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理要略

  佛理要略

  ──二十六年九月在漢藏教理院講──

  一 因緣生法──向上增進心

  甲 破無因及邪因

  乙 正因緣法

  丙 近明六道業果──惡止善行

  丁 推進叁乘行果──舍染趣淨

  二 叁法印──出離流轉心

  甲 諸行無常

  乙 諸法無我

  丙 涅槃寂靜

  叁 大乘法──普度成佛心

  甲 一切法自性空義

  乙 一切法唯識現義

  丙 一切法大總持義

  四 結論

  一切佛法,以教、理、行、果四字攝盡。現在所講,是專從理上提綱挈領而解故曰“佛理要略”。略分叁段。

  一、因緣生法──五乘共法──向上增進心

  因緣生法之意義于下當明,此中所亟須言者,即佛理要略雲何先就因緣生法義上而明?蓋因緣生之意義,乃明一切法從因緣而生,此實爲佛法建立唯一之基本;其理最爲普遍,所謂一切世出世法皆從因緣生是也。故若欲明佛理要略,必明因緣生法,以爲佛法之基本故。

  因緣生法,可遍通五乘共法。佛法隨機,故于乘有一乘、叁乘、五乘之差。此雖種種,大致此因緣生法可爲五乘共通法而攝盡世出世法。言五乘者:一、人乘,二、天乘,叁、聲聞乘,四、緣覺乘,五、大乘即佛菩薩乘。此中所謂人乘,就吾輩人類之因果以明。人類因果既明,進而天乘,更明叁界諸天果因之如何也。天之果有欲天、色天、無色天,感天之因有福業,不動業等。然此人乘、天乘、皆屬世間善法;至于出世間善法,則聲聞乘、緣覺乘,大乘菩薩佛也。此中所謂因緣生法即是五乘共法,蓋人天因果皆于此法上建立,亦通出世叁乘,故爲五乘共法也。

  明因緣生法之主要目的,厥爲發起向上增進心。所謂向上,即非向下之義,明乎此則能明善惡因果。故于此能真正了達確信不疑者,必能發生向上增進心。正確信解,顯非仿佛之明了,蓋仿佛之心,每隨境轉而無有定也。

  向上增進心,不但爲信修佛法所基、即世間聖賢道德亦本乎此。儒家謂“在止于至善”,與夫使人希聖希賢,皆是使人向上。由人修積福德禅定等資糧生天,亦爲向上增進心,不過仍爲世間所攝耳。至于要明出世因果,超脫叁界生死證出世聖果,更爲進一步的向上增進心。總之、一切世出世善行勝果,固皆以明因緣生法所發向上增進心爲基本。如人若明因緣生法,則于一生必不肯虛度,最低限度,亦要不令退墮而有所進步,即向上增進心所致。如菩提道次曰:“ 增上生者,謂得此增上生福報,唯有增上善因緣方能獲得”。亦同于斯向上增進心之意義。

  甲、破無因及邪因

  欲明因緣生法,須先破無因及邪因論。蓋世有一類自命識得萬有皆自然生或偶然生,全不假一點因緣,故謂萬物皆自然而然或偶然而然。如已生爲中國人,其生既無所謂因緣,死亦無所謂因緣;此乃不明因緣生法所致。由執無因而自然偶成,于是即易生懶惰懈怠放逸等墮落行爲,若成若敗,完全付之于命運,更無所謂志願或向上心。此在印度中國皆有之。故在佛法中明因緣生法,首須破無因見。

  次破邪因,邪因甚多,茲擇其要者言之:1.即有一類執有一個神爲宇宙萬物之創造主宰,或稱大梵天等者是。今之耶稣教等亦主張萬有爲神所造,神乃宇宙萬有之因;此神等種類亦多,概言之爲造萬有之神也。2.或有執一種物質爲生宇宙萬有之因,如近代唯物科學者即主張此說。此之物質非一,古有以四大極微爲因者,今說原子電子等,總之皆以物質爲因是。3.或有執萬有從虛空所生,如中國古語,“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即從虛空生萬物也。4.或有執抽象的一種理爲萬物生因,如曰諸法從時生,到時即生,時爲實有;或計從數論所計之冥性──萬物以前之體──而生;或如中國古代所說萬物生于太極,太極生于無極;此等可說是計執抽象的一種理爲萬物之生因。此上各種皆未作詳細的分析,唯示其梗概,皆所當破也。

  乙、正因緣法

  在佛法中明萬有之生,既非無因亦非邪因,故進明正因緣法。此正因緣法,在說明因緣生果之道理,有衆多經論廣明。今略釋分二:

  1.十二緣起法 十二緣起者,謂無明緣起行、行緣起識、識緣起名色、名色緣起六入、六入緣起觸、觸緣起受、受緣起愛,愛緣起取、取緣起有、有緣起生、生緣起老死之十二種法。應知在佛法中明正因緣法,即所有一切五趣、叁界之正報依報等法,皆因緣生;而十二緣起正明異熟因果,非無因或邪因也。此中所謂無明,即對于異熟因果與無我理不明,由不明異熟因果,即爲一切煩惱之根本。故佛法明正因緣法,首明十二緣起。此十二緣起之意義,在經論中或淺或深或廣或略,難以盡述,茲撮其要者言之──十二因緣法之主要,乃明此十二相生,以顯世間之所起,非無因亦非主宰的神及特別的物質所起。此世間所以相續不斷,即從無明緣行等十二法相續不斷也。所謂由無明、愛、取叁煩惱故有業,由業故有生死;更在衆生共業報的器世間有成、住、壞、空。知此、則佛法所說的正因緣法明。可知現在之果皆從往昔所造之因,欲得善果亦唯有現在造善因才克濟事。故此因果,憑現在衆生心上即可判明:所謂造惡趣因當感惡趣果,造善趣因當感善趣果,此即佛法所明十二緣起法也。若明此十二緣起法,即可發向上增進心;且亦可明人生世間是無始亦無終之理。何則?蓋求其一定之業因,上溯是無始,下推亦無窮,終始了不可得何有始終!故實欲論終則現在即終,言始則現在即始,達此義,則從現在一念心上不起無明,不造有漏業即可解脫。

  2.四緣生法 四緣者,因緣、增上緣、等無間緣、所緣緣。此中所明因緣生法,理甚廣泛,普遍于一切因果法。故四緣生法的所謂法,乃指一切法。此一切法攝爲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或總括爲色、心、心所法。然心所法,攝于心法中故唯言色心二法即可。色爲因緣、增上緣二緣所生,心法須加所緣緣、等無間緣,具四緣方生。此外不相應行法是隨所生色心法上而假立;無爲法爲一切因緣生法所顯無相法性,故明四緣生法可從色心上明也。色法從因緣增上緣生,若在粗相上說,如草木等,種即其因,水土日光等資養即是其緣。此緣可曰順緣;若遭風霜冰雪等所枯萎,即爲違緣。此等皆就色法的生起變化粗相上說。至于唯識釋因緣深義,謂賴耶識中色法種子才是親因緣,余皆爲增上緣也。心法既須各各自因,更須增上等叁緣,四緣具心法方生。如是色心一切法皆爲四緣所生,從細至粗,從淺至深,其理至爲顯然。

  丙、近明六道業果──惡止善行

  無因邪因既破,則可知佛法所說六道叁界業果,真實不虛。由造福業、非福業、不動業,故感愛、非愛等果。福業者即十善業,非福業者即十惡業,此複各有上中下品。惡業感地獄等果,善業感人天等果。若于此六道、叁界業果能確信不疑,自能惡止、善行。由修向上增進心故,惡止善行而感殊勝之果,此不但佛法如是,即世間聖賢亦如是。吾人不欲爲聖爲賢則巳,若欲爲聖爲賢,必須有向上增進心而止惡行善也。

  丁、推進叁乘行果──舍染趣淨

  複次、由明正因緣生法之正因果故,從“無明滅則行滅乃至老死滅”的十二緣起支還滅門,獲叁乘解脫果。亦由明正因緣故修習出世叁乘正行,集隨順無漏解脫的種種福德智慧資糧,或求往生出過叁界善報所起的諸佛淨土中聞法修行,或依增上生人天勝報中修證展轉勝進的出世行果。要皆明因緣生法所發向上增進心上所有事,故爲人天及出世叁乘之五乘共法。

  二、叁法印──叁乘共法──出離流轉心

  第一段所講爲因緣所生法,今講第二段叁法印──叁乘共法。此叁法印,在佛法中總印定一切佛法:即與此叁法印合者是爲佛法或出世法,與此叁法印不合者即非是佛法或非出世法,故此叁種名叁法印。此叁法印在佛法中爲叁乘共法。前所講因緣生法通人天所修學爲五乘共法,今此惟出世法,即平常所說了生死之法,乃唯聲聞、獨覺、大乘所共同修學者也。于此叁法印若真能信解,即能發起出離流轉之決心。此心較向上增進心轉勝:因向上增進心是了知善惡因果而發,于惡趣墮落深生怖畏,故修叁皈五戒十善等保持人格,不使墮落;或在人中能修十善及四禅八定等生天因果,發心更爲向上增進而已。其修四禅八定,厭下地苦粗障欣上地靜妙離,厭穢土欣淨土,厭生死欣涅槃,固皆爲向上增進心,爲修學佛法之基本,然雖有此向上增進心,尚不必能出離生死,故必須了解叁法印,乃生起出離流轉心也。

  所謂流轉,謂觀六道叁界九地皆同流轉,即上地靜妙離,無論如何增上,亦總在流轉中。譬如生在人中,雖一生很好,如不修善,後世不免墮落。又如升欲天,壽長福大,雖較人更增上,然享樂盡仍可墮落流轉。經說有忉利天子,命終墮于豬胎。非但欲天,即色無色諸天至非非想,壽經八萬大劫,後仍可墮于地獄。如佛在世時,有某外道生非非想處,佛說其死後先墮畜生再墮地獄。因此、但有向上增進心,縱然增進至非非想處天終當隨業受報,報盡還墮,至死壞時仍空無所獲。故在流轉中用盡功力,而所修得之結果終是壞滅,等于無果。由是觀察,則當由了知叁法印而決定發起出離叁界六道流轉心。以在叁界六道流轉中,總未出苦,雖生天上而不免行苦遷流故。若決定想出苦者,必須發出離流轉心。所謂出離流轉心,即平常所謂了生死之心。了生死者、非是了知某年生某年死,是說把叁界六道流轉生死完全了脫;有此心者,乃爲了生死心也,所以能生此心者,即由能了解叁乘共法之叁法印耳。

  甲、諸行無常

  一切法包括有爲法無爲法。諸行、雖總指一切有爲法,而此處特重在叁界業果無常。若了此業果無常,則了叁界之有漏、有爲皆苦。所謂有爲,謂有情有生老病死,器界有成住壞空,皆由有所造作而成,故歸之壞滅也。──且觀此叁界業果,刹那遷流生滅不停,了知叁界六道衆生業因果報之法,皆生滅無常。故諸行無常。即謂有爲業果皆無常性。──蓋此業果無常遷流,如輕葉…

《佛理要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學概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