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理要略
──二十六年九月在汉藏教理院讲──
一 因缘生法──向上增进心
甲 破无因及邪因
乙 正因缘法
丙 近明六道业果──恶止善行
丁 推进三乘行果──舍染趣净
二 三法印──出离流转心
甲 诸行无常
乙 诸法无我
丙 涅槃寂静
三 大乘法──普度成佛心
甲 一切法自性空义
乙 一切法唯识现义
丙 一切法大总持义
四 结论
一切佛法,以教、理、行、果四字摄尽。现在所讲,是专从理上提纲挈领而解故曰“佛理要略”。略分三段。
一、因缘生法──五乘共法──向上增进心
因缘生法之意义于下当明,此中所亟须言者,即佛理要略云何先就因缘生法义上而明?盖因缘生之意义,乃明一切法从因缘而生,此实为佛法建立唯一之基本;其理最为普遍,所谓一切世出世法皆从因缘生是也。故若欲明佛理要略,必明因缘生法,以为佛法之基本故。
因缘生法,可遍通五乘共法。佛法随机,故于乘有一乘、三乘、五乘之差。此虽种种,大致此因缘生法可为五乘共通法而摄尽世出世法。言五乘者:一、人乘,二、天乘,三、声闻乘,四、缘觉乘,五、大乘即佛菩萨乘。此中所谓人乘,就吾辈人类之因果以明。人类因果既明,进而天乘,更明三界诸天果因之如何也。天之果有欲天、色天、无色天,感天之因有福业,不动业等。然此人乘、天乘、皆属世间善法;至于出世间善法,则声闻乘、缘觉乘,大乘菩萨佛也。此中所谓因缘生法即是五乘共法,盖人天因果皆于此法上建立,亦通出世三乘,故为五乘共法也。
明因缘生法之主要目的,厥为发起向上增进心。所谓向上,即非向下之义,明乎此则能明善恶因果。故于此能真正了达确信不疑者,必能发生向上增进心。正确信解,显非仿佛之明了,盖仿佛之心,每随境转而无有定也。
向上增进心,不但为信修佛法所基、即世间圣贤道德亦本乎此。儒家谓“在止于至善”,与夫使人希圣希贤,皆是使人向上。由人修积福德禅定等资粮生天,亦为向上增进心,不过仍为世间所摄耳。至于要明出世因果,超脱三界生死证出世圣果,更为进一步的向上增进心。总之、一切世出世善行胜果,固皆以明因缘生法所发向上增进心为基本。如人若明因缘生法,则于一生必不肯虚度,最低限度,亦要不令退堕而有所进步,即向上增进心所致。如菩提道次曰:“ 增上生者,谓得此增上生福报,唯有增上善因缘方能获得”。亦同于斯向上增进心之意义。
甲、破无因及邪因
欲明因缘生法,须先破无因及邪因论。盖世有一类自命识得万有皆自然生或偶然生,全不假一点因缘,故谓万物皆自然而然或偶然而然。如已生为中国人,其生既无所谓因缘,死亦无所谓因缘;此乃不明因缘生法所致。由执无因而自然偶成,于是即易生懒惰懈怠放逸等堕落行为,若成若败,完全付之于命运,更无所谓志愿或向上心。此在印度中国皆有之。故在佛法中明因缘生法,首须破无因见。
次破邪因,邪因甚多,兹择其要者言之:1.即有一类执有一个神为宇宙万物之创造主宰,或称大梵天等者是。今之耶稣教等亦主张万有为神所造,神乃宇宙万有之因;此神等种类亦多,概言之为造万有之神也。2.或有执一种物质为生宇宙万有之因,如近代唯物科学者即主张此说。此之物质非一,古有以四大极微为因者,今说原子电子等,总之皆以物质为因是。3.或有执万有从虚空所生,如中国古语,“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从虚空生万物也。4.或有执抽象的一种理为万物生因,如曰诸法从时生,到时即生,时为实有;或计从数论所计之冥性──万物以前之体──而生;或如中国古代所说万物生于太极,太极生于无极;此等可说是计执抽象的一种理为万物之生因。此上各种皆未作详细的分析,唯示其梗概,皆所当破也。
乙、正因缘法
在佛法中明万有之生,既非无因亦非邪因,故进明正因缘法。此正因缘法,在说明因缘生果之道理,有众多经论广明。今略释分二:
1.十二缘起法 十二缘起者,谓无明缘起行、行缘起识、识缘起名色、名色缘起六入、六入缘起触、触缘起受、受缘起爱,爱缘起取、取缘起有、有缘起生、生缘起老死之十二种法。应知在佛法中明正因缘法,即所有一切五趣、三界之正报依报等法,皆因缘生;而十二缘起正明异熟因果,非无因或邪因也。此中所谓无明,即对于异熟因果与无我理不明,由不明异熟因果,即为一切烦恼之根本。故佛法明正因缘法,首明十二缘起。此十二缘起之意义,在经论中或浅或深或广或略,难以尽述,兹撮其要者言之──十二因缘法之主要,乃明此十二相生,以显世间之所起,非无因亦非主宰的神及特别的物质所起。此世间所以相续不断,即从无明缘行等十二法相续不断也。所谓由无明、爱、取三烦恼故有业,由业故有生死;更在众生共业报的器世间有成、住、坏、空。知此、则佛法所说的正因缘法明。可知现在之果皆从往昔所造之因,欲得善果亦唯有现在造善因才克济事。故此因果,凭现在众生心上即可判明:所谓造恶趣因当感恶趣果,造善趣因当感善趣果,此即佛法所明十二缘起法也。若明此十二缘起法,即可发向上增进心;且亦可明人生世间是无始亦无终之理。何则?盖求其一定之业因,上溯是无始,下推亦无穷,终始了不可得何有始终!故实欲论终则现在即终,言始则现在即始,达此义,则从现在一念心上不起无明,不造有漏业即可解脱。
2.四缘生法 四缘者,因缘、增上缘、等无间缘、所缘缘。此中所明因缘生法,理甚广泛,普遍于一切因果法。故四缘生法的所谓法,乃指一切法。此一切法摄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或总括为色、心、心所法。然心所法,摄于心法中故唯言色心二法即可。色为因缘、增上缘二缘所生,心法须加所缘缘、等无间缘,具四缘方生。此外不相应行法是随所生色心法上而假立;无为法为一切因缘生法所显无相法性,故明四缘生法可从色心上明也。色法从因缘增上缘生,若在粗相上说,如草木等,种即其因,水土日光等资养即是其缘。此缘可曰顺缘;若遭风霜冰雪等所枯萎,即为违缘。此等皆就色法的生起变化粗相上说。至于唯识释因缘深义,谓赖耶识中色法种子才是亲因缘,余皆为增上缘也。心法既须各各自因,更须增上等三缘,四缘具心法方生。如是色心一切法皆为四缘所生,从细至粗,从浅至深,其理至为显然。
丙、近明六道业果──恶止善行
无因邪因既破,则可知佛法所说六道三界业果,真实不虚。由造福业、非福业、不动业,故感爱、非爱等果。福业者即十善业,非福业者即十恶业,此复各有上中下品。恶业感地狱等果,善业感人天等果。若于此六道、三界业果能确信不疑,自能恶止、善行。由修向上增进心故,恶止善行而感殊胜之果,此不但佛法如是,即世间圣贤亦如是。吾人不欲为圣为贤则巳,若欲为圣为贤,必须有向上增进心而止恶行善也。
丁、推进三乘行果──舍染趣净
复次、由明正因缘生法之正因果故,从“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的十二缘起支还灭门,获三乘解脱果。亦由明正因缘故修习出世三乘正行,集随顺无漏解脱的种种福德智慧资粮,或求往生出过三界善报所起的诸佛净土中闻法修行,或依增上生人天胜报中修证展转胜进的出世行果。要皆明因缘生法所发向上增进心上所有事,故为人天及出世三乘之五乘共法。
二、三法印──三乘共法──出离流转心
第一段所讲为因缘所生法,今讲第二段三法印──三乘共法。此三法印,在佛法中总印定一切佛法:即与此三法印合者是为佛法或出世法,与此三法印不合者即非是佛法或非出世法,故此三种名三法印。此三法印在佛法中为三乘共法。前所讲因缘生法通人天所修学为五乘共法,今此惟出世法,即平常所说了生死之法,乃唯声闻、独觉、大乘所共同修学者也。于此三法印若真能信解,即能发起出离流转之决心。此心较向上增进心转胜:因向上增进心是了知善恶因果而发,于恶趣堕落深生怖畏,故修三皈五戒十善等保持人格,不使堕落;或在人中能修十善及四禅八定等生天因果,发心更为向上增进而已。其修四禅八定,厌下地苦粗障欣上地静妙离,厌秽土欣净土,厌生死欣涅槃,固皆为向上增进心,为修学佛法之基本,然虽有此向上增进心,尚不必能出离生死,故必须了解三法印,乃生起出离流转心也。
所谓流转,谓观六道三界九地皆同流转,即上地静妙离,无论如何增上,亦总在流转中。譬如生在人中,虽一生很好,如不修善,后世不免堕落。又如升欲天,寿长福大,虽较人更增上,然享乐尽仍可堕落流转。经说有忉利天子,命终堕于猪胎。非但欲天,即色无色诸天至非非想,寿经八万大劫,后仍可堕于地狱。如佛在世时,有某外道生非非想处,佛说其死后先堕畜生再堕地狱。因此、但有向上增进心,纵然增进至非非想处天终当随业受报,报尽还堕,至死坏时仍空无所获。故在流转中用尽功力,而所修得之结果终是坏灭,等于无果。由是观察,则当由了知三法印而决定发起出离三界六道流转心。以在三界六道流转中,总未出苦,虽生天上而不免行苦迁流故。若决定想出苦者,必须发出离流转心。所谓出离流转心,即平常所谓了生死之心。了生死者、非是了知某年生某年死,是说把三界六道流转生死完全了脱;有此心者,乃为了生死心也,所以能生此心者,即由能了解三乘共法之三法印耳。
甲、诸行无常
一切法包括有为法无为法。诸行、虽总指一切有为法,而此处特重在三界业果无常。若了此业果无常,则了三界之有漏、有为皆苦。所谓有为,谓有情有生老病死,器界有成住坏空,皆由有所造作而成,故归之坏灭也。──且观此三界业果,刹那迁流生灭不停,了知三界六道众生业因果报之法,皆生灭无常。故诸行无常。即谓有为业果皆无常性。──盖此业果无常迁流,如轻叶…
《佛理要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