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婆罗门者再次进城,又来到这家小茶馆。那个富商正在安静的喝茶、吃点心。
“我可以坐下吗?”婆罗门者说。
“不管怎样,”富商开心的说:“你带给我快乐喔!”
“我们再赌一次吧!”
富商惊讶的说:“你再这样会输得精光!”
“来吧!”婆罗门者说:“上次的赌法,一切照旧,但是赌金提高为二千银币。”
富商暗自想著:“傻瓜总是学不到教训。”然后,他耸耸肩说:“我能说不吗?”
“那么是赌定了?”婆罗门者问。
“如果你希望的话。”富商微笑著回答。
“是的,我希望这么做。”婆罗门者愉快的说著:“明天在广场上,和上次一样的时间,到时候见!我的朋友。”
他离开时,祝福这富商有个愉快的一天。
第二天早上,婆罗门者再一次梳理著快乐,然后带著这神圣的公牛出发。
同样的,群众再一次聚集,等待著趣事发生。
但是,当快乐被领著往车队前进时,它精神奕奕的昂起顶著牛角的头,天上洒下的阳光,有如在它的身上燃起火花;好像有股能量在它闪亮的背上鼓动著,蓄势待发 ;它的尾巴仿佛龙尾般鞭击著天空;大而卷曲的牛角似乎要撕裂了天上的云彩;红棕色的光滑毛皮则像通电似的硬直竖立著;群众被它的气势震慑住了。
“好一头公牛啊!”他们叫著:“或许它真能拉得动!”
他们再一次把牛轭架到它身上,再一次结实的系上绳索。然后,婆罗门者走到它的身边,为它的大脖子套上花圈,拍拍肩膀,平静的说:“时候到了,我亲爱的朋友!我宽大为怀的公牛!拉吧!我的兄弟,拉吧!我伟大的快乐,让他们见识一下你全部的力量!”
有了这些温柔的鼓励,快乐愉悦的将脚踩在温暖的土地上,就像神木一样的坚定壮硕;然后,它开始使劲的拉著,用尽全身的肌肉和力气往前拉,直到车轮开始缓慢的转动,一寸一寸的往前滚动……
“动了!动了!”惊讶的群众大叫著:“车子开始往前动了!”随著快乐越拉越快,车轮也跟著越滚越快。富商不敢置信的瞪大眼睛,下巴掉了下来,手中的银币叮叮咚咚的滚落地上。
“那是不可能的!这……怎么可能?”但是,“它办到了!”群众叫嚷著 :“公牛赢了!”
快乐保持著这样的速度,拉著车子绕过广场,并经过城门,车辆不停的滚动著,快乐绕著城镇跑,再把这一百辆车子拉回广场。
所有的人狂笑著跟在它的后面跑,互相拍打著背部,并且把衬衫高高的丢往空中,他们从未看过或听过这么奇妙的事情!
富商再度收集好他的银币,加入跑步的人群之中,当然,贫穷的婆罗门者也在其中。这头自爱自重的公牛在今天真的为大家带来许多快乐。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这是个小镇,才会对牛拉车这种小事大惊小怪,有些人(智者)认为,无论是人或动物,都没有极限,只要我们找到自己的路,并全力以赴。
这是很重要的,你认为呢?
—早期佛教故事
◎如果我们想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
◎快乐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有互依互生的本质。如果你能使一个朋友微笑,他的微笑也将滋润你。
慈悲师父当肉垫
很多弟子追随禅宗大师修行,其中有一名弟子经常三更半夜起床,擅自翻越寺庙的围墙,溜进城里去玩乐。一路上,他逍遥自在的漫游著。
有一天,大师巡视弟子的寝室时,发现少了一个人,他在围墙边看见一张可以翻墙的高凳子,便把它移开,自己站在那里。
当那位游荡的弟子回来时,不知道大师站在那张凳子的位置上,一脚踩在大师的头上,“砰!”一声跳了下来。
这时,他才发现原来自己踩的是大师头,当场羞愧、讶异得说不出话。
大师对他说:“一清早的天气很凉,小心别感冒了。”
从此,这位门徒再也不曾在半夜溜出去了。
—禅宗故事
◎“慈悲”乃是一种能和蔼、温柔地对待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人、事、物的能力。
◎要化导一个人,慈悲的言行、关爱的心怀,比任何都更加受用。
快乐就在放下之后
老人的祈祷
那斯鲁丁坐在茶馆中。
他向朋友述说自己的故事。
“当我年轻的时候,拥有强烈的情感,我想拯救每一个人。我向阿拉祈祷,请祂赐给我改变这世界的力量。
“中年时,我突然醒悟过来,发现生命过了一半,但我连一个人都没有改变。因此我祈求阿拉赐给我力量,让我能改变四周急切需要改变的人。
“唉!现在我老了,所祈求的更简单了。阿拉,我祈祷著 :请赐给我能改变自己的力量吧!”
—回教苏菲教派
◎人活著的任务,就是要净化自己,发掘生命的唯一真实。
◎以感激的心情、宽容的精神、谦卑的态度,不断的学习、成长,追求改善自己,才能成就充实的人生。
◎不必企图改变世界,也不必把自己躲入黑暗之中。宽容兴了解的心,是使心灵平静的因素,而爱、忠诚与关怀,才是人生不渝的宝石。
一杯平等之水
可敬的阿难,是佛陀身边的随从,也是最亲近的弟子。有一天,他经过一个小村庄,因为口渴,他走向村中的水井,看见一个年轻女孩站在那儿,便向她要了一杯水喝。
女孩对他说:“噢!尊者呀!我不配给你送水,请你别向我要水,因为这样做会玷污你自己。我是村中阶级最低的人啊!”
阿难尊者以同情的眼光看著她说:“我向你要的东西不是你的阶级,只不过是一杯水罢了。”
—早期佛教故事
◎慈悲是一种把感情升华,成为众生的“大爱”,而不是私爱;是一种平等的爱,而不是有选择的爱 ;也是一种只知付出、不求回报的爱;更是一种清净而没有染欲的爱。
计程车司机
我称他为“罗”。那是典型的波士顿早晨,每日总刮著大风。交通拥挤,驾驶人怒视著彼此。每个人都不快乐,除了这个计程车司机。
“我们一直没有办法前进,但你似乎一点都不沮丧。”我说。
“是的,”他很冷静的说,指著四面八方的交通队伍。“我们哪里也去不了。既然如此,激动又有何用呢?”他点燃一根烟,徐徐的喷出,然后转头对我说:“你打高尔夫球吗?”
我点头,“会打,但打得不好。”
“你曾经到了球场,才发现有两组正在路上等著另一组在草地上的人吗?然后,还有另外一组人在下个球场等著吗?”
“常常碰到,”我说。
“无处可去,是吧!”他说,然后指了指四周的交通。“这儿也一样。”他又吸了口烟,“激动能怎么样?疯了又如何?”他耸了耸肩。
“我与他们都在赶时间。”我说,低头看了看表,提醒自己快要迟到了。
“噢!当然。”他同意。“那就是为什么他们现在都在计程车上。每一个人都要去其他地方,除了计程车司机他已经在那儿了。你看那家伙,”他边说边指向穿著体面的男士,他正从车上下来,无助的和一个警察说话。“看!那家伙可结实的挨了一拳。”罗大声的说。
“他也许是上班迟到了。”
“我上班从不迟到。我一上车就是准时上班了。”
我们等了一阵子,交通警察终于解决了交通问题,于是我们又上路了。
“你看来似乎很喜欢当计程车司机。”我说。
“我不可能去做其他事了。”他说。
“你试过去做其他事吗?”我问。
他点头。“很多。我曾在海军当文书士官,也坐过办公室,然后有一阵子是证券公司的外务员,但我不想再做那些事了。”
“做其他的事不是比较赚钱吗?”我问。
“噢!当然。”他同意。“如果我一直待在那家证券公司,可能早就是百万富翁了。谁知道呢?不过我没有那种野心。”
“每个人都应该要有企图心。”我告诉他。
“为什么?”他问。
以前从没有人这样问我。每个人似乎都接受这个说法,就如同接受其他显而易见的真理。
“为什么?”我重复道。“嗯,每个人都应该要有企图心,否则不会成功。”
“那又怎样?”他问。
“怎样?呃,这样他们就可以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华丽的衣服,还可以为家庭做很多事。你知道的,生活上的成功。”
“我没结婚,也没有家人。”他告诉我。
“即使如此,”我说:“你应该也想要成功。”
他说:“告诉你一个故事。”他身子向后面的椅背一靠,开始说这段故事:
有一位印地安人坐在河边钓鱼,一位白人几乎每天见到他在此钓鱼,每当再度看到印地安人时,总是不忘对身边的人说:“穷苦的印地安人,罗。”
有一天,白人独自经过这里,走到印地安人的身边问他:“你在这里做什么?”
印地安人回答:“钓鱼。”
白人说:“你就一直在这里做这件事?”
印地安人“嗯”了一声。
“你应该去找份工作赚钱。”印地安人一脸半信半疑的模样。白人继续说:“你能将赚来的钱再投资,赚更多的钱。”
你想印地安人会说什么呢?他淡淡的回答 :“是吗?”
突然间,白人勃然大怒,告诉印地安人:“一旦你有钱,就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印地安人转过身去,继续钓鱼,说:“我正在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位计程车司机笑了一笑:“这个贫穷的印地安人,罗,就是我。”他灭了手上的烟,扔到窗外。 …
《慈爱手册~爱与智慧的心灵小品~ (海涛法师编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