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性,要是死人会烦恼吗?有烦恼就是菩提自性显露,而有觉性才会感到烦恼,所以修行人一定要“念念自知”。
八正道:正念、正思惟……鼓励我们多运用思惟力。人们一辈子的脑子开发不到百分之三十,就是我们想得少。“想”得“正”不但不影响健康,而且会长寿。一些高僧、大哲学家、大学者都是长寿的,像佛协的赵老菩萨赵朴老,八十几岁了,看起来像五十多岁的人,头发染一染,我都敢喊他老弟”,但我还是喊他先生,因为他的学问、道德修养是第一流的,不作第二人想。
前面说:想会落入想阴,现在又说想可以长寿,是否太矛盾?“想”若和自己的生活、工作、责任、义务、国家前途、及大众的福祉无关的就是“妄想”,想什么自己都不清楚就是“想阴”。有目标、有步骤、把握一个主题去想,而且要想出结论,这叫正念、正思惟。正思惟对我们有益,妄想对我们有害。
佛祖释迦牟尼,早先追随外道六师学法,觉得不满意。然后学禅定,日中一食,营养不良,当时正是壮年,身体很糟,由牧羊女施舍羊奶,在尼连河洗个澡,用吉祥草铺坐位在菩提树下说:“我要不开悟,我就坐在这里不起来!”由初夜到中夜就开悟了,悟了什么?如何悟呢?就是用“思惟”去探讨,由现象发掘所有现象的实质,悟出了宇宙的真实。宇宙的真实就是生命的真相和生命的流程——无明缘行、行缘识……这种流程就是轮回的过程。悟出生命的真相就是“万法从缘生”,一切事物都是条件的组合,没有单一存在的。从浩翰的星海,到地球上的一沙、一叶,都不是单一存在的,都是组织的现象。
缘生用现在的词汇就是“组织”。缘生对不常接触佛法的人很陌生,我们就讲“组织”。宇宙的一切存在都是组织现象,除了组织,没有单一存在的,单一就代表不存在。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当你把质子、电子、中子分离后,会发现什么都没有。我们不妨下个界说:“组织”是“万有共同的基因”,是“创造唯一的手段”。作曲家用几个简单的音符,谱出不朽的乐章;美术家用简单的线条,勾出了绚丽的画面;自然科学家用三个中子,打进铀二三五变成铀二三八,产生了核子连锁反应。改变了组织,也就改变了型态和性能。这是佛祖最初的认识。真正要做佛祖的孝子贤孙,使佛法不走样,一定要记得“万法因缘生”。
因为有“缘生”,“空”义才能成立。比如这只花瓶,把瓶子归还泥土,把花归回枝上,什么都没有;比如房子,把木头、水泥、砖瓦、人工的因素抽掉,分得不能再分,找到最后,没有一个不变的房子存在。因为缘生就有了运动,万生万物都在动,因为动所以“诸行无常”。一切变动不居,透过成、住、坏、空四个过程,条件分离,形体不在,所以“诸法无我”。当初佛祖悟的就是这么简单。以后,学者的文章,愈作愈深奥;道理愈来愈晦涩,最后只有他一个人懂,这不叫弘法。把法封闭起来,这是毁法、谤法。
把佛教分成大小乘是很愚昧的,阿罗汉悟的不够吗?佛最初也是阿罗汉。大乘,是佛学的一部分,菩萨造论,佛祖说经,经论就是佛法,把佛说的经延伸,产生学佛的学问。这个学问如果脱离了实践,不能在血肉生活的现实里生根,那只是虚无主义,对人的生、死、苦、乐丝毫不能解决。而安祥禅就是把祖师禅稀释,一分一毫也不脱离正法,把别人不能接受的收起来,把别人能接受的拿出来,如此而已。
(3)事事心安
□每件事做得心安无愧,可以对人、对天、对佛,可以做子女的榜样,可以无忝父母所生。佛法是很严厉的,因果绝不是迷信,否则你反省一下就明白。烦恼与错误同在:当你说错了话,做错了事,看错了问题,问题不是这样,你看了是这样,都会有烦恼,都会不洒脱、不自在。
毁灭与罪恶同步:当一个人在走向罪恶的同时,也就是在走向毁灭。
更浅显的说:错误是烦恼的原因,毁灭是罪恶的结果。要学禅、学正法,必须能做到事事心安。不肯做好人,不肯做正人君子,学佛法绝不会成功。佛有十个名号,其中一个是“丈夫”,就是指“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要不是大丈夫,不是顶天立地,不能对天地、鬼神而无愧,绝不能成佛。所以说要“事事心安”,恰到好处,没有伤害到别人。
(4)秒秒安祥
□保持每一秒钟都很安祥。在工业社会,时间就是金钱,就是生命。什么是安祥?现在各位心里的感受就是安祥。因为,我讲话你可以听,我不讲话时你一念不生,全体现量。
能做到“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很快就可以掌握幸福,家庭调和,事业通畅,这些话都是可以现证的。正法的推行,应根据时代的需要。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空气污染,噪音污染,要是在静坐的禅定中,突然受到怪声音的震撼,恐怕会走火入魔,不是懒惰,是找不到适合打坐的环境。此外,就一般人而言,也没有环境和时间参话头。而且在工业社会,禁忌太多,限制太多,过去的修行方法于今不宜。
五、安祥禅的戒条
有人问:安祥禅有没有戒条?如基本五戒?没有!因为学禅是上上根器、第一流的人。孔子绝不会对七十二贤人说:“你们不要偷东西!”因为七十二贤人都是最好的,怎么会偷东西?那教育不是失败吗?所以,我们不须列出戒条,也不须叫学禅的朋友不要做坏事。佛祖是在四十岁以后才开始说戒,因为人愈来愈多,良莠不齐,才须要戒条。安祥禅唯一的戒条是:“不可告人的事断然不为,不可为的事断然不想。”谁要能做到这一点,便会使鬼服神钦,便能仰俯无愧。做的事都可以公开,怕别人知道的事不做、不想,这条戒,谁做到了,谁就是圣人,若做不到,学禅是徒劳!
今天这个时代,呈现出了一股逆流——反进步、反淘汰。现在诚然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领域开拓了,深度升华了,人类的活动没有一样不受知识的支配,但却有人高喊:我们是迷失的一代!为什么?知识虽然很发达,但是脱离了人本主义。知识的著眼,不是为人类谋福利,大家研究知识、研究学问,没有人研究生命的本质是什么?除了佛法,没有人肯去研究,因为连自己都不认识,给谁造福?也没有人研究如何主宰生、死、苦、乐的问题,更没有人研究、肯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以价值观念混乱,社会行为多元。知识愈发达,人类的灾难愈大;知识爆炸,不能带来和平,反而造成大量的死亡,造成大规模的毁灭,超威力的杀伤,这种知识好吗?
现在,物质文明发达。小时候,母亲给我做双布鞋得好几天,穿起来也不舒服。现在几分钟就出产一双球鞋,样式好,合脚又防水。任何东西比过去容易获得,而且价格便宜,有人感觉知足吗?有人心怀感谢吗?没有!我们不当水泥匠,有房子住;我们不会纺织,有衣服穿;我们没有种庄稼,有饭吃,没有人心存感谢,没有人对那些从事生产者产生一份敬意、一份亲切感。每个人,无条件自负,无条件看不起别人,这都是危机,对一个祥和的社会,这是一种伤害。
六、宗教的种类
如果不弘扬佛法,不推行禅,就摆脱不了迷信。什么是最好的宗教?佛教是最好的宗教。什么是最好的法门?禅宗是最好的法门。世界上的宗教很多,归纳起来有四种:
(一)理智的宗教
研究吠陀经、奥义书,研究宇宙人生的真理。理智的宗教对人生有帮助,可以使人理性、冷静,其缺点是空疏、冷漠、只能独善其身。
(二 )感情的宗教
信奉一神为救主,祷告、忏悔,泪流满面非常由衷,而以信为足够和必须的条件。感情的宗教,使人心灵有所寄托,但容易使人盲目、固执,易导发宗教的排他乃至战争。
(三)肉体的宗教
用种种折磨肉体或把整个形体扭曲,尽在肉体上下工夫,要长生不死,连地球都有一定的寿命,所有的现象都逃不过成住坏空,练肉体,说长生,岂不是自欺欺人?这些肉体的宗教,好处在能锻炼提升意志力,坏处就是执著肉体。而执著便是不解脱。
(四)拜物的宗教
在日本有一处道场拜生殖器;有些地区人民拜蛇;中国北方也有拜五大家──胡、黄、灰、白、柳,这都是物;还有拜石头;有人以柳树为柳仙来膜拜,这些等于是自我人格的放弃,对人格尊严的否定。
人是万物之灵,除了人,所有的动物,它的表层意识──心的表面,第一、就是本能食欲与性欲是不用教的;第二、运动功用:只要加以训练,就可以到马戏团去表演;第三、情感。只有这三个领域,修行是不会成功的,不可能成佛的。人,除了本能、感情,还有理性、智性与思惟能力,否则如何悟道?没有理性,怎么选择吉凶祸福?善恶是非?
禅不只是理智的宗教,凡是人为的真理,都不是永恒的真理。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真理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就不是原本的、永恒的真理了。
禅不是肉体的宗教。禅注重修心,注重打“牛”,不是主张打“车”,所以不是肉体的宗教。
禅不是感情的宗教。禅的伦理观念很强,但信是智信,决不盲目;禅的情是大慈大悲,无条件施予众生无偿之爱。
禅,是生活的宗教。把对禅的信念,对佛法的信仰与认知,在日常生活中,一一具体反应出来,也就是把最高深的法,实践并反应在最平凡的现实生活中。所以庞蕴居士说:神通妙用就是运水搬柴。没有奇特,法是…
《禅、祖师禅与安祥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