘱父母云:“今得随佛往生,愿专心念佛。他日西方相见耳。”言讫而逝。

  ○胡长婆

  宋,胡长婆李氏,上虞人。夫丧后,日夜高声念佛及诵《弥陀经》,凡十余年。一日,见有僧覆以绯盖,曰:“汝十五日子时往生。”问师何人?曰:“是汝所念者。”婆遂会别诸亲。至期,有异香光明,端坐而逝。七日焚化,齿如白玉,舌如红莲,晴如葡萄,皆精坚不坏,舍利不可数计。次日,焚处生一花,如白瞿粟云。

  赞曰:“诸根不坏,舍利无数。世讥女人五漏之体,无乃不可乎!”

  ○郑氏

  宋,郑氏,钱塘人,日课《观音经》,念佛不辍。后病中索浴,浴毕,西向坐。问家人云:“闻声声乎?净土诸圣且至。”已而,合掌喜跃曰:“佛菩萨来,观音手执金台,如来接我登座。”遂奄然而化。

  ○陈氏媪

  宋,陈氏媪,钱塘人,从灵芝律师受菩萨戒,专心念佛。日课千拜,曾有舍利散于经案。临终见佛来迎,顾语旁人,未及半,已凝然不动矣。

  ○黄氏

  宋,黄氏,明州人,早丧夫,因归父舍,精修净业。临终见佛来迎,结印徐行,俨然立化。家人筛灰于地以验生处,见莲花一朵生灰中。

  赞曰:“烧灰之说未考,但其见佛来迎,结印立化,高登莲品必矣。”

  ○王氏夫人

  宋,荆王夫人王氏,专修净业,晓夕勤至,给侍之人无不则效。惟一妾懈慢,夫人责人,遂悔悟精进,忽无疾而逝。致梦他妾云:“蒙夫人诲,已生安养。”夫人未信也。俄而,梦与妾同游宝池,见一花天衣飘扬,题曰“杨杰”。一华朝服而坐,题曰“马汗”。复见金台,光明晃耀,妾指曰:“此夫人生处也。”既觉,弥加精进。年八十一,庆诞之晨,秉烛然香,望观音阁而立,左右方具仪献寿,已立化矣。

  赞曰:“集至此,女人立化盖三人焉。金台晃耀,亦上品之流矣。孰曰闺阁无人哉!”

  ○冯氏夫人

  宋,广平郡夫人冯氏,少多病,慈受深禅师教以斋戒念佛,谛信力行,十年不怠。忽厌世,人怪之,曰:“清净界中,失念至此,支那缘尽,行即西归。适我愿兮,何怪之有?”临终,气绝复苏。谓家人曰:“吾已归净土,见佛境界,与《华严》、《十六观经》所说不异。”已而长逝。三日后,举尸如生,异香芬馥。

  ○王氏女

  宋,吉安王氏女,日诵《弥陀》、《金刚》、《观音》诸经,念佛求度。母死,既殓,恶血滴沥。女发誓云:“若我孝心,愿臭气不作。”言讫,流血即止。父娶后室,与同修净业。后得疾,请僧说净土观法。忽索衣,吉祥而卧。揽观音手所执幡,寂然不动。母筛灰于地以验受生,见灰中出莲花数朵。

  ○周氏

  宋,周氏妙聪,周元卿之女也。因感其母华台往生之瑞,笃志念佛,期生安养。病中请僧行忏,自见其身着新净衣,在楼阁上作礼念佛。谓家人曰:“勤修净业,西方相待。”右胁西向而逝。

  ○周行婆

  宋,周行婆,太平人。早年念佛,精专弗替。一夕,胡跪念佛,泊然而化。邻人见数僧引婆腾空西去。

  ○陆氏宜人

  宋,宜人陆氏,钱塘人,朝请王玙妻也。尝诵《法华》,笃意净土,礼忏一会,念佛万声。凡三十年,因微疾,忽闻天鼓自鸣,人方惊异,即面西端坐,双手结印而逝。

  赞曰:“结印而逝,不独僧中有之,在女人亦屡见焉。皆心不散乱,身不放逸之祥征也。呜呼!为女人者,能仿此每日至诚礼忏一会,念佛万声,三十年不异其心,吾为伊保任决生净土。”

  ○龚氏

  宋,钱塘龚氏,昼夜念佛。诵《弥陀经》。后有疾,请清照律师指示,陈说未终,端坐而化。老妾于氏,亦念经不辍。一夕,梦冀氏告云:“我已生净土,汝七日当生。”至期而逝。

  ○朱氏

  宋,霅川朱氏,念佛三十年,忽断食四十日,唯饮水念佛。梦三僧各执莲花谓曰:“吾先为汝种此花,今当往生。”既宿,请僧助念,端坐而逝。

  ○项氏

  宋,项氏,名妙智,郑县人,寡居,二女悉令为尼,精勤念佛。一日忽曰:“我欲坐脱,错与作棺。”女曰:“佛用金棺,无嫌也。”母喜,俄而,异香满室,西向结印,微笑而逝。

  ○裴氏女

  宋,汾阳裴氏女,专志念佛。报尽日,索火焚香。言:“佛以莲台迎我,我当往生。”已而,天花飞坠,安坐而化。

  [月溪首页][页首][上一页]

  本版本依大乘精舍丛书A-8《月溪法师讲念佛法门》版本及菩提印经会菩提丛书丛七十四版本登录,并参考了圆明出版社之《参禅与念佛修法》版本、万佛寺之原版本。附录部份则与明.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辑之《往生集》核对。部份传略也参考了《净土圣贤录》及《续高僧传》等。欢迎引用流通。

  各种不同版本之异同:

  大乘精舍本主要是景印万佛寺版本,故两版内容几近完全相同;另一方面,圆明版本则依据菩提印经会版本,再重新标点而成,故后两版本,内容亦是十分接近。

  原书一些编排上的问题:

  由于万佛寺原版之《月溪法师讲念佛法门》,编排十分之混乱。例如:书中出现两份内容差异甚大之目次,且与原书之实际编排之目次也多有不能配合。很多在目次上出现的标题,在书中找不到,反之亦然。更甚者,应属不同类别之内容,亦常互相穿插,形成阅读上之极大混淆。[详细]

  由菩提印经会重新编排之版本:

  菩提印经会版本将原版作重新编排及归类整理,并补充了《大乘八宗修法》及《月溪法师问答录》有关净土宗之内容,使原书得以较完整的面甩呈现。

  本网路版之编排方式:

  本网路版尽量保留万佛寺原本之风貌,也依菩提印经会版本理念,使内容编排减少了混乱。本网路版与菩提印经会版本最大不同是:没有将《大乘八宗修法》及《月溪法师问答录》额外之内容加入而已。

  

  

《月溪法师讲念佛法门》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