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诺门汗,5.班第达,6.堪布,7.绰尔济,8.呼毕勒罕。
(二)任职的分类有十七:1.国师,2.禅师,3.札萨克达喇嘛,4.副札萨克达喇嘛,5.札萨克喇嘛,6.达喇嘛,7.副达喇嘛,8.虚衔达喇嘛,9.苏拉喇嘛,10.商卓特巴,11.德木齐,12.格思规,13.格隆,14.班第。札萨克喇嘛以上者用印,以下至苏拉喇嘛者受札,德木齐以下者许有徒众。又在陕(河南省陕县)、甘(甘肃省张掖县)、洮(甘肃省临潭县)、岷(甘肃省巩昌县)诸州,则置15.都纲,16.僧纲,17.僧正,各授以札。
(三)以其住居分为四类:1.驻京喇嘛──即是分驻于热河、盛京(今之沈阳)、多伦诺尔、五台山之各寺者,此为章嘉呼图克图、敏珠尔呼图克图、噶勒丹锡栃图呼图克图等。2.西藏喇嘛──即是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3.西蕃喇嘛──即是住于浪庄、西宁、木里、乍雅、察木多、类乌齐等地蕃寺的喇嘛。4.游牧喇嘛──即是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锡栃图库伦、内札萨克四十九旗、喀尔喀、阿拉善等游牧地区的喇嘛。以上的1.、2.两类须出于呼毕勒罕,3.、4.两类则不一定要出于呼毕勒罕。
(四)起居于寺院的喇嘛分六类:1.显教学部毕业者有兰占巴喇嘛、噶布楚巴喇嘛、哈尔巴喇嘛。2.秘密学部毕业者有卡克林巴喇嘛。3.医学部毕业者有满兰巴喇嘛、满巴喇嘛。4.时轮学部毕业者有齐林巴喇嘛。5.四学部之各部部长为苏尼特喇嘛、求次特喇嘛、满巴喇嘛、颠噶尔喇嘛。6.四个学部之上的总部喇嘛称为西雷喇嘛,直属于西雷喇嘛者,亦有达喇嘛、副达喇嘛。
(五)普通僧尼可分七类:1.格隆,2.班第,3.学艺班第,4.台吉之愿做僧侣者,5.职衔或任职喇嘛的随带徒弟,6.乌巴什,7.女的尼僧称为齐巴罕察。
现代西藏的寺院组织
西藏现代的大寺内必分若干中部的独立学院,称为札仓;每一中部又必分若干小部,称为康村。每大寺选一适中之处建一总殿,为全寺僧众早课诵经之所;每一中部又各有一殿,为该部僧众于中午诵经之所;每一小部也有一殿,此殿多依僧房环绕,中间砌一丹墀。每一中部又必有一讲经辩论场所,哲蚌寺分有七个中部,色拉寺分有四个中部,甘丹寺则分有两个中部。
寺内职事分为二类:1.管理全寺财产者,称为「机绪」,意为总管,有正副二人及助理多人,除为全体营谋生计之外,不管僧众的威仪。2.管理全寺大众威仪者,称为「义鄂」,意为首座,在全寺中,以此职位的权力最高;亦有正副二人及辅助多人。维那只管大殿举经,领众诵经,不管威仪。
每一中部的职事,又分三类:1.堪布,意为住持,负责一个中部大众的教育及威仪的教授教诫,在辩论场中以堪布为主,与政府接洽寺内诸事,亦以堪布为主体;故此职非有真学识不能胜任,除特殊因缘者外,均以「格西」充任,每一个中部设堪布一人及其助理多人。2.当家,每一中部有当家数人及其助理多人,负责财产管理与经营,并支配其用途。3.纠察,藏名为「格果」,意为策善,此乃殿内及辩论场中,监督僧众的威仪。当家及纠察两职,即普通僧人亦可充任,不必要有格西学位。
在各小部中,亦有类似中部的职位,唯其掌管威仪者名为「康村格梗」,意为小部中本年新来者的导师。此多依来寺的年限而任,在小部中出家的人亦须任过康村格梗之后,才进入老学众,才对本小部内的大小事宜的羯磨(会议)时,取得发言权;初来的新学众,不得评议,也不得参加。
教育与考试
僧侣教育与考试,可分两类:
(一)转世续任:此即用于呼毕勒罕或呼图克图,选定灵儿并确认其为某大喇嘛的转生之后,举行坐床大典。同时选定一位学德兼尊的大喇嘛为师,另选若干有才学的人辅佐,教其每日学经等事,与普通僧同,只生活稍为富裕,且有人陪同研究讲辩,较普通僧的因缘顺足而已。满二十岁时,受比丘戒,考格西学位,然后才正式行使其前生所遗下的职务与权力。
(二)考试晋任:此为三大寺的制度,由普通僧人先通显教而考格西;考取格西后再进入「举巴」精研密法;充任过举巴的纠察等各职之后,再升为举巴的「堪布」,此为堪布之中最尊者;由举巴的堪布升为法王(全部仅两位);由法王再升任甘丹寺的座主,称为「甘丹墀巴」,乃为宗喀巴大师法座的传人,是考试升任中的最高最尊的名位。
不过,进入「举巴」学密的,也分有两类:1.未在三大寺考取格西而直接进入者,此类先当从一师长学习,熟读《集密金刚大教王经》及经「仪轨」,至能背诵,再候举巴的人数有缺时,始行考取,上下两举巴仅一千人,每举巴以五百人为限。进入之后,五年之内做沙弥行,承事诸比丘,为做受食行水等事,至第六年,受比丘戒而受其他沙弥的承事;此类以学习密部仪轨为主。2.考取格西后进入者,此类在进入后第一年中,威仪如沙弥,殿堂不容或缺,但不须承事诸比丘;第二年后即同上座,诸事都有方便,如其学德超胜者,可以考升堪布。
格西考试的步骤
在未考格西之前,有一个漫长的学习历程,大致可分五个阶段:
(一)五、六岁时入寺后的初二年中,依师学习初级因明的辩论方式。
(二)其次的五、六年中,广学解释《大般若经》的《现观庄严论》,若对此论研究通达,则于三乘道的次第,尤其于大乘道的次第,便能获得坚固不谬的定解。
(三)往下的两三年中,精研月称的《入中论》,此论分十品,讲十地十行,特于第六品中广明诸法缘起性空之理。修中观始能断烦恼出生死,所以此论吃紧。
(四)再次二、三年中,精研戒律,因到此时,年将二十,将受大戒,所以必须详明开遮持犯与止持作持。
(五)最后乃至未考格西之时,则须多学《俱舍论》,此乃对于生死涅槃、若总若别、因缘果等,详细抉择之论,即是阿毗达磨的要典。
同时,在此学程期间,每年冬季,必须兼学一个月的《因明论》。因在西藏特重论理方法,无论学何法、修何法、讲何法,若不用正理辩论抉择,便如泥上之钉,不能安稳坚固。
格西的考取,共分四等,此系在学《俱舍论》时,由各中部学院堪布量其学力,而批准的不同等级:
(一)头等格西:在考格西前一年夏季,先至达赖喇嘛居所的摩尼园,与参加考试的十六个人彼此立宗,互相辩论,在辩论之时,由达赖喇嘛的侍读堪布等为证法人,达赖亦常垂帘而听;第一、二等格西名次,即在此时约略考定。再到冬季法会时,各中部学院年度应考的格西,即在各本学院辩论场中立宗接受辩论,有堪布及特选之大德为证法人。第三步便是由第一、二名格西在正月初一日,于达赖宫内各自立宗,对辩法义,有达赖及三大寺的堪布与政府一切要人在座参观作证。最后即在传「大招」时立宗,接受三大寺全体的问难辩论,等待此法会闭幕日,揭布其辩论次数,始得格西的学位。此乃为格西考试中最难的一种。
(二)二等格西:冬季在各自所属的中部学院辩论,然后于次年二月在传「小招」时,与三大寺的大众辩论。先一年夏间亦往摩尼园辩论,不过不如头等格西的严格。
(三)三等格西:此仅在各所属本寺的二、三中部的学院内,立宗辩论,不须与三大寺的全体辩论。
(四)四等格西:只在所属本寺的大殿前,立宗少许,或请人代替接受辩论,此乃只有格西的年龄而无学问,或略学一论而年龄尚未到,徒取格西之名而已。
考取头、二等格西之后的人,则有两途可走:一为退隐山谷,精进修持;但亦有因政府需要人用,不容静修而派出做堪布的。一为转入举巴,进修密乘,最高可升任为甘丹墀巴。其余的则于住了数年举巴之后被派往他处支院任堪布等职。至于三、四等的格西,只有隐居静修,大多不能为政府所任用。
总之,西藏人的唯一教育,便是研究佛学,他们研究佛学之讲求方法,条理谨严,乃为任何国家之所不及。他们谈那一部经论,就贴紧着该一经论来谈,绝对不许旁征泛引,或问东答西,或借故规避,故其绝无驳杂混淆之弊。他们辩论时所用的词句,均须依照因明论式问答,不许随口乱说,否则便不应理。所以,西藏佛教能够培养出普遍的人才。
《西藏佛教史(圣严法师)》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