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道教当成佛法去修学,因为佛说的法广大圆满,真实不虚,只要我们依此修行,就能成就如来的智慧德相,所以不能在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之外另找依据。把佛法放在一边,把道教、儒教说的法作为我们的依据,那就错了,那又回到世间,又回到生死上面去了。佛法是纯净化的,彻底地净化,彻底地觉悟,和世间其他教法都不一样。
佛戒杀是绝对的,真实不虚的,因为苍蝇、蚊子它在作人的时候,就横杀无辜,危害无穷,所以最后它全部失掉,循业发现,循它的恶业堕落受苍蝇、蚊子的苦报,但是它罪业消了以后,还会返到人道,见佛闻法,它要觉悟了修行还可以成佛的。苍蝇、蚊子不杀,这是我们本师金口宣扬的,不许杀害众生,因为苍蝇、蚊子也是众生。如果我们去横杀无辜危害无穷,把它杀害了,和它结下生死业缘,将来我们也会堕落成苍蝇、蚊子被别人杀害。循因结果,循业发现嘛。
大乘菩萨,尤其是圣位菩萨可以发这种心,我们凡位菩萨无明妄想还没断,定力还没充足,很难办到。至于说菩萨在修因地,佛的戒法有"开、遮、持、犯"。我们的本师,大乘发心的菩萨,为了利益众生,以慈悲心为体。比如说,这个人穷凶极恶,想杀害无量的众生,那么菩萨就是要普度众生的,他要杀害无量众生,就要和无量众生结下生死业缘,将来要堕地狱、饿鬼、畜生道的,菩萨面对这种因缘就发慈悲心了,说我宁可自己下地狱,宁可自己和它结下生死业缘,也不让他堕落地狱受生死之报,不让他和这些众生结下生死业缘,所以菩萨是发慈悲心为了救度他,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菩萨愿代众生受无量苦嘛。一个是拯救他,不造恶业,不堕落地狱;另外是拯救这些无量的众生不受被杀害的痛苦,所以菩萨挺身而出,始终不失慈悲心地把这个恶人杀掉。这属于特殊因缘,是为了一切众生,包括穷凶极恶的众生,也是为了挽救他,也是为了挽救这一大片众生,所以菩萨宁可自己造业下地狱受无量苦。菩萨是这样发心的,不失慈悲心,这就是大乘普济之心,代众生受无量苦。所以我们凡夫一般因为定力不充足,如果这样实行的话,恐怕心里恐惧、忧愁、嗔恨哪,这样举体都是罪业了,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一般的圣位菩萨不失慈悲心这样做了,生多功德。因为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把自己放舍,想到的是众生,包括杀人的和被杀的这些众生。所以大乘菩萨是这样发心的,就是始终发心不失慈悲这个体。但是我们凡夫一进入这个境界,心里恐惧、忧愁,甚至嗔恨,如果这样做,那举体都是罪业了,那就不行了,因为自己把持不住,这得分别而说。
这个就不能一概而论了,因为我们凡夫和圣人毕竟不一样,我们都是妄心用事。如果这个人要杀害无量众生,我们看了以后对他产生嗔恨,不满意,这本身就是慈悲心没发出来,以嗔恨心把他杀掉了,举体都是罪,将来要和他纠缠生死。不但不能救度他,反而会酿成无边的生死。但是圣位菩萨已经有了定力了,成就忍力,成就定力,那是特殊情况。戒有"开、遮、持、犯",在一般的情况都是持而不犯,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得开,若不开,就对众生造成危害了。你譬如说,猎人赶一只狼往西跑了,碰到我们了,问我们往哪儿跑了,这时候就得妄语,不妄语不行了,如果你说狼往西跑了,他就会把这个狼杀害掉,所以我们就得开,说他往南跑了,或者往北跑了,就不能说它往西跑了。我们这样虽然妄语了,但是我们生多功德,不失佛门弟子慈悲的本心。因为我们救度了众生,如果不开的话,这个狼就会被危害掉,结下了生死的业缘。但是开完了,不能总开,就得遮,还要把它遮止上,以后不能妄语。
苍蝇、蚊子是四害属于世间范畴去了。佛是大慈大悲,佛来设教就是为了拯救众生,不是利益一方面,危害一方面,那都不是真正的慈悲,在佛的眼里没有一个众生不可以拯救。地狱的众生虽然极恶,但佛还到地狱里去救度众生。不能用世间的感情来看待这个问题,说它是属于四害。用佛法的眼光来看待,那我们人,有的要随便想,随便说,随便做,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比禽兽危害还恶劣呢,你像互相斗乱危害,互相杀伐,比苍蝇、蚊子危害还严重,比禽兽危害的还严重,所以我们必须觉悟起来,必须慈悲于一切。因为苍蝇、蚊子它们造了恶业,堕落到畜生道,苦不堪言,我们佛门弟子有责任去觉悟它们,救度它们,而不去危害它们。如果危害它们,我们造了业,将来也会堕落成苍蝇、蚊子,受生死之报。佛在经里不说么:人死为羊,羊死为人,如是多劫,无有了期。互相杀,互相吃,就是这个意思。
三世诸佛,三世,就是过去,世:指时间说的,过去有无量诸佛,百千万亿恒河沙数,是已成佛;现在有无量诸佛,百千万亿恒河沙数,是今成佛;未来有无量诸佛,百千万亿恒河沙数,是当成佛,将来当成,还没有成的。过去已成,现在今成,未来当成,就称为三世诸佛,就是十方诸佛。
《你说信佛不让供仙,为什么有的寺院也有供仙位的呢?》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