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善用其心 善待一切▪P4

  ..续本文上一页叫"扶得东来西又倒",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可过,非常的紧张。我想这都是因为我们人类不能够在一种良性互动的思想指导下,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处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处理一切大大小小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军事问题,民族问题,科技发展问题。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目前都是在以邻为壑。朝鲜那么小,他说他要成为核大国,那是叫自不量力,即使你有几个核弹头,你又能吓倒谁呢?所以我看到这个事心里就觉得,哎呀,怎么这么苦啊。朝鲜的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还要把大量的钱用来发展核武器,太可悲了。他无非是要用来对待中国日本韩国,对待它周边的国家。我们国际关系和平共处不是非常好的事情吗?何必要把那用粮食变成的钱再变成杀人的武器呢?人生难得,有多少人就白白死在那枪林弹雨之中了?何必呢?究竟为的什么?我看谁也说不清楚这个道理,就是这个谁也说不清楚的问题就争论不休。人类失去了厚道,失去了互惠互利这些传统的美德,失去了相互的关爱,人类只在追求利润,追求金钱,追求霸权,我们人类的灾难一天天地多起来。我不晓得我今天的话被网上的朋友听见,他们会有什么反应,也许说这个和尚在这里胡说八道。(众笑,掌声)

  我是出于一个佛教徒,一个和尚对人类的关爱,对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关注,才讲了这样一些推心置腹的话。我想把这些话讲给我们年轻人听,年轻人也许在某个时候,处理某个问题的时候,想起当时老和尚说过一些什么样的话,如果还能在某时某地,处理某个具体问题的时候,能够想到今天的现场,我想我的愿望也就满足了。(长时间掌声)感谢各位网上的朋友在浪费时间。(众笑)

  问:这里有一个问题,观世音菩萨出生在哪个朝代,哪个地方,原名叫什么?地方上的老母,三皇姑,南海老母,是指一个人吗?在实际生活中了解佛教信仰佛教的人少,信鬼神的人却很多,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净慧老和尚:在这个地方我想我们应该对信仰有一个基本的评价,我的观点也许是不对的,我觉得不管是信鬼神也好,信南海老母也好,信三皇姑也好,总比那些什么都不信的人好。(掌声)对于这些没有具足正信的人,我们不要去反对他,只可以引导他,而且这种引导要慢慢地做工作,一方面要尊重他的信仰,一方面要告诉他还有更高层次的信仰,还有更美好的信仰,我们是不是再往前走一步,这样就可以了。如果我们对那些信鬼信神的人都嗤之以鼻,我想那不是我们善待一切的思想,不是我们和谐自他的思想。至于说三皇姑啊,南海老母啊,是不是与观世音菩萨有关,应该说有关,因为观世音菩萨说,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观世音菩萨现南海老母也有可能啊。佛教要包容一切,不要去排斥一切,这样才有利于团结,有利于稳定,但是我们要积极引导,引导他正信正行,这是我们的责任。

  主持人:阿弥陀佛,现在网上的在线网友一共四十位,对法师的讲法非常的赞叹欢喜,纷纷顶礼上净下慧法师。

  净慧老和尚:没有吧,没有那个事,都是你编出来的。(众笑,掌声)

  主持人:网友们跟着说,老和尚非常幽默。(掌声)这里是网友们提出的问题:顶礼法师,请问何为佛法本意。

  净慧老和尚:所谓佛法本意,它也有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诠释和说明。如果说从纯粹的佛法来讲,那就是所谓"缘起而性空,性空而缘起",那就是佛法的本意。"性空"是什么呢?"性空"是大智慧;"缘起"是什么呢?"缘起"是大慈悲。"性空"是什么呢?觉悟人生;"缘起"是什么呢?奉献人生。

  主持人:这个问题也是网友提出的:请问觉知心乃十八界法,是无常生灭之法,修之令明了,有何益处。

  净慧老和尚:如果是到了家的人,他最后就是说这句话。"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晓得原来走的路都是枉费心机,归来原来如是。但是你没有到家的时候,那一步都不能少,草鞋钱一分也不能少。主持人:下一个问题也是网友提出的:请法师开示一下南北朝时期傅大士的偈子"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请问作何解释。

  净慧老和尚:我不会解释,因为这是扯葛藤。

  主持人:下面现场的营员们有什么问题,请举手。

  某营员:尊敬的净慧大师,您好。我想问的是《心经》的那几句著名的话,来到禅宗的祖庭,智慧的最究竟处,我想请您解释一下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一直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谢谢。

  净慧老和尚:因为《心经》的话,你要从前面开始读下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不要离开这个前提,"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然后是"照见五蕴皆空",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都空了,所以就"色不异空",也可以说"受不异空""想不异空"……,"色即是空",受也是空,想也是空……,因为色也好受也好,都是缘起法,一切缘起之法无自性,故空。无自性是什么呢?就是说它的位置可以交换,你看世间有哪一件事位置是不可以交换的;它是有条件的存在,你可以想一想世间有哪一件事是无条件存在的。条件是什么呢?条件是缘,一切缘起的东西,缘生的东西,其性本空。所以色法也好,心法也好,都是空,"色不异空",这是从空的方面来说。另外"空不异色",这是从有的方面来说。"色不异空",是缘生性空;"空不异色",是性空而又能缘起。"性空"是指的理,“缘起”是指的事,事不碍理,理不碍事。"空"不等于是没有了,"空"不是把这个茶杯打破了,茶杯打破了它也不"空",还有瓦片啊。世界上每天万事万物在出生,佛说从来没有出生过一件事;万事万物都在消失,佛说没有一件事消失了,所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说到物质不灭,佛教是最彻底的,世间从来没有增加一法,也从来没有减少一法,只是在运动变化而已,这个是最究竟最彻底的唯物辨证法。主持人:这位网友的提问是:请问有为法到无为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和方法是什么?

  净慧老和尚:它只有方法,没有环节。方法是什么呢?就是用缘起观来观察一切的事事物物。

  某营员:谢谢净慧法师,我觉得我这次参加夏令营非常有收获。今天听了您的开示之后,改变了我的一个想法。我以前以为生活禅只是禅的一个低级阶段,是为了适应普通大众的水平。我今天觉得,在现在的世界中,只有生活禅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才能解决这个世界由于生产不断发展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矛盾。佛教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和平的一种宗教,现在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为了维护他们的教理,发动了一些战争,可是没有一个佛教徒会由于这个原因而诉诸武力。可是我又想,如果真的发生了战争,我们在战争中是被动挨打的,比如说抗日战争,我们怎么办。我曾经听说,那时候日本人在占领区特别欢迎两种人,一种是抽大烟的,还有一种就是念佛的,这两种人他不反抗。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如果在那种情况下,按照佛的慈悲心,我们应该怎么作呢?谢谢。

  净慧老和尚:她提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我想佛教是讲慈悲,讲智慧,是希望这个世界人人都能遵守五戒十善,不要发生战争。这是佛教的前提。那么万一有战争发生怎么办?按照佛教的精神,首先我们是要调和,希望双方都放下武器,懂得战争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的破坏。不管你是什么性质的战争,死人总是不可避免的,从这一点来说,用佛法的观点,希望双方放下武器,坐下来谈和。如果说这种战争就是强敌入侵,那么佛教徒他虽然是一个教徒,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这个时候,服从佛教的教义和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佛教告诉我们一个处理的方法:当佛的戒律和国家的法律发生抵触时,我们应该遵守国家的法律。因为只有国家能够保护我们,我们都生存在一个具体的生活环境中,所以我们在报四恩的时候,是报父母恩,报众生恩,报国王恩,报三宝恩。把国王恩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强敌入侵,我们作为佛弟子的人,国家不会让我们拿着枪杆子上前线杀敌,国家不会。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救死扶伤,做一些后勤服务的工作还是应该的。所以我们要站在国家民族利益一边,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国土,保护我们的人民。主持人:请问法师,基督教和佛教的关系能不能理解成,基督教是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中的一门。

  净慧老和尚:这个网友的想法呢,还是蛮好。(众笑)但是实际去做起来,不大可能。因为首先是基督教它不会同意,(众笑)我是我,你是你,我怎么成了你底下的一个分支了,那不行。所以我觉得不要这样去理解,对各种不同的信仰,我们都尊重它的完整性,尊重它的体系性,相互尊重。不管信什么教,有信就好,有信比不信好。因为基督教提倡"因信得救",有信仰的人一定可以得到救济。

  主持人:这个网友的问题说,"善用其心"就是大智慧,请问这个大智慧是在修学中得到的吗?

  净慧老和尚:这个大智慧是在不断地修学中来获得,来充实。我们获得智慧有三个途径:闻、思、修。每一个人要获得智慧,首先是从听闻佛法开始,然后是思维佛法,然后是修学佛法。所以,获得大智慧的途径,不能片面地去理解,要从佛经当中全面地去把握它。这样我们的心胸才会开阔,我们获得智慧的途径才是多个方面的。所谓"闻思修","闻"就是文字般若,"思"就是观照般若,"修"就是实相般若。三种慧,三种般若。这就是我们获得大智慧的三个途径。

  某营员:首先顶礼上净下慧老和尚。从您的每一句话都可以看出,您对人类和青年发自内心深处的关心。我觉得收获非常大,向您表示感谢。我想谈一下关于刚才那位同学的问题,就是抗日战争来了我们怎么办。我以前也思考过这种问题,但是也不一定正确,我向大家汇报我的想法。我记得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古代有一个大禅师,当时是兵荒马乱的年代,有一个起义军的将领非常地残暴,入城之后要把城里的人全部杀光。这个禅师就找到他,请求他不要这样做。这个将领就哈哈大笑,让士兵拿出一块肉来,说:你把这块肉吃了,我就不杀全城的百姓。禅师当时毫不犹豫就把肉吃了,这个将领只好履行诺言。后来有人问禅师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如果我一个人破戒,但是能救这么多的百姓,我为此受再大的苦也是愿意的。我觉得我作为一个佛教青年,如果赶上抗日战争的年代,那我毫不犹豫地要去上战场,而且我比谁都要勇敢,多杀敌人。而且我觉得如果我不去造这种杀业,还会有别人造这种杀业的。

  净慧老和尚:刚才这位营员讲的故事,就是破山祖师和明清之际打到四川去的张献忠的故事。确实,佛教里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再说一个事情就是,我们受了五戒的人也好,受了比丘戒的人也好,如果真正国家需要我们抗起枪杆子上前线杀敌,是不是就是犯戒呢?就是你明明开枪打死了几个人,你是不是就犯戒了呢?我想这个问题应该具体分析。首先你上战场这件事,不是你的个人意志,这是国家的意志,是全民的意志,所以你上到前线去,你不能消极对待这件事,你不能把枪朝空中打,那你就亵渎了作为军人的职责,你对你的职责没有诚实地去履行。打死了人,责任是不是在你个人呢?这个不是,因为你个人不要背任何责任,这个责任由全民来背,由国家来背。如果前方的军人杀死了一个人,我们虽然没有亲手去杀,但是这个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分担。因为军人为了我们的安全,他在杀敌,保卫我们国土的安全,所以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分担许多许多这样的责任。所以刚才他讲到,如果碰到外敌入侵,他会勇敢地到前线去,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菩萨发心。(掌声)为了保护大众的生命安全,不顾自身的安危,像这样一种行为,在菩萨精神中是可以得到解答的。所以大家不要把佛教完全看成一种消极的,看成是敌人来了我们就俯首就擒,不是那样的。(完)

  

  

  

《善用其心 善待一切》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八念法门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