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祖师禅与安祥禅▪P4

  ..续本文上一页普遍如此的,是一般的,不是特殊的。

  

  七、禅的基本架构

  

   从“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这四句话,可以了解安祥禅不是外于禅宗的,更不是外道──心外有法。禅宗乃即心即佛,“即心即法”,心、法、佛三位一体。从安祥禅,祖师禅,如来禅,他的基本架构有二:

  

   (一)正见

  

   正见就是认知得很正确、很真实,很有深度、很彻底。

  

   禅,语忌十成,不能说十成话,只能说九成九,一成留给别人悟,若把话都说完了,别人就没得悟了。禅也就变成知识、学问了。学问虽然可贵,但不能代替由悟而得的正见。禅,不能没有正见,不但是禅,整个社会,整个人生,也离不开正见,因为理想决定目标,认识指导行为。认识错误了,行为就不可能正确,修行不具备正见,就会走错路,就没有胜方便,就不能万变不离其宗。

  

   (二)正受

  

   正受就是真正的感受。原来我们被外在的一切现象牵著鼻子走,人家叫你哭你就哭;叫你笑你就笑。现在一切能自己当家作主。学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能当家作主以行所知,否则你的知识就只是废知识,和酒精一样,有热量而没有营养。学那么多的废知识,就会形成理障,不但无助于解脱,反而助长了无明。如果能当家作主,任它环境五光十色、变化万千,我则寂然不动、随缘不变。不用闭目藏睛,眼睛只管看──菩萨眼见佛性。各位如能保持现在的心态而能保任无亏,这就是正受,也就能菩提日日长。

  

   有了正见、正受,学禅才算圆满。它如同禅的两个翅膀,两个翅膀都有了,就可以起飞、超越,而不至流于空谈了。没有正见,正行就缺少了眼;没有正受,不但不能拥有佛法的真实受用,更遑言他受用,连自受用都没有,那修行就落空了。释迦牟尼的大慈大悲,就显示在心灵救济法门,使大家在生、老、病、死过程中,能免于痛苦,免于烦恼,使修行的人舒适自在。安祥禅的特色便是生活化,有些死的法门,死后才能升天。禅宗是生命的法门,不必等到死,立刻受用。人要有了正受,不须破五戒,也能经常饮三昧酒;不用喝世间的酒也会飘飘然,保持微醺的状态。“如幻三摩地,弹指超无学”,一切感觉似幻似真,处处安然、自在、潇洒,年年是好年,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非常好,这就是真正受用,就是正受,没有正受修行也是苦。

  

   禅的另一特色:禅是自力法门,不讲他力。自我发掘──从六尘中找出被埋葬的真我,然后自我肯定──认定真实地自我,真实的是原本的,原本的就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要仔细品尝,这个时候没有根尘相对,没有六尘的污染,还没有形成表面意识,所以没有分别心,因此圆明常寂照。活在现象界,就是无上大涅槃。禅是自力法门,自我肯定这个无思也、无为也的心就是原本的心态,就是生命的永恒相。那个每一转瞬之间轮回一次,就形成一次不同的表面意识,这就是生命的轮回现象。然后就能肯定真我以进行自我净化。

  

   六祖大师很慈悲的说:“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相反的:“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一切的烦恼多来自挑剔别人、坚持己见。认为别人不合我的意、看不顺眼。如肯客观地看看自己,将会发现自己更差劲。我请问你:你曾合乎谁的意思?你真疼爱你的儿女吗?你孝顺你的父母吗?如果完全主观,只要求自己获得,不考虑自己是否曾付出,这是背离因果的。因果,在逻辑学里是自然齐一律,也就是天律、天条,是大自然界的统一法则。人若违反天律、天条,当然活得不幸福、不快乐。要想别人合自己的意,自己就得先合别人的意 ;要想别人能满足自己,自己必先满足别人,这才是正常。我们不只要求别人,不要只挑别人的错误,自然就没有烦恼了。?

  

  八、如何参究安祥禅?

  

   安祥禅不参话头,如何才能入禅获得安祥呢?有几个重点:

  

   (一)了解生命的属性

  

   水性湿,火性热、生命的属性是什么?离开那个字就没有生命,是个什么字?自己领悟了,打电话或写信来,我都可以替你印证。当你了解了自己生命的永恒属性时,就找到永恒不变的自己,从此才是真修行,才能保任,不然保任个什么?

  

   (二)留心参究

  

   留心自他不二,留心进入不二法门,经常把这些问题,做思惟的题材,何以自他不二?何以生佛平等?佛是大解脱,是地球上最大的成就者,为什么和众生是平等呢?所以我们要参究“何以自他不二、生佛平等?”

  

   (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是什么?

  

   有一样东西,在圣不增,圣人不比我们多;在凡不减,凡夫也不比圣人少。悟亦不得,开悟了没有得到什么;迷亦不失,虽然无明厚重,你还是在拥有它。这在法华经中叫“衣珠”,绝大多数人怀宝迷邦,能得到这个衣珠清楚明白地肯决,就是悟了!

  

   悟,不难。悟是本分,悟,只是认识自己。假如有人认为自己悟了,跑去对大众发表一篇演讲,可能有人上去警告他,恐怕他走火入魔。悟的人,不会发表讲演,讲什么道理?没有道理可讲啊!道理只会让你迷,而不是悟。我在观潮随笔里写了一小段──理极必反。参究很多道理,那是示居学地,在学习累积道理,累积多了,把桶底压得脱落了,这才是了事。桶底不脱落不了事,一分理障不除,障碍见性,一分事障不除,增长无明。

  

   所以,安祥禅的特点是:昨天怎么活,今天还是怎么活;今天怎么过,明天还是怎么过,不要改变什么外在。在家人不一定要吃素,也勿须忌口,只须在心地上下工夫即可。

  

   安祥禅,非常容易、简单,主要参究的是:一切事、一切理、一切众生的本源,了解一切事、一切理、一切众生的源头,就可以说大事了毕”。参究的要领是制心一处,佛说:“制心一处,事无不办”,就是说:“把我们的理智和情感统一和集中,让它形成一个焦点,就会冒出智慧的火花,绽放生命的花朵。”佛教的观与觉是同义字,观自在就是自觉自在,平常无心可用,用心时,自然会集中成为焦点,而易于有所突破。

  

   今天,人类社会正形成一股逆流,好的被坏的打倒,稻子被稗子混淆,是反价值、反道德、反伦理、反进步的现象。罪恶穿上了美丽的外衣,自居为时代的主流,这是很可怕、很可悲的。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做佛的忠臣孝子,传佛心印,我们的国家就希望无穷,世界也会更美好、更光明。

  

   人人当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以自己有限的时空,赢取生命的无限及永恒!

  

   谢谢各位!

  

  

  

《禅、祖师禅与安祥禅》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禅、禅学与学禅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