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弥勒菩萨所问经要义(净空法师)▪P7

  ..续本文上一页守护心,守护如来正法,决不敢为非作歹。

  『四者於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着心。』一切法皆是佛说的,佛法是世出世间真实希有之法宝。佛不固执,也不自大,佛经有五种人说,只要所说的内容与佛说的原理原则一样,佛都承认这是佛经(觉悟人心的经典)。所以,佛经不一定是佛说的,只要内容是说明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不管是什麽人说的,佛都承认它是经。因此,大乘经以「实相」印定,「实相」就是事实真相。

  佛经,除佛之外,有菩萨说、有弟子说、有仙人说、有变化人说。仙人包括各种不同的宗教,耶稣、上帝、先知所说的,只要说的是事实真相,佛门都承认是佛经。这才明白佛的心是多麽清净平等,没有界限。这些理与事,我们都必须懂得,才能与一切法发生殊胜的忍。「忍」就是承认、肯定的意思。殊胜的承认、肯定,没有执着,就是《金刚经》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执着心」是应无所住,「发生胜忍」是而生其心。

  『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於佛法与世法,绝对不可贪图利养。「利」是利益,「养」是指物质的供养,「恭敬尊重」属於精神生活。没有贪恋之心,心才清净,清净里有真乐。

  『六者求佛种智於一切时无忘失心。』修学有纯正的目标,就是求智慧,求佛的「种智」。种智即「一切种智」,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智慧。佛说此智慧是真的,而且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求得来的。

  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前的世界,他方无量无边的星球刹土,无一不清楚。佛说,一切众生智慧德能本来如是,但是目前我们的能力智慧都丧失了。佛又说,丧失并非真的失去,而是暂时的迷失。因为智慧是自己本来有的,当然可以恢复。其迷失的原因,《华严经》云,「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就是因为有幻想、有执着。执着是「烦恼障」,妄想是「所知障」,这是佛说的两大障碍,障碍了我们的智慧本能。

  我们学佛,所求的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圆满智慧是自己本有的,不是从外而来的,自己必须有信心,一定可以恢复。只要将烦恼、妄想、执着放下,我们的能力智慧就恢复了。一般人就是放不下,就苦在这里。佛说,放下一分,能力就恢复一分;放下两分,就恢复两分。佛不是说全放下才恢复,而是放下一分就得到一分,非常有效果。

  现代人都追求财富,但不懂赚钱的理论与方法,用心机赚钱,其实都是命里有的。若命里没有,多一分也赚不到。命里没有的也能赚到,就真的会赚钱。用什麽方法?布施!世间人不懂,不相信,不肯做。愈施愈多,实在不可思议。我早年学佛时,章嘉大师教我布施,我很听话,照做。甘珠师说,「你有聪明智慧,没有福报,过去生中修慧不修福,所以这一生一点福报也没有,生活过得很苦,而且短命」。

  如何修长寿?他教我要发心弘法利生,一切为众生,不为自己。若是为自己,则得不到长寿。为众生,就是自己的寿命尽了,而现前的寿命是众生的福报。因此,我学布施,果然就有福报,而且福报愈来愈大。有一次甘珠活佛遇到我,他说,「你现在的面相、命运,整个都转了,不但有福报而且长寿」。甘珠是我的老朋友,也是很难得的善知识。我们有此纯正的目标,求智慧、求清净心,无量的智慧福德,自然在其中。

  『七者於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这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前两愿,「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对一切众生,我们都要尊重恭敬,不可轻慢。

  『八者不着世论於菩提分生决定心。』世论是世间的言说,可以用,不能贪着,否则道业就产生障碍。净宗第一代祖师慧远大师,生於东晋时代,与中国的两大文学家,陶渊明、谢灵运同时代。他在庐山建莲社,欢迎陶渊明,而不欢迎谢灵运。因为谢灵运贪着世论,喜欢诗词歌赋,这与道业相妨碍。诗词歌赋都是生於感情,佛法是要将感情转成智慧。谢是很重情感的人,慧远大师很尊重他,但是不欢迎到道场共修,免得扰乱别人。

  「於菩提分生决定心」。「菩提」是正觉,真正帮助我们觉悟的典籍、言论,我们肯定它。儒家的「经」是帮助我们开智慧的,「史」是帮助我们长见识的,所以经史是正说。四库的「集部」就是世间言说,属於文艺,抒发感情的、欣赏的。佛法重智慧,而不重感情。

  『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世法的「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世间所有的善法从此处而生。所以,贪瞋痴称作「三毒」,无量无边的罪业从贪瞋痴而生。从贪瞋痴转过来就是三善根,身心皆不受污染,清净心就能现前。

  『十者於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此句说得究竟圆满。学佛的人最尊敬的是诸佛如来,对诸佛如来也不执着,这才真的清净了。我们要跟佛学,但不执着他,《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绝不执着成佛之相,菩萨也绝不执着成菩萨之相,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是和光同尘,恒顺众生,随喜功德,皆大欢喜,多麽自在快乐。佛法的生活,活活泼泼地,确实充满法喜,而没有丝毫的过失,这是真实的幸福快乐。

  『弥勒。是名菩萨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具足这十种心的人,念佛决定往生净土。

  『弥勒。若人於此十种心中随成一心。乐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无有是处。』这是佛从反面而言,假如一个人具足这十种心中随成一心,他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不能往生的道理。决定得生!

  

  

《弥勒菩萨所问经要义(净空法师)》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